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接著有秦兵的喝聲,掙扎間衣料的摩挲聲,桌椅碰撞聲。 “將軍干什么?!”李陵驚恐不已,“將軍?霍將軍!” 霍去病沒再理會他,拿著他寫滿字的竹簡,揭簾走出了帳外。 “你們干什么?你們放開我!”古漢語拗口的發音還在監聽設備中響著,幾人所在的帳篷忽地被人揭開了簾子。 冷風往里一灌,他們齊齊看過去,霍去病鎮靜地走了進來。 “唐中將?!彼麑⑹掷锏闹窈嗊f過去,“方便探探嗎?” “……方便?!碧浦袑⑸焓纸舆^,幾人間的目光在短短一秒內互遞了好幾個來回,最后,還是楚瀟先開了口:“那個李陵……”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晚啦不好意思 于是本章送100個紅包~~ 祝大家中秋快樂~(≧▽≦)/~ 第123章 蘇醒的地下軍團(十七) 霍去病沉然未語。 楚瀟笑了笑:“透個底, 你是不信他還是有別的發現?我們好做后續安排?!?/br> 霍去病的神色里藏著些許愧疚, 他嘆了口氣, 坐到旁邊的椅子上,又安靜了好一會兒,說:“不, 我信他?!?/br> 他頹然地搖搖頭:“他……我相信他說的話都是真的, 他的神色絕不是騙人。何況他因此怨了兩千年,連復活都復活在了他最懷念的年紀……”說到這兒他的話語突然頓了一下,他皺眉看了看祝小拾, “如若這個是假的,那可能是我錯了?!?/br> “呃……從專業角度說,應該沒問題?!弊P∈奥柤?,“這個類似于有些怨鬼會不停地經歷冤死前的事情。一個人作為陰兵被召喚回來, 回到自己執念最重的年紀是有可能的,有過往案例作為支持?!?/br> “那應該就沒問題了?!被羧ゲ⌒? “我相信他是真的想做點什么, 洗刷從前的罪孽?!?/br> “那你為什么……”楚瀟鎖起眉頭,斟酌著委婉道,“其實按常識來講,這樣大型的兩軍對壘只有你一個將領, 有點少。你看你在西漢時打仗, 不也經常是幾個將領一道出征嗎?” “我……”霍去病滯了一滯,“我相信他,但我不能拿國家安危去安慰他?!?/br> 他抬起頭:“如果他再輸一次呢?如果他再降一次呢?當年的大漢還有其他將領可用, 現在我們能拿來對抗陰兵的,只有這么多人?!?/br> 在他背后,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十四億人的安危,現在顯然不是該用個人情懷做決斷的時候。 眾人恍惚,恍悟之余,也有點驚詫。畢竟,李陵也是西漢來的人,身為“后人”的,在讀完他復雜的、悲情的人生之后,對他的事情都難免會不理智。而霍去病,是與他同時代的人,他勢必比后人更能懂李陵心里的掙扎,而李陵又是他目下唯一的“舊友”,難以想象他能這樣冷靜快速地做出最該做的決定。 但很明顯,他現下的心情也很復雜。 楚瀟上前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頭,又問:“那我們……” “你們別告訴他這些話,就說是我記恨他叔叔李敢好了?!被羧ゲ≥p松地笑了一聲,“他為那些事懊悔了兩千年,如果再得知我因此不能讓他再度出征,太殘忍了?!?/br> 楚瀟點頭不語,霍去病抬起頭,又道:“方便的話,戰后安排個人帶他四處走走,讓他也看一看現在的大好河山。他若知道后人并不那么恨他,心里大概會好受一點?!?/br> 兩千年前的罪孽,早該翻篇了。他沒想到李陵會記這么久,偏偏他還不能按照李陵所期盼的去彌補缺憾。 一眾現代人聽完他的話,心里也很五味雜陳,連一個在帳篷里值守的秦兵軍官都直嘆氣,安慰他說:“不提了不提了,好多事就是這樣,哪能什么都盡善盡美?再說這也不是將軍的錯嘛!” 霍去病嗯了一聲:“總之先收拾伊稚斜。李陵就……先穩住,回頭再說吧?!?/br> 如此這般,李陵暫時被嚴加看管著,好吃好喝不缺。 唐中將在當晚聯系了外交部,外交部又聯系了蒙古國當局,于是兩架偵察機趁夜飛過李陵所指出的地方,確實看到了有軍隊駐扎,人數規模不低于一萬,并且根據熱敏設備探測可知不是人類。 兩國間便立刻開始了新一輪的交涉,交涉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 ——這也可以理解,一支人數過萬的、用現代武器打不死的軍隊在蒙古國放著,蒙古人也怵得慌??! 于是當晚,霍去病連夜做了戰前動員,準備一舉將伊稚斜擊潰。 這個動員的場面,不得不說是激動人心的。 八千秦俑隊列整齊地站在夜色下的草原上——比在俑坑里還齊。他們手里拿著各樣的裝備,幾輛戰車停在隊伍最后。 隊列最前的地方,霍去病策馬而來,他注視了眼前的先秦軍隊一會兒,沒有接祝小拾遞過來的話筒,朗聲而道:“諸君,我來自于兩千多年前的漢朝,諸位論年紀,比我還年長些。我們曾經效忠于不同的君主,論起來,漢朝的高祖皇帝奪的也確是秦人的江山。但在今天,千百年前的恩怨都不重要。今天,我們在為我們的子孫后代而戰,我們的背后,是和我們血脈相連的數以億計的黎民百姓。我們兩千年前的故事一直傳承到今日,他們沒有忘了我們,他們承繼了這個民族一切優秀的美德和精神?,F在,匈奴陰兵卷土重來,只有我們能救得了這些后人,我們能不管嗎!” “不能!”秦軍的呼聲猶如雷聲震響,霍去病爽快地笑起來:“那就跟我去取伊稚斜的項上人頭!兩千年前他是我的手下敗將,但我不曾取到他的性命。今天,你們誰若能先我一步取其首級,回來我請他去如今的國都一游!” “?!”祝小拾悚然一驚,正要上前勸,唐中將攔住了他:“上面剛下來的命令,如若凱旋,國家出錢請他們一覽現代風光?!?/br> 祝小拾:“……” 也好,畢竟事態確實很嚴重。如若不凱旋,這片土地就要變成匈奴人的風光了。 她于是兩眼放光的追問:“能算我一個嗎?” “……”唐中將好笑地看看她,“霍將軍發話的話應該沒問題?!?/br> 霍去病很快領著秦兵絕塵而去,他們在草原上馳騁而過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后化作一條黑線,向夜幕那邊緩緩拉去。 肯定能贏吧。 祝小拾心里有些忐忑,但又很快平復了下來。 ——霍去病的人生中沒有敗績。如果兩千年后為了后人慷慨出手的一戰反倒敗了,那老天也太不給面子了。 她便不再多自己嚇唬自己,四下看看,注意到那方格外明亮的帳篷中映出的寂寥身影,拽了拽楚瀟:“那是李陵么?” 楚瀟回頭瞧瞧:“是?!?/br> “我們去看看?”她提議道,楚瀟點點頭,二人便往那邊走了。 草原上的夜晚很有些冷,李陵身為陰兵不怕冷,就連炭火都沒生,倒令帳篷里顯得更凄清了。 祝小拾和他語言不通,直接縮到一邊坐著。楚瀟坐到她身邊,頷首向李陵道:“少卿君如果有什么需要的,直說便是,我們……” “將軍為什么不肯帶我出征?”李陵的目光仍凝在軍隊遠去的方向上,神色輕輕顫著,“他不信我?那你們沒探到伊稚斜的軍隊嗎?可我……我保證我說得都是真的。如果伊稚斜不在,便是后來換了地方?!?/br> “我們探到伊稚斜的所在了,你說得是真的?!背t笑了笑,歉然又說,“這件事與少卿君沒關系,霍將軍也相信少卿君所言是真。只不過,他還記恨你叔叔李敢打傷衛大將軍的事,所以……” 李陵霍然回頭,楚瀟不自覺地一噎。 李陵充滿著不可置信的目光凌厲地盯著他,楚瀟疑惑但坦蕩地和他對視著,祝小拾僵坐在那兒左看看又看看,覺得氣氛不對,已然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過了須臾,李陵忽地啞笑出來。 一聲、兩聲,那啞笑的聲音帶著些許恍惚和自嘲,在帳篷中短促地回蕩。 然后他問楚瀟:“這話是你編的,還是將軍讓你這樣說的?” 楚瀟蹙眉:“你什么意思?” “霍將軍不是那樣的人?!崩盍陠〉負u著頭,“我大漢的大司馬驃騎將軍,他不是那樣的人?!?/br> 楚瀟沒再作聲。 “罷了,我明白了,他信不過我?!崩盍昶v地擺了擺手,笑著說,“他有理由信不過我。如若陛下在世,應該也信不過我。不是什么樣的罪都能有將功抵罪的機會,我明白,我明白?!?/br> 是啊,憑什么呢?憑什么當年他降敵后在匈奴盡享榮華,拖累得滿門盡死,如今想來洗刷罪孽,別人就一定要給他這個機會呢? 他沒資格要求霍將軍信得過他,他一個娶了匈奴公主的人現在突然“改邪歸正”,將軍當然要疑他是細作。 李陵心中靜靜地想著,但一剎那間,好似連支撐靈魂的氣力都被抽凈了。 那股氣力,是兩千年前就在的。那時伊稚斜被驅逐到漠北,不甘于那樣的慘敗,找到巫師立下血咒,將在陰氣充斥人間時率陰兵折返,一雪前恥。他當時在王帳中無聲地喝著酒,立志要在兩千年后竭力阻止伊稚斜,以此沖刷心里的愧疚。 可他早該知道,他錯了。他從降敵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為民族、為歷史所不齒的小人。救國之事,什么時候輪得到小人出手? 他們自然會有更適合做這件事的英雄,比如霍去病。就算沒有霍去病,也還有大將軍衛青,還有他的祖父李廣,還有兩千年來無數比他更英勇更磊落的將領,哪里輪得到他呢? 李陵凄然笑了一聲,抬眼問楚瀟:“有酒嗎?” “有?!背t點頭,頓了頓,又說,“我陪你喝?!?/br> 兩小時后,數里之外。 匈奴人軍營的輪廓安靜無聲地在夜色下顯形,霍去病遙遙地望著,心里忽而十分感慨。 兩千年后還能與匈奴人暢快一戰、還能為了華夏子民一戰,真好。 待得大捷,狼居胥山再封禪。 第124章 蘇醒的地下軍團(十八) 夜風蕭瑟,匈奴陰兵的軍營里無聲無息。 陰兵其實不需要像人類一樣睡覺, 不過此時, 他們還是都睡了,在夢里回憶兩千年前的榮辱興衰。 最初的時候, 真暢快啊。 那是匈奴最興旺發達的時候,懦弱的漢朝皇帝根本無力抵抗, 只能送公主、送美人來謀求和平。 和公主一起到的,往往還有無數的財寶、糧草、美酒和綾羅綢緞。 那時候, 匈奴人什么也不怕。單于甚至在酒席上說過要入主未央宮的話,陪侍在旁的漢人美女,連頭也不敢抬一下。 后來……是從什么時候來著?事情慢慢地變了。 開始, 好像只是有個李廣。他善于御敵, 阻擋了匈奴人進攻的鐵騎。不過那時也還好,漢室還是懼怕他們的, 派來的使者都瑟瑟縮縮,李廣似乎還不足以讓他們在匈奴人面前耀武揚威。 可又過了些年, 他們的新皇帝繼了位。 那是個狠角色,一個真真正正的狠角色。就連他手下的朝臣,也是。 他派張騫出使西域, 他們將張騫扣了十年之久,可即便這樣,竟還是沒能摧毀張騫的忠心,他最終還是返回了長安。 而更可怕的,是漢人有了新的將領, 宛如戰神降世。 從衛青開始,匈奴就漸漸地開始吃苦頭了,后來,他們竟又有了霍去病。 那個不怕死的少年,和他舅舅一樣,從不會在大漠中迷失方向。那時衛家已權勢滔天,他明明該是個長安城里養尊處優的紈绔子弟,可偏偏上了戰場后,就像回歸天空的雄鷹一樣。 他第一次出征,憑著八百騎兵斬殺匈奴兩千多人,還有兩位貴族因此殞命。 好幾位將領都記得,大單于聽說著罪魁禍首竟只有十八歲的時候,是怎樣的震驚、憤怒。 那不是一場普通的敗績,那是奇恥大辱。 然而后來,他們竟又在這個年輕人手中敗了一次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