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恰此時,內閣首輔陳澈仍是臨朝見帝時的公服,并禮部尚書陸延年二人也從大衙的后面轉了過來,就站在廊廡后面,負著一雙手,冷冷的瞧著。 正如陳澈所言。 不過一壇酒,代表的卻是整個大明的國風,國之文化。 為防兒子在公開評選中作假,陳澈親臨禮部,就是想要于私底下瞧瞧,兒子究竟有沒有按自己的想法秉公執辦此事。 第170章 仿如狼顧 錦棠今兒穿的是女裝。 淺青色絹面罩紗長衣,牙白面的長裙,發髻高綰著,也是盡量把自己往樸素莊重里打扮。 眼看雙十,她恰在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年華。 一張瓜子般的小臉,明眸艷色,掩不住的少女之氣。 遙遙從禮部大院的門上走進來,左右環顧了一圈,便直奔大堂而來。 陳淮陽的生母余鳳林,也是這般天生有一股子少女氣質的婦人,心思活潑,輕躍,也極富感染力。 在陳淮陽和陳淮譽小的時候,生平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跟著生母余鳳林一起拿著蝦米到河邊釣魚,或者跟著她,到無人的荒徑,古宅之中捉蛐蛐兒。 還要帶著蛐蛐兒上街,跟人斗上一斗,賭上倆小錢兒。 賭贏了,一人一只冰棍兒,母子仨人一起吃,甭提多高興了。 要給他祖母捉住了,一大倆小,母子仨兒都要受責斥。 余鳳林身為母親,也是兒媳婦,無論婆婆怎么訓斥,死皮賴臉的叫著娘,往陳老太太身上纏著。 陳老太太雖氣,慪不過她纏人的功夫,笑一笑也就過去了。 不過,私下里陳老太太也總是嘆息,說自己這兒媳婦,作個小家碧玉可以,但要為大前婦,終歸上不得臺面。 但那樣的娘,于陳淮陽和陳淮譽來說,是普天下獨一無二的。 確實,正如陳淮譽所預料的那般。 在六年前,陳淮安和羅錦棠初初成親的時候,就在陳家有人去過秦州,并且,見過陳淮安,也見過羅錦棠。 而那個人就是陳淮陽。 陳老太太在到京城之后,聽說陸寶娟每年都按時給陳淮安寄銀子,卻從未去渭河縣看過自己另一個寶貝大孫子,心里便有些不舒服。 到底自己的親孫子,也是為了給自己的父親贖罪,叫陳杭一家不必捅出當年陳澈射殺陳嘉上的事情來才一直生活在渭河縣的。 在聽說他即將要成親后,遂讓大孫子陳淮陽帶了份大禮,到渭河縣去恭祝陳淮安和羅錦棠成親。 雖說當時兄弟還不能相認,但總歸,陳淮安也是陳家的孩子,讓哥哥去參加一下他的婚禮也是好的。 陳淮陽那般的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對于陳淮安那個外室子和即將要成親的妻子可沒有一丁點兒的憐惜,但他終歸也好奇,好奇父親在外與別人生的孩子是個什么樣子。 于是,他千里而赴,換了一趟又一趟的馬車,便直赴秦州。 但因為他途中走的太慢,中間自己的小廝陳其開還病倒在半路,又耽擱了些時日,等到渭河縣的時候,陳淮安和羅錦棠兩個已經成親了,非但成了親,倆人已然過了如膠似漆的新婚期,開始吵架了。 陳淮陽才過渭河縣那座橋,便見羅錦棠挎著個小包袱皮兒,哭哭啼啼的準備要酒肆去。在她的身后,一個身高八尺,膚色古銅,虬筋蟒臂的男子正在追。 羅錦棠生的,就跟年青時的余鳳林一模一樣。 她回過頭來,啐了陳淮安一口,道:“滾,滾去吃你的酒,和離,咱們今兒除了和離,再無話說?!?/br> 陳淮安道:“酒乃我的本命,好糖糖,你也吃上一口你就知道酒是個妙東西,就為丈夫吃了兩盅酒而哭哭啼啼回娘家,這像什么話?快回來?!?/br> 陳淮陽在橋的另一側站了許久,然后一路跟隨到酒肆外,聽完這莫名其妙,沒頭沒腦的吵架,是因為對于羅錦棠的好奇心,還進羅家酒肆打了一壺酒,然后到隔壁的香油坊,與陳杭二哥家的兒子,炸香油的陳果果一起聊了許久。 鄉里人嘛,樸實。 有京里來的,細皮嫩貌的人打聽隔壁羅家酒肆,打聽酒肆的大姑娘嫁了誰,陳果果邊磨著香油邊吃著酒,便把陳淮安和羅錦棠是怎么成親的,羅根旺又是怎么癱瘓的,一股腦兒,說書一般講給了陳淮陽聽。 至此,陳淮陽才知道,陳淮安就是他的三弟,而那個肖似于他母親余鳳林的女子,是他三弟的妻子。 陳淮陽千里而來,連小廝都病倒在半途,聽完陳果果一番雜夾著方言,半懂不懂的話兒,就離開了渭河縣。 離開的時候,他的心里除了憤恨,便是極度的厭惡。 原本,無論陳老太太還是陳澈,大家都以為陳淮安在渭河縣那么個窮鄉僻壤的蠻荒之地,應該過的很凄慘。 為父贖罪嘛,也許只是在陳杭家作個長工,替人家做苦活兒,干苦力,在陳杭家的地位還不如條狗。 結果呢,陳淮安非但在渭河縣過的很瀟灑,有rou有酒,不必像他一樣整日刻苦讀書,還能有一房相嬌貌美的妻室。 他過的實在是,神仙般的日子。 當時,陳淮陽沒想過像陳淮安那么混蛋的一個酒徒,混賬東西能有上京城,能有跟他爭陳家領頭羊的一日。 他以為陳淮安昏昏綽綽,會永遠在渭河縣做一個濫賭酒鬼,欺負著一個肖似于他母親的女子,直到他的那一天。 他從來沒有看得起陳淮安那個弟弟過。 也從未把他當作自己的對手。 但他最無法忍受的,是陳澈的野種,居然會娶到一個相貌與他母親生的一模一樣的女子。這讓陳淮陽覺得憤怒,覺得自己和母親都受到了羞辱。 他當時再也忍不住,便修書一份,寄到了嶺南,把陳澈的外室陸寶娟,以及她生的兒子陳淮安,還有陳淮安娶了一個肖似于余鳳林的妻子,諸如種種事情,全告訴了母親余鳳林。 本來,他以為母親知道此事之后,必定會痛恨父親,并丟下父親,然后從嶺南回到京城,不再陪著父親在那缺衣少藥的窮山僻壤之中吃苦的。 誰知道在他把信寄過去之后,余鳳林沒有鬧,沒有聲張此事,而在一年后,她就病逝了。 而私底下告訴過余鳳林她丈夫養著外室和外室子的事兒,因是陳澈和陳老太太嚴防死守,勒令全家人要瞞著余鳳林的,陳淮陽在干過之后隨即后悔,生怕父親要扒了他的皮。 不過好在他干了,他娘接到了信,這件事就此了了,迄今為止,除了他自己沒有別人知道。 在羅錦棠到京城之后,陳淮陽便一直在暗中暗暗的觀察于她。他覺得她放蕩,輕浮,令人厭惡,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這女子雖說相貌與他母親相仿,但脾氣性子完全不一樣。 他有時候會想,徜若母親有羅錦棠這樣的硬脾氣,在知道外室子之后,是不是會吵會鬧,而不是全然悶憋著自己,直到死的那一天。 總之,在他見過羅錦棠六年后,終于,在這大衙里見面了。 羅錦棠依舊是往日爽朗的樣子,捧起壇子酒來,笑著講起了自家錦堂香的傳承,從天山上的千年融冰之水,講到老窖深儲八十年的沉釀,再到調酒時的口感配比,倒是一丁點兒的私也不藏。 講到最后,她捧出酒盞來,開壇,斟酒,金黃色的酒液如絲如滑,于正午的陽光下拉出一道細而不斷,悠長綿醇的絲兒來。 隨著酒液淌出,撲鼻一股醇香頓時于整座禮部大院里彌漫開來。 遞給陳淮陽酒盞時,錦棠一手斂著衣衽,輕輕叫了一聲大伯。 陳淮陽接過酒盞來,卻不吃酒,反而轉口問了一句:“弟妹,淮安近來可還好?!?/br> 錦棠以為陳淮陽這般難纏,不給情面的人,是不會提及陳淮安這重關系的。 既他問了,也只得回一句:“他如今是北直隸御史,正在河北賑災督政?!?/br> 陳淮陽微抬了抬頭,秀致到頗有幾分娘氣的眉頭挑了挑。 原本坐著的,匠風酒的東家任貴之便站了起來,笑著說道:“陳傳臚當初大鬧御街,咱們滿京城誰人不知。 皇上器重他,據說也是因此,宮中用酒只用錦堂香。羅東家,咱們皆是作酒的,也皆得有口飯吃,您是陳傳臚的內人,仗著夫威,兩年時間猛然崛起,這京城的生意,總不能讓你一個人全霸占了吧?!?/br> 陳淮陽也是一笑,和著任貴之的口吻說道:“弟媳站在這里,本侍郎若不選她的酒,也怕兄弟回家要跪搓板兒,諸位,你們說怎么辦?” 右侍郎和諸位主事們,因為錦堂香的酒質,口感,一并壇形,其實心里是認同,想要用錦堂香的,但因為陳淮陽這一句,所有人都閉了嘴,沒人肯多說一句。 匠風的東家任貴之繼續說著:“什么天山融冰之水,什么八十年的沉釀,您真正站在這里,所仰仗的,不就是陳傳臚與他身后的陳首輔,陳家嗎?” 這樣一說,別家酒坊的東家們也紛紛站了起來,指指點點起來:“仗勢欺人啊這是。陳傳臚當初還在御街上為舉子們找公正了,如今自己上了位,還不是與別人一樣,連生意都要給咱攏斷了?!?/br> 更有人說:“陳侍郎,既您早說內定錦堂香不就完了,叫我們來,難道只為了耍猴,就為給羅錦棠一人鬢上貼花兒?” 甚至漸漸兒的,有幾個都罵的過分了,咬著牙罵起臟話來。 推椅子的推椅子,砸板凳的砸板凳,若不為羅錦棠是個婦人,此時只怕都能高聲罵起娘來。 這時候,徜若禮部的官員們制止一下,東家們也就不鬧了。 但是,偏偏非但無人制止,陳淮陽還陰陽怪氣的來了一句:“便內定了錦堂香,也非是本官內定的,你們沖著本官吼的甚?” 前院已經鬧成一團了。 奉首輔之命,禮部尚書陸延年親自捧了一盞盞酒過來,雙手遞于首輔陳澈。 首輔臉色陰沉,眸中仿積蓄著雷霆一般的怒火,緩緩抿了口酒,隨即將那酒盞遞給陸延年,雙手負于身后,站在高高的臺階上,仿如狼顧,冷冷盯著大院之中正在吵吵嚷嚷的人們。 而于那人群之中,除了著便衣的商人,著官服的禮部官員,最為鮮艷,也最為明亮,挺著股子傲氣高高抬起胸膛,據理力爭的,是個才不過雙十年華的女子。 也是這一群大男人之中,唯一的女子。 她是這京城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女酒商,羅錦棠。 第171章 摔壇子 “是誰,難道是首輔大人?”任貴之頓時尖吼了起來:“黃愛蓮當初也在經營酒坊,黃閣老可也沒有因此就用茅臺酒壟斷了百官的嘴,讓百官都吃她的茅臺?!?/br> 大院之中頓時亂了起來,推的推搡的搡擠的擠,商家在往前擠,官員們叫著安靜安靜,而羅錦棠就站在其中,冷冷望著大伯哥陳淮陽。 他也在望著她,那種神情,就好比羞辱她就能得到快感一般的,勾起唇角,冷冷的笑著。 忽而砰的一聲巨響,恰就在錦棠的裙角之下爆開。 還是那任貴之,捧起自家的酒壇子,直接砸在了羅錦棠的腳下。 他在大吼,在大叫:“既首輔大人早已內定了自家兒媳婦所產的錦堂香酒,吾等也不陪了,走吧走吧,叫這羅錦棠一人在京城里獨大去吧?!?/br> 疏疏拉拉的,好幾家酒坊的東家,這就全準備要走人了。 錦棠閉了閉眼,再看陳淮陽,他此時站了起來,略顯青白的臉,也近三十的人了,體態一直保持的很好。 雙手依舊撫著那只酒壇子,陳淮陽淡淡道:“弟妹,只要你此時仍還愿意,此番屬國乃朝,大伯哥便仍用你的酒?!?/br> 要是別的婦人,此時只怕早都給唬到六神無主,也主動求著要退出競爭了。 羅錦棠輕輕拎起自己的酒壇子,仰頭望著陳淮陽。 經了今日,她算是明白了。 同在陳府,但陳淮陽和陸寶娟并非沆瀣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