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科學修真的五好家庭、通靈師搞養殖的日子、[陰陽師反穿]自從我抽到了茨木這大佬、忠犬養成計劃[娛樂圈]、單行道,逆行愛、封先生總是很美麗、鬼面將軍寵嬌娘、重生之離老子遠點、萬人迷快穿記事、終于撩到你
本書由 依米未央 整理 小說下載盡在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書名:生娃是國之大事 作者:宣藍田 文案: 唐家幺女,年十七,本有一樁大好姻緣,硬生生被當朝太后和太上皇給拆了。她被納進宮只有一個原因:京城傳聞唐家的姑娘各個好生養,實打實的旺夫旺子旺宅相。 而皇家連著幾代都是一根獨苗。傳至當今圣上,年十五登基,登基八年,至今沒半個兒女,還沒一個能懷上的妃子。如今外戚勢大,帝位堪憂,急需皇嗣救場。 當好生養的姑娘攤上有隱疾的皇帝,最大的愿望就是趕緊生個啥出來圓大臣的嘴。 唐宛宛: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生,但大家都說我們家的姑娘會生,一胎生倆、兒女雙全、光宗耀祖的那種。 晏回:說實話朕覺得朕沒毛病,但大家都說我有隱疾,久而久之,朕有點心虛…… 其實,我覺得感情這事可以慢慢培養,先婚后愛更有保障……你覺得呢? 食用指南: 1.古言輕松甜寵文,全程暖萌,有虐你咬我。 2.假高冷皇帝 x 傻白甜姑娘。 3.1v1,雙c,皇帝心理隱疾,輕度恐女(具體原因以后寫)求別問了t.t 4.先婚后愛再生娃,男主一點都不渣。 5.日更,不坑,有事會請假。 6.讀者群群號653765075,敲門磚為任一角色名。 內容標簽:宮廷侯爵 豪門世家 甜文 主角:唐宛宛,晏回 ┃ 配角:邊寫邊想 ┃ 其它:甜寵,帝后 作品簡評: 唐家幺女宛宛,本有一樁大好姻緣,卻因命格奇貴被選入了宮,只因京城傳聞她家的姑娘各個好生養,實打實的旺夫旺子旺宅相;而當今圣上登基八年沒半個兒女,如今外戚勢大,帝位堪憂,急需皇嗣救場。當好生養的姑娘攤上有隱疾的皇帝,最大的愿望就是趕緊生個啥出來圓大臣的嘴。文章脫離了宮斗文一向的框架,描寫了一個十分有人情味的皇宮。同時將一個傻白甜女主塑造得活靈活現,連她的愛情之路都惹人捧腹。文風歡快,行文流暢,人物鮮活,值得一讀。 ====================== 第1章 初遇 文和八年五月廿三。 天兒還未到最熱的時候,早蟬卻已經開了唱,聽得人心生煩躁。 帝師何太傅的府邸坐落在城北的淮水大街上,此時何府側門旁停著一輛雙騎的馬車,已經在此處停了一個時辰。這馬車以烏木為材,通身漆成黑色,車門和側窗都以黑色的錦簾遮得嚴嚴實實,連條透風的口都沒有,光是看著就覺得熱。 馬車的角落里掛著六只巴掌大小的琉璃瓶,里頭原先放著的冰塊此時已經化成了細碎的冰茬,稀碎一灘,看得人更心煩了。 車門吱呀開了一條縫,一雙白凈的手從門縫中伸進來,手中捧著一塊涼水濕過的帕子。車外的人恭恭敬敬說:“爺,咱們出宮已經一個時辰了,該回了?!?/br> 晏回接過濕帕蓋在臉上,闔上眼,微不可查地嘆了一聲。 何太傅連著三日告病在家,今日又閉門謝客,晏回在側門外等了一個時辰,何府下人進進出出通傳了好幾回,何太傅愣是不讓他進門。 晏回心里明白,老師是生他的氣了。 氣他剛愎自用,氣他破釜沉舟,氣他身為帝王卻不屑中庸之道,氣他破了父皇苦心經營十幾年才有的制衡之局。 念及此處,晏回扯了扯唇,他從五歲稚齡起便從師何太傅學習治國理政之道,這么些年,早對何老頭又臭又硬的脾氣有了深刻認識,滿朝文武怕是只有他敢將當朝天子拒之門外。今日雖入不得門,卻也見怪不怪了。 “回宮吧?!标袒卦捯魟偮?,耳畔隱有幾道風聲輕嘯,他眼皮一動,這是常伴他身側的暗衛,精通匿藏之法,因今日出宮不宜聲張,便沒帶禁衛軍。 馬車掉了個頭,正要回宮,何府一直緊閉的側門卻吱呀一聲開了。晏回心中一動,掀起簾子朝外看去。 不是老師。 行出來的是幾位年輕姑娘,其中一位身著藍裙的姑娘生得最好,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朝著身后的幾位姑娘揮了揮手,手腕上系著的小銀鈴隨著她的動作叮叮咚咚地響。這姑娘笑瞇瞇說:“不用送我啦,我家的馬車就在外邊呢,過兩天去我家玩呀!” “宛宛你趕緊上車吧,小心中了暑氣!”門里的眾姑娘都笑著應了,目送她出了門。 側門的三個臺階有些高,這名叫宛宛的姑娘提著裙擺,一階一階跳下來,往路邊這輛黑黝黝的馬車瞅了一眼,又一路小跑著上了不遠處停著的馬車。馬車接到了人,便吱吱呀呀走遠了。 晏回眸光有點涼,今日何府大門關著,側門也關著,把自己這個皇帝拒之門外??伤藭r方知:原來這閉門謝客還是分人的,何老頭稱病不朝,何家的小輩卻另請了嬌客過府? 雖然早知道何老頭的病是假的,可兩相對比,晏回還是有那么一丁點微妙的不爽。他手指扣了扣車窗,窗前很快地貼上一個腦袋,晏回隨口一問:“方才那是誰家的姑娘?” 大太監道己有一手記人的好本事,這京城只要七品之上的官家,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微一琢磨便答:“是唐易顯唐大人家中的幺女?!?/br> “唐易顯?”晏回眉尖一蹙,語速飛快:“就是那個上朝時站在我左手邊第九排、家中有兩個嫡子三個嫡女七八個孫輩、每年光是生辰禮洗三禮滿月禮就要辦好幾次、常被御史參大擺酒席鋪張浪費的那個金紫光祿大夫唐大人?” “就是那位唐大人?!钡兰耗税押?,心說陛下您記性真好,關注點卻有點偏…… “回宮?!标袒胤畔鲁梁谏能嚭?,身子向后一撤靠在柔軟的冰絲枕上,暑氣減了幾分,心里頭卻更添了兩分郁郁。 * 次日的太和殿上。 “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再議?!蹦贻p的皇帝字字鏗鏘,眼底卻有著顯而易見的疲憊,似乎一宿沒睡好。 站在太和殿中后位置的唐大人聽得有些心不在焉,所謂食君之祿分君之憂,那也得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為君分憂。 身為三品金紫光祿大夫的唐大人在朝十多年,平日里幾乎沒什么正事做,這么些年給陛下擬過奏章、寫過草案、掌過御膳、蓋過行宮…… 金紫光祿大夫一職本就是個閑缺,為散官,大事用不著他,小事缺人手的時候拿他去補個漏。唐大人管了多年雜務,至今也沒分清自己的職權是啥,能上朝聽政都算得上是陛下仁慈。 正這么神游天外,平時摸魚從沒被抓住的唐大人今天卻忽然被年輕的皇帝點了名:“唐大人意下如何?” 前后左右一小片散官隊伍立馬挺直了肩背,各個精神抖擻。唐大人把臨到嘴邊的呵欠硬生生咽下去,心中不由惶恐:陛下我錯了,您剛才說什么來著? 身為朝中的老油條,唐大人深知滿朝文武只有自己一個姓唐的,念及此處忙穩住心神,腦子飛快一轉——方才議的是江南水患的事,雖他走神了,沒聽到陛下說了什么,可知道議的是什么事也足夠了。 陛下一向心善,百姓遇上天災自然是要撥款賑災的,絕無第二種可能。想明白這點,唐大人向左行出兩步,恭恭敬敬答:“臣以為此舉甚善?!?/br> 年輕的陛下一向冷面嚴苛,今日竟破例地在朝會之上微微勾了勾唇,面上浮起一個冷淡的笑,聲音也是淡淡:“甚好。今年夏末的選秀名錄一事就交給你整理了?!?/br> 唐大人:“……”方才議的不是江南水患之事嗎?什么時候成了選秀一事了! 晏回微一沉思,又叮囑道:“不必大肆鋪張,只選三人,填滿四妃之位便可?!?/br> 下了朝的唐大人有點心累,走在太和殿前長長的白玉階上,平時都有好幾位同僚上前跟他嘮嗑,今天卻一個都沒有,如避蛇蝎一般離得他遠遠的。 這擴充后宮放在歷朝歷代都是一件好事,除了一種情況會是例外:皇帝老得不行了——這種情況誰也不樂意送自家閨女進宮,沒準剛進宮皇帝就崩了,落不著孩子不說,還得守一輩子活寡;若是受老皇帝寵愛,被帶上殉葬那就更苦逼了。 然而今上年僅二三,身體康健,還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這點不成立。 陛下只有他登基那年,后宮被塞了六個姑娘進去,可其中身份最高的也不過是一個正二品特進的次女,被封為德妃。唐大人掰著指頭算了算,如今是文和八年,離陛下登基已經過去八年了,這六位妃嬪卻沒一人提過位分,至今后位空懸。 八年來,這還是陛下頭回親自提選秀的事。按理說眾臣應該上前來可勁跟唐大人套近乎才對,然而此情此景卻大相徑庭。 那么陛下想選個秀,為何就沒人樂意呢? 因為這位英明的陛下年十五登基,登基八年,后宮六嬪,卻至今沒一個子女,也沒一個能懷上的妃子啊……甚至坊間有傳聞說,德妃每每歸寧,被雙親問起此事時從來都是避而不答,笑得發苦。 唐大人不止一次地揣摩“笑得發苦”這詞的深意。 以前陛下還會抬出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天下未安,朕無心顧及小家?!焙髞磉吔诒菹碌挠⒚髦笇缕搅伺?,中原越來越有錢,各地人民安居樂業。陛下似乎再找不出新的借口了。 大臣們每每提到立后或是擴充后宮或是傳宗接代的事,年輕的陛下就黑臉,眾老臣組團苦苦相諫,陛下被逼急了,有那么幾次甚至甩袖退朝,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慢慢地,眾大臣悟出了味道,同為男人自然明白男人的苦衷,再沒一個敢提擴充后宮的事了,卻各自起了些歪心思,朝中局勢也漸漸看不清了。 如今陛下忽然提這選秀的事,難不成……是多年的隱疾治好了? 可選秀是要從大臣家中挑姑娘啊,誰家姑娘樂意身先士卒地去試個水?要將秀女名錄列出來呈上去,這明顯是個得罪人的苦差事啊。唐大人越想越愁,眉尖擰成了深深的川字。 他正這么胡思亂想著,此時卻聽到一道女聲喚他:“唐大人?唐大人留步!” 唐大人回頭去瞧,見來人是一位身著藍裳的女官,約摸不惑之年。能在外廷行走的女官不多見,不知是哪位娘娘身邊的得意人。想到官員不能與內廷私交的規矩,唐大人心中一凜,立馬退后兩步,躬身行了個禮,扭頭快步就要走。 卻聽身后的女官追出了兩步,壓低聲音道:“唐大人,我是太后娘娘身邊的菏賾,奉太后口諭與您問兩句話?!?/br> 唐大人停下腳步,半驚半疑地望著她。 第2章 入宮 唐宛宛做了一個傻兮兮的夢。 她夢到自己嫁人了,八抬花轎比她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她娘掀開簾子笑瞇瞇抬進來一麻袋蘋果,跟她說:“傻囡囡,娘知道你胃口大,省著點吃啊,別吃完了,拜堂的時候手里得拿著個蘋果?!?/br> 唐宛宛笑得比鬢邊的杜鵑花簪還甜,頗有興致地扯下了蓋頭,蹲在麻袋旁邊數蘋果,壓根忘了自己該去瞧瞧相公什么樣。 “咚鏘——”鑼鼓聲一響,她就醒了。 唐宛宛回味著這個沒半點邏輯的夢,笑得在床上打了好幾個滾。她的親事早在一年前便說和好了,對方是書香門第出身,此時離她出嫁的日子也不過三月,想想還挺期待的。 床帳外傳來丫鬟小芷的聲音,厚實的床帳被她從外邊拉開,一下子天光大亮,“小姐快醒醒,奴婢一早上喊了您四回,老爺下朝都回來了,喊您去說事呢!” 唐宛宛哼哼著翻了個身,腦門在枕頭上磕了幾下,徹底清醒了。 唐家四小姐嗜睡,這是唐府中人盡皆知的事,小廚房每天卯時做好早膳,一個月唐宛宛能按點吃的次數超不過三回,早膳端過去幾回都能原封不動送回來。 唐夫人快到而立之年時才有的唐宛宛,明明懷孕時好吃好喝供著肚子里的小祖宗,從沒受過驚著過涼的,偏偏生下這么一朵嬌花,平日里身體康健得很,偏偏風吹日曬雨淋全都沾不得。 萬幸是個富貴命,這要是生在貧苦人家,不知得費多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