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剝好的貂皮全被易弦用雪仔細擦了一遍,何田檢查一下,和她一起給貂皮再涂上一層草木灰,輕輕揉搓,把皮子上殘余的血和水分搓掉。 然后,何田取出幾個圓圓的薄木頭板,用竹夾子把一張貂皮夾在板上。再掛在木屋橫梁的鉤子上。 板上的貂鼠伸長了四肢和頭尾,尾巴從木板上垂下來,像是在空中飛翔。 獾狗的皮毛沒那么受歡迎。 排在貂皮之后最受皮貨商人青睞的是水獺皮,用它的皮毛做的帽子防水。但水獺在林子里的數量很少,可遇不可求,再接下來,是狐貍皮,狍子皮和馴鹿皮。這些之后,才是各種其他動物的皮毛,巖羊,兔子,浣熊,獾子,狼,和獾狗。 熊皮,是很特別的。 先不說這動物是這片森林最兇猛的捕食動物,有多難打,對皮貨商人來說,熊皮要帶著腦袋才能賣上價錢。有些有錢人喜歡在客廳的壁爐前鋪上一張熊皮,讓做成標本的熊腦袋大張著嘴,露出獠牙,對著壁爐的火。 這樣的熊皮,一張的價錢抵得上一百張貂皮。 何田和易弦處理好皮貨,夜也已經深了。 她們爬上棚板,鉆進被子,抱著灌滿燒水的水瓶。 吹滅油燈后,四下俱寂。 過了一會兒,隱隱聽到風把樹上的空枝吹動的聲音,還有落在松葉上的雪撲颯落下的聲音。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第14章 豆芽江鱈湯 第二天的早餐,是魚rou粥。 何田昨天帶來的魚留了一條放在陶盆里,晚上臨睡前已經化開了。 一旁的陶鍋里放的是泡了一夜的雜糧和掰成小碎塊的香菇。 升起火,煮上粥,不時攪一攪,當粥煮得粘粘的,谷物的顆粒都軟爛的時候,加進兩片干姜,把去骨去皮的魚rou切成片,放進粥里。 魚rou很快就煮成了白色,香味四溢。出鍋的時候,加一點鹽提味。 “要是還有新鮮的蔥就好了?!焙翁镆ㄆ鹨簧字?,輕輕吹,“魚粥上灑一點蔥花,會特別香?!?/br> 易弦點頭表示同意,雖然沒有蔥花,但是配上用鵝油又炒了一遍的腌蘿卜干,粥也挺好吃的。 “要是放一點醬油的話更好吃。生魚片也是,放一點醬油?!?/br> “可是醬油好貴??!” “我們有黃豆,為什么不自己做醬油?” “好啊,好啊,等春天來了,天氣熱了,我們做醬油?!?/br> “還有豆瓣醬!” 兩人邊吃邊商量要用黃豆做的食物,仿佛魚粥里已經有了這些醬料的鮮美滋味。 吃完飯,再檢查一次陷阱,就要離開了。 非常意外的是,松樹拱門陷阱又捉到兩只貂鼠。 大概是這些小東西也想吃點不太一樣的早餐,于是魂喪陷阱。 其中一只貂鼠的身體還是溫熱的。 何田十分開心。她深覺這是一個好兆頭。預示著今年的貂皮將會豐收。 重新放好陷阱后,易弦也打掃好了木屋。爐火熄滅,爐膛里的灰掃出來灑在門廊上,剩余的食物被重新放回儲物箱里,被褥也疊好,放進另一個儲物箱。 何田把水壺里最后一點水澆在釘著儲物箱的樹干上,樹上很快結了一層光溜溜的冰,什么小動物也別想爬上去。 “從今天開始,我們如果要每隔幾天來一次。不及時取走獵物,難保它們不會被老鼠松鼠什么的啃壞。而且,你看到了,我們昨天換了陷阱里的誘餌,今天就又捕到兩只貂鼠?!焙翁锿訉Π陡采w白雪的松林,“明天我們可以去河對岸了?!?/br> 回去的路要容易走得多。 來時踩平的路還在,凍得更硬了一點,腳印上積著一些昨夜的風吹來的雪。 到家的時候剛好過了午后。 何田和易弦費了點勁才搬開堆在門前的雪磚。有幾塊雪磚凍在了一起,她們拉著草簾子搬動時倒在門廊上,碎雪灑了一地,不過,很快也就收拾好了。 家里還是熱乎乎的,爐子里的火沒熄滅,持續穩定地燒著,靠著墻放的兩個陶碗里的水快沒有了,不止是被蒸發了,更多的是被泡在里面的黃豆吸收了。碗里的豆芽長出了三厘米多高,豆芽下的豆子全都脫掉了皮,兩個豆瓣也胖乎乎的。 何田驚喜地捏了一顆豆芽放在手里看,白色的芽桿是銀白色,閃著亮光,輕輕一掐,一股水就流出來。 她問易弦,“這個怎么吃???” 易弦想了想,不太確定,“炒著吃?我也看見有人把它煮在湯里,不過,是把豆瓣掐掉了。嗯……還有人煮火鍋的?!?/br> 何田又立即問,“火鍋?” 易弦解釋,“就是一個中間放炭火的銅鍋,把切成薄片的rou放進去,燙一下,蘸醬吃,還可以在鍋里放蔬菜,豆腐……” “豆腐?”何田對這個更感興趣,“你知道怎么做豆腐么?” “知道??!” 兩人一邊說,一邊趕著大米去河邊。 冰洞得趕快鑿開,而且,今天又是起網的日子。 兩人說了一會兒,覺得她們所知道的“豆腐”和對方知道的,不是同一個東西。 又說了一會兒,易弦明白了。 她告訴何田,“你說那種,確實也是豆腐的一種,不過更干,我們叫腐竹,或者豆皮。是我說的那些豆腐去掉了更多的水分后做的。新鮮的豆腐是軟軟的,用手指一戳就戳出一個洞,味道也很好。除了豆腐,還有豆漿和豆花,豆漿就是泡好的豆子磨成的漿,豆花已經算是豆腐了,不過含水量非常高,吃起來……軟軟嫩嫩的,入口就化了?!?/br> 把魚撈上來的時候,何田決定,做豆漿。 易弦看了何田的豆子儲備,又問了她是怎么種植黃豆的,覺得她們家最初開始種黃豆,是為了改良土壤,也可能是覺得菜地種點豆子,可以一舉兩得,毛豆也可以當蔬菜吃,長熟之后,黃豆可以給馴鹿當口糧,如果糧食真的不夠吃,就磨成豆面,炒了當干糧。 后來就這么稀里糊涂地種起來了,反正這里很適合黃豆生長,不怎么費事。 今天又撈到六條魚。全是江鱈。 何田留了一條魚,處理干凈后,把魚身兩面的魚rou切下來,只留魚頭魚骨放在陶鍋里,然后加上辣椒、花椒、鹽,切成丁的腌蘿卜,把一碗豆芽也剝掉皮放進去,一起煮。 煮湯的時候,她取出兩只比手掌略大點的小木盒,每個木盒盒底先放三片干葉子,然后鋪上兩片紅薯干,再放上洗凈的小米。 兩只木盒剛好可以放在一個竹編的蒸籠里,蒸籠穩穩地坐在燉鍋上,白氣從籠蓋和鍋子邊緣裊裊升起。 煮飯的時候,何田和易弦把這次收獲的貂皮用一根竹竿吊在屋子里火爐較遠的一邊。 那片棚板上釘了幾排小鉤子,兩個釘子之間剛好能放下一根竹竿。竹竿放上去之前又厚厚地涂了一層油脂,滑溜得無論什么小尖爪子都沒法順著竹竿爬。 掛著貂皮的薄木板一個個掛上去,看上去像是貂鼠們掛了一排外套在這兒。 然后,何田和易弦開始處理獾狗的皮毛。 這只成年的雄獾狗倒是可以給易弦做個配套的帽子和圍巾。何田小時候很喜歡獾狗皮或者是浣熊皮做的帽子,皮子完整剝下來后留著耳朵,在眼睛的地方綴兩顆黑扣子,做成的帽子就像頭上趴了只浣熊,奶奶還把浣熊尾巴也留下來,耷拉在腦袋后面,這帽子就更可愛逗趣了。 何田想著,然后嘆口氣。誰知道春暖花開的時候,易弦還愿不愿意繼續留在這里呢? 像她這樣的人,應該更喜歡城市的生活。她留在這里,雖然適應得很好,學什么都很用心很快,可這只是為了應付寒冬的生存之道。 何田搖搖頭,不再想這些自己無法左右的事,跟易弦一起把處理好的獾狗皮掛在屋前的樹樁間的繩子上。 回到屋子里,午飯的香味飄滿整個屋子。 何田煮飯的時候就把屋子大門敞開一條縫,現在大開了門通風。 她其實不太喜歡滿屋子食物的氣味。 蒸籠里的飯已經熟了,何田讓易弦把蒸籠端到桌子上,她把陶鍋從火上移開,將魚rou切成片,放在湯里一涮,粉白色的魚rou立刻變熟了。 何田在爐子上放了一個小陶盆,盆里放上一把曬干的松針和野菊花葉,加兩碗水,也不煮開,就慢慢溫熏。 整條江鱈魚骨盤成一個環形放在燉鍋里,湯汁中浮著雪白的魚rou,紅色的辣椒和花椒一起散發辛辣的香氣。 何田夾了一片魚rou嘗嘗,又說了一次,“要是有新鮮的蔥就好了,灑上幾粒蔥花,味道會更好?!?/br> 蒸籠里的小木盒一人一個,直接當做食具,何田捏起一片葉子的兩個角,小心翼翼把葉子拎起來,擱在小米飯上,用筷子幫忙卷成一個粗卷,咬一口。 她一邊呼著熱氣,一邊瞇著眼睛發出嗯嗯的聲音,還招呼易弦,“你也這么試試。小心燙手?!?/br> 易弦如法炮制。 紅薯淀粉和甜味給小米飯增加了粘度,外面裹的那層葉子入口時有一點澀,但是嚼了幾口之后又有很特別的清香,易弦慢慢咀嚼,品了一會兒味,問何田,“這葉子,是桑葉么?” 何田笑著點點頭。 飯涼一點了,她們才開始吃魚rou和魚湯。 辣辣的湯讓魚rou更鮮美了,也讓全身都熱起來了。 何田仔細品嘗了她新發現的食物——豆芽。雖然它確實是一種冬季難得的蔬菜,但是,何田是有點失望的。 豆芽桿脆脆的,但是沒什么味道,它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就是麻辣味,至于豆瓣的部分,多吃幾粒,好像還挺難嚼的。 易弦吃了幾口,有點想不通,“這個豆芽的味道……怎么和我過去吃的不太一樣呢?” 她沒想到,她從前吃的豆芽,用來做菜之前,都掐掉了豆瓣。而她吃的那種豆芽,是綠豆發的。不易消化的黃豆芽,是不會出現在有錢人的食譜上的。 何田趕快說,“我覺得還好呀,要是用這個和新鮮的蕨菜一起焯了,涼拌,一定更好吃?!?/br> 易弦又捏起一片桑葉卷的小飯團,“這個真的挺好吃的?!?/br> 何田大力點頭,“嗯。要是包了紅豆沙,烤栗子,就更好吃了。還可以放點櫻桃干?!?/br> 吃完飯,易弦發現,屋子里飯菜的氣味已經很淡了,飄著類似夏季松林里的氣味?;馉t上,陶盆里的松針和菊葉舒張開,盆中的水變成淺黃色。爐膛里燃燒的木柴發出輕微的畢剝聲,室內暖融融的,門外一片寂靜。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這種冷門文真的很需要大家的鼓勵。如果可以的話安利給身邊的人吧。謝謝啦。 第15章 臘rou雜糧粥 何田上一次去河對面的林中小屋,還是今年春天。 那時,河水剛剛解凍沒多久,有時還能看到大塊的浮冰在河面上漂浮,有時這些冰塊還會推著被它們撞倒的圓木一起漂流,水流的速度也比其他季節緩慢。 何田劃著獨木舟,小心繞過巨大的浮冰和粗如水桶的浮木,它們都能輕易地把她的小船撞破一個大洞,借著水流的力量,她還要劃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