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寧珊對于要不要去秋獼很無所謂,如今朝政平穩,四海也算升平,國庫相對充實,有時間也有金錢供他到處走一走,一來視察各地民生,二來也看一看自己治下的大好河山。所以,當賈赦興致勃勃提出秋獼的時候,寧珊不置可否,直接放到朝會上供大家討論。 后宮也在熱議,瓔華幾次出巡都沒趕上,這個機會便很不該錯過。但是兒女又都小,兒子也就罷了,好歹結實的很,小女兒卻是三災八難的,在宮里精心養著尚且不及,哪里敢帶出去?雖有兩位嬤嬤自告奮勇,瓔華也不敢自行下結論,便說要等寧珊回來一道商量。 黎可明出京以后,黛玉眼見著活泛了許多,又因她已指婚,約束比閨閣時期少了一些,反倒能玩兒更痛快。 迎春也想去,這一回云海要練兵,自然不能隨行出巡,她也就放得開去玩兒了,只是她要考慮宮務這一塊,黛玉是擺明了要當甩手掌柜,無憂無慮的享受嫁為人婦前最后的悠閑時光,說什么也不肯接手。而原本還能幫扶皇嫂的薛家姐妹也走了,雖然邢夫人自愿留守,她也不敢全交給邢夫人去管。 上次秋獼,因為賈敬差點兒把自己作死,惜春沒去成,這次第一個舉手嚷著要去。眾人都無異議,反正就算她不去,也幫不了宮務,只是她這一走,賈敬也借口女兒都不在宮中了他再住下去不合適,也要回觀里去。賈赦卻不知為何,橫攔豎擋著不讓,兩人一言不合再度大打出手,其結果就是短時間內都不能見人了。 邢夫人純粹是被上次出巡遭遇世仇偷襲給嚇破膽了,只覺得哪里都不如皇城安全,因此是不去的,賈璉和鳳姐兒兩人總算振作了幾分,好歹看著不那么讓人發愁了,但身體和心靈一樣脆弱,也都需要留京靜養,同時,如果寧珊和賈赦都出去了,他這個皇弟好歹還得頂上監國親王的帽子當擺設呢。 出于獎勵和安慰的雙重考慮,賈璉被晉升為親王,雖然不是鐵帽子,但也是世襲三代始降。然而賈璉來朝上接旨時那副比沒了親爹還悲痛欲絕、比死了兒子更死氣沉沉的表現讓所有人都把賀詞咽回了嗓子眼兒里,活活堵的好幾位心直口快之輩胸悶氣短,不得不往太醫院去拿幾服藥回家下飯。 寧珊見物質獎勵不奏效,便想從精神角度予以鼓勵,醫正忙的死去活來,終于把賈寶玉恢復到可供觀賞的程度,然而這家伙也不知道是真的大徹大悟了還是打定主意仇視到底了,不管見了誰,不流鼻涕改冷笑了,還是那種漠視一切的、連生死都置之度外了的冷酷到底。賈璉去看了一回,回家躺了三天,寧珊便再也不叫他去掖庭了。 鳳姐兒反而比賈璉振作的更快,不能生育將她素日的飛揚跋扈打擊了個七七八八,現在的鳳姐兒很有些真正的憐貧惜賤、慈老愛幼的范兒了,對女兒巧姐兒也更加上心,甚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派人往原鄉給賈環送了幾回衣食衾褥。 賈環跟著劉姥姥養豬,日日干勁十足,過去他的學問堪稱全家最差的,地位也卑微到了泥里,連下人都瞧不起。如今在鄉下,卻因為能讀會寫,又是朝廷指派過來的御用豬倌,簡直備受尊敬,小日子過的很是風生水起。 賈環雖然有著賈家出身的諸多毛病,但是孝順這一點卻也一脈相承了下來,當然,賈家男人都是只孝娘不敬爹的,賈環也一樣,他素來有小聰明,打聽到賈家如今越發入不敷出以后,托劉姥姥幫他買下了趙姨娘,領到鄉下照顧。 趙姨娘在賈家被折磨的九死一生,劉姥姥去買人的時候不說氣息奄奄也相去不遠了,待得見了兒子,大哭一場昏厥過去,著實養了好些日子才有點兒人模樣。只是她一好轉,又想起活在賈母掌握之中,終日戰戰兢兢的女兒,便命令賈環設法把探春也解救出來。 賈環有些不愿意,他對探春的感情都不如跟那個木訥寡言的二姐迎春好,起碼迎春不欺負他,偶爾見了他還會給個笑臉,但探春見到他,從來都是橫眉立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賈環可不是圣人,探春遭難,他不幸災樂禍就是厚道的了,哪里還愿意援手?更何況,探春也被打入賤籍,賣身契被賈母捏的死緊。賈母一心指望用探春翻身,怎么肯輕易賣掉?非要去買下探春,不知道得花多少銀子呢。 別說賈環沒有這筆錢,就算有,他現在也不想掏,趙姨娘想擺親娘架子,可賈環也不是吃素的,幾句話頂回去,又摔鍋撂盆表達了一通不滿,趙姨娘只得偃旗息鼓。她如今只能指望兒子了,怎么敢真的惹他翻臉,何況女兒和兒子比起來,也總還是兒子更重要一些,更別提賈環特特點出的,他們母子倆從來沒得過探春的好臉兒,想到怒火飆升之處,也就不那么堅持了。 賈環的現狀只有賈璉和鳳姐兒從賈赦那里聽說了,賈母等人至今仍不知曉,只道他是在外丟了,除了抱怨沒有個男子幫忙外頭的事情,便不再關心他的死活。探春倒是哭了幾場,然而隨著生活越發艱難,自己的處境越發驚險,也就顧不得哀痛了。 不愿意被賈母買給某個有錢但可能極度不堪之人的探春咬牙定計,為了能見到迎春、黛玉、惜春,只有攔御駕這條出路。 第263章 預想之外 朝上朝下熱議幾日的結果是, 這次出巡往西走,寧珊想去視察一下經常干旱缺水的西部城鎮, 同時還想跟幾朝前曾跟中土有過友好往來,卻在前朝徹底斷絕了的西域小國恢復邦交。 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一直都是陸地通商的交通要道,前幾超也都一直保持著和諧關系, 可是前朝□□起兵的時候曾邀西域小國一起推翻當時的統治,卻被拒絕了,隨后前朝□□奪得天下, 立刻揮師西下,報復了被拒之仇。從那之后, 西邊的商路就斷了, 若非如此, 馬匪也不會興盛。要知道,這些馬匪的前身可是護送商隊的馬幫,被切斷了正大光明的經濟來源才走上賊路的。 雖然已經把黎可明派去鎮壓兼剿滅馬匪, 但西域的商業前景和巨大利潤寧珊也不想放棄, 在他的設想中, 黎可明拔除了馬匪的威脅之后,就設法再溝通西域諸國恢復通商, 只不過這一次由朝廷派兵保護往來交易, 既能增加稅收,又能拉動西域農業、畜牧業、商業乃至往來交通業, 促使西部地區擺脫荒涼窮困。 翻看前面幾朝的史書, 西域最繁華的時候曾經有三十六個國度, 雖然都不大,但都很富有。由于從前朝開始再也沒有往來,如今到底是個什么局面不得而知。朝上為了這一點很是爭執了一番,文臣們都不建議陛下往一無所知的地方去以身犯險,而武將們則盲目崇拜陛下的勇武過人和用兵如神。 最后武將們略勝一籌,畢竟黎將軍也率兵前往了,就算真的可能開戰,那也不過是來給“戰神”送菜。但是許多上了些年紀的文臣還是辭謝了隨駕的榮耀,武將們則當仁不讓,各個踴躍報名。 前朝的隨行名額自有寧珊來決斷,后宮那邊就由迎春和賈赦商量著來了。 本來積極參與的黛玉一聽說要去的正是黎可明才開拔的西邊,頓時糾結了。 迎春一面笑她,一面忽悠她答應留守,這樣自己也好走的放心。 瓔華最終還是心疼女兒的心占了上風,表示不去了。她既然不去,華嬤嬤自然也是不去的,同時她還力邀岳嬤嬤也留宮幫忙。 惜春則興致勃勃,已經開始指揮入畫收拾打包,錯過了上次出巡的入畫也是滿心憧憬的,賈薔從宮外帶信,告訴她已經將他哥哥消去奴籍、放為良民更讓她沒了唯一一絲后顧之憂,從此越發盡心盡力、全心全意的服侍惜春。 邢夫人頭搖成撥浪鼓的表示拒絕出巡,賈赦則擔心自己前腳走了賈敬后腳就要跑,外加西部給他的印象無非艱難困苦,遍地黃沙,食物粗糙,水少的吃喝都不一定夠,洗澡簡直就是妄想,無數的劣勢之中唯一的動力就是——如果不跟大兒子一道,他就得頂上“攝政太上皇”的大帽子了。 賈璉已經被欽點為攝政王,每三日代為召開內閣小會整理朝務,如有閣老亦不能決之事,六百里加急送交寧珊。賈璉惶恐表示自己不能勝任,不過閣老們紛紛安慰他“您只有做好擺設就好,其他事情有他們呢”,三公三師也被邀請旁聽內閣朝會,他們的意見也將被用作重要參考。這就更加穩妥了,外加朝野上下均對賈璉表達出了“其實我們誰都不準備指望您”的善意,賈璉只好蔫耷耷坐上了放在龍案之下的那把太師椅。 得到了徹底解放的賈小琮則歡脫的像只兔子,四處蹦跶著表達對于擺脫了三師盯人的喜悅,然而只樂呵了一天,上書房的小太監就一臉同情的給三王爺抬來了半人高的書卷,無限憐憫的告訴他,太傅老爺子吩咐了,三王爺隨駕也得做功課,而且圣駕一回京,他們就要來檢查的。賈琮哭唧唧,晚飯都沒怎么吃就倒頭大睡,在美夢中尋找安慰。 迎春和黛玉又扯了好幾日,最終羞怯占據上風的黛玉選擇留下,迎春愉快的上交了全部宮務,又讓岳嬤嬤把鳳印送到鳳儀宮,無事一身輕的回宮準備行李去了。 出巡當日,迎春、惜春、賈琮都早早起來做好準備,卻遲遲等不到賈赦,直到寧珊跟瓔華都告別完畢,準備出宮去跟隨駕的大臣們匯合了,賈赦才急匆匆催著龍輦趕到。迎春等雖然好奇,但出行在即,也不方便問,只行禮請安完畢,就各自回車里坐著去了。 御駕出了宮,朱雀大街兩側早已灑掃干凈,拉上帷幕,雖然沒有明確宣布皇帝出京巡邊的消息,但頭腦靈活的京中百姓仍然從御駕的規模上判斷出了主要信息,紛紛跪在兩邊圍觀,期望偶有幸運,能一堵天顏。 探春就混在這些人當中,這一次灑掃京中街道都是往西城門去的,探春早幾日就觀察好了路線,選好了攔駕的最佳場所。不能太擁擠,不然她可能根本擠不出人群,只能錯失良機。但也不能太偏僻,萬一沒人看著,迎春等人不想認她可怎么辦?若是不能搭上貴人的線,她還得回那個地方去受折磨,萬一再讓賈母和大嫂李紈知道她曾有過的舉動,只怕連現在的日子都沒得過了。 御駕出行當日,探春早早起床,簡單梳洗一下便去廚下燒飯。這活兒原本是趙姨娘在做的,可是前段時間,家里揭不開鍋,賈母便把趙姨娘賣給一戶外地行商家的老太太做仆婦了。李紈手握自己的嫁妝,一面哭窮,不肯時常拿出錢來,一面借著這份財力支持維持著自己和兒子賈蘭的主子地位。于是,探春別無選擇的只能接替下趙姨娘過去的工作。這讓她越發堅定了逃離那里的念頭,不止是為了不被賈母賤賣掉自己的人生,更因為她再也受不了這般貧賤屈辱的生活了。 打定了主意要逃出生天的探春拿出最后一絲忍耐,伺候賈母洗漱用膳,無一處不妥帖,又滿面笑容的問候了李紈和賈蘭,努力讓一切都顯得和往常一樣,接著,借口家中以無余糧,要往早市去買菜,從鐵公雞般的李紈手里扣出十幾個銅板,回屋去將早已準備好的自己最干凈、補丁最少的一身衣服鞋襪塞在菜籃子里,壓抑住澎湃的心潮,努力鎮定著出門去了。 找到自己預定的地點很容易,而且時間充足,探春靠著女性特有的柔弱表現順利從一眾淳樸的大爺大叔之中開辟出一條道路,擠到了人群的最前頭。而遠處,明黃色的長隊已經遙遙可見。 隱隱的細樂之聲由遠及近,一對對龍旌鳳帷列隊走過,后面跟著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著御香,跟著是一把曲柄九龍黃金傘,這是賈赦的,后面那頂明黃色的飛龍傘才是寧珊的。然而雖然賈赦的傘在前,但實際上他的金頂金黃繡龍版輿卻位列寧珊龍輦的后方。 賈赦之后便是迎春,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之后便是冠袍帶履,又有值事太監捧著香珠、繡帕、漱盂、拂塵等物,這些人雖然不跟著出城,但在城里這段路,必要的排場還是要跟上的。 探春看準的就是這個時機,當迎春的鳳輿緩緩近前,圍觀的百姓皆在路旁跪下俯首之際,探春猛地起身沖了上去。 長長的描龍繡鳳隊列突兀的停在了路中間,路邊的百姓好奇心大盛,卻都很有眼色的跪著沒動,也沒出聲,少數膽子大的,悄悄抬起頭來打量也做的相對隱蔽,被士兵捂著嘴壓跪在路中間的探春滿心惶惶——這和她預想的不同,百姓為何不曾鼓噪?俠士為何不高聲維護庇佑?皇帝為何不派人來問她究竟——戲文里不是這樣寫的??! 探春開始慌了。 因為是停在迎春的轎前,自有隨侍的太監上前稟報,迎春從內微微掀起一點兒繡簾朝外看去,遠遠的只看出是個姑娘,卻被押服著,低垂著頭,根本看不清眉眼。迎春只掃了一掃便示意司琪去代問皇兄的處理方法。 寧珊在最前面,即使事情剛一發生就有人飛跑著去報告,等聽完究竟也花了不少時間,寧珊蹙眉問道:“可有人知道攔駕之人是誰?”若是有冤情,非要告御狀,那也應該來攔他。若不是想告御狀,難道是來行刺?那也應該瞄準他,盯著一個公主做什么?要么簡單點想,莫非此人只是沒看準時機,或者撲錯了地方? 放下轎簾,寧珊沉聲吩咐道:“不可傷人,將她送去順天府,著令府尹審訊,不管是何結論,第一時間匯報給朕。動作小一點兒,別驚嚇到公主,也別讓老百姓覺得皇家仗勢欺人?!边@是他登基以后遇到的第一例百姓檢舉告發,無論如何要處理得當,第一次,總是很重要的。 第264章 大鬧圣駕 探春并不想被送去順天府, 然而這不是她可以控制的,被壓著肩膀堵著嘴拖到路邊的探春滿眼凄惶的看著再度被抬起的轎子,這是她唯一的機會, 如果錯過了,這一生都要活在地獄之中了。 隊伍緩緩前行。 探春的目光呆滯, 始終直勾勾的看著前面。百姓伏地三呼萬歲,精兵如云簇擁環繞, 金頂輿轎富麗堂皇, 還有轎中的那個人, 曾經默默無聞,那么不起眼的站在她的身后,她連和她多說幾句話的心思都少有, 然而如今,那個人卻是那么的高高在上, 她成了天之驕女, 自己和她這么接近又卻那么遙遠…… 迎春、惜春、賈赦、寧珊……一個個身影交叉疊印, 走馬燈般在她眼前閃過, 探春渾身的血燥熱起來, 耳中轟鳴著自己鮮血奔騰的聲音…… 一股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力量忽然涌入探春的身體, 一瞬間貫穿全身, 探春一口咬下,堵著她嘴的那只手劇烈抽搐, 伴隨著一聲驚叫, 突兀的縮了回去。 就在那一剎那, 探春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狂喊,撞開身前攔著她的衛兵,躍眾而出,沒命的追向迎春那頂在陽光下散發柔和而高貴光芒的長公主鳳駕??谥?,是幾近瘋狂的嘶喊:“迎春,惜春,你們看一看啊,我是探春,是探春啊……” 探春這樣一喊,人群頓時sao動起來。士兵們也被嚇了一跳,竟沒有在第一時間攔住她,而是給她沖出了三四步以后才如夢方醒般一擁而上,七手八腳的把探春按在了地上??墒怯捎谧藙莶惶?,一時制得住她的人,卻捂不住她的嘴。 整個人撲在地上的探春艱難的抬起頭,伸出手,掙扎著朝前爬行,口中仍舊拼了命的大喊:“迎春,惜春,你們看一看我,我是探春,你們停一停,看一看我啊……”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猶如滴入沸騰油鍋里的水,場面整個炸開了。人們不由自主從地上爬起來,探著脖子,擠來擠去,要看熱鬧,官兵怒吼,攔著百姓,場面完全失控,一片混亂。 衛若梅飛馬而至,不及下馬就大吼道:“你們都在干什么?這是哪里來的瘋子?還不趕緊給我拖下去!送到順天府去!關進大牢里去!” “是!”侍衛們大聲應著,將探春從地上拖起來,就想拉走。 這時候,寧珊派過來傳話的小太監終于擠了過來,也沒看清是什么情況就急忙大聲宣旨:“皇上口諭,不得傷人,將其送交順天府尹審問,欽此?!?/br> 衛若梅一僵,滾下馬鞍,推開一眾侍衛撲上去查看探春的情況,老天爺啊,陛下親口要求不得傷人,這該死的傳旨太監怎么不早來一步? 抓著探春的侍衛也全嚇得松開了手,探春立足不穩,又突然失去所有支撐,頓時撲倒在地,“砰”的一聲,響亮的讓圍觀的人都跟著全身一痛。 衛若梅差點兒哭出來,也撲倒在地,蹲著去戳探春:“你怎么樣?你受傷了嗎?還活著嗎?” 探春強大的意志力讓她在如此凄慘的情形下仍舊保持著足夠的清醒,抬起滿是傷痕的臉,不顧溢出鮮血的嘴角,探春伸出手,抓住衛若梅的衣角,虛弱卻堅定的道:“這位軍爺,請你告訴皇上,告訴太上皇,告訴長公主,我是探春,賈探春?!?/br> 賈探春三個字一出,衛若梅就定在原地了。作為兩朝的京中勛貴,又是兩代帝王信賴的御林軍統領,他當然知道賈家和皇族間那堪稱剪不斷理還亂的、說不清是仇是怨還是親的關系,他也知道兩位公主加冕前的閨名乃是俗之又俗的從“春”,綜合這些信息,這個自稱賈探春的女人如果真的是他想象中的那個賈探春的話…… 這事兒可就麻煩大了。 衛若梅站起來,在手下圍城的圈子里低聲交待道:“我去回稟皇上,你們將她帶下去,不可傷她,也不能叫她再亂說什么,就先……先送去我家,叫……叫太太照看她著些兒,等我的信兒?!?/br> 說罷,又對探春道:“賈姑娘,不管如何,你這樣大鬧出巡隊伍,我們要給皇上公主們一個交待,要給京城百姓一個交待,你不能直接跟上隊伍,請先去養傷,等皇上和公主們的旨意?!?/br> 探春心知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除了害怕衛若梅可能不提她轉達,但再鬧下去,真被當成亂黨砍殺了豈不更冤?當下點點頭,虛弱的請求道:“軍爺,一切就都仰仗您了?!闭f完,被扶著退到路邊,官兵們從百姓之中擋出一條路來,將探春帶遠了。 前面,隊伍繼續前行,就仿佛沒有遇到過這次sao動一樣。寧珊坐在龍輦中不住推測后面發生的事情的原因,賈赦卻毫不在意,他對于身后的打斗爭吵一點也不知道,隊伍短暫的停止他也只隨口問了裘世安一句,沒得到回答也不以為意。他正興高采烈的接受著群眾的歡呼,心底漲滿了歡欣和喜悅。即使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巡了,但是對于賈赦來說,這樣的場面再多也不顯膩。 迎春和惜春都安穩的坐在各自的轎子里,端莊,自若,對于幾乎就在她們跟前上演的那一幕震撼表現的平靜如常,后面隔得更遠一些的賈小琮則壓根兒什么都沒看到、沒聽到,甚至沒有感受到。 不過宮女們可遠沒有這樣的鎮定,又因為迎春、惜春一向馭下寬厚,一個個全小聲嘀咕起來,膽子頗大的司琪還頻頻湊到床邊,企圖借著轎子搖擺而使繡簾飄起一絲細縫朝外看??捎旱霓I檐窗窗簾是上好的紅色蝙蝠大團字暗紋綢緞,四角還墜著東珠串玉鈴鐺的押角,根本就不可能飄起來。有木香嚴肅的盯著,司琪也不敢伸手去掀簾子,只得訕訕的扭回頭。 繡橘也好奇不已,問迎春道:“公主,您就不好奇?要不奴婢替您問一問外頭隨駕的公公?” 迎春低聲道:“不許亂問,該咱們知道的,自然會有人來告訴咱們的?!?/br> 司琪大大咧咧道:“等人來傳話多慢啊,咱們自己問么。誒呦~~”木樨在她腰間狠狠擰了一把,掐的司琪險些跳起來。 雖然司琪和繡橘是自小跟著迎春,又特意從賈家被帶到寧家的,按理說應該更貼身,更有地位,也更得迎春信賴,然而事實卻是,才跟著迎春沒幾年的木樨和木香遠比她們有話語權,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可以cao控迎春的意志,影響她的決定,而迎春也明顯表現的更加倚重和順從她們。 司琪委屈的揉著腰,偷眼去看迎春,卻見她微微闔著雙眼,閉目養神似的,擺明了不會給自己撐腰,只得噘著嘴靠回軟墊上生悶氣去了。 她都偃旗息鼓了,繡橘自然更加安分守己。 惜春那里倒是熱鬧一些,入畫雖然不如司琪膽子大,但在惜春面前也有幾分臉面,更兼惜春自己也好奇不已,主仆倆倒是一人一句猜測的熱火朝天,不過卻都很規矩,既沒有拉開簾子亂看,也沒有問外面跟隨的仆從。 是夜宿營,衛若梅才將探春的身份匯報給寧珊,又說自己已經命人將她送到自己家中,由母親照顧兼看管,待查明身份再請寧珊決定如何處置,亦或安置。 寧珊淡然道:“有什么可處置的?又有什么值得安置的?就算她是真的賈探春,難道朕就必須收留照管她嗎?查不查的,也沒有多大必要,只要確定她不是亂黨,心無匪意就放了吧,隨她去哪里,不必問,也不用管?!?/br> 衛若梅愣了一下,隨即低聲應道:“是,末將明白了?!毕胍幌?,又道:“可要告訴太上皇陛下和長公主殿下?那女子……那賈探春要末將轉告……” 寧珊不耐煩道:“你是不是太閑了,誰托你做點事兒都這么積極?如果真的不知道該干什么,干脆回京去守宮門算了?!?/br> 衛若梅滿頭大汗,連道罪該萬死,寧珊揮揮手,她便大氣都不敢喘的弓著腰退走了。出了龍帳,衛若梅大步走回自己的帳篷,幾個負責守夜的御林軍圍上來:“統領,今日那女子……” 衛若梅咬牙呸了一聲:“別提這晦氣事兒了,陛下也不愛聽,你們都把嘴閉嚴了,誰再來問都說不知道?!边@幾個兄弟今日都跟著他親耳聽到賈探春自報家門,也追著他問過可是跟太上皇有親的那個賈家的人,幸虧他還算口風緊,含含糊糊搪塞過去,沒留下什么把柄。不過那個人也不用管了,先叫母親看她幾日,待查實了身份,她傷也好了,就趕出去。 身在神威子爵府的賈探春突然打了一個寒顫。 第265章 玉門關前 在衛若梅的傳信還沒有達到神威子爵府之前,這里是一個對探春來說, 相當溫馨、親切的地方。 現任神威子爵夫人是一個高貴而溫婉的女子, 看到衣衫襤褸、傷痕累累的探春, 她什么話都沒問, 立刻拿出自己的衣裳,叫丫頭們侍候探春梳洗更衣, 又忙而不亂的傳來大夫, 給探春診治。 一個時辰之后, 探春便已經換了一套干凈的衣服, 也重新梳妝過了,躺在一張舒適的雕花大床上, 由丫鬟們服侍著慢慢飲用剛熬好的湯藥。她神情憔悴,面色慘白,看上去可憐兮兮的,但一雙眼睛里,卻閃著不易察覺的精光。 子爵夫人彎腰看著探春,微笑著道:“這下好了, 衣服換了干凈, 也重新洗漱梳妝過,人就清爽好多。剛才大夫也說了, 傷都是一些外傷,好生休養幾天, 別再擦著碰著的, 也不要沾水, 過陣子就沒事了?!?/br> 探春激動的伏在枕上行禮:“夫人,小女子何德何能,竟勞夫人親自照顧,小女在這兒給您磕頭了!”探春十分機靈,沒有報上自己的姓名。她并不知道這位夫人是否知道賈家的事兒,賈赦的事兒,會報給那個看上去職位頗高的將軍,是為了讓他轉達給寧珊、賈赦和迎春、惜春的,但對不清楚身份的人,越少說,越少錯。 不得不說,探春這個主意非常正確,衛夫人在不知道她的身份,也不清楚她是因為什么被送到自己家里之前,對探春是很有好感的。當然,這份好感遠遠不是一眼就認定了她做媳婦的好感,而是身為一個中年貴婦,看見一個和自己絲毫沒有利益紛爭的、長相也還算標準的小姑娘的和氣與客套。 憑心而論,探春的容貌、身材、氣質都是出挑的,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單看模樣就足以讓人喜歡了。一直以來,探春都不能鶴立雞群的凸顯出自己,完全是因為大觀園里出色的女孩子太多了。 薛寶釵、林黛玉不算,薛寶琴和李家姐妹李紋、李綺也都是極出色的,而即使只跟自己家里比,單論五官,她也是比不過迎春和惜春的,只是迎春怯懦,惜春幼稚,均不如她的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來的惹眼,也沒有她的開朗、大方和會討好人,所以在元春入宮、黛玉到來之前,探春一度曾是賈母跟前最得寵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