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可能沒有演技、櫻桃唇、庶女桃夭、被迫成為太子寵臣、重生民國嬌小姐、生而為貓,我很快樂[快穿]、狗狗我啊,很幸福呀[快穿]、我穿回高二后決定躺平、上交天災基建系統后、全星際都在幫小皇帝破殼
武皇后放下奏本,抬頭淺笑,“英娘來了?!?/br> “姑母?!迸嵊⒛锩C禮畢,回眸朝武承嗣笑了笑,“大兄?!?/br> 武承嗣面色一僵,掩下怒氣,頷首回禮。 裴英娘成了他的族妹,他心底那些見不得人的心思,注定是一場空,偏偏他還得擺出笑臉接納裴英娘,因為姑母明確說了,以后他們必須攜手共同進退,如果他敢拖裴英娘的后腿,姑母不介意把武家交給裴英娘,由她主事。 武承嗣氣得嘔血,回家把寢房、書房的擺設物件砸得稀巴爛,出了府門,還得忍氣吞聲,擺出一張笑臉,和裴英娘以兄妹相稱。 他看著裴英娘的笑臉,心里怒火翻騰,臉上卻不得不擠出親和的笑容,指指身旁的青年,“這是你伯父的三子,meimei以后喚他三兄便是?!?/br> 又來一個三郎。 裴英娘和青年見禮,上官瓔珞在一旁輕聲道:“這位是校書郎武攸暨?!?/br> 武攸暨?! 裴英娘呆了一呆,差點失態。 武皇后瞥她一眼,調笑道:“英娘怎么看著三郎發呆?莫非三郎生得太俊了?” 武攸暨面上掠過一絲尷尬,握拳輕咳一聲,垂下眼眸。 裴英娘回過神,笑著道:“頭一次見三兄,不免好奇多看幾眼?!?/br> 武攸暨是李令月的第二個丈夫,武皇后為了讓李令月嫁給武家人,下旨殺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 裴英娘定定神,示意宮婢把她帶進宮的書匣抬上殿。 “英娘閑來無事,為阿姊備了幾樣賀禮,先呈送姑母過目?!?/br> “喔?”武皇后聽出裴英娘的來意,現出幾分好奇之色,“什么賀禮?” 裴英娘冷靜下來,莞爾道:“姑母見過便知?!?/br> 宮婢打開書匣,先拿出兩本合頁裝訂的線裝《道德經》。 武皇后曾號召北門學士修撰書目,對書籍卷軸之事略有了解,看到薄薄的書冊,面露詫異。 她翻開線裝本,紙頁雪白細潤,字跡清晰整齊,并非宮中常見的手抄書籍。 時下書坊大多雇傭抄書工、抄書匠抄寫書卷,費時費力,抄出來的書卷質量參差不齊,佛經典籍大部分集中在寺院廟宇,由僧侶學子們抄錄。 武皇后第一次主持修書時,曾命人試過雕版印刷,效果不盡如人意。 世家名門和鴻儒學子瞧不起印刷書卷,而且雕版印刷出來的成品確實低劣,遠不如手抄書卷。 武皇后繼續翻看書匣中的書本,每一本都清潔干凈,字跡一模一樣,紙張細膩勻凈,散發著新鮮的墨香,“這些都是雕版印刻出來的?” “是?!迸嵊⒛镱h首道。 武皇后沉默不語。 雕版印刷遲早會取代手抄書,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裴英娘不僅帶人改進了印刻技術,還將書卷交疊成紙頁,裝訂成冊,如此那些動輒幾十卷、幾百卷才能抄錄完的古籍佛經,只需要薄薄一本書就能錄入所有內容,便捷簡單,易于攜帶,字跡更方便辨認,看起來似乎只是改進了裝訂手法,其中的意義,遠遠不止于此! 她當初召集天下學子修撰《列女傳》、《臣軌》等書目,為的可不僅僅只是揚名而已。 武皇后的思緒越飄越遠,天下學子的稱頌,老百姓的敬仰,士林的推崇,都不算什么,科舉制度的創制和推行,動搖立國根基,冊裝書和雕版印刷的改進,將會推波助瀾,進一步撼動根深葉茂、盤踞千年的世家體系。 她不信裴英娘想不到其中的深遠影響,不然向來小氣的她不會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在這些事情上。 英娘把注定會改變千萬人命運的東西獻給她,是為了換取什么? “英娘想要什么賞賜?” 武皇后喜怒不形于色,很快掩下心中的震撼和錯愕,恢復平時的端莊沉靜,合上《道德經》,淡笑道,“聽說前不久你在大宴上和外國使臣斗酒,贏了倭國人,找陛下討了五百兩黃金,這次姑母給你五千兩?” 裴英娘所獻,絕對不止五千兩,但是武皇后篤定,裴英娘想要的東西,和她想象中的應該不一樣。五千兩黃金只是打趣罷了。 五千兩黃金,用裴英娘的算術法來換算,約莫是四千萬錢,這可是筆大數目。 如今宮里的人都知道裴英娘喜歡金銀珠寶,李治、李旦和李令月送她禮物時,首選是真金白銀、寶石珠玉,其他人看圣人、相王和公主都這么大咧咧送了,上行下效,很快舍棄那些華而不實的珍品,也跟著送金銀。 一旁的武承嗣咬咬牙,姑母果然真心想把裴英娘納入武家,竟然特意找上官瓔珞和房瑤光打聽過她的喜好! 不管賞賜是多是少,姑母愿意為裴英娘費心思,光是這份厚愛,就足以令人側目了! 然而裴英娘并沒有露出歡欣雀躍的表情,含笑退后兩步,鄭重稽首,道:“姑母疼英娘的話,英娘確實想向姑母討一樣賞賜?!?/br> 線裝書本來是為李旦準備的,那一次裴英娘怕武皇后會生李旦的氣,想幫他在武皇后跟前賣好。 但是紙張的改進實在太費工夫,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每一個步驟需要反復試驗,光是漿水什么時候煮開,摻入什么材料,就讓紙匠們忙活了幾個月。更別提后來雕版的印刻了。 《道德經》、佛經和歷書是最受歡迎的讀本,也是做出雕版后能最大限度反復利用的,所以她讓人印制了許多。 東西終于準備好了,然而武皇后和李旦早已經和好如初,不需要她費心思去調解。 不過她的辛苦并沒有白費,李旦用不上,這不是還有李令月嘛! 作者有話要說: 初唐就有雕版印刷技術,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書才得到認同,走入市井。 宋朝有活字印刷術,但是事實上一直到清末,活字印刷術都沒有發揮出什么作用,雕版印刷始終是主流,然后清末民國的時候,外國的機器來了…… 具體情況以后會貼出來的~ 第85章 武承嗣和武攸暨一前一后走出紫宸殿。 周圍奴仆環伺,宮婢跟隨。 武承嗣掃視一圈, 清清楚楚看到宮人們臉上的討好和畏懼, 心里覺得舒服了一點, 冷哼一聲, 徐徐吐出一口濁氣:每次看到裴英娘都要氣個半死, 下次一定要想辦法給她一個教訓, 以為改姓武就能高枕無憂了?她高興得太早了! 他瞇著眼睛, 盤算著怎么給裴英娘使絆子,余光看見從弟武攸暨停住腳步,立在臺階下, 站著不走了。 他回頭看武攸暨, “三郎,還有事?” 他這位從弟膽子實在太小了,不關己事不張口, 裝聾作啞充糊涂,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愿意得罪人, 但至少比武三思穩重聽話, 勉強是個好幫手。 武三思不能為官, 武承嗣急需找一個同族兄弟入朝,彼此扶持,互為臂膀,矮個子里挑高個,武攸暨是最合適的人選。他生得清秀俊美, 脾氣溫和,看著沒什么本事,卻擅長交際,很會籠絡人心,不到一個月就和同僚熱絡起來,幫武承嗣打探了不少消息,武承嗣雖然嫌他太軟弱了,但還是越來越倚重他。 武攸暨拱手道:“大兄,姑母讓我協助真師料理刻書之事,我雖是掌校理典籍的,但從來沒有經手過刊印之事,委實沒有頭緒,想等真師出來,向她討教一番?!?/br> 武承嗣臉色陰沉。 又讓裴英娘占了上風!姑母不僅應承她的請求,大方冊封薛紹的兩個嫂子蕭氏和成氏為鄉君,幫薛紹長臉,還把主持修撰佛經典籍的重任交托給她,下一步,姑母是不是打算讓裴英娘取代他? 武承嗣越想越覺得裴英娘可恨,握緊雙拳,陰測測道:“三郎,你還年輕,頭一次辦這樣的差事,免不了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日后有什么煩難,不妨和兄長說說,兄長雖然才學不顯,到底比你經過的事多,或許可以替你解憂?!?/br> 武攸暨微笑道:“那就先謝過大兄了,愚弟若有拿不定主意之事,一定先和大兄商議?!?/br> 見從弟如此上道,武承嗣滿意地點點頭。有武攸暨這個內應在,正好方便他插手刻書之事。 他拍拍武攸暨的肩膀,笑瞇瞇道:“好好當差,過不了半年,兄長就能想辦法把你調到尚書省。你現在這個校書郎當得太沒趣了,一個月的俸祿還不夠去平康坊吃頓酒,連花娘的纏頭都送不起?!?/br> “都是為圣人分憂,差事清閑,也有清閑的好處?!蔽湄叽故撞换挪幻Φ?。 武承嗣皺皺眉頭,看武攸暨態度恭敬,不想當著宮人的面呵斥他,擺擺手,大步離開。 “大兄慢走?!?/br> 等武承嗣走遠了,武攸暨抬起頭,看著大兄揚長而去的背影,輕嘆口氣,搖搖頭。 他等了好一會兒,始終不見裴英娘出來。 正好幾個宮人說說笑笑走出側殿,他上前打聽:“煩擾幾位,天后是否留下真師在殿中用膳?” 宮人聽他說話客氣,脆生生答道:“校書郎還是先回去吧,圣人聽說真師入宮,已經派人接走真師了?!?/br> 武攸暨謝過宮人。早聽說圣人疼愛真師,真師出家后頭一次回宮,必定有很多話和圣人說,大概沒空見他。 他想了想,決定回去以后先寫出一個章程來,再去永安觀拜訪裴英娘。 裴英娘打算見過武皇后之后,就去含涼殿向李治請安,不想剛走出內殿,便看到幾個眼熟的侍者等在廊下,見她出來,爭相擁上前,一個個滿臉堆笑,擠出一臉褶子,“真師,大家等候多時了?!?/br> 裴英娘回頭和上官瓔珞告別,上官瓔珞把冊封蕭氏和成氏的敕書送到她手上,目送她走遠。 直到看不見裴英娘了,上官瓔珞才折返回內殿。 內殿靜悄悄的,墻角的蓮花銅漏張開銅制荷葉盤,清水汩汩而下,水聲潺潺。 侍立的宮人們屏氣凝神,房瑤光坐在光線充足的槅窗下抄寫著什么。 武皇后端坐于軟榻上,意態閑適,手里正翻看裴英娘剛剛進獻的一本裝訂成冊的線裝佛經。 不知裴英娘用了什么奇怪的法子,每一本書的封面上都印刻有一幅一模一樣的觀音像。上官瓔珞和房瑤光眼光敏銳,一眼看出拈花微笑的觀音是按著武皇后的眉眼畫的。 她們認得出,武皇后當然也看得出來。 她合上佛經,目光流連在觀音像上,徘徊流連,若有所思,“英娘去含涼殿了?” 李治擔心裴英娘在外面受委屈,這幾夜輾轉反側,難以安眠。昨晚還因為夢到裴英娘在宮門外大哭而半夜驚醒,非要在殿外守衛的千牛備身親自去宮門外看一看,確定裴英娘沒大半夜跑到蓬萊宮求救,才肯睡下。 不止李治如此,裴英娘搬出去以后,李令月也像失了伙伴的鳥兒一樣,蔫蔫的,沒什么精神,要不是即將出閣,她早就鬧起來了。 武皇后正準備明天派人去接裴英娘進宮,剛好她自己來了。 上官瓔珞點點頭,“圣人身邊的常侍接真師走的?!?/br> 她習慣叫裴英娘公主,不過看天后的意思,似乎對裴英娘另有打算。她直覺裴英娘以后不可能恢復李姓,只能改口叫真師了。 武皇后低頭輕撫著涂了鮮紅蔻丹的指甲,嬌養多年,她的雙手依舊和年輕時一樣白皙柔嫩,“你覺得,英娘知道是我刻意讓你送口信給她的嗎?” 上官瓔珞俯首,輕聲道:“奴不知?!?/br> “她知道?!蔽浠屎笮α诵?,風韻猶存的臉上有片刻的溫柔慈和,“其實她知不知道沒什么差別,她不在乎?!?/br> 也許令月喜歡裴英娘不只是因為她們倆投緣,令月知道誰真心對她好。 武皇后嘆息一聲,斜靠著憑幾,淡笑道,“令月比我強,她有個好meimei?!?/br> 她也曾有過姐妹,一母同胞的親姐妹。武皇后合上雙目,思緒越飄越遠。 她生于并州,阿耶早逝,兄長不慈,她和母親、jiejie相依為命。那時候jiejie對她很好,出嫁以后擔心她在武家過得不如意,時常打發人往娘家送些吃食布帛。還四處打聽,想幫她找一戶門當戶對的人家,早點送她出閣,免得她在武家受氣。 武皇后不甘心草草出嫁,落得一輩子籍籍無名,選擇應召進宮,妄圖靠年輕貌美為自己掙一個錦繡前程。 十幾年后,她歷經坎坷,終于得償所愿,成為一國之母。整個武家隨著她的風光得意而雞犬升天,她的母親楊氏成為榮國夫人,守寡的jiejie武氏成為韓國夫人。 武皇后給她的jiejie武氏錦衣玉食,讓jiejie的兒子改姓,以繼承武家的爵位,給jiejie的女兒公主一般的奢靡用度,jiejie是怎么回報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