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 大家都等著看結果,那就一個大章發上來。接下來我休息幾天,構思一下第四卷~ 第96章 燕通判 回程燕韶南沒忘記特意去接上了陳嘉陽一家子。 還未走出白州境,就有驚人的消息傳來。 先是顧命大臣黃太保突然失勢倒臺。 黃襄敏此次出事到不是因為他借著馮全案想要殺盡天下方士,也不是酷吏郭濤遭彈劾把他牽扯出來,這些都是小節,真正的原因是密州出大事了。 大楚諸州,密州最北,北邊和胡人接壤,又沒有天險可據,自大楚立國以來便紛爭不斷,朝廷只能派重兵駐守。 胡人靠放牧為生,每到冬天,草場被大雪覆蓋,別說牲畜了,人想生存下去都是不小的考驗,所以每到入冬前后,必然傾全族之力到大楚的地盤來劫掠一番。 今年早些時候據探子回報,北胡那邊換了新首領,新當權的這位弒兄殺侄,估計接下來會內亂個三五載,沒有精力來大楚鬧事,哪知道霜降前后,數千胡馬突襲密州的居安關,楚兵大敗,守關參將褚英戰死,胡人長驅而入,一時間居安關附近的老百姓慘遭涂炭。 京里最先得到居安關失守消息的不是內閣和兵部,而是此次敗軍主帥征北大將軍姜同光的家人。 姜、黃兩家乃是兒女親家,姜同光的長子接到父親密信,趕緊去求岳父黃襄敏,言道父親已經集結了兵馬,要同胡人決一死戰,懇請岳父能將戰報壓上幾天,等打了勝仗的消息傳回來,再一起上呈御覽。 黃襄敏思量再三,抵擋不過老妻和愛女的眼淚,又想著往年胡人也有破關的時候,搶夠了自然就撤了,估計著親家也是做這個打算,敲鑼打鼓在后面把敵人送走,就說打了勝仗,粉飾過去。 是以他便派心腹盯著,等密折一入京,就將其扣在了兵部。 哪知道今年胡人胃口奇大,姜同光帶著大楚軍隊再戰又是慘敗。 黃襄敏私扣密折的事也被抖落出來,皇帝早看他百般不順眼,這下好不容易拿到了把柄,雷霆大怒,誰求情都不好使,直接將他官職一擼到底,打入大牢。 燕韶南自然不可能知道當中的詳情,但崔繹知道啊。 這些事都在忠實地遵循著前世的軌跡,只是他雖然自將來而來,卻被迫琴弦里安家,隨著燕韶南遠離了朝堂,暗無天日,不知寒暑,突然聽到黃襄敏下獄的消息竟是愣怔了很久。 亂世,這就要開始了么? 前生黃襄敏倒臺之后,余下幾個顧命老臣知道皇帝羽翼已成,急于收回權柄,紛紛告老去職。 一直以來被排斥在外的勛貴們開始掌權,很快內閣首輔吏部尚書孔詠德獨木難支,不得不讓賢,皇帝終于如愿以償,然后發現貴戚們在他的縱容之下已經尾大不掉,再后來,就是梁王造反的冤案,大楚朝人命如草芥,砍倒了一撥又一撥…… 崔繹由黃襄敏失勢想到梁王,叫燕韶南去打聽誰帶兵去了密州,接替姜同光抗擊胡人。 燕韶南費了好一通事,才打聽到京里的最新消息,聽說臨危受命正是梁王。 她不由地嘀咕:“那個花花太歲,到底行不行???” 崔繹想告訴她,自然是行的。 燕韶南只聽說梁王縱情于酒色,內宅妻妾成群,卻沒見過此人慷慨豪邁的一面,崔繹與梁王相交多年,知道他輕文重武,尚義任俠,此去密州一展抱負,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當下和未來不時在腦海中交會,崔繹心情十分復雜,半天沒有出聲。 燕韶南這時還有閑心關注國家大事,等回到鄴州,進入歸川府,她突然聽到有關父親的消息:安興縣令燕如海調任鄴州,任泉關府通判。 父親才剛剛上任半年,就要換地方了么? 通判是正六品,父親升官了。 燕韶南估計著是馮全案鬧得沸沸揚揚,袁正方押送一干人犯和那條大鱷魚進京動靜太大,加上查抄馮家,上面得了好處,這是論功行賞來了。 她不及和羽中君以及隨行眾人討論此事,急急忙忙往回趕。 此時歸川知府許清遠、同知宮奇略和通判趙曦都聚在安興,為燕如海慶賀兼送行。 秋后刑部的復核下來,秦泰來和歐陽澤等一干死囚已經開刀問斬,河堤修建十分順利,賑災的錢糧也已運至,各衙門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燕如海這兩日閑下來四處走走,見安興縣城重新有了生氣,心中頗多感觸。 許、宮二人吃過酒送上禮物聊表心意。 趙曦同燕如海關系非比尋常,找機會二人單獨聊了好半天,趙曦暗示他短短半年便能從知縣越階提拔,去泉關做知府的副手,實乃本朝罕有,固然是因為燕如海能力出眾,朝里有人撐腰亦是關鍵。黃襄敏倒了,勛貴們紛紛出來掌權做事,魏國公必然不會落于人后。他們這些嫡系都該飲水思源,做好襄助的準備。 燕如海一一應承。 他自己也知道座師張毓對他并不上心,這次的升遷當是小公爺出了力,只要不違背道德良心,他自然應該投桃報李。 趙曦又傳授了一些他多年做通判的經驗和訣竅,最后鄭重建議燕如海還是要好好找個師爺。 燕如海用慣了計航,決定要帶著他去新地方上任,只等女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