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很快,陳國公子博益密謀殘忍殺害越國重臣們的消息就不脛而走了。上至官員朝臣,下至販夫走卒,就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人人皆感嘆人心不古啊,那傳聞中的公子博益實在也太壞了。 公子博益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更可怕的是,三人成虎,一件事情,說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的了。更恐怖的是,越國的百姓們,還繪聲繪色編造出了具體的過程,編造出了公子博益的目的。 等到這事情傳到公子博益的耳朵里面的時候,越國的大軍都快要壓界了。公子博益自己都差點以為這傳聞的是真的了。 說得那叫一個有鼻子有眼,但是但凡有點腦子的人一推敲就會發現這事兒根本就說不通。他好端端的,找外援都還來不及,怎么可能在這么關鍵的時候去得罪公子風,還殘忍虐殺了越國那么多的朝廷重臣,他又不是失心瘋了。 簡直荒謬至極,可是偏偏這消息,連他自己的手下都信了。 在所有人看來,公子博益真的是能做出這種傷心病狂的事情來的人。他真的會有可能為了出自己的一口氣,去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公子博益被越國的事情弄得煩躁不已。 越國大軍壓境,顯然是要討一個說法,陳國現在就是內憂外患,似乎立馬就要分崩瓦解了一般。在外力作用下,公子敏和公子義立馬合伙,強逼公子博益去給有風道歉,不要拖累了整個陳國。 別說這事他沒有做過,就是真的做過了,有憑什么他去道歉,然后將陳國拱手讓給這兩人。與其這樣,還不如同歸于盡,干脆誰也不要想得到陳國。這種時候,他已經忘記那個龜縮在鄭城的公子渠了。 公子渠生怕自己不小心就中招死了,這些日子擔驚受怕得人都清瘦了許多,但是還好,現在他那三個好弟弟斗了起來,都忘記了他。 不過這事情的發展有點撲所迷離啊。公子渠完全理不清有風和公子博益之間的愛恨情仇,于是索性他就不去理會了,橫豎不是他能想明白的。 分明他真的請了外援啊,外援也的確就是越國國君有風啊。 越國大軍壓境之時,戚慈到達了鄭城,有風收到消息之后,恨不得拋下這群被他嚇成了鵪鶉的大臣們,自己跑去鄭城見戚慈一面。但是他心里清楚,戚慈不會太喜歡這樣的兒女情長。 那便再等一等吧,再等一等。 等著他的慈慈,她總有一天會長大的。 作者有話要說: 嘴是真的可以殺死人的啊,希望小可愛們以后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啊,其實一直不喜歡傳流言的人,就是因為三人成虎,有時候真假難辨。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唉 第118章 一百一十八 混亂 戚慈來鄭城的目的非常明確直接, 陳國她注定要分走一半,最低的限度是三分之一到一半。鄭城是她肯定會劃分進來的一塊國土。鄭城,是她留給公子渠的東西。 她來這里, 就是為了能及時掌控陳國的局勢。陳國現在太混亂了,很多國家已經看出來陳國不對勁, 像是陷入了什么魔咒之中一般,可是卻沒有人敢輕舉妄動, 甚至連分一杯羹的打算都沒有。 因為所有人都在等,在等著看這是越國的一場趁火打劫還是人為的計謀。若是趁火打劫,那么便都可以來分一杯羹, 若是早已謀劃好的,便不要隨意摻和。 有風的鐵血,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他才不會顧及那么多。 戚慈來到陳國, 真是因為這亂象。 她住得地方很是隱蔽,根本沒有人知道戚慈來了鄭城。畢竟上林郡之中的胡山書院現在正在招納先生, 也沒有多余的人知道戚慈和陳國之間的恩恩怨怨, 只當戚慈還在上林郡。 其實她早已經離開了。 戚慈來到鄭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見“天池道人”,這也是“天池道人”第一次真正見到戚慈, 戚慈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姑娘, 除了那張臉生得太過漂亮,竟是沒有什么上位者的傲然。 “天池道人”心道,他這個主子看上去像是個和善人??墒菦]有想到接下來戚慈問的每一個問題都恰好問到了關鍵點上面,待到“天池道人”出來的時候, 只覺得自己的整個后背都已經濕透了。 戚慈年紀不大,威懾力卻十足。她在暗示他,應該衷心于誰。也是在暗示他,公子渠若是失去了他賴以為生的身份,又沒有新的高貴的身份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被人欺辱。 “天池道人”嘆氣,他自然清楚自己應該效忠于誰。到了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了,縱然是他說不想要什么榮華富貴也不想要權勢滔天,他也下不來戚慈這條船了,戚慈也不可能允許他下來。 甚至他還需要繼續穩住公子渠。 公子渠這人吧,心也大,他絲毫沒有察覺“天池道人”的變化,也絲毫沒有察覺局勢的變化。還躲著藏著,生怕有人會害他??粗@樣的公子渠,“天池道人”無話可說,他的眼前只剩下了一條路。 跟著戚慈一條路走到黑。 十月末,公子博益終于忍不住公子敏和公子義的逼迫,假意邀請兩人一敘,并點明這是最后一敘了。公子敏和公子義沾沾自喜,認為他們兩人合作之后,公子博益終于頂不住這壓力了。公子博益這人吧,除了占了個嫡子的好名頭以為,真的是一點本事都沒有。 在公子博益同他們爭王位開始,他們才仿佛想起有這么一個弟弟。 其實誰也沒有真的將公子博益放在眼中,他們早就料到他頂不住這么大的壓力。若是他當真想留下千古罵名,便頂著就是了,橫豎越國大軍入境,找的第一個人也是公子博益。 于是兩人赴宴赴得一點沒有心理負擔。 若是陳國的老國君知曉這一幕,估計死了都能被這三個不肖子孫給氣活過來。公子博益是條心機陰沉的毒蛇,公子敏和公子義就像是兩個蠢而不自知的豬,說他們倆是豬都侮辱了豬。 果然,這就是一場鴻門宴。兩人雖然帶了足夠的人馬,又沒有食用公子博益提供的酒水食物,卻依舊在帶了不過一盞茶的時間,就覺得手腳發暈,這兩人立馬就察覺不對。 可是事已至此,說什么都晚了。 公子博益這一步棋走得好,若是背后沒有黃雀在后,那就更妙了。他早些時候約這兩人,這兩人勢必不會同時赴宴,根本不可能一同解決他們。而只要有一個死在了他的手中,另一人必然心生忌憚,將他當做眼中釘rou中刺。 他培養這么多年的姑娘又不是白培養的,好幾個在公子敏和公子義的后院都頗為受寵。這年月枕頭風是最容易吹進人的心里面的。 謀定而后動,公子博益其實很適合當一個王國的繼承人,可惜老國君當年最寵愛的是公子韜。陳國的敗象從何時開始的,正是從公子韜上位之時。公子韜為人剛愎自用,聽不進他人的勸說,凡事都相當自我。姜微曾經時常抓住這一點,來利用公子韜滿足她的愿望。 若是老國君選的繼承人是公子博益,陳國也不會這么快敗落。 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公子博益一劍穿心,不過眨眼間就殺死了他的兩個親兄長。殺死之后,他反而鎮定了許多,既然這兩人都不在了,公子渠龜縮在鄭城,看那樣子也來不及同他爭奪王位了。 日夜渴求多年的王位,眼看著就在自己的眼前了。 那種從靈魂深處涌上的快樂,從心臟蔓延到四肢的快感,讓他沉醉不已。很快很快,這偌大的陳國就會成為他的了。 然而變故發生得極快,公子博益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好公子敏和公子義的尸體,他手刃親兄的事情就瞞不住了。 如同紙包不住火一般,這事情蔓延得飛快,立馬所有人的陳國百姓都知道了,若說背后沒有推手那是不可能的??墒鞘钦l會這么了解公子博益?事情爆出得太及時了,完全沒有給公子博益一點準備的機會,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那個了解公子博益的人就是姜微。姜微跟了公子博益十三年,這十三年,她時常能見到公子博益,公子博益將她當成一個極好的商品,每次一見面就會不停重復他救了她的事情,讓她心存感激。 這些骯臟的手段,姜微見得多了。 可以這樣說,姜微原本就是個極其擅長分析人心的姑娘,再加上公子博益那并不怎么走心的演技,十三年,足夠讓姜微清楚公子博益是個怎么樣的人了。 事前,她就曾斬釘截鐵告訴戚慈道:“公子博益一定會殺了公子敏和公子義!”她說得是那么確定,仿佛遠在百里之外,她都能洞悉公子博益的心思,多么恐怖的姜微。 戚慈卻并不覺得她恐怖。 那鴻門宴的事情一出,戚慈也清楚得很了,公子義和公子敏不可能生還了。公子博益,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必定是要命的,就比如公子韜。他在他心里完全扭曲之后才派出了文姬,這一步棋就走得極秒。 早了,公子韜身邊有素素,他哪里能看見旁的什么人;晚了,便有人能觀察出公子韜喜好的變化,文姬也不可能成為第一人了。 時機很重要。 公子敏和公子義的死,在陳國掀起了新一波的浪潮,。百姓們能躲走的都躲走了,不能躲走的也挖好了地窖,力求最大限度讓自己存活下來。 越國的事情加上手刃親兄的事情,再沒有人覺得公子博益是一個合格的國君了,也沒有人覺得這樣瘋狂的人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國君。 他太瘋狂了,陳國若是真的放在他的手里,最后也逃不掉一個毀滅。 宗老的目光放在了遠在鄭城的公子渠的身上。公子渠是老國君的長子,論身份也不算低下,關鍵是這公子渠傻不拉幾的,非常好掌控,這才是最適合的國君人選。 在利益和國家存亡之間,宗老們毫不猶豫選擇了利益。 公子博益已然覺得自己的國君之位已然妥當了。越國大軍壓境,卻也沒有當真要進攻的意思,公子博益思來想去,都覺得這或許只是有風的一個威懾,他并不會真的掀起戰爭。 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這片土地已經沉寂太久了,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大多都是一些小打小鬧,有風若是當真進攻了陳國,弄不好他就會成為掀起戰爭的第一人,會留下千古罵名。 可是公子博益不知道,在史書上,最后記錄掀起這場戰爭的人是陳國公子博益。他才是那個留下罵名的人。 后世人大多認為公子博益是個兩面三刀的小人,在史書上,若說誰壞得流油,那么肯定有公子博益的一個位置。 公子博益尚且還在做即位的美夢,越國那原本一點動靜都沒有的大軍竟然當真開始了進攻。連一直沉寂的公子渠也突然冒出來說是要為兩位弟弟報仇。 報什么仇,自然是殺身之仇,向誰報仇,自然是公子博益。實際上,什么亂七八糟的報仇,公子渠躲在戚慈為他構建的象牙塔中,根本什么都不知道,這場復仇的主要領頭人,是姜微。 而姜家,早已經在局勢不對的時候就鎖緊家門不見外人了,這倒是個聰明的做法。 姜微說過,她要讓公子博益不得好死。最后,她也的確做到了,抓住公子博益的時候,他正在瘋狂屠殺抓來的宗老們,他知道自己氣數已盡,可是卻還是要拖人下水。 看見姜微的那一刻,公子博益的瞳孔微微放大,他失聲喊出:“文姬!”眼前出現的人,帶著軍隊殺進他府邸的人,竟然是那個遠走高飛的文姬。 他丟下手中的尸體,咬牙切齒道:“我便知,我便知曉當初不該放你離開。文姬,你狠,你果然狠,世人誠不欺我,最毒婦人心啊,最毒婦人心啊……”他的一雙眼睛,仿佛淬了毒一般,死死盯著姜微。 姜微卻再也不害怕他,幼年的時候,她害怕他不要她,害怕他將她賣去茶院,可是現在,她什么也不怕,甚至她走到了公子博益的眼前,不屑地笑了笑。 “啟稟姜大人,許大三已經尋到?!币粋€軍人打扮的人將許大三丟棄在地上。 姜微用腳踢了踢顯然已經嚇破膽子的許大三,突然笑了。仇人如此不堪躺在自己面前,這已經是最好的報復了。她姜微,今天才是真的浴血重生了。 “你大可問問他,我是誰?”姜微說完這句話,再沒有多看兩人一眼,轉身就出去了。 公子博益知曉姜微真正的身份的時候,恨得咬牙切齒,恨得幾欲掐死許大三。 文姬,竟然是姜家那遍尋不見的小女兒,姜微! 一把大火,燒了一天一夜,將公子博益的府邸燒成了一把灰燼。這個死法,和傳聞中殉情的文姬一模一樣。 十一月,陳國正式一分為二,以朔城為界限,朔城以北劃分至越國。朔城以南依舊還是陳國,只是王都由寧城變為了鄭城。 公子渠正式即位,成為新的陳國君,不過這個陳國君的背后,是戚慈。上林郡加上半個陳國,戚慈的實際掌控地區,已經不比吳國少了。 那么,吳國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呢? 作者有話要說: 多的字數算是送給之前買了這章的寶寶們~安安啦~~~ o(* ̄▽ ̄*)ブ 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 見面 事實證明, 吳國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給戚慈和有風一個完美的見面機會。 陳國的軒然大波過后, 國力倒退, 由原本處于中間的排位直接落到了下面, 除了原本就在夾縫之中生存的衛國之外,就數陳國實力最弱小了。要知道, 陳國原本也是個老牌大國的。 這一番變故讓人忍不住唏噓, 可是同時也開始警惕起有風來。越國位置偏遠, 原本就地廣,霸占了陳國一半國土之后更是了不得了, 直接一躍成最大國。 關鍵是在陳國這場變故之后,最大的獲利者就是有風,讓人忍不住會想是不是他在背后搗鬼。 一時間, 各國之間的氛圍都有些緊張。 有風才懶得理會這些人,說來也是安逸太久了,一些小打小鬧的摩擦根本沒有被這些國君們放在心中, 他們大多或是醉生夢死, 或是寬厚仁慈。遠離戰爭太久了, 就會遺忘戰爭。 可是怎么可能,沒有戰爭。這個世界最不缺乏野心家,就算是沒有戚慈, 該發生的也一定會發生。 胡山書院修葺好了之后, 戚慈又將山間的路修葺了一遍。路修好了,去胡山鎮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使得來往胡山也方便多了。山路依舊有些陡峭, 戚慈沒有過多修葺,她招的是來讀書的,不是來享福的貴族子弟。 胡山書院招生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自己親自爬上胡山,除非身體不便。 這書院著實是費了戚慈不少的心思。上林郡不乏有著好手藝的手藝人,更缺乏的是真正有知識的讀書人。上林郡的百姓們自然是非常樂意自己能成為胡山書院的教書先生,手藝那邊就沒有缺教師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