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她們兩個坐在屋子里說話,易弦跟著三保去羊圈挑小羊。 只有易弦一個人在,三保行動就自然多了,說起小羊怎么喂養,怎么防病,吃什么食物,羊圈該建在什么地方等等,頭頭是道,也不藏私,“你們是想養羊吃rou呢還是想要羊奶???我這兒有兩種品種,一種rou質鮮美產奶不多,另一種不長rou,但是產奶多。每天能擠一小桶羊奶,還能喂兩頭小羊。不過,你要是留著繁殖,最好是一樣一頭,近親交配出的小羊容易有天然基因缺陷?!?/br> 羊圈里的羊一看就是幾種不同的品種,一種渾身雪白,另一種是棕黃色,身上有白色或褐色的斑塊。 易弦又問怎么擠羊奶,三保就提著小桶和一只小板凳帶他進了羊圈,現場示范講解,“新手的時候可以把一根繩套扭成8字,把羊的兩個后蹄子放進去,它就不會踢到人了。然后,這么順著勁兒……” 羊奶滋滋地噴進小鐵桶里,敲得桶壁發出輕響。 “擠完了,還要更小心,先把桶提遠,再解開繩套,可別讓它把桶給踢翻了。繩套最好系成個活扣,一拉就開。山羊是挺溫順的動物,你跟它熟了之后,它就不會亂踢了,只要給它點草料,它忙著吃草就沒事了?!?/br> 三保示范完,易弦主動提起小桶和小凳子,又問,“羊奶你們是怎么處理的?” 三保微微納悶,“怎么處理?煮滾放涼了就能喝了。柳嘉大媽的兒媳婦生了娃奶不夠,每天晚上會來買一小桶,剩下的我們自己喝了,做奶茶,揉面攤餅子味道都好?!?/br> 易弦一聽,原來他們不知道怎么做羊奶奶酪啊。他有心告訴三保羊奶可以做成奶酪,能存放更久,但是他自己也還沒成功做出來呢,怎么說呢? 三保領著易弦到了他們家廚房,把羊奶倒進一個鐵鍋里,小火煮沸,再倒進一個細嘴深肚子的銅壺里。 三三家的廚房在院子大門西側,爐臺很大,仔細一看原來是兩個爐膛并列,可以同時支兩口大鍋。兩口大鍋之間還有一個小圓蓋,打開,里面是一個圓鐵桶,裝著水,一邊放著竹子水舀。平時喝的水煮滾之后舀到圓鐵桶里,就能一直保溫了。廚房西北角壘著一個矮池子,里面是一個壓水井,平時的用水全是從這里來的。 易弦對壓水井挺有興趣,又問起三保打井取水的問題。 村子里有不少人家在自己院子里打了井,抽的是地下水。有些人家在水井外面蓋了個小棚子,有些人家像三三家一樣,把水井開在廚房里。 壓水井看起來就像一截立在矮池子中的銅柱子,里面中空,一端連接著地下幾米深的地方,另一端的這個空心柱子就是井頭了,里面是一塊圓皮子做的閥門活塞,連著手柄,把手柄上下壓動,柱子里抽成真空,地下的水就被抽上來了。 易弦按三保講解的,舀一小瓢水倒進壓水井的井頭里,慢慢抬起連著皮拽子的鐵把手,再往下緩慢壓,來回壓了幾下,銅柱子另一邊的出水口就噴出一股水,流進水桶里。 他壓了半桶水,正和三保討論皮拽子要怎么才能有更好的密封性,三三和何田來了。 三三跟哥哥說了六月初去何田家幫忙蓋房子的事,三保應承下來,還答應再去問問村中其他年輕人有沒有想去幫忙的。 何田又補充,“人也不能太多,三個人就足夠了。再多,我也沒錢?!?/br> 三保和三三都笑了。 已經要下午三點半了,何田和易弦打算領著兩只羊,再拿了動力鋸先回家,就告辭了。 三三問她哥,“哥,昨天的羊rou還有嗎?切一塊給田田他們帶回家嘗嘗,哦,還有羊奶,我去年秋天就說請你喝羊奶的!”這句話是跟何田說的。 她哥答應一聲就去地窖拿羊rou了。 易弦突然想到一件事,趕快跟上去,小聲問,“三保哥,你才宰的羊嗎?” “是啊,昨天晚上才宰的?!?/br> “那內臟還留著么?小腸還有么?” 三保愣一下,“羊腸子?有啊,你要做鹵煮么?我還沒洗凈呢。那個不好吃的!” 易弦搖搖頭,“不是吃的。是用的?!彼÷暯忉寧拙?,三?;腥淮笪虻亍芭丁绷艘宦?,臉又紅了。三保五官和三三長得挺像,但是他常年干農活兒,臉是小麥色,臉一紅,就像曬紅的杏子。 沒一會兒易弦笑瞇瞇提著一個竹葉包跟三保從地窖回來了,三三略微奇怪為什么她哥沒給易弦切羊rou,但也沒問。 她給何田一個大竹筒,里面灌了一筒剛擠的羊奶。倒羊奶時,從進門開始就乖巧地坐在廚房門口的小麥站起來,對著三三搖搖尾巴。 三三就拿了一個小竹碗,給它倒了一碗。小麥吧唧吧唧地舔著喝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第104章 黃油和奶酪 104 何田和易弦回到家時是晚上七點多。 他們提著雞牽著羊回到市場, 拿了動力鋸, 店里的伙計還很負責地幫他們提著大包小包的工具、六大桶柴油到了河岸邊,又幫他們安好了懸臂葉輪和馬達, 放在船尾。 船尾有了葉輪推助,在河面上跑得飛快。 逆水而上時,小船船尾在河面上劃出一道銀色的v型水花, 仿佛一邊鋒利的剪子將一塊深綠色的軟緞給剪開了。 不過, 這個速度,剛開始還覺得享受,過了一會兒就不那么舒服了。 尤其是太陽快要下山時, 河面上的風涼颼颼的,吹在臉上,眼睛都要睜不開了。何田和易弦趕快戴上工具店贈送的做工粗糙的護目鏡。 馬達和葉輪一起發出嗡嗡的聲響,在繁忙的河段還不覺得怎樣, 到了人煙稀少的河段,離得老遠就把藏在岸邊草叢中樹枝上的動物全驚跑了! 而且,馬達最多能夠連續轉動半個小時, 就必須停下來,不然, 機箱就開始燙手。 何田和易弦還指望著這新工具蓋房子呢,得小心呵護, 每二十分鐘就停掉馬達,改為人力劃船。 小麥在馬達剛開始嗡嗡響的時候還很是驚恐了一陣,小船超快的行駛速度也讓它不適應, 它站在船頭吹了會兒風,臥下,吐了。 船上的其他動物——兩頭小山羊和一籠雞也出現了不同的驚恐癥狀。雞子們擠成一團咯咯叫,兩頭小山羊咩咩地想要亂蹦,何田他們只好停下船,用繩子把羊的四腳捆在一根木棍上,讓它們老實地躺著。 還有,船的速度快了之后,在流速平穩的河段還沒什么,遇到有波浪的河段,小船就會像鐵鍋里炒的豆子一樣在河面上蹦跳,別說小麥了,連何田都想吐了。 從人力動力跨越到柴油動力,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適應的。 于是,小船在兩種動力間切換,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不過,平時要將近五個小時的回程最終還是被縮短了一半。 回到家時,深紫藍色的天空漫天星子,倒映在河面上,在小船經過時碎成粼粼波動的星河。 終于到了家的河岸上,何田踩到陸地時像踩在棉花上,這種感覺可是從她六七歲時就沒出現過了。 易弦把兩頭可憐的山羊抱上岸,解開繩索,它們蹣跚了一會兒恢復了正常。 何田本想把它們和大米關在一起,可大米一見到這兩個小入侵者就焦躁地哼鼻子,還低下頭,做出一副要打架的流氓樣,兩頭小山羊只好和雞鴨兔子暫時擠在一間窩棚里了。 忙碌了一天,何田和易弦都很累了,但又高度興奮,他們把柴油放在存放陶器的窩棚里,把動力鋸抱回了屋子。這可是他們現在最昂貴的財產。 兩個人坐下喝了點熱茶,吃了幾塊油豆皮做的小點心,總算恢復了些精力。易弦把羊奶放進地窖,提著一盞油燈和一桶草木灰到河邊炮制羊腸子了,何田留在家中,煮了一鍋辣白菜rou絲面。 吃完晚飯,稍事休息,易弦從地窖里提出羊奶,往小鍋里倒了四杯,慢慢加溫,煮到靠著鍋邊緣的表面有些細小的氣泡就可以減小火,加入米醋了。 加了醋之后,白色的羊奶很快凝固成小團,乳清和一部分乳蛋白分離,用木勺輕輕攪動,透明的淡黃色乳清和白色絮狀的蛋白分離得速度更快了。 何田在一個大陶碗上放上竹篩子,篩子上放一塊紗布,易弦拿起小鍋,把凝固的乳酪和剩下的乳清倒進來,乳清就從紗布和竹篩的縫隙流進陶碗里,全倒完了,再收攏紗布四腳,扎緊,擠出殘留的水分,用一根草繩把紗布系緊,懸掛在大碗上,讓乳酪中殘留的水分和乳清繼續流出。 另一半羊奶的處理方法和之前的完全一樣,也是四杯羊奶加三勺白醋,只是多放了些東西——從小羊的胃里刮出的粘液。 除了羊腸,易弦還問三保要了小羊的胃。 小羊小牛的胃里有很多消化酶,其中一種是凝乳酶,即使把胃風干了,刮擦胃壁得到的粉末中還含有豐富的凝乳酶,加入鮮奶之后,就能讓奶水中的蛋白凝固和乳清分離。 易弦分成兩次制作奶酪,是想觀察用等量羊奶做出的兩種奶酪在品質上有什么不同。 竹筒里還剩下一些羊奶,易弦倒進一個玻璃罐中,擰緊瓶蓋之后,用一塊大紗布包住,在罐子底和罐子頂部各系一根草繩,然后,兩手抓住紗布兩端向外旋轉晃動,紗布擰緊了之后松開手,讓罐子自由轉動,等轉動停止之后,再抓住兩端旋轉晃動,讓紗布擰勁兒,如此反復十幾分鐘后,打開紗布,玻璃罐里的羊奶已經出現了許多小疙瘩,那些,就是羊奶黃油了。剩下的液體是酪漿,也就是buttermilk。 擰開玻璃罐,分離黃油和酪漿buttermilk,把黃油放在紗布中再擠一擠水分,把它放在一個小竹盒子里壓成長方形,黃油就做好了。 雖然叫“黃油”,但是羊奶做成的黃油并不是淺黃色,而是象牙色,略微有一點黃暈,聞起來香極了。 五月的夜晚還是挺涼的,黃油放在室外,半個小時候就變得yingying的了,這時再切成小塊,一些放在地窖里,一些留著待會兒當夜宵。 這時已經快十點了,何田拿了幾片干面包,放進烤屜里稍微加熱,涂上一層剛做好的黃油,面包又焦又脆,黃油細膩香濃,單是這么吃就很有滿足感,再涂上一層藍莓果醬,那就更美妙了。 因為制作的時候并沒有放鹽,所以做好的黃油要盡快吃完,即使放在地窖里,最好也是在一周內就吃完,不然,味道就變了。要是放了鹽,保質期就能再增長些。 到了第二天,懸掛了一夜的奶酪可以進行下一步制作了。 打開紗布,里面是雪白的碎渣狀奶酪粒,柔軟細膩,可以像揉面團一樣揉成各種形狀,或者放在模具里成模,還可以加入果仁和果干調味。 易弦選了些杏干,切成小顆粒,和一塊奶酪揉在一起,揉勻之后再搓成四五厘米的長條,用小刀切下手指厚的一片,遞給何田,“你嘗嘗?!?/br> 何田昨晚吃黃油面包時就被征服了,這時再品嘗一口杏干羊奶奶酪,只覺得滿口濃香,杏子的甜味和羊奶的醇厚香甜混合得恰到好處。 易弦自己也吃了一塊,挺滿意的,“怎么樣,等我們的羊長大了,每天都有差不多兩升羊奶,就能天天吃到奶酪了!” 他接著又挑了一塊生姜,只要較嫩的部分,削掉皮,切成小粒,和杏干一起揉進奶酪里,也同樣搓成長條。 何田嘗了嘗,覺得這種放了姜的更加好吃。羊奶和杏干都有甜味,吃的時候不覺得,吃完之后回味就有點膩,生姜剛好可以中和這種膩味,姜的香氣和杏子也搭配得很奇妙。 之后,易弦又切碎了幾片香蔥葉子和水芹葉子,再加一點點鹽,和奶酪揉在一起,搓成長條之后,還磨了些竹炭灰撒在案板上,奶酪條在灰中滾上幾滾,表皮就變得灰亮。 這種咸味的奶酪何田不太能欣賞,但卻是易弦自己最喜歡的。 配著剛做好的不同滋味的奶酪,再切幾塊厚厚的燕麥面包,來一杯熱騰騰的竹葉茶,這頓充滿了熱量的早飯吃完,直到下午都不覺得餓。 吃完早飯,天光大亮,何田和易弦精神抖擻,開始著手蓋羊圈的工作。 昨天看到那對做玻璃窗的夫婦制作窗子的情形,兩個人大受啟發,一直在討論。結論是:要想提高工程速度,就得使用標準件。 什么是標準件呢?就是尺寸統一的元件,比如做窗戶夫婦所用的木格條。每根一米長,截面尺寸一致,每隔十五厘米有一個梯形凹槽,這樣,如果要制作長度少于一米的窗子,只要鋸掉多余的木格就行,如果要做更長的窗戶,那就續上木格。 何田之前做的用來蓋房屋外墻的榫卯型板塊,就已經有這個標準件的雛形了,但是當時她的思路還沒有這么明確。其實,尺寸一樣的陶磚,也是種標準件。 何田重新畫了圖紙,修改板塊的樣子,又抱來幾塊麻草混凝土磚,和易弦動手蓋了一會兒,再討論一會兒,也重新畫了圖紙,另做新模子。 重新設計的麻草混凝土磚長度增加到七十五厘米,寬十五厘米,高也是十五厘米。磚塊內部分為三個空心格,磚層的厚度是三厘米,磚塊一端凸一端凹,砌墻的時候,磚塊頭尾相接,就能緊緊鎖住。需要不同長度時,只要沿著空心格層切割,就能得到長度為二十五、五十的磚塊。磚塊頭尾還各留有一個直徑兩厘米的洞,墻砌好一層之后,每隔一段距離插上一根竹子,就像混凝土建筑中使用的鋼筋一樣,讓墻面更加結實穩固,每層磚砌好后,在頭尾的磚塊空心里澆筑水泥,不用像傳統的磚石建筑那樣每塊磚都用泥砌,這樣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即使不是熟練的泥瓦工,也能很快砌好一面墻。 確定好圖紙,兩人動手做模子。 這次他們做好了木模后,并沒混合麻草混凝土,而是混了玄武巖砂石混凝土。他們這次打算將木模換成玄武巖砂石做的混凝土模子,這樣,就不用每次澆筑前都要捆扎幾塊木板做的木模了。 泥漿倒入木模后,易弦鋸了兩截竹竿,何田握著竹子兩端,把竹竿中間放在火上烘烤一會兒,讓它從中彎曲,再鋸平兩端,等混凝土可以脫模了,但還是半凝固狀時,將兩根竹竿插在磚塊兩端,就做成兩個手柄。等混凝土徹底凝固后,竹子手柄就牢固地和混凝土模子結為一體,倒模、脫模時提起手柄,很容易cao作。 澆筑好一對模子,他們吃了簡單的午餐,再次出發去集市了。 這次再去集市,何田和易弦就鳥槍換炮了,已經買了懸臂葉輪和柴油動力鋸,那就不怕人看到他們的船快了,偷來的金剛罩馬達也重新安裝好,加滿柴油,輪換使用,快到河灘時再拆下來一個放包里。 有了馬達,往返集市的時間大大縮短,尤其是去的時候,兩三小時的路程減短到四十分鐘! 到了河灘岸邊,才中午一點鐘。 不管是小麥還是何田,再次乘坐柴油動力的船時,比昨天適應多了。 到了集市,兩人分頭行動,何田帶上兩塊奶酪,一小盒黃油,還有一籠兔寶寶繼續開著船去村子里找三三,易弦領著小麥,到集市里再看看,取了油布鹽糖米面雜貨再到集市碼頭等著何田。 何田到了村子碼頭,拆下馬達背在包里,提上兔籠去了三三家。 這時是正中午,村中的人大多去了集市,村子里格外安靜,三三家織布機咔咔的聲響傳得很遠。 何田拉了門鈴草繩,三保開了門,三三一聽是何田來了,也出來了。 她先看了一會兒何田帶來的兔子,問了問怎么養,又讓她哥拿了些羊吃的牧草逗兔子,還捧了一只在手上撫摸,“真可愛呀?!?/br> “還很好吃呢!”何田看三三這樣子,有點怕她走上易弦“養而不吃”的邪路,趕緊給她和三保打預防針,“兔子繁殖速度特別快,一個月一窩,一窩最少七八只,你們可得心里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