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葬魂宮如今到赫連御手里,也不過兩代而傳,但其崛起快、手段狠,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已成魔道魁首,內中勾連交錯,勢力范圍頗廣,難以連根拔起。 葉浮生自當年在赫連御手里栽了大跟頭,此后一直關注著葬魂宮的情報,知道它的前身乃西南關外一個復姓赫連的大家族。赫連家傳承百年,先祖乃蠻人混血,世代也與蠻族通婚,當初更與前朝皇室有姻親,一時間風光無兩。直到大楚開國后,赫連家的勢力拔出中原,重新回到了關外。 三十四年前,赫連家內部分裂,日漸衰落的主家與勢力漸強的旁支之間展開了長達兩年的吞并之爭,最終主家滅絕,旁支得勝,建立了葬魂宮,第一代宮主便是赫連沉。 葉浮生沉吟片刻:“我對赫連沉的了解僅限于一卷情報,上書此人武功高強、心狠手辣,是個難得的大局者,否則也不會為葬魂宮開辟前路,可惜他又固執,不識時務,當了別人的路所以不得好死?!?/br> 掠影衛情報網絡獨步天下,葉浮生知道這些不足為奇。聞言,楚惜微冷笑一聲,補充道:“十六年前,江湖傳言赫連沉暴病而亡,葬魂宮主從此變成了赫連御,內中勢力飛快轉移到他手下,你覺得這合情合理嗎?” 葉浮生瞇了瞇眼睛:“當年,趙冰蛾幫了赫連御?” “沒有趙冰蛾,赫連御要收攏勢力絕不會如此容易,但若是趙冰蛾要反他呢?”楚惜微笑了:“趙冰蛾因他栽了個大跟頭,現在要連本帶利地討回來?!?/br> 他話說得隱晦,葉浮生卻敏銳得很,嗅出一絲血腥的味道,恐怕當年赫連沉之死與趙冰蛾胳膊肘往外拐的事情還有內幕。 赫連御用謊言欺騙了趙冰蛾,如今后者知道了真相,自然要討債。 葉浮生心念急轉,把盈袖告訴他的情報和無相寺現在的情形結合一下,道:“你跟趙冰蛾合作了?!?/br> 赫連御螳螂捕蟬,可有想過自己背后還有黃雀? 一念及此,葉浮生摸了摸下巴:“阿堯,你是打算先摸清楚無相寺里的虛實,掂量著可用之人和可信之人,探出葬魂宮的部署……等到出事的時候,能異軍突起是嗎?” 楚惜微挑眉:“我做得不對?” “對極了,只是還不夠。蟄伏待機是好手段,但也容易讓自己陷入危局,你若是想跟赫連御硬碰硬,這般做法無錯,但你想借機反咬葬魂宮的話,那僅憑百鬼門是不夠的?!比~浮生的一雙眼在黑暗里也微亮,像只不懷好意的老狐貍,“你可以先派人沿著出山路途搜尋,若我估計不錯,應該會有很好的收獲……” 第113章 玄心 端清來到這里,也只比玄素早上半日。 那天他送別了葉浮生一行,欲閉關調整內息,卻遇到趙冰蛾闖山。以端清道長簡單粗暴的做法,本想直接打贏了趕出山門,眼不見為凈,然而趙冰蛾開口道明了來意,端清就知道此事不能袖手旁觀。 葬魂宮控制了無相寺,以趙擎作餌,拿武林大會為陷阱引天下英雄入甕,這偌大手筆就算傾盡葬魂宮也是拿不出來的,背后必定還有更加強大的力量作為支撐。 趙冰蛾告訴他,禮王楚淵要反了。 對于端清而言,他眼里心里的人與事都簡單得過分,是非黑白兩相明了,旁的再多利益沖突都與他無關,倘若這僅僅是一場江湖廝殺,他是寧可在山中坐道也不會去管的。 然而自古覆巢之下無完卵——戰火起,苦百姓;江湖亂,崩倫理。 端清再怎么面冷心涼,到底還是個有底線的人。 他可以淡看生死愛恨,卻不能視人命如草芥。 趙冰蛾需要強大的盟友助她展開布局,所謂強大除了能與赫連御匹敵的傲人武力還有能與葬魂宮相抗衡的勢力,前者端清能做到,后者則得另謀他人。 眼下各大門派如一盤散沙,心中自有武林大會的爭名奪利,找上他們無非是得不償失。權衡之下,端清把太上宮的事務交給了常年靜修的師姐——端慧師太,然后帶著趙冰蛾去了洞冥谷。 百鬼門的厚積底蘊,在江湖上顯出的只是冰山一角,就算端清與沈無端相交莫逆,但也不多過問其門派私事,唯一能確定的就是……現在能跟葬魂宮對陣的單個勢力,唯有百鬼門。 當他們被請入凝墨廂,看見沈無端與楚惜微出現的時候,端清就知道他們會答應此事。 因為沈無端落后楚惜微半步。 長者為先,是輩分所敬也是地位所崇,當沈無端甘愿站在楚惜微身后,就代表百鬼門真正開始換一個主子了。 沈無端一手開創了百鬼門縱橫密布的情報天網,讓里面的孤魂野鬼得以安居地下;楚惜微則將以雷霆手段快刀斬亂麻,把一群鬼魅從地獄帶回人間。 端清看著楚惜微,心里一直崩著的弦慢慢松了。 趙冰蛾坦明情況,楚惜微借機布局,自始至終端清都和沈無端靜默看著,直到他們談定事宜,達成合作。 沈無端輕聲問他:“你終于決定了?” 端清移開茶蓋,喝下一口guntang的茶水,面上分毫不露異色,仿佛只是飲了一口無味的涼水。 他放下茶盞,對沈無端道:“夠了?!?/br> 沈無端后來還說了什么,端清已經記不清了,年紀大就容易忘掉很多事情,包括自己曾經做過的很多事、見過的很多人,到如今滄海桑田、人事百廢,所記得的不過心頭三兩人影,眼前一般風景。 楚惜微要調動百鬼門部署,需得多留兩日,趙冰蛾接到了赫連御調令,再也等不得,端清便跟她一起先去了問禪山。 一路披星戴月,縱馬疾馳,恍惚間又是年輕時輕狂快意,可惜馬背上不是潑墨如畫的綺歲少年,已是霜雪暮色的故人。 直到今日清晨,他們到了問禪山,趙冰蛾引走步雪遙,端清就趁隙入了渡厄洞。 其實他并不是第一次來到這里,年輕時候也曾隨師兄一同到此與色空論道清談,只是如今端涯已化朽土,色空也垂垂老矣。 端清進入密室的那一刻,看到了這些發瘋的人,還有在巖洞里盤膝撫琴的色空。 他看到這些人瘋狂麻木的模樣,本來靜如止水的心里就像砸進一塊尖銳的石頭,狠狠刺破靜水,扎根于河床,如鯁在喉。 端清見過這樣的情況,準確地說在十三年前,他背著顧欺芳離開迷蹤嶺的那一路,并不少見這般瘋狂血腥的景象。 這是,被葬魂宮迷藥灌成瘋癲的人牲。 怒意在胸中一閃而過,也僅僅是一瞬間。 他早已沒有了喜怒的權利,再多的義憤悲慟也是轉瞬即逝、旋即無蹤。 手指搭上玉簫,未等端清動手,卻聽到了色空開口:“是端清道長吧?!?/br> 端清翻身上了巖洞,在色空身邊盤膝坐下,道:“他們心已死,活著也是行尸走rou,何不許之解脫?” 色空搖了搖頭:“身未死,靈不滅,心為何不能活?” 端清垂目看去,只見色空依然在撥動琴弦,指腹的繭都已被切開,露出細密的血痕來,不知道他到底已彈奏了多久。 然而隨著《問水》琴曲的繼續,發瘋的人牲又慢慢平靜下來,木然站坐,身體時不時抽搐幾下,眼里閃過掙扎。 “他們所中的藥物,量并不大,只是藥效來得迅猛,并沒到無藥可救的地步?!鄙蛰p聲開口,語氣難掩疲態,“我將內力附于琴曲,以《問水》安撫其心神,能降低藥物對他們的影響?!?/br> 端清目光一掃,仔細觀察過這些人的情況,果然比當年迷蹤嶺所見有所不同,尚存一線清明。 中了瘋藥的人會攻擊別人,也會自相殘殺,由于氣血暴動,點xue已經不能阻止他們,一般情況下只有殺才能令之停止。 這次因為減少了藥量,倒是還有救。 他看向色空,老僧雙目已盲,眼皮塌了下去,看著有些可怖,又因為這幾日連催內力,越發顯得形銷骨立。 “佛家慈悲,所以他們是故意減少了藥量,給這些人一線生機,才能讓你甘心被困在這里,還虛耗你的內力,就算破關也難?!倍饲宕瓜卵鄄€,“銅澆鐵柱不若畫地為牢,算計你的人倒是了解你?!?/br> 色空道:“見死不救,遇厄不渡,非吾輩也?!?/br> “你有渡厄之心,但無相寺已成劫厄之地。你救得了這四十余人,便要舍寺內千百人?”端清的疑問說得毫無起伏,仿佛只是一個平淡的直述,卻偏偏最震人心魄。 “舍小為大,取多棄少,這的確是自古以來的大局觀,然而……”色空低聲道,“泰山壓頂,事到臨頭,誰有真甘愿成為被舍棄的那一方?” 停頓片刻,色空繼續道:“無相寺自開國以來日漸坐大,到如今僧人已多不誠之心,沉湎于世俗,不甘于佛偈,被紅塵名利遮掩了眼,卻不曉得酒色財氣俱是毒。此番大劫,未必不是一番歷練,經烈火方能涅槃?!?/br> 端清道:“倘若未能涅槃,而是化為劫灰,又如何?” 色空搖搖頭念了句佛號,道:“成敗枯榮自有定數,以平常心對待,順應天意?!?/br> 端清默然。 他不說話,色空卻嘆氣:“忘情絕念,我本以為你已看透?!?/br> 端清搖頭:“我只是看夠了?!?/br> 他靜默下來,所幸這個巖洞不小,勉強夠他棲身,端清閉上眼,在《問水》輕柔的旋律里靜心調息,直到石門再度打開,玄素闖了進來。 人牲從迷茫中驚醒,瘋狂地攻擊闖入者,端清睜開眼,看著玄素的每一個舉止和神情變換。 短短數日不見,玄素比起在山上時成長了許多,動作里多了靈活,眼神堅毅起來,臨陣的反應雖然還有些無措,卻能在堅持本心的前提下多出機變。 端清難得有些欣慰,但也知道不能再拖了。 玉簫舉至唇邊,聚起內力吹出一道驚雷之音,在間不容發之際插入琴曲中,強摧神智,震撼心魂。 這一聲簫音凝聚了他半數內力,強行引發這些人體內氣血共振,一時半會兒是爬不起來了。 玄素被嚇了一大跳。 他怎么也想不到端清會出現在這里,滿肚子的話卡在嗓子眼兒,一個字也沒憋出來,端清卻沒工夫跟他說廢話,三言兩語問出了無相寺現在的情況,便要趕他走。 玄素抓著銅蕭,難得把頭搖成了撥浪鼓:“師叔,大師,此地危險不可久留,趁現在步雪遙還沒回是來,我們趕快走吧?!?/br> 端清道:“你留在這里無濟于事,走吧?!?/br> “可是……” 端清眉目淡淡:“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與其在此耽擱時間,不如回無相寺盯住情況,隨機應變?!?/br> 色空也微微一笑:“救人救到底,哪有半途而廢的道理?玄素,你且去吧,好生顧住自己?!?/br> 玄素本欲再說,目光落在下面被簫音震趴下的人牲身上,卻又咽了回去。 他抓著銅蕭的手已經見汗,又看到下方已經有人緩過勁兒來,知道是不能再拖了。 只恨心有所念,卻力有不逮。 玄素喉頭一哽,卻只是告了禮,咬緊牙關翻身落下,從滿地狼藉里踏過,推開石門閃身而出。 直到石門重新關閉,色空才笑道:“比起端涯道長,你對他頗多嚴苛?!?/br> “師兄在時,他尚且年少;至如今,已當年長?!倍饲宓?,“人不可百日如一朝,唯有長進方能長遠?!?/br> 色空聞言,手掌在琴弦上虛虛一壓:“你終是不認命?!?/br> 端清慢慢勾起嘴角。 自他入了忘情境,喜怒哀樂就不沾眉梢眼角,笑容更是再也不存,如今勾起這一線唇角難免顯得有些僵硬。 然而,卻像是千丈冰峰慢慢裂開了一條縫隙,從中流瀉下寒涼的水,于風中緩緩升溫。 “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故我等修行之人,朝聞道夕死可矣。但是……”端清抬起眼,“人生于天地,正如螻蟻之于山海,俱都渺小,只因心有所執,故力有不息?!?/br> 何言命數天定,捫心自問而已。 “你自己有分寸,那就最好?!鄙臻L長地松了口氣,自端清進入此地,他便不由自主地繃緊心弦,到現在終于能塵埃落定。 端清忽然問道:“之前我未開口,你怎知是我進來?” 色空的手指摩挲著琴身,便笑道:“但聞云開驚風雨,天下誰人不識君(注)?” 話音未落,“咔噠”一聲,玄心琴竟然從下方分開一層。 此琴較之尋常本就偏于厚重寬長,現在被按下機括,才發現底座竟然是被后續加工又添附一層,內里掏空,藏了一把劍。 三尺長劍,被寫滿經文的布帛層層包起,看不出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