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方婆子驚大了眼睛,實在不敢相信自己這個大兒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趕緊一拍的手臂。低聲道:“說的什么話!那是咱們這種老實本分人家該說的嗎?你弟妹和你弟弟一起苦過來的,又生兒育女的——不許說這種話?!?/br> 張牛這才意識到,這個家里方婆子可能說不上話——這也并不稀奇。就像在他們鄉里,有的人家當婆婆的厲害,家里全部聽她的。有的人家里就是當家媳婦要強,反過來能安排婆婆。這些情況,無論城里鄉下,都是一樣一樣的。 王氏在廚房里安排飯食,趙鶯鶯和趙蓉蓉互相看了一眼。立刻除了廂房的門:“娘,我們來幫你?!?/br> 趙鶯鶯是負責給打下手的,一直不說話,但是廚房里的東西她都看見了。今天這頓晚飯,那可不一般啊。 如今趙鶯鶯家已經算是個殷實家庭了,所以不說頓頓大魚大rou地開葷,精米飯是有的、帶油水的菜是有的??墒墙裉炷?,米飯都換下來了,怕是王氏一時沒有找到糙米,便用玉米面混合紅薯面蒸饃饃做主食,連面粉都沒用。 至于菜色,那也是寡淡到了極點。涼拌蘿卜絲,水煮青菜,小醬菜,小咸菜,唯一的葷是一碗腌魚。就是趙鶯鶯才回到家的時候,家里也沒有這樣光景過。趙鶯鶯想,這是王氏要‘哭窮’了。 說到底,趙家并不是什么豪富人家。那些人家三不五時地來個窮親戚走訪,他們拔根汗毛就能解決問題,這自然是小事了。但是趙家呢,看著還好,實際上家里沒錢。要不是有趙鶯鶯的一筆銀子在,如今連新房都買不上。 這種時候來打秋風?說真的,王氏真不樂意。不是她心狠,而是現實擺在面前,她沒有那個能力去可憐別個——要是這個也可憐那個也可憐,最終的結果就是她家也要人可憐了。 她又看了看廚房門外,嘆了口氣。她心里不想讓人打秋風,但是看婆婆的樣子,真個一文不出也是不可能的。她現在做的,包括不給好臉色,做這種飯食等等,其實只是為了到時候自家能破費一些而已。 第61章 趙家這一頓飯吃的頗不是滋味兒——趙鶯鶯抬頭看了看四周, 應該說這是自家搬家以后吃的最不是滋味兒的一頓飯了。 自從趙鶯鶯家搬家之后,不敢說事事順遂, 但相比起之前在趙家小院兒, 那絕對是過上清凈日子了!之前沒搬的時候不覺得,真的搬出來了王氏才曉得日子能有多好過! 如今的她再不用防著誰,真是想吃什么吃什么, 想說什么說什么。清凈日子過不完,每天都能心平氣和——可別小看這個, 只有那些沒過過吵嚷日子的才會不把這當回事兒。 但是今天,隨著張家人來, 趙鶯鶯家好像回到了趙家小院一樣。王氏整個人都緊繃著, 似乎隨時隨地都能進入戰斗。 另外, 這個沒滋味也是實指的趙家這頓飯菜沒有滋味。特別是趙蒙這個男孩子, 這些日子趙家都吃的好, 好久沒吃過這種飯菜了, 他吃飯就格外不耐煩。不過即便是這樣,他也不敢造次。要知道, 王氏的眼神就在他身上打轉呢。 趙鶯鶯幾個倒還好,一個是女孩子總是更能忍耐, 另一個是趙鶯鶯和趙蓉蓉今天出門買了一些點心,這些正藏在趙鶯鶯房間里?,F在吃的差點不要緊,待會兒餓了吃點心就是了。 一家人吃飯,趙家這邊的當然不想說話。但張家客人顯然是不想安安靜靜到最后,于是還是張大姑這個婦人好開口, 眼珠一轉,笑著道:“我見三弟家里也是殷實人家,怎么吃的這樣差?連咱們鄉下地方富農都比不上呢?!?/br> 鄉下把坐擁大量天地,依靠租賃天地給佃農耕種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之下還有富農,這等農戶雖然也自家下田伺弄莊稼,但家里田地多,常常有一少部分佃出去。而且自家耕種也常常會雇傭長工短工這些人。 這等富農算起來也不能稱之為有錢,最多也就是殷實富裕而已。但是在鄉下普通農戶眼里,那已經是很不錯的人家了。 趙吉卻不受自己這位jiejie的激將,只淡淡道:“有多大腦袋戴多大帽子,我家本來就是這一等的人家,合該吃這些。而且張大姐這話本來就說差了,我聽說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好多人家飯都吃不上呢,有這些飽腹,原就該心懷感激才是?!?/br> 張大姑可不是為了聽趙吉的說教才講這話的,她是看穿了方婆子不管事,王氏又不撒手,最后只好看中了自己這個‘三弟弟’。 于是趙吉一說完她就隨著道:“三弟這話說的極是,現在鄉下青黃不接,又因為去歲旱災的關系這青黃不接比往年還要來的厲害,好多地方都餓死人了呢——要不是這個事,我們又何必來麻煩三弟呢?!?/br> 趙吉短促地笑了一下,臉色頗為古怪。對于張大姑這話,他的應對辦法就是拖延,總之不去管就好了。這時候張大姑總算急了,圖窮見匕:“我直與三弟你來說吧,我和你大哥正是來問你借一些盤纏的。不然到時候家里恐怕過不得這三四月,我想三弟家是積善人家,總見不得兄弟姐妹家去死吧?” 這似乎挑動了趙吉和王氏的一根神經——趙家二房就老拿這個來要挾大房和三房來著。 趙吉還沒有說什么,倒是王氏先發作了:“大姑這話說的不對,什么叫做去死?您說清楚一些,我家要是不接濟您就真得去死?明人不說暗話吧,其實遠沒有到那份上!你們還能賣地,還能典家當。只不過如今可以上我家,所以就不提這事了對吧?” 讓別人賣地、典家當確實很不對,但是道理又確實是這樣。張家兄妹絕對沒有被逼到絕路上,既然沒有被逼到絕路上,趙家便不想管。 這不是冷血無情,而是現實讓他們只能那么做——是的,有方婆子這層血緣在,張家兄妹和趙吉就是同母異父的親。所以王氏和趙吉會在他們真的被逼上絕路的時候能拉一把拉一把,但也僅此而已。 生活的艱辛砥礪著他,他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珍重自己的家庭。其他的人,或許在有余力的時候他會幫忙。但是讓她把別人排在自己家前面,這絕不可能!這是王氏的想法,也是趙吉的想法。 一時之間氣氛徹底冷了下來,趙鶯鶯算是看出來了。自家爹娘并不打算接濟來客,至少不打算花太多力氣接濟。眼下態度倒是很堅決,但趙鶯鶯抬頭看了一眼自家祖母,輕輕嘆息一聲。 方婆子何嘗不能解王氏和趙吉的意思,只是和在趙家小院的時候一樣。她會偏憐二房一些,因為趙福最弱?,F在是哭求上門的過去的兒女,他們更弱,再加上這些年的虧欠,方婆子格外想幫助他們。 為了避開這尷尬的場面,把地方讓給大人。趙鶯鶯幾個小都說自己吃飽了,各自回了廂房——或者說最后都跑到了趙鶯鶯的房間。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趙鶯鶯的房間有吃的。 一邊是茶配點心,一邊是幾個孩子拿外頭的事情閑磕牙。趙蓉蓉嘆口氣:“奶也可憐,但有的時候又覺得奶這個人吧...挺讓人可氣的。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說?!?/br> 趙鶯鶯聽的搖頭,補充道:“奶就是一碗水端不平!按照道理來說,都是她的兒女,不管她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應該做出大家一樣的待遇。但是眼看著這些年,奶因為二伯委屈了咱爹多少次?這一次也是一樣的,憑什么每次都得咱們家吃虧呢?” 總算有人把趙蓉蓉這些年心里的疙瘩說清楚了,她連聲贊同:“對,就是這樣!要是大家都是一樣的對待,哪怕是吃糠咽菜也沒什么可說的。但是奶太偏心了,所以如今家里就算日子過得好也不覺得她做的對?!?/br>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趙鶯鶯上輩子在皇宮里偶然聽一個讀書的太監說過的,當時覺得很有道理就記下來了?,F在看來確實很有道理,放在自家也很合適。 幾個孩子說完話沒有散,趙鶯鶯和趙蓉蓉結伴去廚房看熱水夠不夠。今天家里有客人,要用的熱水就多,要是不夠的話兩個人就打算再多燒一鍋。 不過兩人才出現就被王氏叫住了:“蓉姐兒鶯姐兒,今晚上大姑和蓉姐兒睡,秀秀和鶯姐兒睡。你們兩個從我房里搬一床被子出來,你們那小被子的兩個人不夠用?!?/br> 原來是安排睡覺的事情——張牛被安排在了趙蒙屋子里這個沒得選。 本來這個安排好好的,趙鶯鶯和趙蓉蓉雖然覺得意外,也應下來了。沒想到最后卻是張大姑插嘴道:“我就不和姐兒睡了,難得來一趟揚州,多少年沒見過我娘了,今晚我在我娘房里睡。伺候伺候我娘的夜,算是我盡孝了?!?/br> 其實張大姑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在她看來方婆子這樣的,就算兒媳婦管的再嚴也應該有些私房的。她今晚上把方婆子哄好了,說不得就賺到這一筆了。 怎么說呢,她這個想法不錯。如果是正常情況,方婆子當然有自己的私房,而且還不少——王氏又不管她這個。但是這家有一個二房,趙福和孫氏兩個已經把方婆子的口袋掏空了,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有任何油水的。 王氏當然不知道張大姑還有這個心機,這件事對她來說也沒得差,便道:“那就這樣安排吧,蓉姐兒,給你奶屋里抱一床被子過去?!?/br> 趙蓉蓉干脆的應下,于是姐妹兩個先去抱了被子,然后才去燒水。 晚上的時候趙鶯鶯領著張秀秀到自己房間睡覺,她感覺哪里都不對勁。之前她和趙蓉蓉趙芹芹也是睡一個房間的,和趙芹芹還在一張床上呢,但也不覺得有什么,最多就是覺得芹姐兒有時候睡相不大好。 但是今天換了張秀秀,她就覺得非常不自在——她把這個歸結為她和張秀秀實在是太陌生了,任何人和陌生人睡一張床也該覺得不自在吧。 張秀秀四周看了看趙鶯鶯的房間,非常羨慕?;蛟S趙鶯鶯這個房間對于真正殷實人家的女孩子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但是對于張秀秀這種至今還在和姐妹睡一個屋子的女孩子來說已經是艷羨非常的了。 特別是趙鶯鶯的床、柜、桌、椅等還是這樣齊整——當初這家的舊家具雖然不是什么值錢貨,但人家也是殷實人家,總不會是太次的東西。再加上趙吉有認真找人休整上漆,看在張秀秀眼睛里已經是上等家具了。 張秀秀左右看了看,一覽無余的東西看完了之后還不滿足。盯著趙鶯鶯那個大柜子和大箱子,猜測里面有什么——其實能有什么,就是一些衣裳雜物而已。 張秀秀不敢去開趙鶯鶯的柜子和箱子,便去看別的。這一回看中了趙鶯鶯放在桌上的針線笸籮,里面有花花綠綠的彩線,做到一半的鞋腳,幾塊零碎的尺頭,以及一整套的縫衣針繡花針。 “這是你的?” 趙鶯鶯本來正在鋪床,聽張秀秀和自己說話。便轉身看過,點頭道:“是我的,怎么了?” “你這么早就學針線了?”張秀秀覺得挺驚訝的,她才學針線半年,大概知道幾種飛針走線的方法而已。她娘對她的要求就是逢的線跡要直,她練習了半年就已經有些樣子了,娘和大姐都說她有天分。 要知道縫線要直,這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困難的,很多人練了一輩子,縫出來的線跡也算不上筆直。 趙鶯鶯比她小一歲上下的樣子,她還以為她是初學,正要指點一二,但一看她的手藝就睜大了眼睛。雖然不過是做鞋而已,但是看那下針走線,她說不出來個好,但對比她知道的手藝最好的大嫂也要強出許多! “我六歲之前就學針線了,我娘抓女紅抓的緊?!壁w鶯鶯也不想太尷尬,便順著她的話道:“我小妹現在還不滿六歲呢,已經被我娘開始押著學了?!?/br> 張秀秀點點頭,大概是覺得趙鶯鶯挺好說話的,便問道:“你們住在城里是不是每日只要做些針線就夠了?我聽人說城里的姐兒都養的細皮嫩rou,因為你們不用做粗活兒,都是些房里的細活兒?!?/br> 粗活兒和細活兒是一個很粗略的劃分,一般來說,內房的事務,譬如女紅,譬如說抹桌撣塵,譬如鋪床疊被,這些就是細活兒。凡是內房之外做的事情,都稱之為粗活兒。 趙鶯鶯搖頭:“也不是,你去人力市場那邊看就知道了,有好些家里境況不好的女孩子,和家里兄弟一樣要出來做事。有手藝的還好一些,沒有手藝的自然也是做的那些粗活——就是我們在家的也沒有你想的那樣,我娘要織綢,我家的家務大都是我姐擔起來的?!?/br> “家務算什么,家務就是細活了?!睆埿阈銦o所謂道。 這也算是實話了,在農戶中,一家人愛惜女兒的體現就是未嫁的女兒不用下地。平常地里的活兒再多,女兒也可以呆在家里,做飯、洗衣裳、喂牲口家禽什么的。而這樣就已經是嬌養了,能讓鄉間別的伙伴羨慕死。 趙鶯鶯因為不習慣同張秀秀睡的關系,晚上睡的很遲,而且一直睡不實。第二天到了點之后她又自動醒來,而她一旦醒來就絕對睡不著了。 小心翼翼下床,穿好鞋襪。趙鶯鶯打算洗漱完畢之后就去廚房幫忙——因為家里染坊開門早的關系,家里的早飯一向開的早。 “你就起了?”張秀秀模模糊糊道。 “嗯,我去廚房幫忙,你先睡吧?!壁w鶯鶯輕聲回答,不過她的回答并沒有回音,再看張秀秀,原來已經蒙在被子里重新睡著了。 趙鶯鶯上廚房幫忙,也就是這會兒才知道,家里對于張家來客已經有了主意。 她聽王氏對趙蓉蓉道:“這一回你爹沒有心軟,拿住了!” 趙蓉蓉遞過去切好的小蔥,笑著道:“那都是娘的功勞,娘的主意拿的穩著呢。爹一看娘這樣,當然知道怎么辦!” 趙蓉蓉年紀越來越大,王氏有心從各種世情上都教一教她,所以才會把這件事也拿出來說。趙鶯鶯也算是沾了長姐趙蓉蓉的光,于是趕緊豎起耳朵也在一旁聽起來。 “一開始那張家大姑好大的口氣,張口就要十兩銀子。也不知道她怎么開的了這個口,十兩銀子咱們住在城里都能用上半年了。他們住在鄉下花銷更小,恐怕三戶人家節儉一些,都能撐上半年了?!?/br> 二十兩銀子足夠一個普通的家庭在揚州頗為充實地過上半年,而鄉下,東西沒有城里貴,而且菜蔬等很多東西都不必買。如果足夠節儉的話,張家三兄妹三家過上半年確實不是不可能。 而現實情況是,張家三兄妹只不過面對著青黃不接而已。所以等到這一短暫的時間過去就會有新米收獲,到時候手頭也就寬裕了——應付這一短短的時間,哪里用得著十兩銀子。 趙吉和王氏并不打算給多少接濟,也不怕張家兄妹如何說。要知道他們雖然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但是一個姓趙一個姓張,在世人眼里,這就是毫不相干的人了。這種求上門的,自家幫忙是自家大度。不幫忙的話也實屬正常,并沒有什么好說的。 “我和你爹和他們說定了,先給他們買些糧食回去。至于剩下的要靠他們自己掙——你爹在街面上人頭還算熟,請人接手幾個零工倒不難?!蓖跏弦幻鏀噭渝伬锏暮?,一面道。 趙鶯鶯聽著覺得自家爹娘這個主意更好,前者救急,后者則是讓他們自食其力,不至于養大這些人的胃口。有了這個例子,哪怕他們今后還會找上門來,也不怕了。大不了照著第一次的來,給他們介紹事做唄。 當然,也不能說趙吉和王氏沒有在中出力氣。要是哪一個揚州城外來的都可以在揚州找到事做,那那些左近鄉里縣里的不都不過來了。所以說,揚州雇工賺錢,人人都想來做,卻不是人人都做上了的。 趙吉和王氏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讓認識的人請零工的時候優先考慮自家親戚卻是很簡單的事情。 張家兄妹兩個也是看清了,自家這些同父異母的弟弟們,唯一有點指望的趙吉也不是隨意搓扁揉圓的性子。他們的打算是不可能成功的,還不如干脆按照趙吉說的,在揚州做一些日子的工,攢下一點兒錢。 有了這個打算就好做事了,兄妹兩個一個先留在揚州這就開始做事,另一個帶著糧食和口信回去。這一次再來就不只是自己一個人了,而是帶出了三四個人。 除掉家里要留下伺弄田地的,其他的空余人手全都被帶到了揚州。他們是打算趁著這一次趙吉愿意給他們介紹活兒做,干脆就做一段時間的工。攢下錢來的話,今年不管收成如何,都是不用發愁了。 張家人開始在揚州城里做工賺錢,趙鶯鶯一家算是消停了——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想一起住進趙家。對此王氏嚴防死守,她大概是想起了原先在趙家小院的時候,和處不來的人一個屋檐底下,那種滋味再不想重來。 但是這里堵住了,卻不能全堵住。隔三差五張家人就要來趙家一趟,而且全趕在吃飯的點上,其中的寓意簡直不言自明。 王氏對此深惡痛絕,本來決心這段時間不燒好菜。但是發現張家人就算是再一般的菜色也滿意的很,只要有的吃就好,反正下一次照來不誤。 趙家連著吃了好幾日沒滋味的飯菜,就連方婆子都有意見了。王氏最終一思量,決心今天做一道好菜——昨日晚飯張家人才來過,總不至于今天中午又來吧! “今天讓你們見識見識娘的手藝?!蓖跏弦贿呎f話一邊在腰上系圍裙。 她今天可是從菜市場買了一尾一尺多長的鰣魚——對,就是那個可以做貢品的鰣魚。趙鶯鶯上輩子在皇宮都沒吃過幾次,原因自然是鰣魚作為貢品也算是難得的一種了。 首先吃鰣魚有季節,鰣魚其實就是時魚。春夏之交的時候鰣魚沿長江洄游產卵,到鎮江、揚州一帶的時候是鰣魚最肥美的時候。所謂貢品,也就是取這個時節揚州鎮江的鰣魚而已。 其次魚鮮難以保存,即使是靠水養,靠冰存,一路由南到北,能留下來的鰣魚也不多了。 不過好在這里是揚州,吃魚便宜,又是產鰣魚的好地方。所以即使是鰣魚這種珍品,趙家也承擔的起價錢。 王氏順手就教導趙蓉蓉:“看著些,學著做鰣魚的機會可不多?!?/br> 揚州鎮江這邊大戶人家有用烹調鰣魚的手藝試新婦的傳統,但也只能是大戶人家了。因為鰣魚價貴,即使是揚州、鎮江這種產地,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夠經常享用的。 鰣魚味鮮,最好的吃法就是吃他的原味。王氏顯然是懂得的,做的是清蒸魚。除了鰣魚本身,只用了筍片、香菇、小蔥做配,清清淡淡到了極點。但是就是這么清清淡淡的鰣魚,趙鶯鶯知道味道有多好! 正在趙鶯鶯準備端魚上桌的時候,外頭忽然傳來了一陣聲響。趙鶯鶯這些日子也算是訓練出來了,一聽就知道這是張家人又來了。什么也不說,先把鰣魚藏進櫥柜里。 王氏是看著趙鶯鶯這么做的,卻沒有說什么,顯然她對于這些常來自家吃白食的人已經忍無可忍了。 藏好了鰣魚,趙鶯鶯就看到王氏眉頭一皺:“日日來頓頓來,這么下去我們自家還過不過日子了?不行,我要想個法子!” 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