第115節
何田天天對著這一枝獨秀的花蕾念叨,“你什么時候開花???你是什么顏色的呀?” 從花蕾綠色葉苞的縫隙能看到一絲淡淡的淺黃色。但是,易弦說,荷花大多是粉紅色,白色,黃色、紫色的很少見,只有睡蓮才有這樣的顏色。 終于,一天早上,何田起了床,站在門前的空地對著初升的太陽伸展四肢,六月下旬的金色陽光如同一簇簇利箭,從繁茂的樹葉縫隙中透射下來,就在其中一束光線投射到花蕾上方時,它像是得到了某種感召,忽然間就綻開了。 那時易弦剛剛喂完大米和兩頭山羊,正要把它們拉到林子中讓它們自由活動,只聽到了何田的大聲尖叫,沒能見證這奇跡的一刻。 他提心吊膽面目猙獰地跑回來,看到何田半蹲在水缸前,溫柔地捧著那朵比家中的茶杯口略大一圈的花朵,以一種他覺得有些熟悉的語氣說:“原來你是粉紅色的呀,一直露著一條鵝黃色的邊兒逗我。啊,我也不是說鵝黃色不好看,你身上什么顏色都好看!唉,你怎么這么漂亮呢?還這么香……我從來沒見過比你更大更漂亮的花花了……” 他低頭,看到自己手臂上的汗毛一根根豎起。 那天的早飯,何田堅持在戶外臨時搭建的餐桌吃——不,不是吃,是享用。對著這么美麗這么芳香的花朵吃早飯還不算享受那什么是享受? 于是,享用早餐的時候,易弦忍不住問何田,“我平時跟小麥,還有跟我從前那些什么灰撲撲大眼豆豆說話的時候也是這種語氣和腔調么?” 何田一臉慈祥,微笑,“是??!” 易弦的喉結上下滾動一下。 在他看來,這朵姍姍來遲的荷花其實并不大。這荷花也許是因為種植的方法不得當,所以變成了迷你型的,不僅荷葉只比家中吃飯的碗口大一點,就連花朵也很小。 家中的荷花都開花了,那些隨波逐流在河道里和沼澤、池塘中的荷花更是爭相竟放。 何田易弦再次劃著船去取魚籠時,看到不遠處的池塘中,延綿十幾米的碧綠荷葉中全是荷花,紅色的,白色的,已經由盛轉衰長出嫩綠色小蓮蓬的,剛剛綻開淺粉色笑臉的,比何田拳頭還大、只在綠葉中露出一點點粉色的花骨朵,接近中心的部分是鵝黃色的白荷花…… 小船還沒劃近,荷花的清香就遠遠飄來,引得許多蜜蜂、蝴蝶,說不上名字的小昆蟲紛紛飛來。 “這些——”易弦指一指那些碩大的花朵,用雙手比比大小,“這些才是真正的荷花?!?/br> 何田不理會他,她親手養大的和這些庸脂俗粉怎么一樣? 不過,當易弦說到要用荷花入饌,她倒是不會反對。 易弦采了些大荷葉,給自己和何田一人一片,倒扣在頭上,就像個斗笠,剛好可以遮陰,他也沒忘了小麥,也給小麥的狗頭上扣了一片。小麥把荷葉撓掉,抓著玩了幾下,撕咬成碎片了。 選飽滿肥厚大小適中的荷葉,可以用新鮮的,也可以曬干后留著備用,就能做出荷葉糯米雞,荷葉粉蒸rou,或者切成細絲煮粥;荷花只要花骨朵,要將開未開的那種,剝開洗凈,剝下花瓣就可以調制涼菜,把茶葉裝在紗布包里,縫進花骨朵里,過兩三天后再取出來,茶就窨出了花香;小蓮蓬再等等,等長到比拳頭稍大點了,就能摘下來,取出里面的蓮子,剝開皮,生吃滿口清香,把蓮子煮熟,就能像炮制紅豆沙一樣做成蓮蓉,蓮蓉餡兒的點心都很好吃,順便說一句,蓮蓉咸蛋黃的月餅最好吃了!蓮子剝殼之后曬干了,可以存放很久。要吃的時候只要像其他雜糧米豆那樣用水泡發就行了。蓮子紅棗羹也很好喝…… 易弦絮絮叨叨說了一大篇,何田不由驚奇,“你第一次挖蓮藕的時候也說過各種食物,可那時候,我記得你可是只知道吃的什么,什么味道,不知道怎么做啊?!?/br> “咳,我可跟那時候不一樣了!”我現在是已經掌握了廚房奧義的男人!只要通曉了食物烹調的幾種基本方法和定律,再回憶從前吃過的食物的口感滋味,自然不難推敲出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 他信心滿滿地采了一大堆荷葉,準備回家大展身手。 收獲了魚獲荷葉,何田易弦跳上岸,試驗他們做的割草機。 這兩個割草機十分簡易,底部是一個直徑大約十六七厘米的大竹筒,專門截取了兩面都有竹節的部分,竹節上鉆孔,磨圓,放入一條打磨光滑的細竹枝,竹枝露出竹節之后,再加熱彎曲成一個略帶弧度的長方形,這樣,兩端就能再穿入一根竹竿兩側的鉆孔,固定好,推動竹竿,底部的大竹筒就能滾動了。 這個設計其實就和從前很多油漆工人刷高墻時用的粉刷的設計一樣,不過,滾動的竹筒取代了毛氈滾刷,竹筒上還鑲進去了兩道鋒利的鐵片——從廢罐頭盒上剪下來的,兩道刀片沿著竹筒身體以螺旋線旋轉,上面還切出了鋸齒,用力推在草地上,很快能把一排草割倒了,但是,割倒了第一排草后,就得把割草機抬起一點,再用力推。 試了幾次之后,兩人沮喪地意識到,這個割草機大概只適合收割矮一點的草,他們拿來當牧草的野草有膝蓋那么高,對于它們,割草機顯得很笨拙。 不過兩人也不氣餒,有的是時間再做一個。 “也許我們應該做個延長臂,安在動力鋸上,然后——”何田雙手握拳放在腹部前,來回扭動腰,“就像這樣,一邊走,一邊左右旋轉,延長臂另一邊裝上圓鋸一樣的刀片,或者葉輪似的刀片!” 易弦歪著頭想一想,“倒是可以試試看。那割草的時候我們最好穿上防護的靴子,要是刀片碰到草叢里的石頭,咔嚓——斷了,飛出去,扎到腿里可不是鬧著玩的?!?/br> 他們現在所用的滾筒就是考慮到地面不平,會有草根樹根石頭塊才這么設計的,這個設計就不怕刀片會傷到人。 不管是沼澤邊,河岸上,野草叢的地面總不會平整得如同自己家門前的路,每年開春,化凍的冰河從高山上帶來的不僅有浮木,還有大量的石頭塊和樹根樹枝。 “那簡單,”何田笑了,拍拍易弦的肩膀,“安個金鐘罩就行了!” “對??!” 兩人高興了一會兒,又開始犯愁,“不過這樣一來,又得使用柴油了?!?/br> “唉……好像不管到了什么時候,人類都被能源問題困擾?!?/br> “我們買柴油前商量好了只有在鋸木頭和開船時用,現在又加了一條,收割,然后是不是會開始用柴油取暖呢?” “也有可能啊。除非,我們找到其他的能源,比如,煤炭?!?/br> “還有天然氣!” “或者我們自己做個沼氣池?!?/br> “沼氣池太難了,發酵出沼氣有氣溫要求的,我們這里全年有一半時間是凍土期,溫度不夠?!?/br> “唉,別說這里了,我從前住的地方,也有人雄心勃勃地建過沼氣池的,結果,過了一冬天,地下埋的沼氣池都裂了,春季河流水位提高,哈哈,別提了?!?/br> “還是先挖點草帶回家吧?!?/br> 他們把失敗的割草機放回船上,拿上鐵锨和鋤頭,找到一塊較為平整地,先撿走地面上較大的石頭塊,盤結在一起的草根樹根,然后連著上面的草挖了五塊草皮。每塊草皮帶著大約十厘米厚的土壤,六七十厘米見方。 從草皮側面看,能看到蛛網似的白色細根。 把草皮帶回家后,兩人把它們鋪在了靠近坡地的一塊河灘上。 河灘上的石頭塊、浮木、枯枝等等走已經清理走了,何田還帶著大米來回刨了幾次,撒上了一些漚好的肥料。 草皮鋪好后,何田揮動鐵锨,把它們壓平,壓實,希望野草的根系能夠和新土壤接觸。 易弦從河邊提了幾次水,澆灌下去,然后,兩人拿起放在一邊的窄窄的草簾子,輕輕蓋在新種下的草皮上的縫隙上,再在上面壓上幾塊石頭。如果下雨了,他們希望這樣能保護剛移栽的草皮,不讓它們被雨水沖走。 種好草皮,易弦開始炮制新菜式了。 他先泡上兩杯糯米,幾粒香菇,然后去菜地拔了幾顆小洋蔥。洋蔥球現在才和雞蛋差不多大,葉子也是油綠油綠的。 然后,他去了地窖,這才發現,他們并沒有雞rou了。 別說新鮮的了,熏臘的也沒有。 “今年打獵打得有點少啊?!币紫腋袊@一聲,打開冰箱,找到一塊豬肋排,拿出來化凍,剁成小塊,用醬油、鹽、湯腌上,還豪放地加了幾大勺他剛做好的甜酒。 大約一小時后,糯米泡好了,易弦放在火灶上的鍋子,里面的水也煮滾了。 他取出蒸籠,在上面鋪上一塊大紗布,把糯米倒上,鋪平,再用手指戳了幾個坑,讓糯米蒸的時候能受熱更均勻。 糯米蒸熟后,火上支起油鍋,再豪放地放上豬油,切碎的洋蔥頭,翻炒幾下,把蒸好的糯米也倒進去炒,再加上香菇和排骨一起翻炒。 何田聞到香味,跑來看熱鬧,“聞起來真不錯呀?!?/br> 易弦笑,“等會兒吃著更不錯?!?/br> 炒了一會兒,他熄了火,把帶回來的荷葉拿來,一片片沿著葉脈撕成小扇形,鏟一大勺糯米排骨倒在葉片上,幾番折疊葉子,包成一個個比掌心稍小些的小荷葉包,再放進蒸籠,蒸上半個小時。 荷葉糯米排骨真的吃起來比聞起來更不錯! 糯米粒里、排骨rou里都滲入了荷葉特有的清香,和使用竹葉包的粽子味道各有千秋。 何田舔舔黏黏的手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真是神的食物啊?!?/br> 易弦得意地笑笑,又吃了一個才想起來,“哎呀,應該再放個咸蛋黃的!” 何田噴笑,“你是咸蛋黃星人么?”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第119章 絲瓜蝦仁 119 轉眼之間七月來了, 何田和易弦越來越忙碌。 除了完成日常的種植工作, 照顧家中禽畜(還有三只鱉),他們還得養蠶, 移栽牧草,以及繼續裝修房子,制作家具。 新舊兩座房子也被連接起來了。 在原有木屋的東北角, 他們開了一道門。 在圓木墻上開門開窗都得講究技術, 得考慮到墻面的承重問題。如果要開窗口,最好事先準備好窗戶框,用碳條在木墻上畫好之后先用鑿子沿著墨線鑿出凹槽, 然后再鉆孔,鋸下木頭,說不定還得上斧頭砍幾次,鋸出大略的窗口之后, 磨平在圓木墻上挖出的洞口,把窗戶框填進去,縫隙之間再用苔蘚灰泥填充。 要是開一道新的門, 那就得更講究了,因為門的尺寸更大, 為了防止坍塌(盡管可能性比較低),在新門框安好之前, 一定要用幾根厚實的木頭柱子支撐在開出的上下門框之間。 這就得事先準備好至少兩根比設計中的門框稍微短一點的長方木柱,鋸好洞口之后,把木柱立在門洞兩側, 柱子下面填上木頭塊,敲實,務必使兩根木柱緊緊地支撐在上下圓木之間。 幸好何田他們有了兩把動力鋸,這個活兒才沒有太難做。 新木屋的門開在屋子的西南角,正好和舊木屋開出的門相對。 這兩道門之間的地面在建地基的時候已經被夯實,現在依次鋪上一層小石粒,一層沙子,再鋪一層干苔蘚,最后再一層砂礫,敲平后,放上十厘米寬窄的實木框做成的木格,在木格上面鋪上沒有打磨的混凝土石磚。 這個地方,就是玄關了。 這個玄關四面都是門,東面是通向新木屋的門,西面是通往被改造成廚房和餐廳的舊木屋的門,正南是入口,北面的那道小門一打開,緊挨著就是為新木屋提供地暖的火灶。 這個門,也是通往內院的門。 沒錯,易弦設計的新房子有個內院。他打算把新的溫室建在新舊木屋的北面。新的溫室一側緊貼著新木屋的北墻,地暖的煙囪就開在角落,這樣,取暖時的余熱就能提供給溫室中的植物。新木屋隔熱性能極佳的墻壁也能為溫室保暖。 這個溫室的長度會和新舊木屋加起來等長,從新屋的東面墻延伸到原有木屋西面墻,那里本來是放柴草的窩棚,稍后會重新修整,正對著地暖火灶的依然是柴草房,柴草房和溫室之間的,是易弦計劃中的室內廁所。在地暖火灶和溫室之間的空隙,自然就是室內的浴室了。這樣一來,洗澡水可以直接從地暖火灶上引進浴室,用完的水可以再引到溫室里用來灌溉。對面的廁所,所用的水是從舊木屋改造的廚房引來的,廁所是抬高的,下方建一個抽屜式的污水收集箱,可以隨時拉出來放在溫室一角的肥料坑里。 不過,這個廁所的表現會怎么樣,這種污水收集利用的方法可不可行,肥料坑和收集箱能不能經受住嚴寒,目前都是未知的。 何田仍然對“室內有廁所”這個概念不認同。但她并沒反對易弦的試驗,反正,柴房、廁所、浴室這幾個小房間還有溫室,都是完全獨立的建筑,如果不行,拆掉改成別的就好了。 易弦的設計從平面圖看,是幾個錯雜開的方格子,浴室火灶,和廚房廁所之間,還留有一個三米乘四米多的長方形小空地,這就是內庭了。易弦計劃在內庭的地面上鋪上小石粒,在春夏季可以多放些花盆,養荷花和小魚的水缸也可以多放幾個。 他設計得倒是挺美,可是何田聽完他的講解,笑問,“冬天這里就空著么?” “是啊?!?/br> “那你想好冬天怎么把這里的雪給鏟出去了么?” “……” “還有啊,”何田指指圖紙上的柴房、廁所、浴室、地暖火灶間,“這幾個小房子上的雪怎么清理呀?” “……” “還有,溫室和屋子相連,它上面的雪怎么清理?” “……” “要是夏秋季來的大暴雨,怎么排水呢?” “……建個排水溝,把雨水引到溫室里,溫室里……再挖一個儲水的大坑!” “樹葉飄到院子里,堵住了排水溝的入口,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