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書迷正在閱讀:如何成為男皇后、小情歌、作為一個普通人生在你們家我也很絕望啊[綜]、當你如約而至、boss總是黏著我[快穿]、三千界交易樓、豪門重生之腹黑嬌妻、黏你成癮[娛樂圈]、億萬婚寵:大牌嬌妻很撩人、如意緣
沈老太說的正是花氏,說完便不看她。 沈大沈二且都無異議。 當場立下字據,簽好字,待第二日,去族中公證。 這日子緊湊,暫且來不及專門建那作坊,且就在沈二家勞作,那范先生又被拉來寫字,做那印刻的模板。 范先生道:“我這字兒,被你弄得,可越來越不值錢了?!?/br> 雖是這般說,范先生還是寫了與他,這反體單子,真要些功底,一般是寫了,在那反面描摹,范先生卻是徒手便能寫出,亦能用左手寫。 沈興淮瞧之,只覺自己功底過真淺薄,亦是練起了那左手字。 江河挖來那印刷坊的師傅,讓他負責那燒制的工序,雖雕版和活字有區別,但行道人一摸索便能摸索出這門道。 主要是這刻字有些慢,沈二帶著他徒弟每天在那兒刻,一天也才刻個五十字,待熟練之后,一天可刻七十到八十字。這字還能反復用,有些常用字需刻個十幾二十個,有些字只需四五個,一兩人在那邊排版,待第一版燒制成,刷上墨,附上紙張。 一圈人圍在那紙邊等待,待墨跡全印在紙上,師傅慢慢揭下,那字沒有多余暈染開來,字字分明,范先生那楷書,那不識字的師傅也忍不住驚嘆從未見過這般好字。 沈家人皆歡喜,沈老太捂著心直叫菩薩保佑。 沈三在村中買下一塊地,在沈大家后邊,那地頗大,沈大問他為何買這般大,沈三暫且先不說造紙坊之事,只說這以后或許可用到。 沈三那剛掙到的錢銀又是嘩啦啦地流出,買地造坊,又要買紙又要買膠泥,這銀子剛進賬沒熱乎,全且出去了,那縣里頭的春芳歇還未收回本錢,他坐那感嘆,這錢真是不經用,幾下就沒了。 沈三不想他二哥太累,造房子之事便找了別人,印刷坊于房子無太大要求,就簡簡單單地一個瓦房便是了,做成個回字形,中間有個封閉的院落。 沈家一家人都忙活著此事,打三日后第一本書裝訂成,這速度就快了許多,范先生看著自己的字印成的書,頗有些成就感,自覺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又糾結被人得知此事,自己是不是就掉價了。 好在他往日常寫的是隸書和草書居多,那楷書,少有流傳在外,且安慰內心那無名的悲壯感。 范先生亦是找到了新的樂趣,刻字,他討些膠泥來,自己刻著玩,那膠泥還可以做個印章,范先生閑暇,替那小女徒弟刻了個章,且給她玩一玩。 “這是蜜蜜的蜜?!泵勰镏钢埳嫌∠聛淼拿圩?,晃著小腳丫子。 范先生道:“沈如蜜,這是你的大名?!?/br> 蜜娘:“不對,我叫蜜蜜,也叫蜜娘?!?/br> 范先生抱著她,被她那一本正經的小模樣逗樂了,“蜜蜜是你的小名,沈如蜜是你的大名?!?/br> 家中人多喊她蜜蜜亦或者蜜娘,那上了戶籍的沈如蜜卻無人告知,小蜜娘那腦袋瓜子想不懂,大家明明叫她蜜娘,為何先生說她叫沈如蜜。 她跑去問她阿兄,沈興淮亦是笑得不行,道:“蜜蜜,你是不是愛吃那瓜瓜,瓜瓜叫寒瓜,你叫它瓜瓜。沈如蜜是你大名,蜜蜜是我們給你取的小名?!?/br> 小蜜娘掰著手指,奶聲奶氣地說:“因為大家喜歡蜜蜜,所以給我取小名,就像我喜歡吃瓜瓜一樣?!?/br> 把自己比作瓜,倒也不是不可以,沈興淮忍著笑點點頭。 小蜜娘思索一圈,待又見范先生,便道:“阿公,我給你取個小名吧!” “為啥?為啥要給阿公取個小名?!狈断壬唤?。 “因為阿公沒有小名啊,好婆阿嗲叫阿耶三兒,姆媽叫思娘,阿兄叫淮哥,阿公沒有小名。阿兄說了,喜歡人才給取小名的。就像我喜歡瓜瓜?!毙∶勰镞€附加了一句。 范先生又是感動,又是想把那小子拎出來打一頓。 抱著那小蜜娘,耐心解釋道:“蜜蜜啊,那小名呢,是長輩對小輩的愛稱,只能長輩叫的,小輩是不能叫的,就像你只能喊你阿耶阿耶吧。阿公也有小名……” 這小蜜瓜子聽得一愣一愣,且也不知聽不聽得懂…… 待一月之后,那缺書的燃眉之急算是解決了,這活字印刷的速度著實比那雕版快多了,雖雕版刻完之后無需排版,但每本書都要刻,多本書下來,那雕版也不知有多少了。這活字就可以省下很多空間,只需要刻好了花個排版的功夫,印刷起來也就快多了。 “咦,這書和之前的不大一樣?!?/br> 掌柜的抬抬頭,笑著說:“那是新書,是咱們自家印刷的,可比之前的好多了?!?/br> 那讀書人顛在手中,這封面的皮紙就感覺比以前的好,還印著春芳歇的章,那老板可真是會做生意呀,還挺好看的哩,翻開封面,里頭那字讓人眼前一亮,好字! 讀書人看著那字,便愛不釋手,且問道:“掌柜的,這書多少錢?” “八十文錢,這書紙比之前的好,裝訂得也結實,比之前得耐用?!?/br> 讀書人來回翻看那書,這價格實在是高,但那裝訂得猶如精裝本,美觀大方,最主要那字是真好看,他摸了摸袖子里,咬咬牙:“拿了吧?!?/br> 那也是驚奇之事,沒想到因禍得福,春芳歇書的銷量竟然就這么上去了,原本有了租書,那書的銷量多少受了一點影響,沒想到這新印刷本剛出來就刷刷刷地全賣光了! 江河駕車回村里,告訴沈三,缺書! 那頭剛印刷完一批,也是加緊做工的,且剛打算休息個幾日再開工,那頭江河喊著過來:“沒書啦沒書啦~” “什么!不是才運過去嗎?”沈三心臟都要跳出來了,那批書不會出事兒了吧! “賣,賣光了!”江河嘴巴咧得老大。 一家面面相覷,笑容也不斷擴大。 這縣里頭人多,賣得快,鎮上倒還好,但也比之前賣得好上許多。這下子又得開始了,之前因為急,一家人都幫忙印刷裝訂,但如今定是要招一些人。 那印刷坊也在加緊造,沈大就放出話要招人,只找沈氏族人。 族中孤寡優先,那等游手好閑渾水摸魚者一概不要。 這村名為菱田村,村中沈姓是大戶,另有張姓、楊姓亦是大戶,還要一些零散得聚不成族的人家。這聚族而居的,背后有族人受了旁人欺負,也可由族人出面。每族之中自是會有一些才能突出之人,比若說那楊姓,因族中出了一舉人,這楊族也是近十幾年才聚起來的。每族都會想方設法為族人多要些好處,好增強族中的凝聚力。 沈大這般做也不為過,且他同現任族長言明,這印刷坊一成的收益歸族里,一時間沈家三兄弟的名聲在族中大好。沈老頭沈老太在族里也是好名聲,旁人提起誰不說是個厚道人。族中近親便想著走走親戚關系,好撈到一個名額。 這事兒沈老頭沈老太定是不愿做的,誰都是族人,我幫了你不幫他怎得。 這招人是沈大主持的,他身為里長,正直公道是出了名的,往那兒一站,臉板起,任誰也不敢說閑話。 那印刷坊漸漸入軌,沈大管人有一手,選出來的都是族中踏實肯干的,亦是有不少孤寡婦女,這裝訂之事皆由她們來做,沈二主要看顧技術上的事情,不能有一絲偏差,兄弟兩都是眼中揉不得沙子的性子,恰恰適合做這些事兒。 前頭同沈三合作的印刷坊夫妻剛在鎮上盤下一個商鋪,囫圇地修整了一下,擺上自家賣的書,門口也寫上租書兩個字。 夫妻兩姓王,那書局便叫王記書局。這打擂臺也無需太明顯。 一家子原本是做印刷生意的,早起貪黑的,但供著附近幾個鎮的書局,生意倒也不錯??裳矍浦巧蛉偵祥_了一家縣里開了一家,舒舒坦坦坐著收錢,買的可是他們印刷的書哩!他們卻每日起早貪黑的,這賺的還沒他多,夫妻兩一合計他們既然能印刷也能自己賣啊,何必讓別人賺了這利頭。 用這些年的積蓄就在這鎮上盤下這商鋪,打算自個兒賣,家里頭的印刷生意還繼續做著,既能供自家又能供別的鎮,夫妻兩還是知道的,別的鎮同他們又沒關系,就那沈三,沒了他們的書看他還賣什么。 夫妻且也就等著沈三那書局沒了書,那客人可就都到這兒來了。左等右等,且也只能到那零散幾個人,進來瞧了一瞧,就又走了。 “又開了新的書局?” 那王老板笑著迎上去:“官人進來瞧瞧?!?/br> 穿著儒衫的年輕人進來翻了翻架子上的書,撇撇嘴,又放了回去:“一點也沒有沈記的好?!?/br> 鎮上的沈記書局雖也改名叫春芳歇,但當地人依舊習慣叫它沈記。 王老板下意識呵斥:“胡說,那沈記可都是從我家拿的書!” 年輕人被他那語氣嚇了一跳,且也不高興了,冷笑道:“你瞧瞧沈記那書,紙張且就比你們這用的好,還印著春芳歇的章,那是人家老板自個兒印刷的,哪兒可能從你家這破地兒拿的書?!?/br> 說罷年輕人嫌棄地看了看這狹小的書局,暗的不行,還有一股蔥油味,扇了扇風,轉身就走。 王家夫妻兩一震,那沈三自個兒印刷的? 且都有些不相信,這才一個多月,他怎的可能這么快就印刷出來? 王家夫妻偷偷找人買了一本回來,居然是要一百文?。?!王家夫人那書局里可只賣六十文,明明自家更便宜,怎得還有人趕著上哪兒去買!現在這人都沒個腦子嗎?待他們拿到那本精裝本,王家夫妻也說不出話來了,書啪嗒掉了下來…… 那王家夫妻本就不是善經營的聊,這開書局和開個蔥油餅鋪子差別可大了,夫妻兩且也不想沈三在那門面裝修上花了多少工夫和心思。王家夫婦且只是地里人,大字不識幾個,只會那印刷的手藝,不懂那生意上的門道,那些個讀書人進來瞧瞧也就走了,亦或者那貪圖便宜的人進來買一本。 王家夫妻把家中那印刷的伙計交給了老父老母,那人老手又抖的,印出來的書豈好看到哪里去,裝訂得也不盡人意,不少貪圖便宜的讀書人買過之后,不過十天半個月,那書竟是散了架,到那王記書局門前討要說法,竟是后悔不該貪小便宜,那沈記的書雖是貴了些,可好歹能用上個好久。 王記書局那生意便是一落千丈,不過兩月,便是關了門,開不下去了。 第20章 020 沈三還未想好印刷坊的銷路,這銷路且都跑了過來。 原是那王家夫妻原本供貨的那些商人們,王家夫妻雖未不給他們供貨,可這幾次來,那書印得著實太差了,有些墨跡糊了,還有些歪了,這書那兒賣得出去,那買進了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只能降價出售,也不求能盈利,回本了就是謝天謝地了。 卻也是不愿再到他家拿書了,都是一個縣里頭的商人,也就相鄰了幾個鎮上,消息靈通得很,得知那沈三也是被那王家夫婦罷了一道,卻是自個兒做起了印刷坊。幾個鎮的人相互走動,那春芳歇的名聲也傳了過來,尤其是沈三還把書局開到了縣里頭。 “沈老弟,你家那書可真是一絕,不說那樣子好看,就沖著那字,這書都可以收藏起來了?!币簧倘素Q著大拇指說道。 “是啊,沈老弟,那字是找誰做的模板???” 沈三不動聲色,拿起酒杯同一桌人致意,“找的是那山野中的隱世之人,此人于書法破有造詣?!?/br> 一桌人心中暗罵,可真是個老狐貍,他們怎的就沒碰到隱世之人,偏偏可就被他碰著了。 面上依舊言笑晏晏:“老弟好眼見,來來來,敬沈老弟一杯,可多虧了沈老弟,可算是解了咱們的燃眉之急?!?/br> 沈三舉杯:“沈某還要多謝各位兄弟,大家都是被那王家夫婦坑慘了,沈某亦是吃了苦頭,這做生意的,自是用誠信說話?!?/br> “老弟這話實在,咱們開門做生意的,就靠著這個誠信做到這一步,日后還要請沈老弟多多提攜?!?/br> 沈三與那些個商人定下了合約,上月月底申報下個月所需的書目,沈三每月月初供書,需先付定金,書到后再付余款,若書有印刷問題,可退回來換新的。 這也是兩全之策,沈三跌跌撞撞走到現在也不知被多少人坑過,吃一塹長一智,思慮也更為周全。 那些個商人也都是老實做生意之人,仔細核對那約定之后,也都簽下了這合約。 春芳歇的書就開始拉往周邊的其他幾個鎮了,那菱田村的村道上來來往往的馬車從春芳歇印刷坊拉了一車有一車的書。 村中人這才知曉那沈家三兄弟可真的搞出了名堂。 印刷坊再次招人,人手實在不夠,如今春芳歇供應著半個吳縣的書。之前沈大還覺得沈三建的太大了,如今看來這印刷坊還真需要這么大。 印刷坊的生意蒸蒸日上,沈家三兄弟又給了族里足夠多的利益,族中對此多有贊譽,那印刷坊生意好了,族中所占的那一成也就多了,印刷坊的職務也成了族中人爭相競爭的對象,尤其是那半大的小子,若是能在這印刷坊里做活,一年下來可有不少錢銀。 可那村里頭的人卻是日漸不滿,這般好事只得沈氏族人享有,那沈大不是里長嗎?怎得只考慮沈氏族人,且不考慮村中人。 沈氏族人嗤笑,可不見得你們把好處讓給我們。 黃氏和花氏這日子越發好過,回娘家也挺著腰板子,黃氏娘家在隔壁村子,且也不遠,而黃氏并不?;啬锛?,她娘家也是村里的富戶,日子過得也不差,無需黃氏多擔憂什么,只是有時候相互送些東西,黃氏膝下兒女也大了,愈發把那心思放在三個兒女上,娘家自是挪到了第二位。 花氏的娘家就糟心多了,花氏的娘常常竄沈二家門,打著惦記外孫女的名號上門要些好處,花氏在閨房里的時候不見得是她娘疼愛的孩子,可這一出嫁,這些念頭,她娘越把她放在“心尖上”。 “奈們這建了印刷坊怎得也不找些親戚人家,盡找一些外人?!被ò⑵疟г沟?。 花氏:“是他們三兄弟定下的?!?/br> 花氏那弟妹便道:“那印刷坊不是有奈們二房一份子嗎?讓姐夫說道說道,讓奈弟弟進去做個工養個家?!?/br> 花氏尷尬笑笑,且是應不下去:“這個不行,這印刷坊雖說有我們家一份子,可振武哪兒懂那些道,都是三弟在管著。大哥管著人手,建坊的時候就說了,這坊里頭只得是進了沈家族譜的人兒?!?/br> 花氏那弟妹埋怨那規矩,憤懣道:“咱們家還是親戚呢,這信別人,也不信那親戚人家。jiejie這日子過得好,也不管我們家這一群的死活,這有了好處且都給外人去了,虧得姆媽往日里最惦記jiejie?!?/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