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曾月娥總算不再多想,晚間母女三人睡下無話。 不過趙嘉心里是記著這件事了,第二天早上的時候便一直在看趙鶯鶯。好容易放了碗,清了清嗓子,滿臉帶笑道:“鶯姐兒,小姑有個事情托你——昨日我聽你表姐和表妹說你手藝實在出眾,活計鮮亮的不得了。我這里想做一條汗巾子,有實在是剛來揚州,什么事兒都要處理,忙的腳跟打后腦勺,不然你就替我做了吧?!?/br> 趙嘉做這件事并不是一時興起,她是有心試探呢。她安安生生在趙家呆了幾天之后,總算找回了一點兒住自己家的感覺,沒有那么拘束了。但是現實告訴她,她其實還是在寄人籬下。 她有心做些什么明確她在這個家庭的地位,但是又怕不小心過火了引得趙吉和王氏的不快。這么一想很快就把目標定在了幾個侄兒侄女身上,都是晚輩么,王氏和趙吉就是心里不滿也不能因此讓她下不來臺。 然后看趙茂,一團孩子氣,沒事可找。再看趙蒙,今年已經十六歲的半大小伙子,又是這個家的長子。想到自己以后說不定還要靠她供養,也不能得罪。最后就只剩下趙鶯鶯和趙芹芹了,所以說還是丫頭好,反正以后都是要嫁出去的,得罪了也不怕。 而趙鶯鶯和趙芹芹之間,當然是當jiejie的趙鶯鶯更像是一個靶子。所以今天的事情看著只是長輩支使小輩做一件繡活兒,順理成章,其實中間的意思深著呢。 趙嘉要是使喚上了趙鶯鶯這個侄女兒,基本上也就確定了她在這個家的地位,僅僅低于方婆子趙吉王氏三人,是這個家的‘正頭主子’,而不是什么寄人籬下的可憐蟲,還需要步步小心! 只不過趙嘉想的很美,卻沒有事先打探清楚?,F在的趙鶯鶯除了三節兩壽的時候孝敬長輩一些針線活,一般來說王氏和趙吉的東西她都不粘手了。不是她懶惰,而是王氏不讓她沾手。 “你要表孝心,三節兩壽的時候就已經盡了心意了,平常你少給家里人做東西。你做那些東西的時間能賺繡莊多少銀子了——家里以前的時候沒有李mama,你和你大姐又沒有上手,那時候為什么我這個當主婦的都不怎么沾手家務,全是你奶打理。為的不過是想讓我多織幾尺綢罷了,你別再管這些了?!?/br> 王氏當初就是這么和她說的,說的明白一些,就是王氏認為她的時間寶貴,應該專注在做女紅上。這么說或許會覺得太市儈,畢竟這是給家里幫忙。但是在揚州這個商業城市,升斗小民們都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因為周圍的一切都是這么告訴他們的。 現在趙嘉讓趙鶯鶯給她做一條汗巾子——汗巾子本身只是用來束腰的,只不過它也有裝飾性,這裝飾性就要靠繡花。所以繡莊里面汗巾子雖然屬于小件,東西卻并不便宜,至少比一件成衣貴得多了。 繡花等于耗費工時,這是王氏都不支使女兒做的事情了,現在趙嘉這個才回門的小姑便這般支使。說實在的,王氏有點兒不舒服。只不過她沒有說出來,因為趙嘉身為趙鶯鶯的姑姑,讓趙鶯鶯做個活計本身無可厚非。再加上她也不知道趙鶯鶯如今在繡莊到底是個什么身價,不知者無罪么,就連責怪也不能夠了。 趙鶯鶯正好也放下筷子,笑著道:“汗巾子自然沒有妨礙的,只不過小姑是不急著使呢,還是急著用?我這里有繡莊的一個訂單要做,到明天開春空閑都不會多,那就只能夾雜著時候給小姑做了——恐怕拖拖拉拉,至少要等到過年?!?/br> 趙鶯鶯說話間又看了看曾月娥和曾雪梅一眼,笑著道:“小姑要是等的急,我這里恐怕......不過小姑也不用多想啊,月娥表姐和雪梅表妹女紅都不錯,冬日無事的話,自可以孝敬小姑哩!” 趙鶯鶯從趙嘉開始說話就覺得奇怪了,這并不是說她看穿了趙嘉所有的想法,只不過一瞬間就覺出了她的心思不簡單而已。說白了一條汗巾子,為什么偏偏要讓趙鶯鶯來做?就算她自己沒空,她可是有兩個女兒的,大的十四歲,小的十二歲,都是已經開始扎花了的! 這么一想,不管她是什么打算,總之不會是趙鶯鶯喜歡的那種打算。 趙嘉聽了趙鶯鶯的回答,尷尬一笑。她真沒料到,她一個長輩只不過是讓做一點兒女紅活計而已,趙鶯鶯會不利利索索地應下來??墒且f什么呢,又說不出來。畢竟趙鶯鶯沒說不肯做,只不過要做的慢一些。 她難道還能扯著趙鶯鶯耳朵叫‘手這么慢?一條汗巾子要做到明年去,你當你是千金大小姐??!你給我做,先做我的,或者自己點燈熬油來做’,她想是這么想的,可是能這么說么? 看看自己兩個女兒,她只得道:“既然是侄女兒事兒忙,那便讓你表姐做吧,反正她空閑的很——我是聽說侄女兒的手藝好,本想臉上貼金,以后也好顯擺顯擺...如此便算了吧?!?/br> 趙吉在一旁聽著,他是看不出這些女人家的小心思,也不知道自己女兒已經和自己meimei過了一招了。只不過語重心長道:“用素凈一些的顏色,雖說你如今已經出了孝了,但是新守寡的,年紀也不大,不好惹人是非?!?/br> 趙吉絕對是好心好意說這些話,并沒有任何不好的意思。趙嘉確實是一個還算年輕的寡婦,雖然也不是什么少女嫩婦,但是狠狠心還是能再嫁出去的。而寡婦門前是非多,這都是老生常談的道理了。 無論是為她的兩個女兒著想,還是為了趙家的名聲,她都應該做的謹慎一些。至于說顯擺顯擺汗巾子的鮮亮,這種事難道不是大姑娘小媳婦才能做的嗎?實在是太不莊重了。 聽哥哥這么說,趙嘉覺得頗為難為情,然而又說不出什么反駁的話,因為趙吉說的也是實情。 吃過早飯,趙家上上下下又重新進入到忙碌當中。曾月娥曾雪梅兩姐妹也不是真的空閑,她們還要忙著做出新活計,好托王氏送到王家,讓王家外婆看一看呢。 又過了兩日,趙鶯鶯再去向王家外婆請教女紅功課,王氏也一起去的。手上則拿著一個小布包,里面裝置曾月娥和曾雪梅各自的活計。 其實讓王氏打心底里說的話,這活計實在尋常?;蛟S在普通小姑娘那里算是不錯了,但是離真正的老天爺賞飯吃還差得遠呢!若是繡莊專門教人做針線的老師也就罷了,他們并不大挑剔學生,稍有天賦的都教。反正關于小繡女的出路,繡莊會按照能力不同有不同的安排。 而王家外婆是什么情況,她可不指著教人針線賺錢,純粹是舍不得外孫女一塊良材美質卻得不到好的雕琢。只要想想就知道,她絕不會收下曾雪梅曾月娥這兩個學生的。不過王氏并不會直說,那樣趙嘉信不信是一回事,就算信了,那也很得罪人的。 讓自己娘親看一看,到時候就說自己娘不愿意收學生,就算怨也怨不到自己身上了,這只能說是非戰之罪! 王氏就是打著這樣的算盤帶著趙鶯鶯到了小三巷巷子口娘家這邊,才敲門就有王家舅媽來開門,滿臉笑瞇瞇道:“我之前就想著鶯姐兒今日該來了,只不過沒想到大姑今日也來了——是什么好日子喲!進來坐進來坐,我出去再買只雞來添菜!” 這幾年王恒做大夫醫術越發好了,說不得什么神醫,但是來藥鋪的客人都是頗為認可他的。所以家里孩子有個什么事情也愿意請他出診,出診費多了,藥鋪給的月錢也多了,王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只不過他家紅火的程度還是比不上趙家,如今王家舅媽想要把女兒玉姐兒嫁給趙蒙,因此格外殷勤于王氏。至于說事情最后能不能成,王家舅媽的算盤精著呢!就算不成也不打緊,自家大姑家里越來越好,本就應該交好來著。 王氏拉住自己這個弟媳婦,笑著道:“買什么菜!我要是難得來一趟的保準不攔你。只不過我回家忒容易了,隔些日子就要走一回的。你這勢頭每次都忙里忙外,我如何過意的去!” 就這樣王氏和王家舅媽親親熱熱挽著手臂一起去見王家外婆,之后王家舅媽就去忙飯,趙鶯鶯和王玉兒說話,王氏則是留下把包袱打開給自己娘親看:“娘,你看看這手藝如何?!?/br> 王家外婆首先拿起的是曾雪梅做的鞋墊,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說什么??吹皆露鹱龅暮砂⑽Ⅻc了點頭,但也就是這樣了而已。 “這是兩個小姐兒做的,還算用功,看得出來也是有些天資的。不過這種天資不說遍地都是,整條巷子找個三五個卻也不難。再說說用功,這世上多得是懶姑娘,但同樣也多的是精心的。那些在女紅上面用心的,誰不是五六歲起向學,每日不離手的......說的也遠了,還是你告訴我讓我看著個做什么吧?!?/br> 王氏微微一笑:“娘也知道了,我那嫁到魯地的小姑前些日子回來了,還帶回了兩個姐兒。這兩個姐兒一個叫月娥,今年十四歲了,一個叫雪梅,今年也十二歲了。我那小姑聽說您是繡娘出身,便想讓您教一教我那兩個外甥女兒,這是她們的手藝,讓你看一看?!?/br> 王氏說的很委婉,趙嘉當年可是跟人私奔走的,如今卻能被她說成是出嫁。不過這也沒什么,所謂大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都是過去的事情,要不是有深仇大恨,誰又會揪著不放? 王家外婆也是無奈,她是真心不想教人的,特別是年紀大了,越發沒有精力做這些事。玉姐兒一個人就夠讓她勞心費神了,幸虧鶯姐兒十分輕省。但是現在王氏東西都送來了,她只得又看了看。 依舊沒有改變主意。 “還是算了吧,這兩個姐兒多練練,靠針線補貼補貼家用不成問題,但是想靠著這個糊口,那就十分難了?!?/br> 王氏重新把兩件活計包好,她并不意外這個后果。笑著對自己娘親道:“既然是這樣,那我回去便與我那小姑照實說了?!?/br> 王家外婆知道自己是被女兒拿去做擋箭牌了,隔空點了點女兒的額頭,不過也沒說什么。反正她又不需要和趙家一個回來住的出嫁女搞好關系,而王氏到底和人一個屋檐底下住著,關系還是緩和一些的好。 只不過不收學生是小事,王家外婆由這件事想起了另一件事,拉過王氏的手在她耳邊道:“你那回家來的小姑如何,是個省事的,還是一個磨人的?” 說實在話,遇到趙嘉這種小姑子,絕對死婦人們都不想的。想想看,平白無故要養活一個小姑子,這算什么事兒呢。養活是一回事,家里多了一口人,又是另外一回事。須知道小姑大姑在娘家地位都頗高,嫁進來的嫂子、弟妹等都需要格外遷就! 雖說趙嘉是帶著女兒過來寄人籬下,不比那些只是回門的出嫁小姑,但是太慢待了也不行啊。 本來要多養幾口人就不會高興了,若是這還是一個磨人精,不省事的,那日子可就要雞飛狗跳了。 王氏想到前幾日早間的事情,當時她沒有想明白,事后倒是回過神來了。對著自家娘親苦笑道:“現在看著還算老實,只不過她心里有許多小心思,將來怕是無法省事了?!?/br> 不管怎么說,新人初到總是會安分一段時間的。而等到站穩了腳跟,那時候才是看一個人本質的時候。 王家外婆嘆了一口氣,卻也無話可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她又能說什么呢? 趙鶯鶯過了一會兒進來讓外婆看自己對上次所講的功課的練習,雖然這些是她早就會了的,但要合理的拿出來,走外婆這邊的過場是很有必要的。 王家外婆自然對外孫女兒的悟性贊不絕口——都說的趙鶯鶯有些不好意思了,她這也是沾了上輩子的光。雖然她上輩子就算是很有悟性的,但怎么可能比得上這輩子的表現! 完事之后王氏和趙鶯鶯回家,趙鶯鶯自回了房間。王氏則去了方婆子的我是尋趙嘉,將包著繡活兒的小包放在桌上。趙嘉連忙滿臉堆笑道:“三嫂回來了?事情如何了,伯母有沒有應承下來——要是應承下來了,以后我就日日讓月娥和雪梅過去學。他們在魯地那邊長大,底子本就不如鶯姐兒好,可要更加勤勉才是?!?/br> 王氏等她說完才做出不好意思的樣子道:“這件事對不住小姑了,我娘她年紀大了,實在沒有精力再教導兩個女孩子。因此讓我把繡活兒帶回來,還讓好好和你道歉。這件事兒吧...實在是對不住?!?/br> 趙嘉的笑容凝固在了嘴角,她不是沒有想過王氏的娘會不愿意收月娥和雪梅做學生。畢竟人家的手藝頂了天了傳給自己外孫女,至于說自己的女兒,說是親戚,其實已經毫無血緣了。 但是她更多的是帶著一種希望,要知道她該是娘家尊貴的姑娘啊,嫂子不都該格外照顧她么?親家伯母怎么連這個面子都不給!她平日里聽的見的可都是嫂子如何遷就小姑,連同嫂子的娘及都如何珍貴小姑??! 她爭辯道:“真的讓伯母好生看了我們月娥和雪梅的活計了嗎?她們可是十里八鄉都稱贊的心靈手巧,伯母喜歡收聰明學生,說的正是她們這樣的??!要是月娥和雪梅都不要,伯母還想要怎樣的學生呢?” 這話說的王氏不愛,什么叫做‘要是月娥和雪梅都不要,伯母還想要怎樣的學生呢?’,說的好像自家鶯姐兒不如兩個外甥女兒一樣。只不過她不好直說,只得道:“不是天資的事情的,我娘也說了兩個外甥女兒是好的,只不過她如今也有年紀了,精力不濟,實在不能教更多的學生——就是她肯,我弟也不肯,都這個年紀了當然要注意養神?!?/br> 這話說的其實很漂亮,既肯定了曾家姐妹的天賦,同時又說明了拒絕的原因。老人家身體上面的考量,這理由說破大天去,你能反駁?非要人家老人家費心勞神最后生病才好是吧?這話敢說出來,人家當場就能甩臉子了! 只不過應答的再漂亮,對于趙嘉來說都沒有意義。她曾經的想法是女兒沒有依仗,或許學的一手高超的手藝算是一個可以憑借的資本。而現在等于是說,她替女兒想的出路,又一條被堵死了。 第99章 “姐, 這味兒真香??!你說今天做的什么好吃的?”曾雪梅靠在窗上聞了一口味道,對正在梳頭的曾月娥笑嘻嘻道。趙家前后院子頗大, 但也不是那種大戶人家的大宅子, 住在東廂房聞到廚房的味道還是能的。 “你個小饞貓,就知道吃?!痹露饳M了meimei一眼:“來揚州才多少日子,長胖了好多。我可聽說了, 揚州不像是咱們老家,喜歡女孩子生的豐滿一些, 這里最喜歡女兒家纖弱。長胖了可不好看!” 這大概是物以稀為貴了,窮苦的地方人當然多是骨瘦嶙峋, 偶爾有個富態的一般就是有錢人家了。所有無論是小門小戶還是大戶人家, 看女孩子都喜歡胖一些, 這也沒什么錯。 而揚州這個地方, 除了極少數最窮苦的人家, 至少吃飽飯是不愁的。這樣的揚州, 再加上江南一直崇尚纖弱,審美上也就以瘦為美了。也就是這種審美之下, 才能誕生‘瘦馬’這種‘集大成之作’。 曾雪梅笑嘻嘻的,她今年才十二歲, 雖然已經會講究美丑了,但到底小孩子心性,好吃的放到眼前還是放不下的。 “要我說是之前生的太瘦了,現在這樣才好看呢!”曾雪梅摸了摸自己白嫩了許多的手,有跑到鏡子前照照臉, 自覺的臉頰鼓起來一些后皮膚細膩了很多呢。 曾家原本是魯地鄉下一家普通的農戶,算不得貧苦,至少相比村子里一些人家,他們家日子算是不錯的了。但是肯定不算有錢人,他們過的就是普通魯地農戶的日子。年景好的時候一年能多吃幾次細糧,年景不好的時候大概就要勒緊褲腰帶吃紅薯面之類的東西了——那東西別看燒著吃挺不錯,吃多了燒心! 曾家孩子少,只有曾月娥和曾雪梅兩個,所以相比村子里家里孩子拉拉雜雜一大堆的人家,她們姐妹兩個的日子并不算太壞。然而如今到了揚州才曉得好日子是怎樣的,不用做粗活兒,家里有下人做了。每日只要和jiejiemeimei或者母親做些針線也就是了。 至于說吃的,日日都是細糧不說,上的菜色從來是雞鴨魚rou的輪著來,這都是她們老家過年過節都不一定吃的上的。就這樣,前兩日還聽見舅媽說讓廚房多做一道小白菜,說是吃的油膩了,倒胃口。 當時她們還覺得舅媽是不是沒福氣過富貴日子,后來聽做事的李mama念叨才曉得,現在大冬天的,各種蔬果賣的比rou還貴呢——后來一想也是,原來她們在老家的時候冬日想要吃蔬菜要么是入冬前藏在地窖里的,要么是腌菜。而這邊吃的是新鮮的,聽說的炕上培出來的,本錢大產量少,自然貴的很! “是挺香的,好像是鴨子rou的味道,今天早上大概是吃鴨子吧?”曾月娥梳完頭,對自己meimei微微點頭。 她們兩個確實沒有聞錯,廚房里正在做的的確是鴨子。而且趙鶯鶯也在——她是早上早起打熱水的時候知道李mama要做拿手老鴨湯的,當即她就打起了興趣要來幫忙。當然,說是幫忙,其實就是想學學手藝。 她如今在廚房里已經似模似樣了,至少整治家里人飯菜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做到這個程度以后,王氏反而不大讓她進出廚房了。 王氏想的很簡單,之前家里有了李mama還讓女兒進廚房,那是為了讓女兒學會一門該學會的手藝。就算趙鶯鶯將來是要嫁到平日不必進廚房的人家,那祭祖的時候逢年過節的時候,身為媳婦總是要進廚房的吧? 現在女兒手藝已經不錯了,至少能應付場合,這樣的話還何必繼續呆在廚房?當廚房油煙味兒好聞??! 趙鶯鶯現在已經很少進廚房里,偶爾進廚房也是為了學一學自己感興趣的菜肴,譬如說今日。李mama今日做的老鴨湯泡鍋巴,之前趙鶯鶯吃過兩次,喜歡的不行,下定決心一定要學習。知道李mama要做的時候,她立刻回房換了一件半舊的衣裳。 趙鶯鶯都這樣表現了,李mama當然不會拒絕。一邊料理鴨子,一邊教趙鶯鶯一些訣竅:“二小姐,這老鴨湯啊,最好是兩歲的母鴨,看脖子看背部,這最能看出鴨子的好壞。簡單來說,脖子要細,背部要平?!?/br> 說著李mama把收拾干凈的鴨子用大火燎了一遍,然后放在已經燒開水的大鍋中,小心地撇干凈浮沫,然后隨手將蔥打成結,又放進姜塊桂葉等去腥,然后就合上鍋蓋。 這時候李mama站起身:“慢慢煨就是了,只是二小姐日后做的時候記得鹽不要放早了,放早了鴨rou就硬了——趁著這個空做些鍋巴?!?/br> 趙家的灶是兩個灶膛,但是不只兩個灶眼,他們是四個灶眼。一大一小的灶眼共用一個灶膛,因此也不用另外開火一個灶膛了。 李mama,干脆地把一口小鍋架在小灶眼上,拿出昨晚特意做多了剩下來的米飯。手在小鍋上方晃了晃試試溫度,然后就開始塌鍋巴。一次能做一大塊,然后盛進盆子里。 李mama在家常菜上確實十分有一手,這最家常的鍋巴做的分外出色,比之前的老鴨湯還要亮眼。趙鶯鶯在一旁看著焦香四溢,黃雙雙的鍋巴,忍不住伸筷子夾了一塊,算是偷吃了。 李mama卻什么都沒有說,十分慈愛地看趙鶯鶯吃東西——她原先也是有兒女的,不過魯地遭災,家里支撐不下去,賣兒賣女的都分散了??墒菦]想到賣了兒女也沒能保住家里,最后她也流落到了揚州。 惦記兒女,但是這又是沒有用的。因此她對趙家的幾個孩子都格外喜歡,從已經出嫁的趙蓉蓉道年紀最小的趙茂,她都是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來給他們做飯吃。大概正是因為這樣,她的飯菜才格外好吃吧。 今早是吃老鴨湯泡鍋巴,但是只有這個也是不行的。李mama又切了幾樣醬菜、花生米之類分別盛在小碟子里,算是配菜。于是早上一家人坐在桌邊的時候,就吃上了熱氣騰騰,美味無比的老鴨湯泡鍋巴。 鍋巴要現泡,不然泡早了就會塌就會散就會軟,味道就不好了。趙鶯鶯把焦黃的鍋巴按在老鴨湯里,稍微浸了浸,然后撈上來一口咬下。湯汁的鮮美被吸入,但是鍋巴本身的焦脆香也沒有被掩蓋,吃幾口鍋巴,然后喝一口湯。 等到趙鶯鶯吃完了兩大片鍋巴,喝完了一大碗湯,鼻子尖已經冒汗珠了。 桌上沒有什么人說話,有好吃的的時候誰又耐煩說話?趙鶯鶯喝一碗湯兩片鍋巴還算吃的少的了,雖然那碗也是大碗。她不用去比半大小子的趙蒙,也不用去比比自己大兩歲的曾月娥,就比年紀比自己還小的meimei趙芹芹和年紀一樣的表妹曾雪梅吧。趙鶯鶯之后又添了半碗湯一片鍋巴,曾雪梅更是翻倍...... 趙鶯鶯是已經習慣少食多餐了,這樣對身體好。既然吃不下了也就不難為自己,放下了碗筷。 這一點沒有什么人注意,唯一注意到的是曾月娥,看了看自己還在胡吃海喝的meimei,她不禁覺得丟人。桌子底下踢了踢曾雪梅的小腿,然而這沒有什么用,她只是相仿疑惑地看自己的jiejie。 覺得和自己meimei沒法說的曾月娥只得轉過頭與趙鶯鶯道:“鶯姐兒吃的不多啊...是覺得不合胃口嗎?” 趙鶯鶯擦擦嘴,回道:“不是啊,這味兒很好,是我很喜歡吃的。不過我肚子小,吃不了那許多?!?/br> 曾月娥雖然在揚州生活還沒有多久,但是她可是聽自己母親趙嘉說過很多揚州的事情的。她就知道很多女孩子為了保持纖細,飲食上面會刻意保持克制?,F在趙鶯鶯這么說她也不信,她只當是她就是為了保持身姿。 這樣一想,再看趙鶯鶯就覺得她雖然不是特別纖弱,風一吹就倒的樣子,但是手腕、脖頸、腰肢等的確是恰到好處的。摸摸自己腰,自覺最近怕是長了一圈rou。這樣想著,忽然覺得原本美味無比的早飯也變得索然無味了。 “我吃好了?!狈畔驴曜硬敛磷?,她不肯再吃。 這些內心所想趙鶯鶯都是不知道的,她吃過早飯,等飯桌散了之后就帶著已經繡完的《妙法蓮華經》和畫的‘路路清廉’與‘一路榮華’的花樣子出門了,她今天要去一趟繡莊,一個是寄賣《妙法蓮華經》,一個是確定花樣子的事情。 東西用小包袱包好,趙鶯鶯看天陰陰的,恐怕半路下雨,又帶了一把傘出門。一路上并不閑逛,直接上了甘泉街合作的繡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