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書迷正在閱讀:科學修真的五好家庭、通靈師搞養殖的日子、[陰陽師反穿]自從我抽到了茨木這大佬、忠犬養成計劃[娛樂圈]、單行道,逆行愛、封先生總是很美麗、鬼面將軍寵嬌娘、重生之離老子遠點、萬人迷快穿記事、終于撩到你
晏回又笑著搖搖頭,坦然答:“單現銀與房契地契鋪子就值五萬兩,別的珍稀物件還沒往里頭算。官位低的人家送的,岳父大人都沒收,這些都是朝中一二品大員送的,他不敢推辭,卻也不能安心收下,便將何人送的禮,送了多少,都列出單子來寫在了折子里,算是給朕過了眼,省得將來有人借此事參他折子?!?/br> 五萬兩。 唐宛宛瞠大眼睛,總算明白大年初五回門時,她娘說的那句“托宛宛的福,咱家寬裕了不少”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光是她生了兩個娃,家里就收了五萬兩的禮,別說他家還算沾上皇親國戚的邊了,以后這禮那禮收一圈,也就跨入貪官的門檻了。 五萬兩在晏回嘴里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可唐宛宛卻憂心忡忡,該怎么才能讓高官不送禮呢? 還沒待她想出主意,便覺一只祿山之爪從自己衣襟下擺鉆進來了。 “陛下!”唐宛宛抓住他的手。 “怎么了?”晏回輕描淡寫回了一句,眸底是不可錯辨的火。有時他甚至會想自己是不是中了一種名為“宛宛”的毒,只要在這龍床躺著超過一刻鐘,他的腦子就沒法想正經事了。 四目相對片刻,唐宛宛率先敗下陣來,輕聲說:“不能留印子,明天還約了其其格來挑首飾呢?!?/br> 第92章 貪墨 三月初二, 當夜子時,正是萬籟俱寂之時。 程家書房里卻亮著燈, 程國丈和兩個嫡子靜靜坐著, 皆不言不語。程實甫和程實震沒有父親那么沉得住氣,時不時還朝門外望兩眼, 不知在等什么。 分明是夜深人靜之時, 院子外卻忽然傳來一聲慌慌張張的高喝聲:“老爺,不好了!咱的私庫起火了!” 程實甫和程實震心口一咯噔, 扭回頭來低聲喚了一聲“父親?!?/br> 程國丈低低“唔”了一聲,面上神色晦暗不明, 他慢騰騰地穿起外衫, 雙手負在身后走了出去, 說:“你二人跟著來吧?!?/br> 說起程家宅子,里頭有兩個禁地,其一是元配老夫人病逝之處, 那個院子里三間屋,一到夜里就陰嗖嗖的。如今的老夫人剛過府時在里頭住過半月, 總說鬧鬼鬧鬼,只好換了個住處。 二來就是程老爺的私庫了,程家上下都知道這私庫里邊裝的全是老太爺到處淘弄回來的精貴玩意, 古玩字畫什么的,是老太爺一生積蓄所在。至于這私庫到底是什么樣的,這回總算有幸見識到了。 程管家慌里慌張地喊著:“快來人!把偏院的嬤嬤丫鬟都喊起來去井里打水,快救火!” 他話音剛落, 卻見自家老爺搖了搖頭,眼前烈烈大火,照得老爺眸底灼灼發亮。管家聽到自家老爺說“不必救火”,當下大吃一驚,忙問:“老爺您是不是糊涂啦?這是您的私庫??!” 程國丈老神在在地扯了扯唇,側耳聽著府門外兵士跑動的聲音越來越近,叫下人搬出了一張太師椅,面朝西面坐下,一瞬不瞬地望著漫天的火光,眼底一片晦暗。 在北城值夜的武德衛來得很快。京城的宵禁從子時到次日寅時正,這會兒夜深人靜,程家宅子卻是火光滔天,一眼就能瞧個分明,值夜的武德衛正是精神抖擻的時候,飛快地趕來救火了。 這夜里有一陣東風,風助火勢,程家的屋舍又是一間連著一間蓋起來的,大火很快從私庫延向了西邊宅子。侍衛不敢離火場太近,等到火被撲滅時已近黎明,西宅燒成了一片廢墟。 程家原本只有一個宅子,鄰居都是朝中官員,后來因人事變動,程國丈陸續把東西兩處宅子都買了下來,打通成一個了。 正宅住家中長輩,東宅住子孫,正宅的私庫與西宅相連,這被火燒沒的西宅里頭住的是仆婦和不受寵的姨娘,約莫三十來人,逃出來的沒幾個。清晨時只找出來一具具焦骨,抬出來一個個擺在路邊,上頭蓋一層白布,仆從連看一眼都膽寒。 而眾人分給她們的視線少得可憐,轉而關注起另一件大有文章的事——程國丈私庫中珍藏的字畫都被燒沒了,卻留下了好多古玩的遺骸,尤其玉石比銅鐵還要耐燒,一晚上也沒燒熔,明眼人略略一瞧,樣樣都是價值千金的寶物。 沒被燒干凈的古玩拿到朝廷上,令百官嘩然,心知國丈怕是要遭。官員家中的開支都在賬面上寫著,每年宮里要派人去查一回,這樣的私庫露在人前,脫不開一個“貪”字。 晏回把玩著放在自己案頭上的奇玉,面上冷意更甚,沉聲道:“令金吾衛去程家抄家,朕倒要瞧瞧還能搜出什么東西?!?/br> 跪在地上請罪的程國丈氣血上頭,竟當朝站起身來,指著龍椅上的晏回怒罵一聲:“逆子!” 殿上百官大驚失色,忙勸道:“國丈爺不可??!” “您說什么胡話呢!陛下恕罪,國丈爺是糊涂了!” 晏回眼角眉梢不動,把為程國丈求情的幾人先記在了心底,冷冷擲出一個字——“抄”。 “逆子,家門不幸??!”程國丈一個趔趄栽倒在地,抽搐了幾下,人事不省了。 百官嘩然失色,幾個太監將人抬去后殿,叫來太醫一診治,竟是中風之象。 太醫意思意思給扎了兩針,嚴肅地搖了搖頭:“陛下,程國丈年已六旬,心肝火盛,昨夜里外染邪風,今日又當朝驚厥,以致半身不遂。這是慢病,要治好起碼得花個十年?!?/br> 言下之意就是十年內就是個廢人了,再想想程國丈的年紀,這輩子別想站起來了。 得聞此事的太后渾渾噩噩一上午,問了太醫好幾回:“當真是中風了?半身不遂了?今后再也好不了了?” “這……”太后娘娘的問話里不掩歡喜,太醫不知該怎么答才好。按身份吧,程國丈是太后娘娘的生父;按人情吧,太后娘娘厭惡程家,京城無人不知。 晏回叫那出了一身冷汗的太醫下去了,這才說:“母后放心,院正帶著幾位太醫診治,都是如此結果,絕無誤診?;蕛喊褔伤突亓顺碳?,聽宮人說站在前門就能聽到后院女人的哭聲?!?/br> “竟真的,中風了?!碧蠛冒肷螞]眨眼睛,直到眼睛酸澀時才揉了揉,心口一陣熱,一陣涼,腦子里亂成了一團漿糊。許久之后才唏噓道:“你祖母是被他和那老妖婆活活氣死的。那么多年對我不聞不問,待我及笄,又百般算計我的婚事……” 太后說半截頓住了,忽然發現這些年代久遠的事她都快記不清了,又揀著印象深刻的幾件說:“可還記得你父皇御駕親征的那回?他受了重傷,一個月沒能起身,你父皇怕自己熬不過去,這才寫了傳位詔書于你。那時皇兒你年僅十五,難以服眾,朝中叫你父王退位讓賢的不在少數,百官之中竟有三分之一的都舉薦程老賊?!?/br> 太后語氣恨恨:“那時母后掐死他的心都有。再有,你即位后多年無子,京城中廢帝另立的傳聞也時常冒出頭來,似乎也有程老賊插手?!?/br> “母后跟他斗了半輩子,卻從沒抓住過程老賊的把柄,只能不讓程家子孫入朝堂。后來這宮里宮外只要一有壞事發生,母后就最先往他頭上想。有的時候母后也分不清自個兒是恨他恨得厲害,把所有壞事往他頭上安,還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告訴我,壞事就是他做的?!?/br> 晏回笑了笑:“如今母后再不必為此掛懷了,祖母在天有靈,也能暢快一回了?!?/br> 太后又靜默一會兒,想起來件要緊事,“那程家子孫該如何處置?” “如今贓款還沒清算出來,兒臣想著當按律處置,貪得少則貶為庶民,貪得多則流放邊疆。母后的意思是?” 太后靜思半晌,壓下心底的兩分不甘,點點頭說:“母后也覺得如此最為妥當?!?/br> 唐宛宛坐在下首乖乖吃水果,一直沒插話。待回了長樂宮,她揮退丫鬟,又關上門窗,這才神神秘秘地湊上前來問:“陛下你老實說,是不是你叫人放的火,你不是一直看程家不順眼,最近一直想收拾了他家么?” 從年后開始查的江南鹽稅貪墨一案已經有了些眉目,是晏回叫潛淵閣新臣暗中查訪的,從江南道查起,抽絲剝繭一路查到了京城,京城幾戶世家都被扯下了水,程家便是其一。晏回想將朝中貪官一次查個明白,只是陳年爛賬不好查,這些日子又有匈奴火器一事阻了一阻,貪墨一案進展慢了些。 如今程家這突如其來的一把火,倒讓時局一下子明朗了不少。 “不是朕叫人放的火?!标袒芈N了翹唇角,氣定神閑道:“朕要是知道這么做能氣得他半身不遂,早就派人去燒了?!?/br> 程國丈是陛下親祖父,這大逆不道的話把唐宛宛逗笑了,很快她又止住了笑,惴惴問:“我這樣幸災樂禍是不是不好?程家被燒死那么多人,我該哀嘆惋惜才對,萬一晚上做什么噩夢就不好了?!?/br> 身為程國丈親閨女的太后和親外孫的晏回都不哀嘆惋惜,她惋惜個什么勁兒?晏回一把摟住她的小蠻腰撈進懷里,低低笑說:“那今晚朕抱著你睡,有真龍之氣伴身,牛鬼蛇神就不敢近前了?!?/br> * 程家抄家當日,京城來看熱鬧的百姓不少,把這一條街圍了個水泄不通。路邊瞧熱鬧的百姓聚在一塊閑嘮:“好家伙,我都已經數了三百多抬,這可比當初皇后娘娘入宮時的嫁妝還要多出兩倍之數?!?/br> “這程家當鋪怎么就成了洗錢的地方了?當初我當了家里祖宗留下來的一塊玉,活當,當了二兩銀子,贖回來的時候也不過是二兩多一串銅錢,比別家當鋪還便宜呢些?!?/br> “嗤,人家貪的是大件,誰能瞧得上你那二兩東西?” “程家當鋪在京城開了六家呢,要是有問題,哪里能開得了這么些年?” 角落里停著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唐宛宛豎著耳朵聽著車外百姓的嘮嗑聲,正好聽到了這句,好奇地問:“陛下,程國丈到底是怎么貪的?” 晏回說:“京城的官員大多是雅貪,送東西的時候少有人送真金白銀,容易被查住,所以送些貴重字畫,前朝名士字畫、古纂奇刻往往價值千金??沙碳也灰粯?,程國丈此人有口皆碑,他在這個位子上呆了二十七年,自母后入宮后再沒升過官,近三十年從沒收過任何人的禮。程國丈自己從來不過壽,就連家中子孫辦喜事也從不收禮,帶了禮去的都不能入程家門?!?/br> “京官中開當平鋪的也有四五家,每月的賬面都會嚴查,當鋪不得超過五分利??刹榈迷倬?,也耐不住人家有那門路。以前朕一直抓不住他的把柄,這回方才知道其中關節?!?/br> 唐宛宛心里跟有貓爪子撓似的,連聲催促:“陛下快說?!?/br> “這回是審問程家當鋪掌柜時才知道的?!?/br> 知道宛宛腦子笨,晏回打了個比方:“假設想要行賄的官員有兩個,頭一人派小廝進鋪子,進門時小廝懷里揣著一件價值千金的古玩,進了當鋪把這件寶貝以幾兩銀子的低價當出去,拿價值千金的東西換了幾兩銀子,當鋪的賬面上就記——后唐白玉貔貅仿品,做工粗糙,死當,三兩收?!?/br> 唐宛宛瞠目結舌,又聽陛下說:“真品去哪了?自然是由程國丈收了。之后程家叫匠人仿著白玉貔貅做出一件贗品來,再放到當鋪之中去賣?!?/br> “想要行賄的第二人讓小廝拿著萬兩銀票去當鋪里買這件贗品,賬面上記——后唐白玉貔貅仿品,做工粗糙,四兩賣。而行賄者帶去的萬兩銀票都進了程家口袋。如此一來,不光賬面上查不出來,銀子和真品還都進了程家宅子,贗品也轉手出去了,當真是一點破綻都沒有?!?/br> 唯一遺憾的是這一場大火燒沒的家產到底值多少,卻是沒人知道了。 最后從私庫的遺骸中清算出來的家產僅有八百萬兩,貪污的罪名是跑不了的,可按盛朝律法卻遠遠夠不上誅族。再者說,程家身為太后娘娘的母家,抄家可以,滅族是一定不行的。時下重孝道,晏回身上到底流著著程家一半的骨血,若是違背律例就為將外祖家滅族,能被天下文人指著脊梁骨罵一輩子。 何況當初抄德妃母家魏家時,抄出來四千萬兩,都僅僅是將魏家子孫貶為庶民而已。有先例在前,這回也不能越過去。 * 此時的程家一片死寂,長子程實甫進了臥房,揮退了所有仆從,他走到床前探身輕輕拍拍國丈爺,好半晌也沒能把人叫醒。 程實甫微一思索,從袖中掏出一只小瓶,倒出一顆藥丸子,掰開父親的嘴往他舌根下塞進去了。 “咳咳?!背虈深^疼得厲害,他甚至意識不到自己這會兒口眼歪斜,短短幾個字都有口涎從嘴邊往下淌。程實甫湊到他耳邊,低聲問:“父親,您要說什么?” “抄家……的人,都、都撤走了?” 程實甫低聲說:“后院的地皮翻了三尺,沒翻出東西來,兵士撤走了,可整個宅子都被嚴嚴實實守起來了,怕是要將咱們拘禁到死。家中奴仆都被帶走審問了,不過他們都不是近身伺候的,問題不大,女眷那邊早早就交待過了,父親放心?!?/br> 程國丈深深喘了兩下,又問:“西院……” 程實甫低笑一聲:“父親神機妙算,西院只逃出來幾個仆婦,剩下的都張不了嘴了?!?/br> 父子靜默許久,程國丈右半臉皮跳個不停,沒再開口。 “爹,咱們程家完了?!背虒嵏﹂_口這么說了一句。家被抄了,父親中風了,還死了兩個姨娘,他說這話時本該是極痛心的,可面上表情卻與此情此景大相徑庭,眼底有一絲幽光灼灼發亮。 “喊人來吧?!背虈蓱脩瞄]上了眼,把舌下那顆微微發苦的藥丸子慢慢含化了。 第93章 清算 程家一倒, 其親家跟著遭殃。程國丈其人狡詐,給子孫選的親家沒一戶高門, 全是三品以下門庭。一來滿京城都知道太后不待見這個國丈爺, 二來程家式微,程家子孫那么多, 只程國丈和長子在朝為官, 真正的高門大戶瞧不上這樣的人家。 陛下忌諱結黨營私,程國丈最能拿捏得準分寸, 與幾戶親家極少來往。將這幾戶逐一排查了一遍,沒能查出什么來。 程家五族四百余人入宮請罪的時候, 唐宛宛正在養心殿陪著陛下用早膳。晏回這幾日事務繁忙, 總是不用早膳就去上朝, 省下早上那一頓。 唐宛宛連著送了三日早膳,總算回過味來了:“陛下是不是專門不用早膳的?就為了等我睡醒以后給你送早膳過來?” 晏回唇角一翹,沒作聲, 夾起一只什錦包子塞進她嘴里了。 聽到殿前監的通傳聲,唐宛宛想回避來著, 晏回卻說不必。 程家五族入宮請罪,父子孫三族,母族妻族各一。從古稀老人到學齡稚童都有, 互相攙扶著跪在白玉階下連聲請罪,四百余人從殿內一路跪到殿外。 已經是三月中旬了,清晨的日光微暖,唐宛宛卻覺得有點冷。聽到陛下淡聲說:“程大人貪污受賄, 悖逆不臣,目無君上,貪墨江南鹽稅十余年,錢款至今去向不明,罪當誅族?!?/br> “誅族”二字震耳發聵,唐宛宛聽得清清楚楚,沒忍住哆嗦了一下。 晏回這會兒滿心都在正事上,仍敏銳地察覺到了她這一動作,他沒有偏頭,卻在下一瞬準確地覆上了宛宛的手,稍用了些力握了握。 這會兒身前沒有遮擋,雖白玉階下的人都垂著頭跪著,唐宛宛還是怕人瞧見,跟游魚似的飛快把手縮了回來,兩手交錯著蹭了蹭掌心的冷汗。 唐宛宛自入宮來見陛下罰過不少人,有的打板子,有的罰思過,當初在陜南懲治貪官污吏的時候還曾砍過好些人的腦袋,流放之刑也有不少,可唐宛宛還是頭回聽見陛下口中說出“誅族”二字。 她告訴自己,別看底下跪著的四百余人都哭得聲嘶力竭的,可他們跟壞人是一家人,投錯了胎,就算自己沒做錯事,可跟程家沾了親帶了故,這就已經是錯了。 唐宛宛掐了掐掌心,強迫自己沒別過眼,心口卻有點微微的涼。 只知陛下接著說:“然我大盛律制,立太子一年內應大赦天下,不設酷刑。遂責令抄家,程家五族一切家產收歸戶部,旁系親眷遣回祖地,三代內不得回京?!?/br> 四百余人的嚎啕聲一頓,緊跟著哭聲更響亮了,這回成了喜極而泣。唐宛宛一時沒能回過神來,慢騰騰地轉過頭去瞧陛下,連底下山呼萬歲的聲音都變得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