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節
第1010章 兵變 旁邊一個校尉陰沉沉地道:“呂相公,什么要緊的事,須得連夜入宮?官家如今已然就寢,我們只是一些守門的小校,驚擾陛下,可是吃罪不起呀?!?/br> 燈光下,呂馀慶突然感覺這個說話的小校有些面熟,仔細一想曾經在趙普的府上見過,好像曾經是趙普府上的一名護衛。 呂馀慶瞇起眼睛,沉沉問道:“官家夙興夜寐,常常處理公務直至深夜,你一守門小校,如何曉得官家已經睡了?”呂馀慶陰沉著臉呵斥道,副相的氣勢這一瞬間完全爆發了出來。 那名校尉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顫,但這時從旁邊出來一隊禁軍,來到呂馀慶面前,大聲道:“呂大人,末將接到命令,今晚有流賊進入京城,欲行不軌,上鋒怕對各位大人不利,所以請大人們都暫時不要出府?!?/br> 呂馀慶嘿嘿一聲冷笑,“流賊?笑話,我堂堂大宋參知政事,焉能讓幾個流賊嚇得不敢出門?走開,本官有緊急公務,耽擱了本官的大事,小心你的腦袋!” 那校尉官腦袋一縮,顯然為對方氣勢所迫,后退了一步,卻仍是道:“抱歉,呂大人,末將接到的命令就是保護呂大人,絕不能讓呂大人出門!所以請呂大人隨末將回府吧!” “你想干什么?”呂馀慶大怒,“保護本官,還是囚禁本官?你上司是誰,本官奏請陛下,馬上讓他滾蛋!” 這名軍官站得筆挺,冷笑一聲,沒有理會呂馀慶,而是對兩邊說道:“請呂相公回府!”一揮手,一群禁軍士兵一擁而上,已是將馬車圍得嚴嚴實實。 呂馀慶重重地閉上了眼睛,兩行老淚流下。 呂馀慶腳步蹣跚地上了馬車,那名軍官也沒有看馬車里面,便強行將呂馀慶趕回府中。并且在府外一層層圍了起來。 回到書房,呂馀慶一言不發,揮筆疾書,連著寫了好幾封信,然后一一封好。遞給心腹管家呂成明,道:“呂成明,找到機會,將這些信送出去,收信人我已寫在了信封上,恐怕我們已是難得出府了?!?/br> 接過信,呂成明小心地問道:“老爺,到底出了什么事?那些禁軍怎么敢來堵我們的門?” 呂馀慶無力地靠在椅背上,吐出兩個字:“兵變!” …… …… 因為李思煙進宮,宋國皇宮中的太監宮女,以及大內侍衛,甚至皇太后的日子都好過了一些,所以宮中原來死氣沉沉的樣子如今好像也有了幾分生氣,特別是趙德昭在李思煙的勸阻下,對身邊宮女太監好了不少,沒有了無緣無故的被殺死或者殘酷的處罰,反而還有了一些賞賜。 趙德昭今天在萬歲殿設下家宴,后宮妃嬪,皇子和皇女共聚一堂,自成為皇帝以來,難得有這樣相聚的時間,趙德昭心情看起來很好,與平時判若兩人,若不是樣貌沒有變化,這些后宮嬪妃都禁不住會懷疑眼前這人是不是皇帝陛下。 后宮自皇后以下,數十名妃嬪在向趙德昭行禮之后,按照位份一一就座。趙德昭這一年多的爆戾讓包括皇后和嬪妃在內的所有人都有些懼怕趙德昭,而趙德昭突然組織這次家宴,沒有讓他們有多少喜悅,反而讓他們在趙德昭面前更加戰戰兢兢,不敢稍有逾越。趙德昭早在成為皇帝之前便已經有了一個五歲大的兒子,如今卻已經七歲,只不過這個兒子的母親生完這個孩子沒有多久便死了。而之后又多了兩歲皇子和一位公主,年齡最大的三歲,最小的才半歲。 御膳房中各色菜式流水價般地端了上來,趙德昭提起銀筷,嘗了一下,神色有些僵硬地笑道:“大家隨意吧!” 皇太子坐在趙德昭的右側,雖然才剛剛七歲出頭,但一舉一動已頗有一點小大人模樣,目不斜視,細嚼慢咽,而另一邊的兩位小公主年紀尚小,看到滿桌的珍味佳肴,卻是按捺不住,狼吞虎咽地大吃,顯然平時也是極少吃到這些東西的,看得趙德昭不由有些心酸。自他成為皇帝以來,趙普之所以能夠權傾朝野,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便是趙普掌控著財權,之前他與趙普沒有撕破臉皮還好,但這幾個月前來與趙普徹底你死我活,皇宮中的開銷用度便被趙普削減了九成以上。所以這幾個月皇宮中的日子并不好過。 “慢點吃,慢點吃,還有很多!”趙德昭沒有了以往的爆戾,愛憐地看了兩個小公主一眼,破天荒地提起銀筷,給兩個小公主挾了一點菜。 兩位小公主卻也是甚懂禮節,趕緊站了起來,奶聲奶氣地道:“多謝父皇!”趙德昭微笑著點點頭,“坐,坐?!?/br> 已是華燈初上時分,太監們魚貫而入,巨大的牛燭將熙和殿照得一片通明,外間,整個皇城也在這一瞬間被點亮,一片金壁輝煌。 家宴已結束,趙德昭與妃嬪們坐在殿中,隨意談笑,這一年多以來,趙德昭從未享受過這種天倫之樂,太子正襟危坐于趙德昭身側,側耳傾聽著父皇與其他人的交談,而兩位小公主卻仍是不脫稚氣,在殿中跑來跑去,嬉笑游戲。 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趙德昭微感詫異,正驚訝之間,大內侍衛統領汪海江一臉驚慌地出現在殿門口,在他的身后,大內太監總管高德志急步趕來。 趙德昭心中一沉,出了什么事了,怎么這二人通報也等不及,便闖了進來。 “陛下!”汪海江快步而入,向趙德昭及一眾妃嬪行了一禮,也顧不得如此闖進宮內已是大大逾禮,急聲問道:“陛下,皇城禁軍突然大規模調動,不知是否陛下下得旨意?” 趙德昭霍地站了起來:“你說什么?” “皇城禁軍突然大規模調動,臣沒有接到諭旨,不知是不是……”話說到這里,汪海江看到趙德昭的臉色,已是明白皇帝并不知情,與趙德昭四目相對,臉色已經變得煞白一片。 “高德志,傳張風虎!”趙德昭厲聲道。 殿內妃嬪們雖說不通政事,但這樣的異動,長居深宮的她們也知道代表著什么,殿內死一般的沉寂,每個人的臉上都現出驚慌的神色。 “你們帶著孩子去太后宮等候!”趙德昭吩咐道:“汪海江,你調集大內侍衛,守衛皇宮?!?/br> “陛下,如果是皇城禁軍作亂,那就肯定是張風虎,而張風虎在成為皇城禁軍廂都指揮使之前則是大內侍衛統領?!蓖艉=穆曇纛澏吨?。 趙德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強行按捺住心情,說道:“那就調集所有大內侍衛守衛崇政殿、萬歲殿和太后宮,馬上命人敲響烽火鐘,向城防軍和城外京禁軍報警,宣他們進城護駕?!?/br> 汪海江匆匆而去沒多久,高德志又一路狂奔而來,說道:“陛下,找不到張風虎,他不在宮中。宮外奴才出不去了?!?/br> 趙德昭已經明了出了什么事情,“叛賊!”他恨恨地罵了一聲,“走,我們去崇政殿!” …… …… 隴國公府,李繼勛今天同樣組織家宴,并且還喝了一些酒,李家上下一門忠烈,全部在軍中任職,今年李繼勛將在京都禁軍中任職的兩個兒子和四個孫子全部叫了回來,此時一眾李家成年男子都已微有酒意。 當,當,當!沉悶的鐘聲忽地眾人耳邊響起,廳中瞬間便凝固下來,李繼勛三子李樹之愕然道:“父親,孩兒是不是喝多了,怎么聽到了烽火鐘?” 眾人臉上都是震驚之極,他們中級別最底的是李繼勛最小的一名十八歲的孫子,如今也已經是一名營指揮使,他們當然知道烽火鐘敲響意味著什么??吹奖娙说纳裆?,李樹之立馬知道自己并沒有妄聽。 他一下子跳了起來,“京城有人作亂,父親,我們……” “坐下!”李繼勛將酒杯重重地頓在桌上,喝道。 眾人目瞪口呆地看著李繼勛,他們的父親或者祖父此舉,顯然是早知這場陰謀,性格魯莽的李樹之指著自己父親,說道:“父親,莫非是你,你……” 李繼勛一個巴掌扇過去,怒罵道:“你個兔崽子胡說什么?你老子我豈是這種犯上作亂之輩子?是趙普動手了?!?/br> “是趙普,父親那還不趕緊調集兵馬救駕?!崩顦渲ち艘欢?,還沒有長記性,大驚道。 李繼勛冷笑一聲:“此時救駕,你可以出我府去看一看,我們李府外已是重兵云集。我們如今連家門也未必出得去,談何勤王救駕?!?/br> 說到這里,他頓了一下,閉上雙眼,然后睜開時,臉上已經一片肅然,說道:“現在我說的每一句話,你們都給我聽好了……” …… …… 一處不起眼的宅子密室之中。被宋帝趙德昭視之為弘股之臣的李明軒坐在主坐之上,身前站著一臉恭敬之色的李思煙。 “大伯!趙普果然兵變謀反,如今京都一切都按照我們的計劃發展?!崩钏紵熃o李明軒添上茶,小聲問道。 第1011章 宋帝死了 李明軒喝了一口茶,一臉胸有成竹的樣子,笑著說道:“那趙普在朝廷上下,皇宮內外,以及軍中不知道埋下了多少人,隱藏得太深,如今之計,唯有此法方能將他們一網打盡?!?/br> 李明軒說完,半天不見李思煙回應,李明軒抬頭看了一眼,便明白后者心中所想,寵溺的摸了一下李思煙的頭,說道:“大伯知道你當年與那葉塵有過一段時間共事,自此之后看人的心氣便變得很高,連堂堂大宋皇帝都看不上。但是宋帝你看不上,可是一國之母的皇后之椚難道你也看不上。更何況宋帝答應事成之后,除了立你為皇后之外,還要立我為宰相。這件事情是我李家自大唐之后能否重返朝堂,重新成為當世大世家的絕佳機會,你絕對不能任性?!?/br> 李思煙咬著嘴唇,說道:“大伯,思煙明白,思煙知道怎么做?!?/br> …… …… 開封城外,護衛京畿的各軍大營幾乎在同時聽到了皇宮之中那震撼人心的烽火鐘聲,平靜的大營頓時沸騰起來,云騎軍、武騎軍、捧日、天武、龍衛、神衛、神勇、宣武等各軍大將迅即集合麾下人馬撲向開封,兩個時辰之后,十萬禁軍兵臨開封城下。但此時,開封城門緊閉,迎接他們的卻是城上兩萬城防禁軍的嚴陣以待。 雄偉壯觀的開封城墻此時卻也成了阻擋趙德昭救命稻草的天塹。城外各軍廂都指揮使又驚又怒,合兵一處,但卻只能望城興嘆。 皇宮之中,皇城已完全落入到皇城禁軍之手,三千大內侍衛中有近半叛變,剩下的一千五千大內侍衛全部縮到了崇政殿之外,層層疊疊地死死圍住,大內侍衛統領汪海江執鐵槍,站在崇政殿高高的臺階之上,在他的身后,便是宋帝趙德昭,這里,已是他們最后的倚仗。 不是很急促的馬蹄聲敲在外面的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卻成了這里所有人的摧命符。 沒過多久,一隊隊的士兵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密密麻麻,數之不盡的禁軍將士已將這里圍得水泄不通,一駕駕巨型強弩被推了上來,饒是這一千多名大內侍衛都是悍卒精勇,甚至其中還有不少高手,但面對如此陣勢,也是面露驚慌之色。 叛軍兩邊分開,宰相趙普,參知政事盧多遜,樞密院副使馬志闊,以及城防軍統領張風虎和宋衛府情報司使范長才等一眾人出現在崇政殿外。 趙普越眾而出,看著臺階之上的汪海江,一字一頓,慢慢地道:“汪海江,放下武器投降,或是全家被誅殺,你選擇吧?” 趙普的手高高抬起,強弩帶著令人牙酸的聲音開始絞緊,汪海江的額頭大滴大滴的汗水掉下來,他知道,趙普的手落下之時,便是強弩的弩箭射出之時?;仡^看著緊閉的崇政殿大門,汪海江發出一聲長嘆,手里的長槍當的一聲落在地上,隨著汪海江手里長槍落地,這一千五百多的大內侍衛的戰斗意志被徹底瓦解,并且很快被張風虎繳械,帶到一邊看守了起來。 趙普傲然一笑,舉步向著崇政殿大步前行,殿門大開,趙普站在門口,殿內宋帝趙德昭臉色蒼白,一手攜著皇太子,立在大殿中央。 …… …… 凌晨,一名傳旨太監攜帶蓋有趙德昭玉璽大印圣旨及樞密院大印的命令文書至開封城外,令各軍立即回營,并著令各軍廂都指揮使進宮面圣。旋即,進宮的大宋京畿禁軍九軍的廂都指揮使中的五位以謀反罪被下獄。 三日之后,趙德昭皇帝暴卒。宰相趙普,參知政事盧多遜、樞密院副使馬志闊,以及城防軍統領張風虎等人擁七歲太子登基,國號天慶。下令全國舉哀,為趙德昭舉行葬禮。同日,天慶皇帝加封趙普為輔政大臣,馬志闊為樞密院使,張風虎為樞密院副使,范長才為宋衛府總司使。 而原參知政事呂馀慶和樞密院使李繼勛因被懷疑與五個軍的廂都指揮使的謀反一案有關,被下獄待審。一時之間,開封風云色變,京都百姓家家戶戶掛上白燈籠,開始給已經被宣稱死亡的趙德昭帶孝。 …… …… 武器裝備生產基地在這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中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祥符國軍隊人數不斷增多,武器裝備需求量急劇提升,再加上每隔一段時間的大戰,所耗費的各種攻城器械和海量的武器裝備,快速的推動著祥符國武器裝備生產基地的快速發展,這種發展可不光是生產規模的擴大,還有生產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以及武器裝備質量的提高,此外便是一些新式武器裝備的誕生。 當然造就這一切的發生可不簡單只是戰爭的推動,宋國和遼國這些年同樣戰爭不斷,軍隊人數更多,但為何沒有這樣的輝煌成果?整個天下的明眼人都知道這一切的根源是祥符國偉大的皇帝陛下葉塵。 具體來說便是葉塵施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的結果,比如對格物學的重視,祥符學院的開辦、武器裝備研究司和民事研究司的組建,專利申請和獎勵制度的實施,以及大力提升匠師這個行業的地位及豐厚報酬,此外還有葉塵讓基地開辦的匠師培訓技術學校,等等,就因為有了葉塵對這些事情的大力推動,才有了如今讓大宋和大遼,乃至整個天下各個國家和勢力都想要一窺秘密,甚至不惜一切代價都想要得到一字片語秘密的武器裝備生產基地。 此外,隨著基地規模的不斷地擴大,使得國內國外各地的有著一技之長的匠師蜂涌來投,大匠師逐年增加,這也讓宋國和遼國、大理等國家勢力加強了對自己區域內人口的管控,特別是匠師的管制和監視,嚴禁他們隨意出境。 如今一年多前的小鎮現已擴大了數倍之多,雖然祥符國武器裝備生產基地實行的是軍事化管制,但武器裝備生產基地之外,依托武器裝備生產基地而發展起來的小鎮上,卻居住著匠師們的親屬家眷,匠師們嚴格落實周末一休制度,每工作七天都會得到一天的休息時間,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回到鎮上自己的家中,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匠人們的社會地住提高了,腰包也鼓了起來,便有精明的商人看到了這邊的商機,也不知是誰第一個在這里買地起房,開了商鋪,做起了買賣,隨后來這里做生意的商人便如同井噴一般的增長,如今這里的人數已超過了五萬人,足有一個縣城的規模了。而如這般的突然出現的小城不止這一個,還有夏京城東邊的民事研究司及各個工坊所在地域同樣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小城。 武器裝備生產基地所在區域以前是屬于夏京府衙下瞎的武山縣管轄,后來又直接劃為軍樞部裝備部管轄,這一年多來隨著武器裝備生產基地的高速發展,韓熙載和楊繼業經過商討研究,奏請葉塵同意之后,干脆將武器裝備生產基地這整片區域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個縣治單位,因為這個縣里居住生活的都是匠師和他們的家眷,以及看守基地的軍隊及軍屬,韓熙載便將他命名為武工縣,派遣官吏管轄,由祥符國中書省朝廷直接管理。 武工縣行政上雖然直屬中書省,但實際上在它頭頂上還有另外兩個部門也可以管轄他的具體事務,其一自然是軍樞部裝備部,因為祥符國的武器裝備幾乎全部從這里出產,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其二卻是安全部,因為這里安全保密事務太重要了,甚至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會涉及到安全保密的事情。 三個部門,權力最大的卻是裝備部,中書省直司的武工縣縣衙只是進行武工縣的日常管理,維持治安,收取賦稅,而安全部這里設了一個辦事衙門,和駐守在這里的一個營軍隊負責各種安全保密和防衛事宜。軍樞部的裝備部的管轄權卻是極大,并且對武工縣的核心武器生產基地有著直接的管轄權。這其中包括武器裝備的生產研究,建設和生產,匠師的升職獎勵,等級評定等等,還包括將武器裝備給各個軍團分配調撥,以及各個軍團的下單或者是收貨??傊畮缀鯀⑴c到整個武器裝備生產基地的所有工作中去,鑒于武器裝備生產基地對整個祥符國的重要性,軍樞部裝備部部長喻文經楊繼業同意,奏請過葉塵之后,干脆將自己裝備部衙門搬到了武工縣。 整個武工縣分作了生活區和裝備生產基地兩個區域,兩個區域之間被一堵圍墻隔開,生活區不禁往來,但要進入裝備生產基地,則不是那么容易了。每一個裝備生產基地內的匠師或是學徒,都有一個特制的腰牌,一個獨擁的編號,只有擁有這些腰牌的人才能出入基地。 第1012章 沖錘 而基地內一些要害部門,更是警衛森嚴,閑雜人等是根本無法靠近的,比如武器裝備研究司的大院子和火藥武器廠房等。 安全部這里除了有一個專設的公開部門,暗地里布下的探子更多,而外圍,還有一個營的軍隊在此駐防。一年多以來,隨著武工縣的不斷擴張,安全部每過一段時間便會破獲幾起企圖潛入廠區的暗探,其中不乏輕功高明、武功高強之輩。 今天的武工縣更是非比往常,祥符國皇帝陛下將要來視察,所以天蒙蒙亮,武工縣便開始戒嚴,街道上布滿了荷槍佩刀的士兵,人群之中安全部的探子早已撒下,警覺地探尋著可疑人員。 武工縣縣令、安全部在此地分部司使、裝備生產基地總管,武器研究司使等大小一百多名官員早早等在了這里。當年在大宋華夏衛府武器司的大匠,如今武器研究司使劉東明春風滿面,當年那個煙熏火燎,不整邊幅的純技術人員現已可算是一個很有修養的官員了,身著簇的六品武官袍子,現的他已經不需要自己親自研究動手去研究,更不會親自打制器械,只要組織和督促好手下的各個不同研究部門的研發,協調人手的調配和經費物資材料等等。不斷的更新進步現有裝備和發明創造新的武器裝備便是他如今唯一的目標。 對劉東明來說,完成這樣一個角色的轉換讓他很是痛苦了一段時間,從起先的毛手毛腳,四處出岔子相比,現的他已是游刃有余,這讓他想起當初陛下對他說過的話,做一個合格的研究司司使,比做一名優秀的大匠要難得多。而相比來說,前者比后者對祥符國所作的貢獻也要大得多。就是因為他看清了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沒日沒夜的去研究學習,去鉆研領會,時至今日他終于成功的從一名優秀的大匠師轉變成了一個名合格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現在他的手下有很多大匠師單是論手藝比當初處于巔峰時期的他還要強上許多,這也讓他很慶幸,如果沒有成功轉型的話,那么今天的劉東明就絕對不會再是武器裝備研究司的第一人了。 正感慨之余,已有下屬飛奔而來,遠遠便說道:“幾位大人,陛下的儀仗車駕已到了武工縣外!” 眾人慌忙整理官服,調整神色表情,做好迎接皇帝陛下的準備。因為葉塵早就下過相關旨意規定,類似的視察不允許遠迎,否則這些人肯定是前往十數里地之外相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