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大宋的問題,除了武人地位低下,沒有合適的將才,以及步卒的戰斗力低下外,最嚴重的,其實就是沒有足夠優良的馬種。 南渡之前,北宋還能和草原互通有無,南渡之后,哪里來的良馬種,又哪里來的足夠的地方練兵? 想蒙古的鐵木真在金兵放棄了許多戰略要地,退到某處固守之后,無奈西征,之后摧枯拉朽地滅亡金國。 金國的末代皇帝和理宗趙昀是同一年登基的,金主登基的時間還要早上大半年,而金國在公元1234年滅亡,南宋在金亡后還堅持了四十多年。要知道,那個時候的蒙古可以說是集結了大半個地球的資源——美洲和非洲在那個時代幾乎可以不算——來攻打大宋,可以說,宋人的戰斗力是足夠的,防守能力很強,而且那時候連竹制火統這樣的“神器”都拿出來了,可見宋人的努力程度。 但是,想要反擊,孝宗后的那一次次失敗就是鐵證。 鐵騎很重要,但是不幸的是,宋朝缺良馬。 北宋的滅亡是聯金滅遼,而南宋的滅亡則是因為聯蒙滅金,但是朝中的有識之士,早在金國滅亡之前幾十年,就注意到了草原上崛起的蒙古,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一直與其若即若離。 嘉定十七年,金國同樣新主繼位,完顏守緒停止了攻宋,因此南宋與蒙古之前頻頻的聯絡又中止了。 這是在趙昀登基之前發生的事情,若是依然是史彌遠主政的話,南宋與蒙古的聯系還要到很久之后才繼續開始,但是現在,趙昀已經等不及了,雖然是與虎謀皮,但是他還是要做一下。 至于史彌遠,很快就不會對他造成阻礙了。 作者有話要說: 在宋朝,“愛卿”這個稱呼還是男人對女人講的情話,“小姐”指的是某種特殊職業,兄弟之間互稱一般叫排行“大哥、二哥”之類的,所以皇帝稱臣子不會叫愛卿的233333一般都是相公【對宰相的尊稱】、平章、侍制之類的官職稱呼或尊稱。 本來想這章解決史彌遠和趙竑的,結果發現還要一章。 第159章 天賦 寶慶元年八月, 宰相史彌遠有疾, 天子親遣御醫探視, 然而史相的病情卻越來越重,天子一日數次, 親往探視。 八月十五, 本是中秋佳節, 然而相府的人卻一個個愁眉苦臉的。 相公的病越來越重, 雖然官家甚為重視,但是史府的尊榮都是靠著相公得來的,若是相公去了……他們簡直不敢想象! 宮中今日有宴,不過宴會結束后,官家就匆匆忙忙帶人來了相府。 史彌遠躺在他的臥房之中,大宋一向實行的是高薪養廉制度, 高級官員的生活很好,甚至可以說是奢靡, 然而這是國家福利,和位列宰相的這些大員們相比, 不將苑囿算上, 大宋皇宮可以說是寒磣了。 “相公可要趕快好起來??!自從太后不再垂簾,我一切都仰賴著相公呢!”在史彌遠的床榻邊上,穿著便服的天子趙昀情真意切地說道。 “官家不必自謙, 老臣不過是暫作輔助,官家胸中自有丘壑?!彪m然是這么說著,但是史彌遠顯然是聽進了趙昀之前的話, 曉得他掛念著自己,心里也自然想快點好起來。 想當年,大宋還在舊京的時候,仁宗皇帝也想親政,還不是被底下的大臣們刻意呈上的用晦澀的言語寫上的諸多瑣事給嚇退了? 底下的大臣不想讓皇帝提前掌權,故意報上的都是無關緊要的瑣事,以及刻意地咬文嚼字,這都是能用手段。 仁宗那是自幼接受天子的教育的正統繼承人出身,他都被這手段嚇退了,原本只當了兩年多的嗣沂王、最近一年才當上官家的現任天子,每日只在史彌遠看過、寫過意見的奏章上寫“可”或“允”的,能有多少治國的手段? 當今官家還有得學呢! 史彌遠毫不懷疑趙昀希望他趕快好起來的話語里的情真意切。 “相公病了這些日子,我在宮中頗覺拘束,相公薦給我的那幾人,都不及相公的本事,我出宮不方便,讓他們有事還得常來相公府上走動。這么些日子過來,不知相公可有話囑我?”趙昀又這么說道。 他說的史彌遠推薦給他的那幾人,其實都是早在寧宗年間就已經“出名”的史彌遠的心腹,這幾人在民間的名聲可不好,有個合稱的稱號,叫“四木三兇”。 史彌遠自己獨相十幾年,可見他對權力的掌控欲是非常重的,四木三兇雖然依靠阿附他得到了高位,但是想要再升高一點,與史彌遠抗衡,那真的是不可能了。 史彌遠雖然病了,但是對于朝政的掌控他是不愿放手的,這些黨羽自然也常來他的府上商討對策,然而自己私底下過來是一回事,天子親自囑咐過來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史彌遠也聽手下這幾人說當今官家不頂事,一件事要看過好幾人的意見才下決定,不過好在他們都有來找自己商討對策,朝政還沒脫離自己的掌控。 只是他們都說官家優柔寡斷,如今怎么看來,是官家想從他們那里知曉自己的想法,偏這幾人說的時候都藏了私心,才讓有些事,一直到官家來府上的時候,自己親自與他說了,才辦成的? 這么想著,又聽官家另外說起一件事來:“真侍郎屢屢出言不遜,然而畢竟是理學宗師,素來為人尊崇。李御史、梁寺簿一直揪著不放,卻是過了。我素來聽聞相公尊崇理學,真侍郎等,當年還是相公數次征請來的,看在這情分上,朕覺得,到時候尋個名目,允了他們辭官的想法也就是了。相公覺得如何?” 雖然史彌遠一直在為朝堂上,真德秀、魏了翁等食古不化、一直以來對他借著官家下的任命推脫不已、揪著濟王趙竑事件不放的理學宗師感到煩惱,但是原本他請這些人來就不是因為兩邊對上了路子,而是他需要理學的名聲來為自己做掩護。 原先官家一直護著這幾人的時候,他心里還有不滿,覺得官家雖然受了自己的影響,對理學有好感,也不能太護著這些老匹夫,手下的李知孝、梁成大頻頻彈劾一些不肯阿附的人,偏這幾人運道好,官家一直護著,史彌遠原先也是鉆了牛角尖,不過今日趙昀與他說道一通,他便知曉了其中的意思! 官家還是在為他的名聲著想呢! 當今官家如今登基尚不足一年,且是史彌遠一手扶上皇位的,只看如今,他不愿意達成史彌遠心愿的幾件事也是為史彌遠好。 這么一來,史彌遠心中自然想起趙昀之前的話來,對黨附自己的這幾人也有了懷疑。 別以為他大權在握底下就沒人會背叛他,當年神宗朝的王荊公王安石,后來的新黨都是他手下那一幫人,后來那些人可曾顧及同僚的面子,不還都是各斗各的,互相使絆子嗎? 人啊,到底不能把現實想得太好了。 史彌遠只覺得是因為自己病了,手底下的人開始有不安分的了,想著病好的時候再提拔一些人牽制他們,壓壓他們的氣焰,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身體絕無可能再像從前那般健康了。 趙昀離開史彌遠的房間的時候,在房間的角落里,還擺放著他專門讓人賜給史彌遠的、能將物品和人面照得纖毫畢現的稀有鏡子。 那鏡子是水銀鏡,全皇宮也只有三副,一副在史彌遠這里,另外兩副分別在楊太后和濟王趙竑那里,就連天子自己都用的是不甚清晰的銅鏡。 水銀有毒,水銀鏡當然是特制的,在鏡子背面涂抹后還要加層防護,但是趙昀這個心黑手辣的,可不會這么純良。 史彌遠的鏡子是他登基之后不久贈送的,而一向身體狀況良好的史相,會在這個時候病重,是因為慢性水銀中毒,之后他老人家還能活多久,或者說當多久的宰相,那就得打個問號了,要知道,以他的身體狀況,一不小心中個風,那就不得不告別相位了。 趙昀看望過史彌遠后,大概是心理作用,不久之后,史相就能如常上朝了。 正是在理學人士抨擊史彌遠抨擊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趙昀向史彌遠提出了一個想法——希望大宋能從大金得到一些良馬的馬種。 一向是主和派的史彌遠為天子提出的這個想法深深地震驚了,良馬的馬種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武事上,這意味著戰爭,和他一貫的與金人議和的主張是想違背的。 趙昀正是韜光養晦的階段,又怎么會讓史彌遠認為他想要支持主戰派,不受控制呢? 趙昀希望得到的良馬的馬種不多,至多不過百匹,對于整個大宋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再加上路途中可能有的疫病和死亡,真正能到達大宋的良馬并不多。 更何況,他敢光明正大和史彌遠這個堅定的、大宋朝堂上如今最大的主和派提出來,就足以向史彌遠證明他的“無愧于心”了——雖然無論是歷史上的親政后那段時間的理宗趙昀,還是現在的趙昀,他們都是主戰派。 僅僅是少部分良馬的話,其實用途有很多,當年大宋尚在舊京汴梁之時,也沒少和遼國交流,仁宗駕崩時,遼主泣執使者之手,言四十余年未聞兵戈,可以說,當兩國的關系處在蜜月期的時候,相互之間的交流是關乎到了許多“命脈”的,包括馬種。 要說的話,權貴們手下是有一些極其出色的馬匹的,只是愿意貢獻出來的人不多。 大宋在史彌遠的主持下增加了向金國的歲幣,恰逢金國新主登基之后,對大宋的態度緩和了下來,趙昀覺得,在歲幣交流之后,讓金國給大宋一些足夠優良的馬種,并不是什么大事。 更何況,他的目的也不是金國。 蒙古,才是他關注的目標。 而且蒙古最后攻宋的時候,宋人已經發明了竹制火統,黑科技方面絕對是領先的。 有著能夠讀取原身相關又擴大到整個平行世界的歷史進程的天賦技能,再加上無論是宋人的火統還是明人的火炮都是沒有攀登科技樹的古人都能夠盡快完成的產物,趙昀對未來很有信心。 至于為什么需要馬種,那是因為,如果要反擊的話,比之固守的步兵,當然是騎兵的威力更大,至于這中間需要的時間,他還不急。 作為異世界青龍一族的族裔,除了讀取世界進程以達到近乎“全知”的天賦技能之外,趙昀在大宋龍氣的幫助下解鎖的最新技能,是為繁衍。 作為經濟作為繁華的時代,雖然在軍事上頗為令人詬病,但是大宋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大宋的人口堪稱有史之最。 而倒霉催的大宋直系皇族一直以來都子嗣不豐,這也讓每一任宋朝皇帝有一個子嗣豐茂的愿望。 再加上趙昀的內心,無論是對大宋人口繁衍還是對馬匹、稻谷乃至其他有用的生物的繁衍都有極大的希望,最后,促成了他的新的技能的解鎖——繁衍。 趙昀:我可是天生自帶金手指的男人??! 作者有話要說: 趙昀同學切開黑。 已知技能: 1、預知及通曉歷史 2、繁衍 基本上可以把他當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的湯姆蘇【喂!】,還自帶子嗣豐茂光環,等到南宋奪回舊地,重新遷都之后,知道子嗣問題和宮殿建筑有關,一定會改,然后就不用擔心下一代的子嗣健康問題了。 宋朝好難寫qaq看到那些史料內心好難受 第160章 大權 寶慶元年九月, 濟王趙竑、天子趙昀以及宰相史彌遠一同游湖,不幸恰遇驟雨, 小舟側翻, 三人盡數落水。 很快,就傳出了濟王以及史相一同病重的消息。 天子的身體狀況在御醫的報告下, 基本上高位官員家中都有數了。 相比于最近一年身體狀況急劇下降的濟王, 以及之前才剛剛病愈的史相,天子趙昀的身體狀況可以說是很好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需要好生調理一段時間,更不用說身體狀況不如他的濟王和宰相了。 還在病榻上的趙昀向御醫們關切地詢問完濟王和史相的情況后,就不再做什么了。 他還是個病人呢! 而且好不容易等到這么個機會, 他怎么會放過? 其實這次游湖不是趙昀自己提出來的, 趙竑和史彌遠兩個人相看兩厭, 他一向通情達理,也不會非要拉上這兩個人一起游湖。 大宋宮廷的苑囿雖然很美, 然而無論是趙竑還是史彌遠,應該都不愿意和對方一起欣賞這湖光山色的美景。 史彌遠是在趙竑和趙昀一道游湖的時候過來的, 見面了之后, 為了惡心趙竑,雙方反而同行了。 因為是在皇宮本有的苑囿內游湖, 所以湖上的小舟都是樣式輕便的類型,類似李清照詞中提過的“舴艋舟”,而這種小舟, 在天氣惡劣、載重又多的情況下,若是舟上的人出了什么異動的話,是很容易側翻的。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秋季,將近冬季了,雖是白日的時候掉入水中,然而恰逢驟雨,落水的感覺,真的是誰冷誰知道了。 “官家,濟王的婢女說有要事稟報,而后奴婢等人在濟王那里,發現了這個?!壁w昀和趙竑、史彌遠等人一樣臥床不起,不過狀況比他們要好一點,思維都還清楚,現在,伺候他的宦內侍正拿著從濟王那里意外得來的“證據”稟報,或者說,邀功。 趙昀垂眸,看著兩塊寫著他和史彌遠的生辰八字的木板。 說實話,他對巫蠱之術沒那么看重,在他那個世界,神秘力量還有所留存的地方,或許有可行性,但是在這個世界,整個世界有金手指的就他一個人,剩下的奇人異士又因為他的龍氣盡數被免疫了,巫蠱之流,對他真的沒什么用,還不如大宋宮廷傳承的牽機藥——就是太宗賜死后主李煜的那一種□□——對他的身體傷害來得大呢。 根據稟報之人的說法,濟王一直對史彌遠懷恨在心,徹底失勢之后,選擇了用巫蠱詛咒史彌遠這一種方法,至于趙昀,他真的是順帶。 不過他登上皇位之后目標比史彌遠還明顯,要說濟王趙竑順帶詛咒他沒有自己的私心,趙昀是不信的。 然而,裝白蓮花圣母嘛,就要裝得徹底。 趙昀用濟王有疾、此必下人為之這種拙劣的借口給趙竑掩飾過去了,不過他一點都沒防備身邊的內侍向外頭透露這消息。 大宋皇宮的隱秘程度,其實還比不上一些嚴格的高門大戶,畢竟皇宮里人這么多,重要的信息很容易被有心窺探的大臣們得去。 巫蠱其實是一件大事,雖然趙昀“有心”掩飾,但是總會有人得到消息,尤其是除了他之外的另一位受害者史彌遠史相爺。 大概是知道巫蠱消息泄漏,病重的濟王趙竑驚怒交加,終于病死。 說實話,趙昀既覺得他死得太早,還沒讓自己刷夠聲望,又覺得趙竑死得時間有點晚了,要是再刷上幾年,他這帝位一直坐不穩當,多糟心??! 不管怎么樣,趙昀是要感謝自己的助攻史相爺的,感謝他的精誠配合,趙竑終于不會再在宮中礙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