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激戰高郵
高郵守軍盡數在北運河陣地駐守。 八旗軍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清水潭鎮。 揚州此時,騎兵正在練習馬上射擊,各軍準備北上,剿滅八旗心腹之患。 十月底,冬雨下的很大,很冷,揚州大街搭起了大棚,點起了燈,依然是熱鬧非凡。 這次圍剿八旗軍,點兵天龍軍,天四師,天五師,天七師,天騎一師,天騎九師,共十一萬精銳。 大明全部幾乎軍隊都在這南京,只為挽救大明危亡。 揚州校場。朱鴻宇身著金甲,將士們在大雨下站如松,一列列整齊劃一。 “諸位大明將士,北方女真反叛我大明,殘殺我大明百姓,掠奪我大明江山,自朕濁眼誤會袁將軍,大明再無御敵之兵,中原北方大亂,只因朕,和一些亂臣賊子。請各位將士隨朕殺敵,平復女真之亂,收復奴兒干都司,向北征服蒙古,向南征服安南等,此役之勝敗,大明之存亡,中華大地受他族統治!” “愿為皇上,為大明江山,為我父老鄉親,為我中華民族,舍生往死,沖鋒陷陣,只為中華民族永存天下!” “翌日一早出發,揮師北上,滅滿洲八旗!” “是!” 此時鳳陽清軍在鳳陽府駐扎下來,派遣探子東進,聯系八旗軍。 第二日,八旗軍出發。 明軍高郵城北陣地,一伙清軍鐵騎,奔騰南下,高郵守軍嚴陣以待。 清軍不動,明軍不動。 又是夜晚,清軍悄無聲息,展開夜襲。 這個夜晚,寒雨綿綿。把馬蹄聲遮的嚴嚴實實,直到清軍距離明軍不到三百米,開始猛烈的沖鋒。 “敵襲!” 號角聲起,槍聲密密麻麻,一陣陣射去。 明軍士卒聳拉著腦袋,眼睛頓時驚得滾圓。那八旗軍,轉眼間沖進了戰壕。 楊萬明立刻下令全面開炮。 大雨傾盆,使得火器不好用,大炮有四成根本打不著火,但還是打了出去。 炸起的泥土驚得大地震了起來,沖鋒的八旗軍被炸的人仰馬翻,或是馬受了驚,也或是直接被亂槍打死。 天一師,畢竟不是地方雜牌軍。師長親自上陣,第一次拿到自動步槍的警衛連瞬間開火,雖然只有十五把自動槍,但氣勢絲毫不弱一個團的火力。頓時,八旗軍一個個栽倒在地。 “得給老子省著點!皇上就給了兩千五百發,別當敗家子!”楊萬明高興的大叫。 “報告!” “講!” “東城門有一萬清軍,貌似全是八旗!” “什么?”楊萬明大驚,清軍不可能到東側,除非,“ “東線陣地二旅被打散,陣地被突破?!?/br> 楊萬明頓時明白了,現在打的清軍不過兩千,東側有上萬清軍沖擊,現在才報信,這對于決策部署已經晚了。 “命令一旅,三旅立刻吃掉這幫八旗,守備團能從城內撤出了就出來!” “是!” 兩邊防線上的明軍運動起來,轉防御為進攻,以剪刀狀死死咬住清軍,炮轟槍打,終究是滅了這些八旗,共兩千余。 天微微有點亮,天一師九千多人自知不是八旗對手,八旗還有一萬兩千余,人數戰斗能力皆不如清軍,故先北上,等待時機,以圖再戰。 清軍猛的沖鋒,和城內守軍激戰,不一會,守軍全軍覆沒。 此時,朱鴻宇坐在御船內,天龍軍乘船沿運河北上,其他師沿陸路走。此時運河上旌旗四起,戰船威武,船上沒有鐵甲但有大炮,重炮。 “絕不能讓你們這些清軍再肆無忌憚了!”朱鴻宇暗自憤憤的說。 八旗在高郵還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些騎兵不迅速南下,第一點,八旗軍損失過半,士氣低落,第二,他們的任務是配合左翼多爾袞大軍的進攻,從而消滅明軍主力,攻破南京。 說巧還真巧,正當八旗統領猶豫不決,多爾袞傳令兵到。 “報!多爾袞大帥令你部立刻奪取淮安,吸引明軍,我大軍已在鳳陽府,即將西進臨淮,滁州,你部必須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與明軍東線主力部隊周旋,以達到我大軍攻破南京之最終目的!” “我軍已達高郵,想畢大帥還不知我軍進展之神速,請你立刻匯報大帥,我八旗子弟,英勇善戰,不愧是我大清之兒郎,已攻陷高郵,但明軍已斷我部后撤之路線,請大帥早日點兵,速速東進,以圖我大清!” 兩天過去,明軍前鋒直指高郵,八旗在城墻上嚴陣以待。 “眾將聽旨!”朱鴻宇威嚴的說,此時御船上氣氛焦灼,戰斗一觸即發。 “末將在!” “天龍軍左師一萬五千,猛攻南城門,天龍軍右師作為后衛軍,隨朕當后備軍,待左師不力,再行進攻!” “末將領旨!”眾將紛紛退下。 運河上,大船上的大炮火力全開,青磚石城墻被瞬間炸塌,糊涂一排。 騎兵不好守城。 八旗從南城門沖出,集中軍力直沖天龍軍陣,天龍軍士卒立刻分散,手中的家伙紛紛拉栓開火。 自動步槍的火力超猛,因為沒有研制出消焰器和消音器,整個戰場火光四射,硝煙滾滾,真正的槍林彈雨,八旗軍憑借著馬力,才傷亡慘重的沖上去近戰殺敵。 “集火!” 突突突突突突! 一隊二百人八旗軍立刻全軍覆沒。 八旗軍反應極快,以隊形沖入明軍陣容中立刻散開殺敵,明軍士卒還無法瞄準就被馬刀殺死。就這樣,八旗損失四千人,天龍軍被八旗反擊,近戰不敵,被擊潰。 “天龍軍右師,上!” 炮聲隆隆,明軍和清軍廝殺在一起,八旗軍再過勇猛,也不敵子彈穿過血rou,也不敵人山人海的明軍,最終,八旗軍被全殲,明軍傷亡六千余人。 快馬加鞭,傳令兵傳達這一喜訊,后面的天系軍紛紛南下撤回揚州,揚州穩了,八旗尖刀精銳損失殆盡,剩下的,只有鳳陽清軍十二萬人。 此刻,徐州軍八萬人順黃河南下,已至清河?;窗曹娨延惺迦f之巨。 捷報頻傳,就是西邊有些壓抑。 一戰才平,一戰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