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趙嘉當然懂得了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所謂繡莊老板覺得好,那就是肯開高價來收。什么樣的稱贊也不如這個來的真實了,什么樣的稱贊也不會比這個更加有力。那些街坊鄰里的婦女出于禮貌稱贊年輕姑娘活計鮮亮的時候好多呢,但是問她們愿不愿意出錢請這些年輕姑娘做活計,那又一個錢都沒有了。 既然東西好,為什么不肯?不肯出錢的稱贊不能說都是假稱贊,但九成九都是假的,這是沒錯的。 趙嘉倒是有心說兩個女兒手藝也很好,十里八鄉同一個年紀的女孩子都比不上,各家婦女都問她是如何調理女孩子的...但是相比繡莊可出錢收購,自家女兒貨郎那里都沒有賣出過錢,這差的太遠,實在不能說了。 最后她只能笑笑:“那敢情好,月娥和雪梅原來在家的時候每日也是要做針線的。這些日子一路上自然不好做,現在安定下來了,也該重新勤謹起來。明日起,明日起就讓她們兩個和鶯姐兒一起做針線罷?!?/br> 對此趙鶯鶯當然無所謂,和人一起做針線什么是常有的。何況還是和表姐妹們一起,這也算是閨房趣味了。 方婆子當然喜歡外孫女們和自己最得意的孫女一起親近,便道:“小姐妹們一起做針線,鶯姐兒還能教一教表姐表妹。到時候月娥和雪梅做出更出色的活計,拿去給鶯姐兒她外婆看,她外婆應該更喜歡?!?/br> 方婆子并不覺得自己這話有問題,在她看來天資絕無僅有的好的趙鶯鶯,自己勤奮又師從她外婆這樣的繡女。在女紅上不知道早把年輕女孩子甩出多遠了,而從魯地鄉下來的外孫女,就算心靈手巧,那也是萬萬及不上的。說教導教導,順理成章啊。 然而在趙嘉聽來這話就很刺耳了,要說雪梅也就算了,雖然小的也不多,但確實是表妹。表姐教一教表妹的女紅,這種事再沒有二話的。但是月娥可是比趙鶯鶯打了兩歲!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十二歲被當作是小孩子,十四歲卻會被當作一個大人。 讓還是小孩子的表妹教導已經是大人的表姐,這算什么? 第97章 只不過再刺耳又能如何, 趙嘉心理憤憤不平。晚間對兩個女兒道:“這就是寄人籬下的苦處了,各處都要謙讓著, 自己的脾氣都不能有。不然啊, 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小女兒曾雪梅想的簡單一些,立刻道:“這有什么的,jiejie針線好, 明日一起做針線的時候壓鶯表姐一頭,到時候自然知道誰好誰壞了?!?/br> 在十二歲的曾雪梅眼睛里, 八歲就開始跟著娘學針線,心靈手巧的jiejie根本沒人能比得上。在老家的時候, 那些鄰里的女孩子, 哪一個不來看她jiejie新做了什么, 或是荷包或是鞋子, 總之要照著來就是了。 然而每每做的時候才曉得有多難, 很多東西都是最后他們嫂子、娘親等人幫忙完成的。 曾月娥聽到meimei的話莞爾一笑, 別看她看起來十分纖弱靦腆,其實她是一個十分自傲的人。原本在老家的時候她根本看不上除了她meimei以外的女孩子, 后來她爹去世了,嘗遍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她才曉得把自己的傲氣收起來,至少不能讓人看到。 可是根本上是沒有變化的,她依舊是那個自矜自傲的曾月娥,她擅長的東西絕不認為會比別人做的差。 趙嘉看兩個女兒這般有志氣,心里就像是出氣了一樣, 笑著道:“明日好好做,讓人也曉得我家兩個姐兒如何出色——你們別當這是小事兒,女孩子家女紅好的名聲傳出去了是有大大的好處的?!?/br> 趙嘉并沒有把話說透,但是年紀漸漸大了的女兒們顯然都懂得其中的意思了。特別是曾月娥,她今年都十四歲了,聽到這種話,立刻低頭撥弄衣襟上的帶子,根本不肯再抬頭。 第二日吃過早飯,曾月娥曾雪梅姐妹兩個就和趙鶯鶯趙芹芹姐妹兩個一起進了趙鶯鶯西廂房的屋子一起做針線。這也是曾家兩姐妹第一次進趙鶯鶯的房間,多看了好幾眼。 之前趙家的屋子她們只進過堂屋、方婆子屋和她們現在住的東廂房的一間。堂屋先不說,方婆子的屋子是住她一個老人家,多的是素色,也不見得多加裝飾。而她們住的東廂房一間呢,這是以前趙蓉蓉住的屋子。只不過趙蓉蓉嫁人,屋子里的擺設等也大都做了陪嫁,只有幾件舊家具留了下來罷了。 這些東西只能說是齊整,要說多鮮亮,那自然是不能夠的。直到今日進趙鶯鶯的閨房,她們才曉得揚州城里殷實人家的女兒是住的什么樣的屋子。 趙鶯鶯的屋子是西廂房的一間,只不過地方大,屋子也不小,所以一間也頗為闊朗。趙鶯鶯用了一個博古架將屋子分成了前后兩段,后面有一張月洞架子床,上頭掛著一定杏色綢布帳子,用黃銅寶蓮勾拉了起來。 床后還放著幾只茶葉箱,放些用不著的被褥和需要防蛀的東西。窗前則是一張梳妝臺,上面有梳妝鏡梳妝盒,梳妝盒半開著,里頭的瓶瓶罐罐足夠讓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羨慕的眼睛發光——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在這個年紀也會講究裝飾了,一瓶便宜的花露,一盒小攤上買來的胭脂就足夠她們高興的了。至于這么齊全的化妝盒,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另外還有靠墻的一個大柜子,上面掛著鎖,并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博古架上并沒有什么古董,只不過壘著這些年趙鶯鶯所有用過的書籍。另外茶具、魚缸、盆景,以及一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也錯落的擺著。雖然沒有寶物做裝飾,但有趙鶯鶯在皇宮里練出來的品味,倒也像模像樣。 博古架前面這一半的屋子,靠墻是一個臉盆架子,靠窗是一張嵌著大理石桌面的小桌,四周擺了四張鼓凳,趙鶯鶯平常就是坐在這里做繡活兒的——當然還有支在一邊的繡花架子,她現在偶爾也會繡大件的東西,那就只能在繡花架子上做了。 此時繡花架子上蓋著一層防塵的白布,曾家姐妹兩個也看不到什么。兩個人倒是有心看一看趙鶯鶯到底針線如何,只不過找不到機會罷了。 趙鶯鶯請她們兩人坐,然后拿出兩個簇新的竹籃。里面有各色絲線、棉線,一整排的金尾針,另外就是零碎布頭和圓圓的竹制花撐子。這顯然是一個比較齊備的針線籃子。 “表姐和表妹剛來揚州,行李帶的也有限,恐怕針線上的東西不齊備。這是昨晚我臨時收拾的,將就著用吧?!壁w鶯鶯的心思很細,昨晚就想到了這件事。便問李mama要了兩只新籃子,從自己針線東西上揀出兩套。 要真等到今日才發現無東西可做針線,那就實在是太尷尬了。 曾月娥曾雪梅接過針線籃子,月娥臉上通紅,頗覺得不好意思——昨日她娘只想著和她們抱怨外祖母的話,卻把準備東西的事情忘記了!這時候要從別人手里接手這種不值錢的小東西,她真覺得丟人! 只不過她確實沒有準備,這時候就是想拒絕也不行了。 “多謝表妹了!”捧著針線籃子,曾月娥和曾雪梅坐在了小圓桌旁。 趙芹芹跟著坐下,趙芹芹把昨日做到一半的鞋面子拿出來。她如今也十歲了,針線上面比不過同一個年級時候的趙鶯鶯趙蓉蓉,比起其他一般的女孩子還是強的多的。這繡花撐子上勾出了一個鞋扇的形狀,鞋頭上則是五福捧壽的圖案。 下個月是方婆子的生日,這是她打算孝敬祖母的。 五福捧壽中間的那個‘壽’字已經繡完了,五只蝙蝠也完成了三只,只剩下兩只小蝙蝠了,所以這時候她的繡藝如何已經能看出來了。見中間‘壽’字十分古樸,若是這個還可以說是揚州這邊花樣子新奇,旁邊蝙蝠細致,繡地惟妙惟肖,讓人一看就覺得憨態可掬很有福氣,這就是繡藝真的不錯了。 十歲會扎花這在曾月娥曾雪梅的老家是不敢想的,這倒不是說老家的人比較笨,而是地方不同造成的。城里的女孩子比起鄉下的女孩子來說,不用做農活兒,空閑的時間自然更多,女紅上面更有造詣本就是應該。 再加上城里資源多啊,要想使想學一些女紅手藝——不外傳的技藝還是很難學到,但是那些一般的技藝呢?她們總有辦法學到的。 于是一般情況下,城里的女孩子的女紅勝于鄉下女孩子也就是無可奈何的了。 何況揚州不是一般的城市,這里是東南第一城,這里的繁華與富庶不一般,女孩子在女紅裝點上自然更不一般! 十歲扎花在曾家姐妹的老家是罕見的,在揚州不能說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注意教導女兒的人家,在這一點上總是差不離的。 講真話,十歲的趙芹芹比十二歲的曾雪梅還要強許多,就算是比十四歲的曾月娥似乎也不差什么——曾月娥看到這個的時候心里就一驚,緊接著就抓緊了手上的針線籃子。 她是個自矜自傲的女孩子,一直自信于自己的女紅,她認為自己不會比趙鶯鶯這個表妹差。最多就是人家有個好外婆,可能學到一些高超繡法而已。但是純看繡藝,她不會輸給任何人。 可是趙芹芹的手藝讓她知道了她不愿意接受,但是只能接受的事情,趙鶯鶯的技藝或許真的比她高明的多。畢竟身為meimei,家里人也沒怎么夸贊的趙芹芹都有這樣的是水準,眾人夸贊不停的趙鶯鶯自然更不必說。 她想看一下趙鶯鶯的手藝,又有些不敢看。 趙鶯鶯卻沒有就此拿出針線,反而翻出了顏料、毛筆和紙張。趙芹芹見了便道:“是有主家請二jiejie你設計新樣子么?” 趙鶯鶯點頭:“聽說是家里長子考中了舉人,雖說沒中進士,但是也上下疏通打通關系謀了一個地方小官去做。他家的人想要定做一扇小屏風,特意叮囑過要意頭好的?!?/br> 讀書人只要考中舉人就有做官的資格,只不過是中了進士一定有官做,而舉人的話就要看自家背景和運氣了。有家里上下打點到位,那自然不消說。而有的人純是運氣好,也沒有走動過,就是正好有一個缺,運氣好沒法子... 趙芹芹本來在分線的,聽了趙鶯鶯的話有些奇怪:“這種意頭最常見了,花樣子出來的都是好意頭,二jiejie你隨便修改一個難道不能用?” 趙鶯鶯敲了敲筆桿搖頭:“人家花了大價錢定做的,說是一定要是以前沒有過的——這本也沒有什么,關鍵是還有幾個月,等到明年開春就要赴任去,這樣便緊急的很了,這便不能用樣子復雜的?!?/br> 說是這樣說,趙鶯鶯拿住了毛筆之后就沒有猶豫過了,幾筆畫成了兩張圖。曾月娥坐在她旁邊,見趙鶯鶯拿筆拿的端正,畫出來的花樣子就像是她以前趕集時候見過的秀才畫的一樣,心中更不是滋味兒了。 她以前也畫花樣子,只不過就是用木炭在紙上畫個大概而已,哪里像趙鶯鶯一樣,竟是畫畫來著。這讓她生出一種手腳都不知道往哪放的感覺,就好像她是個什么都不懂的鄉下丫頭,而這是她以前拿來看老家那些女孩子的。 兩幅花樣子畫好了,趙鶯鶯笑道:“明日就拿去給掌柜的,讓他問一問那戶人家喜歡哪一個。說不定兩個都會定下呢!” 看著趙鶯鶯狡黠的樣子,趙芹芹好奇去看那花樣子:“這是什么意頭?” 趙鶯鶯指著左邊一張:“兩只白鷺,底下有青蓮花,這不是‘路路清廉’?另一個是一只白鷺,底下用木芙蓉取代蓮花,這叫做‘一路榮華’。都是好意頭呢!” 趙鶯鶯沒說的是,一個高尚,一個俗氣卻實惠。出于面子恐怕想訂前者,出于實際肯定想定后者——而能夠出錢上下疏通打點的人家,想來也不介意多出幾十兩銀子的,到時候說不定就兩個一起定了。 這兩幅圖都十分簡單,到明年開春的話,一起她也做得完。多掙一份錢,她肯定是喜歡的。 曾月娥和曾雪梅聽趙鶯鶯的話就如同天書一般,她們以前也畫過花樣子,只不過那些是自古就有的老樣子。偶爾有不同,那也是在老樣子之上修改一些邊邊角角而已。聽到趙鶯鶯自己設計新的花樣子,意頭之類更是她聽都聽不懂的——在老家她們用的都是各種福、壽、喜、花等有關的花樣子,趙鶯鶯說的顯然是她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趙鶯鶯畫完了兩個花樣子,收好紙張顏料等,又把花樣子放到一邊晾干。自己則是起身坐到了繡花架子旁邊,揭開了繡花架子上的白布。就算不想看,曾月娥也忍不住轉頭瞟了一眼。 從她的角度看不到趙鶯鶯繡的是什么,只能看到是一塊藍色的布料而已。實在是抵不過自己的好奇,最終曾月娥還是站起身來走到了趙鶯鶯身后。 趙鶯鶯這時候還沒有上手,正在理繞線板上的繡線。曾月娥站在她身后,往繡花架子上一瞥,就再也移不開眼睛了。這是一塊兩尺左右的淺藍色絹布,繡作分兩層,底層是靈山諸佛相會,有各個佛家佛陀、菩薩等齊聚。 繡作并不大,諸佛陀、菩薩又集中在一角而已,所有人物繡的十分纖巧。然而人物纖巧卻不影響這些佛像的樣子,每一尊都清清楚楚,眉目十分分明。定睛看去,就是再小也讓人覺得慈眉善目典雅莊重。 然后是上面一層,集中在一尺見方的當心,是七萬言左右的《妙法蓮華經》。一尺的絹布,七萬言左右的佛經,繡上去已經是為難了。然而趙鶯鶯手下不成問題——太后信佛,上輩子她繡的最多的就是各種佛經了。 每個字只有粟米大小,然而轉折、橫踢等,字跡婉然,精細入神處,不見絲毫針線跡——這甚至比手寫抄錄佛經做的還要精細了,抄錄佛經如何能做到這樣的小字? 這不是別人找趙鶯鶯定的,這是一年前起稿開始繡,她打算靠這個打響名頭。只要別人通過這幅繡作知道她的手藝,她再不用發愁訂單和訂單的價格。至于說這幅佛經賣不賣得出去?她為什么選擇佛經,不就是因為這個肯定賣的出去么。 那些在家禮佛的貴族老太君,只在乎對佛祖菩薩的心誠不誠,至于為此多花一些銀子算什么?這個數目對于普通人家來說絕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對于高門大戶,那也就是一個尋常數目而已。 “??!”輕輕叫了一聲,趙鶯鶯回頭看曾月娥,十分不解。 “怎么了表姐?” 曾月娥趕緊擺手,回到了桌邊自己的位置。趙鶯鶯刺繡出來的佛像和佛經已經是她不敢想象的了。至于說昨日她娘希望她能夠壓趙鶯鶯這個表妹一頭,那也是白想了。她緊緊的攥住手上的布頭,骨節掐的發白。 花撐子繃起一塊小小的白色布料,曾月娥極力想要撇開剛才看到的趙鶯鶯的繡作。只不過那樣巧奪天工的技藝留在腦子里怎么都忘不掉,心里亂糟糟的,一不小心就扎到了指尖。 一串血珠冒出來,曾月娥連忙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趙芹芹正坐在她對面,見狀還關心道:“月娥表姐,你怎么了?” 曾月娥只能勉強一笑,又低下頭接著繡花。她繡的是她最拿手的蓮花,以往閉著眼睛都不會繡錯,但是今天下針的時候總會響起趙鶯鶯佛像里面也用到的蓮花,這就怎么看自己怎么不滿意了。 趙鶯鶯繡花一段時間總是要休息的,差不多的時候站起身來走動,先是去看了看魚缸里的金魚。還把放在旁邊的魚食投了一些進去,引的魚兒活蹦亂跳。 趙芹芹見曾月娥盯著趙鶯鶯看,以為她是好奇趙鶯鶯做什么,便道:“二jiejie她繡花的時候有個習慣,做一會兒總是要休息一番眼睛的。魚缸里有兩尾她養的紅金魚,好肥的,我早就想吃了,二jiejie就是不讓!還讓我多看看金魚,說是對眼睛好——只不過我看到那兩條魚只能想到紅燒和清燉?!?/br> “哦哦?!痹露鹦牟辉谘傻鼗亓艘痪?,又低下頭做自己的針線了。 趙鶯鶯這時候逗完了金魚,又走到了小桌周邊。先是指導了趙芹芹幾下,然后又看了看曾雪梅這個表妹的。怎么說呢,以她的年紀,這個程度在揚州普通女孩子中間算是中等。 不過考慮到她在魯地一個鄉村長大,不像揚州女孩子一樣有這么好的條件,能做到這樣算是不錯了。要么是小姑管的嚴,要么是她確實算是手巧的那一類。 于是趙鶯鶯贊了幾句,又告訴她一些行針的小訣竅,甚至上手給她示范了幾針。見她并沒有用什么高深的針法,都是照著曾雪梅之前的手法來的,偏偏她那幾針就格外靈動傳神、典雅清麗。讓人知道,這世上真有厲害的人物,于這一道上是‘善書者不擇筆’。 然后在曾月娥的緊張當中,趙鶯鶯站在了她的身后。趙鶯鶯并沒有多說什么,甚至不像對曾雪梅那樣說了很多話,只不過揀著曾月娥的好處說了幾句,又相當委婉地說出了她的不足。 趙鶯鶯并不傻,想想看吧,被自己的表妹指導,怎么也不會是舒服的事情。所以趙鶯鶯盡量照顧曾月娥的情緒,將這種指導的情況變得不那么讓人難堪。 曾月娥顯然不覺得因此變得舒服了一些,晚飯之后回到東廂房她就不理任何人了。趙嘉和她說話也不回,趙嘉問曾雪梅是怎么回事,曾雪梅又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她就只當是小姑娘發脾氣而已,就沒有管了。 笑呵呵道:“如何,壓了鶯姐兒的風頭沒有?” 她本以為說這件事曾月娥能高興的,誰能想到女兒立刻拍開她的手,捂住臉哭道:“都是你!說的什么壓人家的風頭!你不知道,今日人家把咱們都襯成了什么都不懂的鄉下丫頭了,還能比這個更丟人?” 第98章 被女兒一通抱怨, 趙嘉愣住了,晃了晃神才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想了想才安慰女兒:“這事兒啊是娘想錯了, 娘帶著你們在老家那邊的時候在個小村子里算是獨一份兒。只是忘記了一件事兒, 如今咱們已經到了揚州了,揚州有什么,全天底下多少好東西都在這兒呢。鶯姐兒雖然年紀比你小, 但是她從小在揚州長大,還有個能做繡娘的外婆教導, 比你強一些也尋常?!?/br> 見一慣懂事的月娥還是不肯看她,她又苦口婆心道:“你急什么, 你現在也在揚州了, 今后還能跟著鶯姐兒外婆學。娘是知道你的, 最聰明伶俐的一個, 自然不輸給別人?!?/br> 聽到這里曾月娥嗚嗚哭聲緩了緩, 抬頭問:“真...真能那樣?可是我看了鶯姐兒的手藝, 實在是從沒見過的好——比在鎮上繡莊里見過的還好不知道多少倍呢!我以后能做成那樣?” 曾月娥因為從小手巧,學針線快, 又有一個揚州出來的娘親教導,比身邊一般人家的女孩子女紅實在是強的多了。鎮上繡莊的掌柜的看過她的活計, 還說她過兩個做的東西怕就夠格在繡莊里賣了。 繡莊里賣的東西可不便宜,自己家做的荷包幾乎不用錢,但是繡莊里的最便宜的也要幾錢銀子,這個價格足夠讓普通莊戶人家咋舌了。她的活計要是繡莊肯收,那絕對是十里八鄉獨一份兒的榮耀, 同時銀錢上面的實惠也不用說。 因為有這一件事,她沒回去鎮上都要讓繡莊的掌柜看看自己新做活計,要是能提前認可她的手藝,那自然是更好的了。去的多了,見的自然也多。繡娘繡的佛經也不是沒有,她不認字,去曉得看繡藝的好壞。 差的太遠了,她實在不知道如何趕得上。 趙嘉大包大攬道:“有什么不成的,你吃虧就吃虧在小時候沒在揚州長大!” 趙嘉根本沒見過趙鶯鶯的活計,在她眼里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的手藝,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自己的女兒已經算是出類拔萃的心靈手巧了,再巧的話,當是織女下凡么? 至于她話里話外的意思也是為十二歲的趙鶯鶯比現在十四歲的曾月娥強找理由,雖說當年私奔的時候她并不在意丈夫是哪里的人,但是她是揚州人??!揚州人除了看得起蘇州人杭州人以外,就連京城人也不見得多看得上呢,有這種想法實屬尋常。 她話里話外這樣安慰,曾月娥未必不知道這話有些經不起推敲,畢竟她是親眼見過趙鶯鶯活計的。但是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需要的就是一個念想而已——對,我現在不如她不是我比她差,是她會投胎而已。不管怎么說,讓人承認自己天生天賦不如人這是很難的,特別是自己原來也是人人稱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