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即使人不少,他們也足足干了四天,才將莊子里的花草移到了西山上。 好在齊蓁早有預料,先將那些嬌貴的花瓣給采了下來,放到倉房里,省的這些漢子干活時給糟踐了。 等到莊子幾乎被清空后,齊蓁給了楊樹四十兩銀子,剩下又掏了五兩作為那些漢子們的工錢,余下五兩則是請了村里手藝好的廚子,弄了幾桌殺豬宴,日日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讓他們干活也更賣力。 這日齊蓁起了個大早,趁著太陽還不曬的時候,往西山走去。 因鄭三娘出錢把西山給買了下來,所以西山進山的小路被圍上了高高的柵欄,雖現在還無人看著,但總歸似模似樣了。 走進剛到山腳,齊蓁就看到一片干禿禿的桃花枝干,上頭并沒有花瓣,畢竟花瓣早就被她給摘下來了,其中有一棵桃樹生的十分粗壯,足足有成年男子的腰那么粗,聽楊樹說,這棵桃樹已經有百年了,上頭長出的花瓣都不是淡淡的粉色,而是透著幾分暈紅。 齊蓁心知那花瓣是好東西,就將此物單獨分了出來,連夜將花瓣給清洗干凈,用木搗搗出汁水后,與豬油攪在一處,這樣也能析出花露來。 與桂花相比,桃花的花露對于女子而言,功效更強,也更能滋補女子的身體,不止有美容養顏之功效,甚至還能補氣血。 齊蓁近來吃的飯食雖然不差,但唇色依舊有些蒼白,日日都得涂著胭脂水,看上去才能嬌艷幾分,但若是用桃花養著,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從內而外的將氣色調養好。 再往上就是一片梅花林,冬天的時候齊蓁早就將梅花瓣放在酒壇子里,仔細用布條扎好,埋在院子里的那棵桂樹下,現在已經足足一個月了,再過上十幾天就滿了四十九日,屆時給挖出來,正是上好的材料。 除此之外,山腰處有一處玫瑰花田,一處薔薇林,還有不少茶樹,只可惜莊子里沒有橄欖,即使齊蓁想要用橄欖榨出油來,也只能想想罷了。 西山大得很,加上山路難行,因為種樹種花將泥土給刨松了,齊蓁深一腳淺一腳的足足走了一個時辰,這才下了山。 回到廉家之后,正好已經過了辰時,齊蓁剛才順路去鄭家端了一壇子豆漿回來,正好放在火上滾了滾,就燒沸了,就著之前的燒餅,廉家兩小吃的倒是香的很。 這幾日為了喂飽那些村漢的肚子,整整殺了一頭豬,好在豬下水齊蓁都留著,讓殺豬戶給處理干凈了。 村里人不愛吃豬下水,原本齊蓁對這些腌臜東西也是十分嫌棄的,不過她后來去了京城,吃過了不少館子,才知道豬下水若是做的好了,比上好的精瘦rou還要好吃許多,尤其是做香腸的法子,還是因老太監挑嘴,生生把齊蓁打了一頓,她跪在人家大廚門口求著,才討得的方子。 之前齊蓁特地留了一塊豬后腿rou,先是剁成指甲大小的碎塊兒,將花椒八角等香料磨成粉,放到餡料里調味兒,之后又加了不少糖、鹽、醬油、白酒等物,調好餡料后,腌了兩個時辰,才往已經處理好的大腸里灌。 灌好香腸后,齊蓁就把香腸用細線纏繞成一節兒一節兒的,放在房檐下頭掛著,大概十日也就晾好了。 此刻齊蓁手上沾了一坨一坨的豬油,黏黏糊糊的觸感讓她不由皺了皺眉,她用皂角仔細搓洗了幾遍才洗干凈,拿干帕子擦干手上的水珠兒,因之前的桃花瓣她還沒有處理呢,若是再放下去,恐怕花瓣都要爛在倉房里了。 走到倉房,齊蓁將那兩竹簍桃花倒進大盆里,從井里打出水來,輕輕沖洗著,也不敢太過用力,否則若是將花瓣給毀了,也就做不出上好的脂膏來。 廉仲琪今年不過六歲,對什么事情都好奇的很,此刻就蹲在木盆前頭,仔仔細細的看著齊蓁的動作,好在他話不多,也是個安靜的性子,并沒有吵鬧。 將花瓣清洗完之后,齊蓁將花瓣搗碎放在酒壇子里,再鋪了一層今年新采的蠶絲,蓋上蓋子之后,上鍋架起大火蒸。 越蒸越能將桃花瓣里頭的花油給析出來,這種花油滋潤皮膚,可比尋常的豬油強多了,馬上就要入京,齊蓁手里頭自然得準備一點兒好東西,否則鋪子恐怕就開不下去了。 大火蒸了足足一整天,齊蓁趁熱打開蒸籠,用木棒將酒壇上頭的蓋子給挑開,之后拿筷子把蠶絲給撈出來。 蠶絲中滿是花油,齊蓁將蠶絲撕成小片,混在豬油里頭,原本雪白無一絲雜色的豬油,現在混上了淡粉的蠶絲,蠶絲中的桃花油與豬油融合在一處,一股淺淡的桃花香氣頓時彌散開來。 齊蓁又往里頭加了搗碎的‘引子’,之后又把罐子仔細封好,放在陰涼處陰干。 兩筐桃花瓣足足做出了三壇子脂膏,不過還得發酵一段日子,脂膏才能拿出來勻面,至于剩下的桃花瓣齊蓁也沒有浪費了,在其中加了些姜汁,灌進小瓶中,等到用胰子凈發之后,涂上這種桃花露,也能起到幾分保養之功效。 因為齊蓁做了太久的活兒,廉仲琪這娃兒不知何時竟然坐在墻角睡著了,小胸脯起起伏伏,微張著小嘴,看起來十分可愛。 到底這具身體也是做慣了粗活兒,即使齊蓁仔細保養著,使得皮膚遠勝以往變得滑不溜手,連個繭子都沒有,但一身力氣卻遠遠京中的女子,比之下地做活兒的漢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將廉仲琪抱在懷里,齊蓁直接將小娃送到房中。 這些日子她的花銷著實不小,馬上就要去到京城了,鋪子肯定還得收拾一番,兩小的束脩也得準備好,否則想要入到學堂之中,實在并非易事。 正文 第26章 徐小荷 因西山已經栽種好花木了,鄭三娘便約了齊蓁去到京城之中。 這日齊蓁準備好早飯后,一大早便收拾好了,準備往鄭家趕去。 今日她特地穿了一身新作的裙衫,蔥綠的顏色好似剛剛拔出嫩芽的柳條一般,配上齊蓁已經白的發光的皮膚,讓人看著就移不開眼。 把木條放在爐灶里燒了一會,凝結成的木炭涼透之后,齊蓁便對著銅鏡畫眉,她眉毛本就生的不錯,濃密修長,只要稍稍用剃刀修整一番,再薄薄涂上一層炭霜,看起來便十分勻致。 她臉上涂了薄薄的玉容粉,又打開一個白瓷瓶,將胭脂水倒了一點在掌心中,指尖蘸了蘸,涂在柔軟的唇瓣上。 齊蓁上妝的手法十分嫻熟,涂完嘴唇后,又涂了些在眼尾,添了幾分嫵媚,此刻她掌心還剩下一點胭脂水,齊蓁也沒有浪費,用兩手揉搓開,輕輕拍在雙頰,頓時就變成一副好顏色的模樣。 收拾妥當之后,齊蓁往袖籠中揣了一塊散碎銀子,尋思著給家里兩個小的買幾塊甜而不膩的糕點來吃吃,她又想吃榮安坊的蜜餞了,順道帶回來一點兒。 走到鄭家,鄭二郎在外頭賣豆腐,一見著齊蓁便道: “三娘在家里等你呢,快點進去吧?!?/br> 早上正是鄭家最忙的時候,齊蓁也不好耽擱他們的時間,便自顧自的走進了房中,去了左手邊第一間房里。 鄭三娘大概是剛剛起來,正用泡在熱水中的帕子敷臉,等到帕子涼了之后,又換了冷水敷了一次,揭了帕子才看了齊蓁一眼,卻皺了皺眉頭,眼中帶著一絲嫌棄之色。 “去京城看看鋪子,你干嘛還帶著斗笠?難道怕人看到你那張小臉兒?!?/br> “等入了京城之后,再將斗笠給摘下來就成了,畢竟我是寡婦,若是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被村里人瞧見了,說嘴的肯定不在少數,若是傳到我娘家人耳中,糟心事兒肯定多得很?!?/br> 鄭三娘也知道齊蓁一直在防備著自己的娘家人,否則也不會對外宣稱西山那塊地是鄭家的,即便地契被這女子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依舊不露出半點兒風聲,還真是警惕。 不過想到自己與齊蓁是合作關系,鄭三娘心中的算盤不由又撥開了,滿臉帶笑,幾步走到了齊蓁面前,手指捏著她巴掌大的小臉兒,微微一抬,輕咦一聲,道: “你這眼皮子上涂得也是胭脂水?” 齊蓁點頭,說:“你指尖少蘸一點胭脂水,涂在眼皮子上,輕輕從眼角掃到眼尾就成了?!?/br> 這是京里頭過些日子流行的桃花妝,不過那時的桃花妝還要在眉心貼上魚鱗做成的花鈿,齊蓁現在還沒倒出功夫做那些小物件兒,就只能湊合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