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仿佛之間的隔閡并不存在一般。 新帝登基以后,勤于政事,善于納諫,朝堂一片平穩。不過,仍有些有心之人懷揣著別樣的心思。 郭越父母早逝,照拂他的除了姑姑東平公主,還有一些是他父親康王留下的舊人。這些年,他們一直或明或暗護著他,待他登基后,這些人對他更加忠心。 第113章 婚事 有位廖老先生,曾是康王幕僚,后一直在平安郡王府上做長史兼教習師傅,郭越對他信賴而倚重。郭越繼位后,欲委以重任,卻被婉拒。 廖先生聲稱,愿為了主上肝腦涂地,卻不想涉足朝堂。郭越見他態度堅決,也不勉強他,就任他去了。 郭越從長寧侯府回宮,得知廖先生已經等候多時了。他理了理心情,宣廖先生覲見。 廖先生單名一個壯字,然而相貌清癯,生的斯斯文文,跟壯可毫不相干。他匆忙施了禮后,一臉凝重道:“皇上真要加封陸晉為太保?” “嗯?”郭越挑了挑眉,“先生已經聽說了?莫非先生覺得不妥?” 他們都很清楚,表哥陸晉原是厲王之子,論理封王都是正常的。但因為沒真正認祖歸宗,所以只封了一個定國公。在他看來,這委實是委屈了表哥。其實加封太保也不過是虛銜,為的是他自己心安一些。他不認為此舉有什么不妥。 廖先生正色道:“當然不妥?!彼樕想[隱顯出焦急之色來:“那陸晉是厲王遺孤,他手握錦衣衛,已是風光無限?;噬显蹩稍偌臃馑??太保位列三公,萬一他生出了二心……” “不會的……”郭越毫不猶豫搖頭,“不會有二心,廖先生多慮了?!?/br> “皇上!”廖先生皺了眉。 因為他是康王舊人,郭越待他一直恭敬有禮。這般急吼吼打斷他的話,于他而言,還是頭一次。 郭越似乎毫無所覺,他雙手負后,神色淡淡:“朕說,他不會有二心?!?/br> 聽他自稱“朕”,廖老先生心中一凜,輕聲問:“這又是為何?” 郭越暼了他一眼:“廖先生與表哥來往不多。想來對他也不夠了解?!彼⑽⒐戳斯创浇?,慢悠悠道:“他雖然在錦衣衛,干的是抄家殺人的事情,但他胸懷坦蕩,是個端方君子。這也是為什么,朕依然讓他在錦衣衛。他辦事,朕素來放心?!?/br> 廖先生動了動唇,好一會兒才道:“可他畢竟是厲王遺孤,萬一……不可不防?!?/br> 郭越微微一笑:“厲王遺孤又如何?莫說他沒有認祖歸宗,即使認祖歸宗,恢復本姓?,F在坐在皇位上的是朕,只要朕善待百姓,做個好皇帝,他定然會好好輔佐朕,幫朕治理這江山?!彼nD了一下,又道:“如果因為他的身份而疑神疑鬼,對他心存猜忌,那朕和先帝又有什么區別?” 廖先生神情微微一變,沒再說話。 郭越眸中漾起一抹清淺的笑意,他慢悠悠道:“如今皇室人丁稀薄,我們兄弟應該齊心協力,守護江山,守護百姓,而不是你爭我斗,自相殘殺?!?/br> 廖先生沉默了一會兒,長長一揖:“皇上說的是,是老朽狹隘了?!?/br> 郭越搖了搖頭:“廖先生也是為了朕好,只是這話以后千萬不要再說?!?/br> 廖先生連忙應下,十分受教的模樣。然而他在心里嘆一口氣,想到:主上什么都好,就是有點太過仁善了。 對所有人善良,未必是一樁好事。 郭越輕輕嘆了一口氣,他想,如果表哥真有當皇帝的心思,那么坐在皇位上的可能就不是他郭越了。 微微笑了笑,郭越說道:“先生還沒用膳吧?不如留下來,陪朕一起用晚膳?” 廖先生連忙推辭。 郭越一笑,也不勉強。 皇宮晚間的菜頗為清淡,郭越瞧了一眼中間的一道菜,詢問旁邊伺候用膳的小太監:“這菜叫什么名字來著?朕恍惚記得,叫兄弟齊心,是不是?” 小太監答道:“回皇上,確實是這個名兒?!?/br> 郭越狀似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朕吃著味道不錯。教御膳房多做兩份,一份送到陸大人府上,一份送到樂郡王那里?!?/br> 樂郡王是端王繼子郭錦,年紀尚小。 “是?!毙√O連忙應道,施禮退下。 郭越想起一事,忽的叫住正要遠去的小太監:“行的快一些,莫讓菜涼了?!?/br> 小太監不敢怠慢,匆忙去忙碌。 天子賜菜,是極為榮耀的事情。 年僅七歲的郭錦面露驚喜之色,他沖著皇宮的方向施了一禮,待聽說這道菜名為兄弟同心后,心情更加復雜。 這一道菜,他吃的鄭重而虔誠。 而那廂,“兄弟同心”送到定國公府時,陸晉正與韓嘉宜一道用膳。 燈光暖黃,兩人相對而坐。簡單幾個小菜,陸晉又讓人備了一點果酒,勸嘉宜飲下。 他知道,她不勝酒力,稍微飲兩盞,會慢慢有醉態。一想到她酒后的嬌憨模樣,他不免有些心熱。 “不能多喝,兩杯就行了?!标憰x眸色沉沉。 這是果子酒,味道清甜,有幾分像玫瑰露。 韓嘉宜嫣然一笑:“知道呢?!?/br> 她自己心里也有數的。 說話間,忽然有人來報,說宮里來人了。 韓嘉宜神色微微一變,下意識向陸晉看去。 陸晉神情不變:“速速有請?!彼麑ζ拮勇冻霭矒嵝缘男θ荩骸安灰獡??!?/br> 韓嘉宜點一點頭,她心說大概是去年端午那一遭,她被嚇著了,以至于每次聽到宮里來人,她總會暗暗一驚,不自覺地生出一些怯意來。 她想,以后不能這樣了,今上不同于先帝。 正想著,一個有點面善的公公拎著食盒滿面笑容走了進來:“皇上賜菜給陸大人?!彼蜷_了食盒,露出猶自冒著熱氣的菜肴,笑道:“這道‘兄弟同心’,皇上覺得好,就命御膳房新做了兩份,分別送給陸大人和樂郡王?!?/br> 聽到“兄弟同心”,陸晉眸光微閃,懇切道:“多謝皇上賜菜?!?/br> 公公笑道:“陸大人慢用,小的這就先回宮復命了?!?/br> 送走這太監后,韓嘉宜端詳著御膳,奇道:“這就是‘兄弟同心’?怎么跟我想象中的一點兒都不像?” “兄弟同心”是道宮中御膳,韓嘉宜雖然聽說過,卻一直無緣得見。 “這菜叫‘兄弟同心’,中間還有段故事?!标憰x拿銀箸慢悠悠給兩人分了一些,“說有姓張的兩個御廚,雖是親兄弟,卻一直明爭暗斗,誓要比個高低,為此還闖了禍,要被趕回老家去。這兩人臨走前,摒棄前嫌,合力做了一道菜,文帝嘗后贊不絕口,親自見了他們兄弟,并為這道菜取名叫‘兄弟同心’?!?/br> 韓嘉宜“哦”了一聲,心想,和她猜的相差不大。 如果這菜本身和“兄弟”無關,那么就是背后的故事和“兄弟”有關了。 能讓嘗便美味的文帝贊不絕口,這道“兄弟同心”自然味道極好。 陸晉緩緩說道:“不過皇上賜菜,肯定不會因為它的味道……” 韓嘉宜笑了笑,眉眼彎彎:“是啊,他是想說,他跟你是兄弟?!?/br> 新帝性格溫和寬厚,雖不是英武之君,但做個仁義的皇帝也不錯。 郭越登基后,連下的幾條政令,都與仁政有關。 五月初新帝下了新的旨意。 選秀。 當然這是以太后懿旨的名義發出來的。 “凡父兄為三品以上官員的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的未婚女子都要參加?”韓嘉宜微覺訝然,她忖度著道,“那得不少人吧?” 這會兒韓嘉宜正在長寧侯府。陸顯就在不遠處。 初時韓嘉宜嫁給陸晉,陸顯覺得尷尬,和韓嘉宜相處也很不自在。后來時間久了,倒是習慣了。不過相比從前,他在她面前穩重老實了許多。 此時聽了韓嘉宜的話,陸顯忍不住笑出聲:“你也不必緊張。你都嫁給我大哥了,自然不在此列?!?/br> 韓嘉宜面頰微紅,忍不住道:“誰緊張了?我就是感嘆一句,有些意外?!?/br> 陸顯瞧了她一眼:“沒什么可意外的。他如今做了皇帝,豈能再和舊時一樣?” 他望著韓嘉宜的側顏,心里忽的浮上一個念頭:如果當初嘉宜同意了嫁郭大,那么作為郭大的結發妻子,她這會兒已經是皇后了吧? 但很快,他就趕走了這念頭。他對自己說,這樣想著沒意思,嘉宜已經嫁了大哥,是他的大嫂,夫妻恩愛,感情和睦,想那些有的沒的,又有什么意思? 陸顯精神一振,笑道:“如今出了國喪,可以談婚論嫁了?!?/br> 韓嘉宜暼了他一眼:“你都是定了親的人了,還談什么婚,論什么嫁?” “我當然不是說我,我和秀秀明年就要成親的?!标戯@一本正經道。他嘆了口氣,頗覺可惜:“如果不是接二連三的事情,說不定我們孩子都有了?!?/br> 他和袁佩秀原本打算在陸晉和韓嘉宜之后成親的,可惜袁佩秀的祖母過世了,又逢上國喪,今天還沒有春天。 只能等了。 不過知道對方也在等自己,那等待也就不是很難熬了。 陸顯定了定神,他輕咳一聲: “我說的,是表妹的事情?!?/br> 第114章 閨房 “靜云?”韓嘉宜微訝,隨即垂眸。 也是,靜云比她還要年長一歲,也確實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梅姨媽去了郊外莊子上,娘又不愿再管此事…… 陸顯微微一笑:“可不?” 年前他拜托大哥幫忙詢問一下羅百戶的意見,毫不意外的是,羅北又驚又喜,忙不迭答應。只是一則雙方都沒有長輩cao持,二則先帝駕崩,百日內民間不得嫁娶。這事便又耽擱下來。 初時他對這件事并非完全贊同,不過是各種陰差陽錯罷了。他和靜云從小一起長大,身為表哥,他當然是希望靜云可以嫁的好些,后半生平安順遂。但后來想想,他差不多也能接受。 唯有一點教他心中不大安穩的是,他拿不準,表妹那次說愿意嫁給羅北,是對羅北有情,還是單純的感激救命之恩。 雖說這世上大多數夫妻一起度過一輩子都未必兩情相悅,但是與未婚妻相識多年且相互印象不錯的陸顯還是希望表妹能嫁一個合她心意的人。 陸顯略過這個話題,含笑問韓嘉宜:“說起來,你和大哥,你們什么時候讓我做叔叔呢?” 韓嘉宜怔了一瞬,面頰微紅:“你說什么呢?這種事情是能急的么?” 陸顯話一出口,也隱隱有些尷尬。乍一聽,倒有點像他這個小叔子調笑嫂嫂了。他不自覺輕咳一聲,以手為扇,扇了扇微燙的面頰:“你們將來如果生了孩子,是管我叫叔叔,還是管我叫舅舅?” “如果姓陸,自然是叫你叔叔?!表n嘉宜認真回答,“不過,你若是想拿他當外甥,也使得?!?/br> 陸顯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