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魏璟頹然將書放下,合衣倒在床上,嘴角沁出一絲冷笑。 今天,自毛氏說完給楊娥主持公道那話,他就回了府。路上遇到三兩個丫鬟,他覺得滿身燥熱,竟有些撐不住想要上去摟抱一番,強撐著回屋灌過一壺涼茶又拿冷帕子凈過臉,身上那股莫名的熱才散去。 魏璟又不是傻子,將事情頭尾一想就猜出個七七八八,再跟秦夫人兩下一對證,真相就原封不動地顯露出來。 引他上鉤的帕子應該是沾過藥粉的,要不怎么會有那么甜膩的桂花香,而且小丫頭特地在上風處抖了抖,露出上面繡著的名字。 然后他就跟豬油蒙了心似的,不管不顧地跟在小丫頭的后面,甚至在看到“楊妡”柔弱的身影時,他身體的某一處還悄悄地抬了頭。 否則,旁邊還有丫鬟在,他怎可能當人面輕薄“楊妡”。 再者,當時凝碧樓戲臺剛開場,鑼鼓喧天的,怎么別人沒聽見那聲尖叫,偏偏毛氏就恰巧經過聽見了? 毛氏真正是個“好”祖母,楊娥也真正是個“好”表妹。 兩人合著伙兒算計他,他當然得“好好”對待楊娥,遂了她的心愿。 魏璟“呵呵”冷笑,猛地吹熄了蠟燭。 夜空墨藍,月色淺淡,使得天際綴著的繁星愈加明亮,一閃一閃地眨著眼睛,像極了楊妡那水秋水剪瞳。 魏珞打兩趟拳,自井里提上半桶水,嘩啦啦澆在身上。 天熱,井水便顯得格外涼。 這涼意將他才始出得一身熱汗盡數驅散,從內而外地清爽。 承影忙不迭地將棉帕遞過來,低聲問道:“張大娘鍋里留著大骨湯,您要不要喝一碗?放到明早怕是要壞了?!?/br> “好,”魏珞應著,用棉帕把身上水珠擦干,也不顧褲子是半濕的,大大咧咧地坐在石凳上,仰了頭望著天上繁星出神。 不知為什么,他心里有種莫名的感覺——楊妡似乎對薛夢梧非常關注。 記得上次他無意中提到,她就像受了驚似的,而這次,有一瞬間,她的臉白得可怕,仿佛馬上要暈倒似的,手也涼得嚇人。 為什么呢,難不成她認識他? 可想想就知道根本不可能,薛夢梧到京都沒兩年,而楊妡又養在深閨,一年之中除去有數的幾個日子能出門,其余時間都在內院,即便想認識也沒有機會。 突然地,魏珞腦中閃過一個念頭,會不會楊妡跟自己一樣,也是重活一世的? 轉念一想,便否認了。 初次見面的時候,他看得分明,楊妡根本不認識自己。再者,倘若她重活一世,肯定會對魏璟避而遠之,燈會那天就不可能隨魏璟過去。 還有上一世,兩人相處并不和諧,她待他有多淡漠多畏懼,兩個人都知道,再世為人,她會愿意嫁給他? 也不知她前世最后如何了,聽到他亡故的消息,有沒有為他流一滴淚?或者,會覺得輕松了很多,終于能夠擺脫他,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做得隱秘,再不會有人知道。 魏珞輕輕嘆口氣,就聽身后腳步聲響,承影端了大盆過來。 “里面還有不少rou骨頭,我把浮油撇掉重新熱了熱,”說著泰阿拿著三只碗并一碟饅頭也自屋里出來。 三人也不點燈,借著月光星光啃完骨頭喝完湯,心滿意足地擦擦嘴。 魏珞低聲吩咐,“這幾天去打聽一下五姑娘?!?/br> “打聽什么?”承影問道。 “隨便,能打聽到什么就是什么,喜歡的東西,討厭的東西,小時候的事情,不拘什么都可以?!?/br> 泰阿想了想,道:“我們也只能在外院打聽,可內宅女子的喜好基本傳不到外頭,怕是根本打聽不到有用的消息。如果問太多了,于五姑娘聲名有損,爺想要知道什么不如直接問楊二老爺?!?/br> 魏珞沉思片刻,“你說的對,是我考慮不周,你們也別特意打聽了,平時留心著就行。我找個由頭問問二老爺?!闭f罷,起身進了屋。 承影一邊收拾碗筷一邊問:“爺打聽五姑娘干嘛?” “你脖子上面長得什么,不會動動腦子?”泰阿彈一下承影腦門,“自然是問清楚了以后討好五姑娘,你沒注意,爺對五姑娘的事兒格外上心,就為個葡萄枝子跑了趟大興,又跑趟昌平,還往寧夏寫信。你好生學著點兒,以后五姑娘嫁過來,肯定會跟著好幾個陪嫁丫鬟,你表現得好,沒準五姑娘就準許你娶一個?!?/br> “真的假的?”承影“嘿嘿”傻笑兩聲,“我就隔著老遠看過五姑娘兩回,也沒注意她身邊丫鬟長什么樣,有沒有好看的?” 泰阿又彈一下他的腦門,“自己打聽去?!?/br> 魏珞耳力好,隔著洞開的窗欞聽到兩人嬉鬧聲,想象著楊妡嫁過來之后的生活,慢慢彎了唇角。 *** 有了毛氏跟魏氏的cao辦,楊娥的親事進行得非常順當,無論問名還是納吉、納征都遵循了古禮,極為體面。 婚期也定好了,十月二十八,雙月雙日的大吉日子,剩下不到四個月的準備時間。 按照萬晉不成文的風俗,女子出嫁最好在十五到十七歲之間,滿了十八就可以稱作老姑娘了。說出去不太好聽。 只是時間有點趕。 毛氏把內院風景最好的來儀閣安排給魏璟做新房,不但讓匠人粉刷了墻壁,更換了門窗,還加蓋了一排后罩房。 楊府這邊,魏明容的嫁妝盡數留給了楊娥,包括一整套的花梨木家具。 魏氏拿出公中的一萬兩銀子給她添置了兩間地角極好的店鋪和四百畝地,還余下三千兩,魏氏又私下添補了些,湊成六千兩,當作壓箱銀。 嫁妝解決了,剩下的只有喜房內的各樣繡活兒。 諸如喜帕、喜簾以及椅子上搭得椅袱等物在喜鋪里都能買到,唯一需要楊娥親自動手的就是嫁衣。 魏氏特地從針線房挑了四個手藝好而且父母均在兒女俱全的繡娘給楊娥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