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小溪中特有的小白魚,rou質細嫩,而且特別的鮮美,無論是烤著吃還是燉湯,小石頭都喜歡。這次跟二姐來秘密基地,他特地捧了個瓦罐過來,準備抓些小魚回去。 余小草促狹地看著他,道:“好??!如果你能抓住的話!” 小石頭躍躍欲試,可想到以前捉小魚時發生的糗事,他又悻悻地蹲了下來,撒嬌地道:“我是抓不住,可不是有二姐你嗎?二姐,我幫你抱著小狗狗,你去抓魚,多抓些回來?!?/br> 余小草把兩只小狼崽子小心地移交給小弟,這次灰狼沒有做出任何過激的反應,而是亦步亦趨地跟在小石頭身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的孩子。 小草從草叢中捉了幾只螞蚱,掐成幾段,灑了幾滴靈石水,然后把螞蚱碎屑放在小溪邊上。劉方平好奇地問道:“二表姐,你這是在做魚餌嗎?小魚會不會上鉤???它要不吃螞蚱怎么辦?” “你看看就知道小魚吃不吃了!”螞蚱碎屑剛放入溪水中不久,就游來了一群小白魚,每條都只有巴掌大小,身子細長細長的,有點像柳葉的形狀。 劉方平興奮地伸手去撈,嘴里喊著:“小魚,小魚!快,二表姐!快捉小魚??!” 余小草笑著看他努力去捉魚的動作,道:“慢點兒!別掉水里去。再等等,等小魚聚得多了,我們用網兜撈?!?/br> 不錯,來次秘密基地不容易,姐弟倆準備得很充分。小白魚越聚越多,擠在溪邊白花花的一片,映照著陽光,閃著珍珠般的光澤。劉方平急不可耐地拿起網兜,朝著魚最多的地方伸了過去。一網兜下去,撈了有十幾條小魚。 劉方平樂呵呵地把魚放進瓦罐里,道:“這些魚好傻啊,網兜來了都不知道躲的!可能是山谷里沒有天敵,太安逸了吧?” 小石頭撇撇嘴,心道:如果沒有二姐做的魚餌,你看小魚躲不躲?我可是嘗試過的,一個時辰能捉一兩條就不錯了! 但小石頭沒有把心里的話說出來,他一直都知道二姐身上有秘密,直覺告訴他,這些秘密說出去的話,會對二姐不利。因此,小小年紀的他,把這個秘密深埋在心中,以此來保護自己最愛的jiejie。 兩個孩子,一個在岸邊抱著小狗觀看,一個興致勃勃地撈著小魚。余小草見附近沒什么危險,便在溪邊溜達起來。很多昔日開得茂盛的花簇,現在只剩下光禿禿的桿兒了。 她記得干娘說過,有很多是非常名貴的珍品。真是可惜了呢!余小草在一些花的根部,灑了稀釋過的靈石水,也不知道明年還能不能長出來。她還想著,將來挖一批出去賣到府城,或者讓干爹干娘幫忙,賣到京城去,小賺一筆呢! 山谷不算很大,她溜溜達達的不到半個時辰,就走了個來回。這座山谷四面環山,只有一個隱秘的洞口通向外界,是一個避難的好地方。將來若是有戰亂什么的,這里不失為一處世外桃源呢! 余小草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F在和平盛世,老百姓安居樂業,哪里有什么戰亂。再說了,有戰亂也是先從邊疆開始,等打到東山村的時候,大明朝也算是滅亡了。大明兵精馬壯的,又有不少杰出的將領,幾十年內應該不會有戰火的發生吧。 余小草萬萬沒想到,自己胡亂猜測,在不久的將來成了現實。這座山谷,也成了庇護東山村百姓的大功臣。這是后話。 等劉方平把能裝十斤酒的瓦罐裝滿小魚后,姐弟三人就告別了灰狼,鉆過山洞,穿越山林,回到了西山腳下的家。 下山的路上,遇到山上修山莊的工匠。因為這場蝗災,已經修建了一大半的靖王府西山別院也被迫停工了。工匠們惦記著家里的災情,也沒有心思在西山待下去了。 前些日子陽郡王回京,把靖王妃也帶回了京城。監督西山別院修建的管事,不得不親自回京跟主子回報停工事宜。 而遙遠的京城,也被蝗災掃了個邊兒,周邊的農田被蝗蟲禍禍得不輕,但是比起東山村的蝗蟲過后寸草不生,這里還算好的呢,頂多莊稼減產。 第二百八十一章 牽掛(第二更送上) 朱俊陽風塵仆仆地從京郊的試驗田里回來,撣了撣身上的塵埃,從衣柜中取出一件月白色常服穿上。劉總管在外面請示了一聲,得到允許后,步履匆匆地進來。 “主子,老奴打聽過了,唐古鎮是蝗災的重災區,蝗蟲過后寸草不生,莊稼顆粒不存……”劉總管一邊回稟著,一邊小心地偷看主子的表情。 朱俊陽穿衣服的動作停了下來,臉色變得嚴峻,眉頭緊緊地皺成一團。劉總管頓時覺得頭頂陰云壓境,一股令人窒息的沉悶朝他襲來。他的腰彎得更低了,頭深深地埋下去。 “也就是說,東山村那十畝快要豐收的玉米,會顆粒無收?”朱俊陽首先想到的不是玉米種子能不能收回,而是擔心那個大眼睛的小姑娘,會不會因為這沉重的打擊而傷心絕望哭鼻子。 在唐古鎮劉總管跟著主子忙里忙外,來往于東山村與唐古鎮之間。那片玉米,主子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和希望,幾乎親眼看著玉米苗一天天長大,拔節,抽穗,灌漿……余小姑娘說,這幾天嫩玉米下來,給主子煮了嘗嘗呢。誰料想,主子回了一趟京城,竟然發生如此重大的災難。余小姑娘的承諾,今年是無法兌現了…… “主子,那些玉米的確挺可惜的,可事已至此,您就別難過了!庫房里不是還有些種子嗎?明年再種就是了!”劉總管見郡王爺久久不語,忍不住開口安慰著。 朱俊陽緩緩地把衣服穿好,劉總管趕緊上前一步,幫主子把腰帶系上,替他把衣服整理好。朱俊陽沉默了好久,終于開口了:“東山村那邊是重災區,目前糧價如何?” 劉總管慶幸自己打聽的時候,問了這個問題,忙道:“據說開始的時候,除周家的糧鋪漲了不到五倍外,其他都十倍十倍的增長。目前,原本五文一斤的粗糧,已經漲到了一百文,而且還限制購買的數量。白米白面更是離譜,一兩銀子只能買兩斤……很多糧店的糧食儲備已經跟不上了,估計不久以后兩家還會成倍成倍的增長……” 朱俊陽自言自語地低聲道:“余家的田地為了種玉米和西瓜,春季一畝糧食都沒種,全靠買糧吃!那個鉆錢眼里的丫頭,怎么舍得花大價錢去買糧?家中那么多人,糧食已經捉襟見肘了吧?” 想到那個細胳膊細腿的瘦弱身影,朱俊陽的眉頭皺得更緊了。自己下次去東山村,會不會看到一個骨瘦如柴的小饑民? “劉總管,從莊子里運兩車糧食,先給東山村的余家送去。就說爺過幾天就過去,不要內疚和擔憂玉米的事,天災是誰也不能阻擋的。告訴唐古縣令,讓他主意維持唐古及周邊村子的秩序,千萬不能亂了。朝廷會盡快出臺賑災的政策,糧食的話,先堅持一段時間,賑災的糧食很快就能到位。還有,讓方荀立刻啟動船隊,去南方采購糧食。銀錢,先用爺的私房銀子頂上!”災荒往往伴隨著sao亂,余家在東山村是公認的富戶,如果亂起來,只怕最先遭殃的就是他們一家了! 劉總管遲疑地看了主子一眼,朝廷沒發話呢,主子就號令船隊去南方征集糧食,會不會引起上面的猜忌,說他有收買人心之意? 朱俊陽看了劉總管一眼,知道他在擔心什么,朝他擺了擺手,道:“你先去辦著,我進宮一趟!” 御書房中,建文帝召集了眾大臣,商議賑災的事宜。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雖說每年小災不斷,作為大明糧倉的江南,卻一直是風調雨順,國庫還算充盈。這次蝗災多發生在沿海一帶,范圍比較廣,災情重,又處在春收前夕,讓人防不勝防災難慘重! “皇上,陽郡王求見!”大總管輕悄悄地走到建文帝身邊,小聲在他耳畔耳語著。 朱君凡大手一揮:“讓他進來!” “臣請命前往唐古鎮賑災,望皇上恩準!”朱俊陽面容冷峻,一雙冰冷的眸子,透出nongnong的擔憂。 朱君凡惋惜地道:“俊陽??!東山村的玉米還有半個多月就能收獲了吧?你去趟也好,看看余家搶收了多少玉米下來。轉告朕的旨意,就說哪怕玉米顆粒無收,余家也是大明朝的功臣?!?/br> “臣懇請啟動艦隊,支持賑災事宜!”朱俊陽眼中的憂慮稍稍散開一些,繼續道。 為了大明的百姓,朱君凡沒有不答應的,大筆一揮,一道圣旨扔給他:“準了,國庫批百萬賑災款項,認命陽郡王為賑災大臣,全權負責賑災的事宜。見此圣旨如朕親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賑災,否則,斬立決??!” “臣,領旨!”朱俊陽捧著明黃色的圣旨,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出了御書房。 眾大臣百味雜陳地看著陽郡王漸去漸遠的挺拔背影。稍微有風度些的,心中感嘆一聲:后生可畏。心存妒忌的,則暗恨皇上對陽郡王的寵信,盼著他把賑災的事搞砸。 朝廷中暗潮涌動,年僅十七歲的陽郡王成了皇上身邊的紅人。這才從海外歸來不到半年,又委以重任??磥硎且攸c培養他了!有些人開始有意識地跟陽郡王拉起了關系。 陽郡王為人冷漠,對誰都愛理不理?沒關系,他不是有個靖王老爹嗎?跟靖王府交好,總沒錯!陽郡王馬上要出京賑災,摸到不到他人影?小事一件,靖王妃不是已經回京了嗎?夫人外交還是挺有用的! 此時的陽郡王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這些事,他從手下的莊子,調了一批糧食過來,親自帶領一隊侍衛押送著,朝唐古鎮的方向而去。 船隊接到圣旨之后,在方荀的指揮領導下,當天就啟程前往江南采購賑災的糧食。方荀跟著陽郡王到西洋晃悠一圈,不但開了眼界,回來還加官進爵,從五品的驍騎衛,升為四品指揮僉事,一下子升了兩級。雖說在海上也遇到了不少風險,可富貴險中求,方荀嘗到了跟著陽郡王混的甜頭。 一聽這次陽郡王全權負責賑災事宜,他被委派采購救災糧也是陽郡王極力推薦的,心中感動不已,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準備做出點成績來,不辜負陽郡王對他的推舉信任! 陽郡王押運著兩車糧食,在前往唐古鎮的路上,遇到了不少逃難的災民。好在糧車偽裝成運送煤炭的車輛,而且又有精壯的侍衛護著,才沒有節外生枝。 為了怕耽誤時間,陽郡王命令繞過府城,直接往唐古鎮兼程而來。三天后,運糧的車輛同樣沒有進鎮子,拐向了去東山村的官道。 一行人抵達東山村的時候,正趕上飯點兒,遠遠望去,東山村炊煙裊裊。陽郡王見東山村的情況比起一路而來其他的村子,還算能揭開鍋,想到村民們賣海貨也存了些銀子,再加上臨海,怎么也能找些食物。楊俊陽一路提著的心,才漸漸放了下來。 因為蝗災,榮軒書院已經放假,在家閑來無事的小石頭,便帶著劉方平這個小伙伴,要么上山捉蝗蟲,要么下海撿海貨,還要抽空溫習先生布置的任務,生活過得忙碌而充實。 “石頭哥!那邊來了一隊官兵,好像是往咱家去的??!”劉方平捉了一只蝗蟲,放進布袋中,一抬頭看到清一色侍衛裝扮的隊伍,大呼小叫地喊了起來。 小石頭直起腰,瞇著眼睛往車隊看去,略帶擔心地道:“走在前面的好像是小郡王,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我們提前收玉米而問罪!” “可是,如果我們不提前收的話,就都被蝗蟲吃了呀!我們搶收了那么多玉米,應該獎勵我們才對!”想起那兩天沒日沒夜搶收的畫面,劉方平也跟著忙活。大忙幫不上,一些跑腿的小事還是頂了用的。 小石頭沒心情捉蝗蟲了,他拎著袋子對小方平道:“走!回家看看去??!” 以朱俊陽為首的車隊,已經在東山村村民好奇又膽怯的目光中,來到了余家門前。余家門外的窩棚里,收購海產的生意還在繼續,棚子前排了好長的隊伍,余航和余江叔侄倆正忙碌的過秤和結算著。 看到車隊在自家門前停了下來,余航偷空抬眼望去,忙停下手中的工作,跟堂叔一起上前見禮。 朱俊陽從馬上翻身而下,把韁繩扔給旁邊伺候的小廝,沖兩人頷首說了聲:“免禮?!北愫敛豢蜌獾靥_朝著院內走去。 那些賣海產的大多是東山村的民眾?;葹膩砼R,每家都或多或少經受了損失,好在碼頭上停工兩天,很快就恢復了正常,一部分壯年勞動力,去了碼頭找工作。更多的村民,帶領一家老小挖海腸撿海蠣子,每天多少有些進項。糧食又漲價了,手中的存款越來越少,村民們不得不為以后的日子打算。 外村也有不少來余家買海產的,看到陽郡王的陣勢,小聲地問著:“這是誰???看起來比鎮上有錢家的公子還要氣派……” 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嚇 “噓——小聲點兒,別讓那些護衛聽見!”東山村的村民沒有幾個不認得陽郡王的,小聲又帶著些得意地給身邊人解釋,“那位貴人是郡王爺,貨真價實的皇親國戚。要是沖撞了他,是要殺頭的!” 那個外村人一聽,嚇得縮著腦袋躲到人群中,再不敢多說一個字。一個余家關系還算不錯的村民,小聲地問余江:“江子,我聽說你家玉米提前收了,會不會影響產量?郡王爺會不會因此怪罪大海一家?” 余江心懷忐忑地看了一眼院門前守衛的侍衛們,搖搖頭擔心地道:“我也不知道!郡王爺對我二哥一家還挺看重的,玉米在災前種得也好,又不是人為的失誤,應該不會有什么大.麻煩吧?” 朱俊陽走進院子,被一地黃澄澄、金燦燦的玉米棒子驚呆了。余家的院子本來就很大,以前種蔬菜的地方,已經收拾出來,擺滿了玉米棒子晾曬。玉米顆顆飽滿,比他從海外帶來的種子還大顏色還要鮮艷。 余家人正圍坐在一起,臉上掛著笑容,一邊聊天一邊搓著玉米粒。余小草也在其中,笑容如夏日驕陽般耀眼奪目。她雪白的小手,一手拿著搓完玉米粒的棒子,一手拿著玉米棒,兩者相互摩擦揉搓,金黃的玉米粒就嘩嘩地往她面前的筐子里落。 朱俊陽來時心中仿佛壓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此時石頭瞬間灰飛煙滅。他把目光從耀眼的小姑娘身上,轉到院中晾曬的玉米上。發現幾只小動物在玉米間來回飛撲著,追趕偶爾落在上面的蝗蟲。玉米的縫隙中落了不少蝗蟲的尸體,難道是這些貓兒狗兒咬死的?余家不但人能干,養的小動物也毫不遜色。等等,那只不是狍子嗎?狍子不是吃草的嗎,怎么也學著貓兒狗兒們,去追著蝗蟲咬? “咦?小郡王,你從京城回來啦?”余小草一抬頭,看到優哉游哉在院中踱步的朱俊陽,熱情地招呼著。余家的其他人趕緊上來給郡王爺見禮。 朱俊陽說了句“免禮”,讓他們該干什么干什么去,留下了余小草,隨口問道:“你什么時候又養了兩只小狗?看起來像狼和狗的混種……” 余小草自然不會告訴他小黑小白是純種的狼。她聳聳肩道:“前幾天在林子里撿到的,當時兩個小家伙剛睜開眼睛,覺得挺可憐的,好歹是條命,就撿回來養著?!?/br> 朱俊陽看了她一眼,面無表情地道:“看來,爺的擔心是多余的了!災年人家恨不得把家里養的動物都宰了,生怕浪費糧食。你倒好,還往家撿動物,是嫌自己家的糧食多,沒地方扔了,是吧?” 余小草早已習慣了他的冷臉,笑嘻嘻地道:“兩只小奶狗,能吃多少東西?小家伙現在就知道自己捉蝗蟲吃了,還會撿肚子里有籽的蝗蟲,聰明著呢!小郡王,京城那邊什么情況?” 朱俊陽想起試驗田中被咬得都是窟窿的玉米葉,嘆了口氣,道:“蝗災沒這邊嚴重,不過也遭了災!玉米正是灌漿的重要時期,干旱再加上蝗災,肯定是要減產的……你們家的玉米,沒收到蝗災的影響?” 余小草把自家老爹跟村長說的話,又進行了加工,說給陽郡王聽:“我爹在山上挑水澆地的時候,遇到一個自稱半仙的算命先生。他卜卦預知了兩天后有災難,也沒明說什么災難。我們瞅著玉米差不多快能收獲了,要是真有大災不白忙活了。就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日夜不休地把玉米給掰下來了。還好,平時照顧得還算不錯,晾了幾天,玉米好像減產得不算很嚴重!” 朱俊陽沒有追問所謂的半仙的事,望向她的眼中帶著贊許的光芒,緩緩頷首道:“你們做得很對!減產一些,總比顆粒無收的好!土豆呢,有沒有搶收回來?” “收了,收了!都在東廂房呢!”余小草帶頭朝著東廂房走去。余家的窗子都是玻璃窗,每間屋子都開了不少窗戶,推開門里面并不顯昏暗。 朱俊陽看到里面堆積如山的土豆,最小的也有成人拳頭大小,本來的面癱臉有了情緒的波動:“爺記得,咱們只種一畝土豆吧?一畝地,就收了這么多?” 余小草心中竊笑不已,心道:這還算多?我們西院的地窖里還私存不少呢!她面兒上卻一本正經地點頭道:“是??!土豆也挺高產的。一畝地至少有五六千斤吧?” 跟在主子身后的劉總管,驚得嘴巴都合不攏了,一畝地產量超過五千斤?比番薯的產量還高?還是用不怎么肥沃的沙土地種出來的,是不是肥田種的話,產量更高?要是皇上知道了,一定會很欣慰吧?皇上這些年來一直在尋找高產作物,讓百姓能夠填飽肚子,安居樂業。有了高產的土豆,還有院子里晾著的玉米,皇上的心愿應該能夠達成了。 朱俊陽彎腰撿起一個巴掌大小的土豆,反復看了看,問道:“你知道這土豆怎么吃嗎?像番薯一樣煮著吃?” 余小草想了想,含含糊糊地道:“應該可以吧?不過土豆沒啥味道,吃起來很寡淡,要蘸鹽或糖吃才好吃。不過,要是災年的話,倒是可以充饑。而且不像番薯吃多了燒心?!?/br> “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偷吃了?”朱俊陽嫵媚的鳳眸輕輕斜了她一眼,卻絲毫沒有責怪的意思。 余小草嘿嘿干笑兩聲,道:“土豆在挖掘的過程中,有不少受傷的,怕放著壞掉了,就嘗試著用土豆做了幾個菜。味道還算不錯。小郡王,要不今天中午我給您做一頓土豆宴?” “算你還有點良心!”朱俊陽看著滿屋的土豆,眼中閃著淡淡的笑意,看向余小草,道,“爺做主,這屋里十分之一的土豆,歸你們余家。你想怎么吃就這么吃!不用偷偷摸摸的!” “小郡王萬歲——”余小草的喊聲剛一出口,就被不知什么時候出現在她身邊的劉總管用手堵在嘴巴里。陽郡王臉上的表情也猛然間變色。 劉總管氣急敗壞地壓低聲音嚷道:“你想害死我們郡王嗎?‘萬歲’這樣的話,能隨隨便便說出口嗎?要是被有心人聽了,誣陷我們主子一個謀反的罪名,你擔待的起嗎?” 余小草這才記起古代“萬歲”是對帝王的稱呼,并不能像前世那樣,是一個歡呼的代名詞。她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憋得眼睛都紅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小郡王,我不是故意的。我是太高興了,高興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么!怎么辦?我一個平頭小百姓,死了就死了,不會給小郡王你找來禍患吧?” 朱俊陽往外面看了看,剛剛余小草的聲音并不大,院子里搓玉米的余家人的反應看來,他們似乎沒有注意到這邊的動靜。院門離得比較遠,守衛在外面的侍衛都是他的親信。他給劉總管使了個眼色,讓他到附近探查一番,看有沒有閑雜人等出現。 劉總管吃人般地瞪了余小草一眼,轉身領命離開。 朱俊陽看著嚇得已經變了色的余小草,臉上的表情不自覺間柔和起來,責備的話也化作了安慰:“爺相信你是無心的。以后說話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人都像爺這么好說話的!如果在京里,你口中如此大逆不道的話,是要抄家殺頭的!” 余小草眼淚吧嗒地點點頭,吸吸鼻子道:“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提那兩個字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