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可能是在現代的時候看寵物看多了,周敏對給動物取名字這種事非常自然。而且牛又不同于養來吃的豬和雞兔之類,只養個一年半載,取了名字有了感情反倒不美。這是要養上許多年的,取個名字正好增進感情。 石頭畢竟年紀不大,對此也十分有興趣,姐弟兩個對著這頭小牛犢觀察了半天,最后按照它的毛色,取了名字叫栗子。 “這毛色,就像是完全成熟之后從刺球里剝出來栗子,又滑又亮?!敝苊羧绱藶檫@個名字做了注解。 說起栗子,石頭直接挖回來的那株毛栗樹長勢不錯,已經發芽了。不過看枝葉的確不是十分茂盛,能結的數量也有限。周敏正琢磨著,是不是要通過嫁接的方法,將板栗給培養出來。即便不是板栗,讓栗子樹枝葉更加繁茂,結實更多也不錯。 除此之外,什么桃啊杏啊李啊梨啊……各種水果,嫁接之后個頭和口感都會有較大的提升,也是周敏的目標之一。 但是問題來了,周敏自己根本只知道嫁接這個名詞,至于具體到底要怎么cao作,半點都弄不懂。貿然cao作,只是將兩棵樹都給毀了而已。村子里好像也沒有懂這些的,或許還是要等幾年,家里這邊的情況穩定下來了,出去各處走走,尋訪一下這方面的高人。 如果有人知道她光是為了這一點口腹之欲,便打算如此大動干戈,估計會覺得很難理解。 但周敏的信條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周敏心里還有一句在這個年代根本不能說出來的話,吃飯皇帝大。 反正她沒有太大的志向,非常愿意將自己有限的人生投入到無線的尋找和開發、最重要的是享受美食的過程之中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第44章 山村大改造 直到臨近端午時, 邱五爺才帶了粗粗畫好的草圖, 再次來到萬山村。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再次見到邱家的大馬車, 村民們立刻知道是來找齊家,于是很快就有熱心人去山上把周敏給叫了回來。 邱五爺上次沒有跟齊老三見面的意思, 所以這回齊老三也沒回來,只打發了周敏和石頭過來接待。 開了門把人請進屋,周敏便道,“五爺這會兒過來,可是輿圖已經畫好了?” “草圖畫好了?!鼻裎鍫旤c點頭,朝瑞聲示意。瑞聲便轉身從車上搬下來了一個大大的圓筒狀物品。 周敏知道這應該是古代的時候用來裝大幅畫作的器具,也不驚奇。等瑞聲將其中圖紙取出來, 在桌上攤開時,她才驚嘆起來,因為這張輿圖,遠比她所想的更大一些。而且邱五爺說是草圖, 但在周敏看來, 已經十分完善了。 甚至比她設想的更加完善細致。 畢竟周敏當時指點著告訴邱五爺的,不過是個大致的規劃。準備劃分出幾片地方,每一片用來做什么。但落在圖紙上, 邱五爺卻是將每一個地方具體的設計也都畫了出來。 譬如周敏預備要開一個藥園。邱五爺就將藥園設計在了正房旁邊的小山坡上, 根據山勢高度和水土不同,分種不同藥材。但更重要的是,他將藥園跟正房之間用花墻相連, 并且將這一片營造什么樣的景觀都盡數畫出。 可以說,工匠們只要按照圖紙來做就可以,根本不需要思考。 這樣的地方非止一處,而邱五爺也正是巧妙的運用各種造景,將整個山勢連成一片,形成一個有整體有局部,各處都隱隱相連的巨大莊園。而且中間還錯落點綴了許多工具房、草廬之類的地方,供人歇息。完全不是周敏最開始那種東一塊西一塊,彼此之間完全沒有聯系的處置法。 在這上面,他見多識廣,審美水平的確遠超過周敏。 所以看完了圖紙之后,周敏忍不住感嘆,“五爺這張圖紙,可稱得上畫龍點睛了。把我原本亂七八糟的各種規劃統一成了一個整體,實在費心?!?/br> “自然費心?!比鹇暼滩蛔〉?,“為了這個勞什子的圖紙,我們爺沒日沒夜的熬著,好容易身子才好些,這么一熬又倒退回去了,齊姑娘可得領情才是?!?/br> 他平常跟在邱五爺身邊,基本上不怎么說話,這會兒忽然開口,邱五爺也只是轉頭看了他一眼,并未開口斥責。 周敏仔細看了一眼邱五爺的臉色,果然顯露出了幾分憔悴。她心下不免有些過意不去,“累五爺費心?!?/br> 這會兒說什么“其實我不著急你不需要那么趕”的話,聽起來感覺很不識好歹,所以周敏只是朝邱五爺行了個禮,道,“五爺這樣盡心,我真不知該如何感謝了?!?/br> 邱五爺道,“倒也不必如何感謝。你心里若當真過不去,不如在你這山上劃一片地方給我建個草廬,如何?” “五爺此話當真?”周敏有些驚訝的看向他。大石鎮上邱家的屋子修得精巧富麗,想必花費了不少心血,怎么邱五爺還要建別的住處? 邱五爺微微一笑,“怎么不當真?”他伸出修長的手指往圖紙上一點,“你看,空地我都留出來了,可謂是處心積慮。如何,齊姑娘答應么?” 周敏看了一眼,果然在距離藥園不遠的地方,空出了一塊地方。因為面積不大不大,所以之前周敏才沒有注意到。 “這地方就算要建房子,也未免太小?!敝苊舻?。 邱五爺搖頭道,“只建三間草廬,不過預備天氣好時過來住幾日,看看風景,養養神氣,用不了多大的地方?!?/br> 周敏點點頭,轉頭問,“石頭,你看呢?” 石頭一直在低頭看圖紙,這會兒聽見周敏叫自己,才有些愕然的抬起頭來。這片山怎么買下來的,齊家每一個人都心里有數,包括安氏。所以石頭覺得,這件事她自己就可以做決定。 不過周敏既然問了,他自是不會將這個疑問說出來。石頭看了一眼邱五爺,點頭道,“阿姐做決定便是?!?/br> 周敏便道,“那就依五爺的意思。不過,既然是住的地方,也不可太寒素了。何況五爺身邊總要跟幾個人照看,也得預備他們的下處?!敝苊粽f著,手指在圖紙上一劃,“我把這一片都給五爺,要怎么用,就全憑您自個兒,如何?” “那就多謝齊姑娘慷慨了?!鼻裎鍫斠矝]有拒絕,點頭笑納了。 瑞聲聞言,這才松了一口氣。要是邱五爺真的要去住所謂的草廬,那他即便不顧對方的心意,也是要反對的。有個詞叫“主辱臣死”,換到他們身上也是一樣的,邱五爺自己或許可以不在意,他們卻不能不思量,若真讓邱五爺住在這樣的地方,他們這些伺候的人就萬死難贖了。 這張圖紙,最終沒有留在這里。因為邱五爺說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潤色修改,等定稿之后,再給她送來。 反正周敏暫時還用不上,所以對此也沒什么意見,只是讓邱五爺慢慢修改,不可再過多勞神。 然后周敏又去地里收了不少蔬菜瓜果,裝在籃子里給邱五爺帶回去。這些東西都澆了泉水,常吃對身體多少有些好處。 把人送出門時,邱五爺看著她手里的籃子,忍不住問,“齊姑娘,看樣子你是立心要在這里定居了?” “五爺這話又是從何說起?我家既在這里,我又能去何處?”周敏驚訝。 邱五爺搖頭,“你該明白我的意思?!?/br> 以周敏的聰慧和能力,不管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得很好。但萬山村的底子如此,也沒什么出色的東西,自然很難在這里有太大的成就。若是離開這里,去到更加廣闊的田地之中,周敏能夠做到的事情更多。 邱五爺不過是覺得她這樣的能力,浪費在這里種田可惜了。 不過這種話也不好說,只能彼此意會。但他相信周敏不可能不懂,所以并不希望周敏在自己面前裝傻。 周敏無奈的捋了一下鬢發,低頭想了想,才道,“多謝五爺看重。但我這種懶散受不得拘束的性子,去了別處只怕也無法適應。不如留在這里,圖個隨心所欲,喜樂自在?!?/br> “隨心所欲,喜樂自在?!鼻裎鍫斈盍艘槐?,搖頭笑道,“這八個字說來簡單,但古往今來,幾人能夠?” 就是宮里的皇帝,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因為人生于世,總有種種拘束與羈絆。 但周敏說得也沒有錯,她在這個小山村里所獲得的自由,的確遠比別處更多。因為在這里,無人能夠與她為敵。只要順應時勢,所謂的拘束也就不那么明顯了。 他定定的看了周敏一會兒,心里本來還有許多話可說。比如她在這個地方根本不可能找到能夠懂得她種種想法的人,比如有自己支持,就算走出去也未必會受太多拘束……但最終,邱五爺沒有開這個口。 周敏不是一般的女孩子,像她這樣的人,對自己都是很有自信的,做出決定的事,往往很少會去更改,勸說的用處不大。 且再看吧。 …… 邱五爺雖然并不是雷厲風行的性子,但既然身份不同,許多事自然有人搶著要替他去辦,所以在他們回轉大石鎮的第三日,便有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開進村里來。 他們自己帶著工具和材料,跟幾位族老打過招呼之后,幾天時間便在村外搭起了一片臨時住處,惹得村里的人競相前去看熱鬧。 而在住下來之后,他們也沒有立刻上山動手給邱五爺營造屋舍,而是……在萬山村里修起了路。 這個問題周敏之前還真沒仔細想過,這會兒見他們開始忙碌,才有些恍然。邱五爺進出肯定是要乘坐馬車的,但現在萬山村的路,馬車行走起來卻十分艱難。 從萬山村到大石鎮的路,每隔兩年村里都會組織村民們在冬日農閑的時候去修繕一番,所以雖然也有崎嶇不平之處,但總體來說說,走牛車馬車是不成問題的。但其他的道路就不成了。 所以在蓋房子之前,須得修出一條直通那邊山的大路。 其實等周敏將那片山弄得差不多了,估計也會開始修路。但現在百廢俱興,自然且顧不上這個。反正他們家沒有大車,人走的道路要求也沒有那么高。 但是不管怎么說,邱五爺修這條路,萬山村的村民,尤其是他們家,是得利的。 所以在大伯公的主張之下,雖然這會兒已經進入了農忙時節,村里還是輪流抽調了人去幫忙。一天去四五個人,整個村子里那么多戶人家,輪一次也需要許久,而且還可以讓力氣不那么大的婦人過去做些輔助的工作,這樣一來,也耽誤不了多少事兒。 這種集體組織的活兒,自然遠比自家干自家的農活更引人注目,雖然每天抽調過去的人并不多,但大家卻都對進度十分關注。于是這個春天,萬山村似乎都陡然變得熱鬧了許多。 來修路的這些人也不知道從哪里請來的,十分專業。他們先將路面的石頭起出來,又把坑洼處填平,然后用巨大的石碾子從上面碾過,將路面壓平。周敏聽大伯公說,這樣修出來的路,即便是大車經常拉著數百斤的東西在上頭走,也不容易壓出痕跡。 ——要知道,牛車馬車本身就很重,再加上上面放的東西,時常經過的地方,往往都會留下兩道十分明顯的車轍印。 要讓周敏自己去請這些人,且不說能不能出得起工錢,單說能不能找到這些人,就是個大問題。 邱五爺這哪里是要在自家山上修建別院,分明是幫忙來了! 雖然以大戶人家的做派,這已經是極尋常的手段,或許人家根本沒意識到其中有夸耀的意思,也沒想著幫她,但這個人情,周敏是要承的。 或許,等邱五爺搬過來之后,可以經常給他的飲食之中加點兒泉水。 邱五爺具體究竟是什么病,周敏也不知道,但看樣子身體底子卻是很弱的。山泉水滋養人,倒是十分合適。他既然能拖著養了那么多年,想來不是癌癥之類的絕癥,只要把底子打好了,病總歸會慢慢好起來。 不過這種“幫助”,勢必要在邱五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去做。畢竟周敏不想考驗人心,也沒打算將靈泉的存在透露出去。 如果邱五爺真的只是個略有些富裕的山野閑人,或許即便知道,也不會打什么主意。但他不是。周敏猜測,他背后應該還有一個權勢和財力都極大的家族作為支撐和后盾,否則普通人家根本不可能這么大手筆的在大石鎮建那樣一套院子,就為了安置他養病。 家族與成員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邱五爺享受了這些莫大的好處,自然也要為家族著想。 說周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好,他若是知道靈泉,會不會生出占為己用的心思?畢竟達官貴人之中,需要這等好東西的人想來不會少,手握這等資源,其中好處不可估量。 不可不防。 修路的進度周敏也就是跟著關注一下,她現在要忙的是將藥園的位置清理出來,然后將自己之前在這片山上勘察出來的草藥都挖出來,集中種植在這里。 這些東西不比樹木,磕著碰著也不影響,很容易就會受到破壞,還是先移植出來比較好。 至于周圍那些作為隔斷來用的景觀,暫時肯定不可能布置出來,周敏也沒有在意,先把主體弄好了,其他的再慢慢來就是。反正短時間內也不會有人到這里來觀光,自家人在意的是實惠而不是外表。 這么大一片山,光是靠一家人自己來收拾,費時費力,所以到時候肯定是要請人的。既然草圖已經出來,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那些不需要動的地方都標出來。 像草藥這種東西,自然可以挖出來集中到一處,但樹木就不同了。已經成年的樹木隨意移植,傷到了根系反而會壞事。就算要移植,也需要等專業的人士來。 所以一家人背著背簍挖草藥的同時,也在周敏自己畫出來的簡易圖紙上將一些要留下的樹木標注了出來。 之前周敏發現的那片松樹林肯定是要留下的。此外,大家還共計發現了野生的楊梅樹三株,茶樹十幾株,其他果樹若干,最重要的是還有不少散落在各處的,長了幾十年的老樹。 一段時間下來,每個人都用腳步將這片山給丈量了一遍,對其中到底有些什么了然于胸。而圍著這座山打下的柵欄,也延伸到了不少地方。 因為地方比較大,短時間內要將整個山腳都圍上一圈顯然不太現實,所以齊老三將柵欄分了段,只在關鍵的地方——比如跟其他山相連的地方打下去,以示分隔。這樣一來,十幾段柵欄,也就勉強將這座山給圈出來了。 在做這些事的同時,他們還得兼顧自家田地里的各種活兒。玉米、高粱、黍米和各種作物都按時種了下去,水稻及時插秧除草……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似乎只是轉瞬之間,梅雨季節便過去了。 從萬山村到齊家山的路已經修好了。 是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村子里說起那片山的時候,就將之稱作齊家山了。萬山村里姓齊的很多,但就是因為太多了,所以始終沒有一座山被叫做齊家山?,F在這一片山成為了私產,便被賦予了這個名字。 這條路說起來實在不長,不過一刻多鐘的路,要不是因為一路上障礙太多,早就已經修好了。而現在,這條路上太高的地方被挖開,太矮的地方被填平,中間甚至還穿過了一片土地,聽說邱家給了這片地的主人不少補償,但具體是多少卻沒人知道。 這條路修好之后,從整體上來說,雖然還有些坡度,但是基本上不會影響到車馬。最重要的是路面非常平整,周敏坐著牛車走了幾趟,基本上沒什么太大的顛簸。 路修好之后,邱五爺又過來了一次。這回他帶來了完整的輿圖,同時也給他自己的房屋地基下了第一鏟。 修路結束的那群工人又轉移到這里,開始建造房屋。 在齊家山上,村民們就不太方便過來圍觀了。而且他們現在也沒什么空閑,因為地里各種各樣的莊稼,已經陸陸續續開始成熟,可以收獲了。 土豆的季節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