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張劼絕望又瘋狂的怒吼,“那你來做什么?來看著我死么?你堂堂定國公,連我這個身陷牢獄的親生兒子都救不出來。你無能,你冷血,你根本不配當爹!” 張劼這些話語,好像拿著千斤重錘向定國公迎頭猛擊。 定國公茫然的張著嘴,想要為他自己辯解,卻根本說不出來話了。 張劼發起瘋,牢頭不干了,板著臉對定國公道:“讓你進來看看我已經是擔著極大的干系了。他這么鬧,我可受不了。你快跟著我出去,此處不可久留?!币姸▏舸舻淖诘厣喜粍?,伸手大力將他拉起來,“快走!” 定國公像個木偶似的,任由牢頭拉著要走。 張劼怒目圓睜,“你看看我娘!你看看這個陪伴了你二十多年的女人,忍心拋下我不管么?”急切之下也沒多想,扳起地上的楊氏,露出了她的臉,“你看看我娘!” 定國公不由自主的回頭。 這一回頭,定國公如遭雷擊,整個人傻掉了。 牢頭不耐煩的催促,“你來看什么?快走!”回頭拉定國公,目光不經意間看向牢獄,落到地上那個女人的臉上,腦子嗡的一聲,全身血液上流,幾乎沒嚇死。 “你看看我娘,你看看我娘……”張劼瘋狂絕望的吼聲在獄中回蕩。 定國公“啊”的一聲,跌跌撞撞向外跑。 牢頭也逃也似的跑了。 受不了,真受不了,那不是人的臉,實在太可怕了…… 定國公逃出牢獄,面無人色,騎馬回定國公府的路上幾回差點兒掉下來?;馗笏愕瓜铝?,發起高燒,身子guntang。張午和韓氏見情狀嚴重,一邊忙著大夫,一邊忙向齊國公和齊國公夫人稟報了,又差人通知了張勆。 楊沅和張洢圍在定國公床榻前哭泣。 齊國公夫人親來看視,楊沅和張洢不敢再哭了,含著兩包眼淚過來問好。齊國公夫人徑直走到床前看過定國公,又叫過大夫細細問了,皺眉不語。 定國公病的不輕。 “我爹怎么了???”張洢見齊國公夫人這樣,心更慌了,顫聲問道。 齊國公夫人真懶得理她。 你爹怎么樣了你不會看啊,不會問大夫啊,還有臉這么問別人,你爹就是給你們母子三人氣的! 張洢先是心慌,繼而咬牙,“這全是張勆的錯!如果張勆肯救我娘我哥哥,爹就不會這樣!” 楊沅生氣,“你胡說!表哥才沒有害舅舅!” 張洢氣怒交加,口不擇言,“你嫁了我哥哥,卻一直想著張勆,水性楊花的女人,不要臉!” 楊沅氣得渾身發抖,“你說我水性楊花……” 齊國公夫人見這兩人居然在病人房里吵起架,厭惡之極,命人把她倆拉出去,“以后不許她倆再進來,這不是來照顧病人的,是來催命的?!?/br> 侍女把楊沅和張洢硬請出去,恰好舞陽侯和舞陽侯夫人來了。舞陽侯自打張劼出事就想把楊沅接回家,這回正好借題發揮,“不用你們張家趕,我楊家的姑娘自有娘家可回,不會賴在定國公府惹人憎嫌?!币膊还芪桕柡罘蛉嗽趺凑f,拉了楊沅就走。 “爹,我不要……”楊沅還在掙扎。 舞陽侯恨鐵不成鋼,小小聲的對楊沅道:“傻閨女,你還不明白么?阿勆根本就不會回這個亂七八糟的定國公府,你就是留在這兒也見不到他?!?/br> 楊沅知道舞陽侯的話不錯,滴下淚來。 舞陽侯見楊沅軟了,趁機道:“阿沅聽話跟爹回家,你祖母天天念叨你呢,回咱們自己家住著,不比這里自在多了?” 楊沅不再掙扎,被舞陽侯拉著走了。 舞陽侯連看也沒看舞陽侯夫人一眼。 舞陽侯夫人心涼涼的。 恩愛夫妻多年,因為楊沅的婚事,舞陽侯這是跟她離了心了。 舞陽侯夫人心中不忿,但她娘家一團亂,給不了她一點兒助力,也就不敢跟舞陽侯拗著。匆匆進房看了眼定國公,問候了兩句,她便趕緊出來追舞陽侯父女了。 張洢氣得跺腳,“一個兩個全是沒良心的!看我們定國公府倒霉了,連姑母、姑父也遠遠的躲著,沒有半分親情!” 張勆沒帶唐夢芙,也沒帶寶寶,孤身一人來了。 看了眼定國公,張勆對齊國公夫人道:“伯祖母,我父親去過大理獄看張劼和楊氏。牢獄之中甚是凄慘,他這個發高燒,許是被嚇著了?!?/br> 齊國公夫人嘆氣,“他膽子小,或是嚇著了,也或是在牢里遇著不干凈的東西了,也未可知。除了請大夫瞧病,另外再請個法師來做做法吧,驅驅邪穢?!?/br> 張勆沒久留,“父親不喜歡我,只怕見到我會更生氣?!甭哉玖苏?,和齊國公夫人說了幾句話,便走了。 定國公病床前無人服侍,很有幾分凄涼。 齊國公夫人想了想,命人到族長處報了信,族里來了幾位長輩幫忙。齊國公夫人和另外幾位老夫人心里都不舒服,一起到太夫人房里把這些天來的事講了,抱怨太夫人道:“克兒糊涂,你也跟著糊涂。你們這一對糊涂母子,害苦了兒孫,害苦了定國公府?!?/br> 太夫人心里跟油煎似的,眼神哀傷悲痛,看上去也挺可憐。 但是幾位老夫人想想她做的事,就對她可憐不起來了。 不能阻止定國公扶正楊氏,太夫人已經是大錯而特錯了。之后燒毀老定國公留給張勆的婚書,逼唐夢芙嫁到孫家,做得太狠太絕。 定國公府之所以會有今天,第一要怪定國公,第二要怪太夫人,第三才要怪楊氏和張劼。 楊氏和張劼再怎么想使壞,沒有定國公和太夫人的縱容也是不行的。歸根究底,定國公府壞事就壞在定國公、太夫人身上。 幾位老夫人數落過太夫人之后便走了,太夫人一個人孤零零的躺在床上,時而哭,時而笑,傻了一樣。 她是一心一意為了定國公府好的,為什么最后把府里弄成這樣了? 有都察院的官員出面彈劾張勆,用激烈的言詞指出太夫人和定國公臥病在床,張勆及其妻唐氏卻不肯搬回定國公府侍疾,是為不孝,應予以嚴懲。 不孝對于文官來說是極大的罪名,一旦落實,仕途就毀了。對于武將來說略有不同,但也是很嚴重的指控,不可大意。 這事也鬧得很大,鬧到了新帝面前。 張勆一句也不為自己辯解,默默無言,但順天府尹和禮部尚書卻及時站出來了。 順天府尹拿出一份見證書,“這是某年某月某日,定國公在府門前逼迫張大將軍搭救張劼,圍觀眾人激于義憤自發寫下的見證書,上面有數百人的簽名畫押。這份見證書可以證明,定國公確實曾經命令張大將軍不惜一切代價救張劼這個已被除族且牽入謀逆案的庶出兒子。為人不孝固然不可,難道可以不忠?張劼事涉謀逆,張大將軍忠君之人,不可能為他奔走。這數百名見證者以為,這是定國公為父不慈,并非張大將軍為子不孝?!?/br> 禮部的蘇老尚書年事已高,說起這事也有些生氣,“張大將軍這樣若算是不孝,便沒天理了。難道天底下的嫡子、世子都要干冒大險,寧愿冒犯君主,也要保下那個先被家族除名后來犯了謀逆之罪的庶子么?這是不忠!” 順天府尹大聲的道:“這些見證人以為張大將軍并非不孝。退一步說,就算張大將軍不孝,也是忠孝不能兩全。張大將軍選擇忠君,是他深明大義,朝廷不僅不應該懲罰,反應該予以表彰?!?/br> 彈劾張勆的官員沒有得逞,弄了個灰頭土臉。 張勆回府之后,握著唐夢芙的小手親吻,“這都是芙meimei的功勞?!?/br> 是唐夢芙早就料到會有人針對張勆,所以提前做了準備,用見證書打了那些人的臉。 唐夢芙笑,“這也不算是我的功勞,我就說了句話,事情從頭到尾是含笑張羅的?!?/br> 含笑正專心致志的看著寶寶,瞧著寶寶吐泡泡呢,聞言挺起胸,十分得意。 張勆微笑,“那可要獎勵含笑了。不如給含笑找個好人家吧,如何?” 張勆這話有調侃的意思。因為之前唐夢芙懷孕和坐月子的時候,含笑拿黃氏的話當圣旨,看張勆和唐夢芙這小兩口跟看賊似的,不許他倆親熱。張勆曾好幾回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要把含笑嫁出去,含笑每回都很氣憤。 這回含笑卻不生氣了,笑咪咪的道:“好啊,我聽姑娘、姑爺的?!?/br> 唐夢芙納悶,“你怎么突然想嫁人了?”從前沒聽說過含笑有這個意思。 含笑喜孜孜的瞧著寶寶,“多可愛啊?!?/br> 唐夢芙掩口笑。 敢情含笑是看著寶寶可愛,她也想嫁人生孩子了,嘻嘻。 張勆輕輕攬著小嬌妻溫軟的身子,微笑看著躺在小床上自在玩耍的寶寶,安寧滿足。 定國公府有那么多的爛污事,幸好他有他的芙meimei,還有他的寶貝兒子。 唐夢芙輕聲問他,“父親大人身體如何?” 定國公府現在一片愁云慘霧,張勆心疼她,不許她和寶寶回定國公府。定國公的身體究竟如何,她并不知道。 張勆簡短的道:“大夫說應該沒有大礙?!?/br> 定國公是在牢里受了刺激發的高燒,大夫認為定國公這個發高燒會持續數日,之后便慢慢恢復了。 雖然大夫這么說,但定國公這時還常?;杳哉f胡話,看上去并不樂觀。 張勆不愿讓唐夢芙擔心,并沒多說。 唐夢芙也不多問,輕輕靠在張勆肩上,心中感慨萬千。 一年多之前楊氏和張劼母子還威風得很,一個是所謂的超品國公夫人,一個是國公府的世子?,F在這母子二人都進到大理寺的監獄了,悲慘啊。 如果楊氏安份一些,如果張劼不奢望本就不屬于他的東西,這母子二人本可以在定國公府安安穩穩過一輩子的??伤麄兤@么折騰,不只害了別人,最后也生生把他們自己給折騰進去了。 世人若是既貪婪又有野心,卻沒有和野心相匹配的實力和運氣,下場大抵如此。 活該。 楊氏的尸體是和張劼的尸體一起抬出大理獄的。 楊氏當晚就死了。她的死狀很恐怖,不只定國公、牢頭害怕,更是把張劼給嚇瘋了。 牢頭出了監獄之后嚇破了膽,當晚沒敢再進來,別的人也不敢過去。張劼和楊氏的尸體相處了一夜,第二天就完全瘋了。他看著文弱,發起瘋來卻也嚇人,牢頭忙往上報了,上官正忙,沒來得及批示,楊氏的尸體又在牢里停了一晚。到了第三天清早,張劼瞪大眼睛斷了氣。 忤作驗尸,說張劼是活活嚇死的。 大理寺的官員們秘密商量許久,最后報了個張劼畏罪自殺。 至于楊氏的死因,大理寺根本沒提。 延壽宮送來的時候就是個要斷氣的人,這可不是大理寺濫用刑罰致犯人死亡的,大理寺不背這個黑鍋。 在大理寺的監獄里接連死了兩個人,要說起來可是件大事。天朝向來是人命關天,但凡出了人命都是大事,哪怕是罪大惡極的犯人,也不能不明不白的死在牢里。但張劼是被張家除名的人,沒人為他出頭,楊氏又只是定國公的妾侍,定國公現在病得昏昏沉沉,當然也不可能為楊氏出面奔走呼喊。所以這兩個人的死,竟然沒有家屬四處喊冤,無聲無息的過去了。 張劼已被除族,死后自然不能埋進祖墳。楊氏是妾侍,也沒這個資格。大理寺差人到定國公府通知了之后,張午和韓氏也不樂意管這對母子,叫來張洢,讓張洢拿主意,“一個是你親娘,一個是你親哥哥,族里肯定是不管他們的,你爹又病得昏昏沉沉的。人該怎么下葬,要埋到哪里,你自己看著辦?!?/br> 可憐張洢平時兇巴巴的,真遇到了事她就沒腳蟹一樣的了,只會哭鬧,“我娘辛苦cao持家務十幾年,又為我爹生兒育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張家不能不管她啊?!?/br> 她只管哭鬧,張午和韓氏都不理會她,張洢無奈,最后哭哭啼啼的乘車出門,到大理寺接了楊氏和張劼的尸身。實在無處安放,一個人坐在車里哭了許久,直到哭得都要迷糊了,才想起來她舅舅楊應期、楊應全是由楊氏買了塊小墳地埋在郊外的。咬咬牙,決定把楊氏和張劼也埋到那里。 韓氏給了張洢一些銀兩,張洢雇人草草安葬了楊氏和張劼母子,一個人坐在墳頭發呆。 母親和哥哥死了,父親病得人事不知,她該怎么辦?她以后該怎么辦? 張洢哭暈在簡陋的墳墓前。 牽涉到承恩侯這樁謀逆案里的兩個人楊氏、張劼先后死了,承恩侯一koujiao定他是酒醉之后開玩笑,而且承恩侯并沒有其余的言行舉止能證明他想謀反。所以朝中有不少官員提議承恩侯應無罪釋放。 新帝答應了崔太后不較真,真的說到做到,再面對朝臣的時候就說承恩侯只是酒后鬧著玩罷了,當不得真。徐首輔等人頗覺欣慰,很高興的看到新帝雖非崔太后親生,但對崔家十分寬厚,具有仁君的風度和胸懷。但也有生性執拗的大臣公開質疑,“如果承恩侯這封要廢了陛下另立小皇帝的親筆信都能算作是開玩笑,當不得真,以后朝中是不是可以輕言廢立了?如此一來,國法何存,陛下的尊嚴何在?” 新帝聞言落淚。 新帝一句話沒說,但他這只能默默流淚沒辦法說話的樣子比說一百句、一千句話更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