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文鈺涼又回想起殷清流那一雙似笑非笑、仿佛洞察一切的眼眸,背后一涼,手心中竟然布滿了細細密密的冷汗。 還好,沒有拿自己賭。 ** 曦城,殷清流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桌子。 就剛剛文鈺涼而言,東南邊那幾個將軍出于私心爭權奪利,基本呈持平狀態;但是文氏曝出懷孕,文家有文氏肚子里的孩子,文氏及孩子有占據著齊凌煬的位置,再加上文家的保駕護航,現在局面還傾向于文家,但是之后會怎么樣,誰也不清楚。 而有了孩子之后,文氏對于救齊凌煬回來一事,也不是那么熱衷了,嘴上說著大情大義、為民為兵,但是真要拿城池來換齊凌煬,現在東南上下“掌權人”似乎并沒有幾個愿意的。 但是,文氏那孩子就算生出來,文家和文氏能不能護住還是兩回說,而看齊凌煬那般失態的樣子,文氏八成是沒有孩子的,就算真的有孩子,這孩子也不是他的。 這就有意思了。 殷清流微微一笑,計算著此時東南方和這邊的兵力對比,東南方的兵力無疑比西南方要強上不少,但是西南方善毒,能用好也是一大優勢;齊凌煬在他們手里,那些士兵下手也得有些顧忌,但是一個沒用好很可能會激發他們的斗志,不得不小心一些; 比較了半個時辰,殷清流遺憾搖頭,現在還不是時候,硬打下來付出的代價太大,還得從長計議,再等一等,等東南方更亂一些。 殷清流又派人飛鴿傳書兩次聯系文鈺涼,重點提了提齊凌煬此時的狀態,那文鈺涼是個聰明人,命又握在殷清流手上,再加上上次殷清流的警告,這次做事倒是盡心盡力; 殷清流收到文鈺涼的密報,淡淡一笑,還得等。 西南方大部分地區土壤貧瘠,土質不行,山多地少,產量也低,因此,西南方這邊糧食也少,每個民族都驍勇善戰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每每到冬日嚴寒之際,少有不發生小規模沖/突/戰/爭的時候,朝廷又管不了這邊,久而久之,人人都驍勇善戰,為了保護糧食。 當初殷清流打下這里的時候就知道這里的短板,而時間一久,與這里的感情更加深厚,便有想要改變這邊的念頭,但是原主畢竟是土生土長的大顏子民,哪里懂這些東西?與眾女兵商量了許久也商量不出個所以然來,對現在這種情況一無辦法。 但是殷清流不是土生土長的大顏子民啊,她穿越的世界太多,西南方這些問題在她眼里并不算什么,后世有多少方法可以借用啊,她先找了幾處富裕人家,征求了她們的同意后,將后世的幾個辦法傳授給她們,那些人家雖然聽著半信半疑,但到底眼前跟她們說這些的殷家軍主將殷清流,是整個西南方都敬佩喜愛的人物! 那幾乎人家咬咬牙,干脆地答應了,既然是殷將軍讓她們這么做,就定有殷將軍的道理,殷將軍哪里會害他們呢? 后世對于農業發展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突破,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機器機械化等等,但是很多模式是可以借用的,而農具也更是可以改善,介于東南方那邊還得等,殷清流的重心暫時就轉移到自家方面。 而除了這方面,殷清流還盡力去尋找那些高產作物,大顏王朝雖然和后代的華國類似,但到底還是不同,在正史上沒有出現的王朝殷清流經歷得多了去了,往往按照作者設置的情節,總會有一些和歷史對不上的東西,反正本來就是架空。 殷清流在某一個世界穿成農戶家的小女兒的時候,就曾找到過土豆。 一連半年,殷清流這邊毫無動靜,除了定時從文鈺涼那邊拿到東南方的消息,在東南方的混亂上再推幾把之外,殷清流還未做些什么。 算算日子,文氏的肚子都有七個月了,再不過兩三個月就要出生,待她這個孩子出生,才是整個東南上層最為混亂的時候,她殷清流一點也不著急。 而這半年中,因為殷清流的命令,各種關于齊凌煬的復雜消息一一傳來,齊凌煬的名聲遠不如當初在東南的時候,曾經那些愛民如子等等美譽,也漸漸變成了虛偽狡詐,編幾個故事,再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齊凌煬的名聲想不壞都難; 人走茶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而這半年來,文鈺涼也對殷清流的可怕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竟是完全不敢瞞她,先不說自己所作所為都能被殷清流一只眼看透,就是殷清流目光之長遠也讓文鈺涼心驚膽戰! 先說齊凌煬,殷清流讓自己等人去敗壞齊凌煬的名聲,并且默許其他將軍和勢力的推波助瀾,一開始文鈺涼完全不知道為什么殷清流這么做,殷清流將齊凌煬的名聲敗透,更沒有人愿意用城池來換齊凌煬了,殷清流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一開始文鈺涼嗤笑不已,心里還暗嘆女子果然眼界狹小,眼前只顧一時愛恨,連大局都不愿意重視,文鈺涼一直以為這不過是殷清流報復齊凌煬的一種手段而已,但是在以后的日子中,越加感受到殷清流這一招的狠戾和眼界! 齊凌煬名聲敗壞,就更加激化東南上層將軍和各大勢力的矛盾,正是因為齊凌煬名聲壞了,沒有人愿意將他接回來,所以這些將軍和各大勢力的野心也接連膨脹起來,如果齊凌煬還是當初那個用兵如神、愛民愛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齊凌煬,這些將軍的野心也不會膨脹到這般強度,齊凌煬名聲敗透被指“不配為主將”,那么這些將軍,可不就打起主將的主意了嗎? 這和當初齊凌煬被擒時,各大將軍勢力爭權奪利不同,那時候只是為了私利,但并沒有瞄準主將的位置,雖然爭權奪利,但到底不會下黑手下狠手。 現在卻不同了,這些人瞄上了主將的位置,主將只有這么一個,瞄上這個位置的卻有很多,這半年來東南上層風雨飄搖、□□味極重,文鈺涼甚至懷疑,再過不久,東南這幾位將軍就會先展開一次內/戰! 而這,不過是一介女子的主意。 未動一兵一卒,未花一分力氣,不過半年光景,就將原本還算和諧的東南方弄成如今這般模樣,其手腕和眼界絕對不只是高那么簡單! 每每想起,文鈺涼都感到不寒而栗。 一介女子,卻比很多享負盛名的男人都要可怕百倍。 而當初齊凌煬想要利用他們做棄子去收買人心,殷清流的動作雖然與齊凌煬完全不同,卻詭異地更收買了一波人心,本來西南方的人對她就極為敬仰,女兵更是視她為神,現在整個西南上上下下都將殷清流視為神祇,其盛名他在東南方都有所耳聞! 后來來到西南方的時候稍加注意,這才發現,比起半年前閉塞貧窮的西南,現在與東南比起來真的是毫不遜色! 街頭巷尾,人民都帶著笑,小孩子拿著各種各樣未曾見過的零食,就從面貌來說,也有半年前截然不同;商市繁榮,娛樂業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縱觀整個曦城,竟然未找到一個乞丐,就連東南方最繁華昌盛的顏安城,在繁華的街道上仍然能找到許多乞丐的! 文鈺涼曾經試探著打聽過,但是那些街頭巷尾的普通百姓一提起這個就合不攏嘴,話里話外都是感激殷清流,只把殷清流夸得宛若菩薩下凡,文鈺涼找了四五個這種普通百姓,愣是聽了四五個時辰歌頌贊美殷清流的話,而且還不帶重復的,導致他晚上做夢都在歌頌殷清流! 下一次文鈺涼就學老實了,他不再去找那些容易套話的普通百姓,而是找了一些看起來就比較富裕的年輕公子,這些年輕公子大部分都有些學識,文鈺涼借著學識與這些年輕公子,然后試探性地提起殷清流,他本來以為殷清流一介女子,并不能得到廣大男性學子的尊敬,誰料他一開口,這位年輕公子更是將殷清流從頭到腳贊美一番,直把文鈺涼聽得目瞪口呆。 而后,無論他找什么樣的人,只要一提起殷清流,就會聽到大片歌功頌德的文字,縱觀整個平城,他愣是沒有找到一個不對殷清流歌功頌德的人! 就連那說不好話的幼童,一提起殷清流都能蹦出一兩個“好”來,那處于人嫌狗厭年紀的孩童們,提起殷清流也都是敬仰,不論男孩女孩,大多都以殷清流為信仰,一個下午,文鈺涼都不知道聽到過多少“我要為殷將軍效犬馬之勞”類似的話了,聽得文鈺涼完全沒有了脾氣。 一介女流,到底是怎么樣才會讓整個西南都將她視為神的? 不管男子女子,不論年紀、不論學識、不論民族、不論財富、不論地位,只要一提起殷清流,都是大加贊譽,而那種贊譽,偏偏還是真心的,讓他們的眼睛都在發亮。 文鈺涼不懂,卻升起了nongnong的好奇。 有的時候他甚至想,如果一開始沒有效忠過齊凌煬該有多好,那么他現在也能全心全意地效忠殷清流,將她視為明主,說不定就有另外一條道路; 可是這世界上沒有如果,他曾經全心全意地效忠過人,得到的也不過是毫不留情地利用和拋棄,那么他就再也無法全心全意地去效忠,因為他不知道會有什么結局; 一介明主就在眼前,卻不能去效忠,偶爾想想,文鈺涼也只能無力苦笑; 但是他做事,卻不由更加細致周到,也更加全心全意,再也不復當初偷工減料、三推五阻的時候,偶爾他也會向殷清流提一些建議; 他甚至不由自主地開始期待,殷清流一介女子,到底可以走多遠。 文鈺涼看得出,殷清流的志氣不在小,她的志氣絕不是簡簡單單的西南或是東南,或者整個南方,她的眼睛看得很遠,偶爾會有兩道勢在必得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