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書迷正在閱讀:影后做軍嫂、風妒桃花、名門暖婚:戰神寵嬌妻、局外人(真渣男)、虧欠、姚蘇、【西歐】墮入塞多姆(兄妹骨科)、斷線、晴天 (校園h)、翡之冷
他現在只有狠心和野心。 ………… 崔南軒緩步走下臺階。 隨從迎了過來,拱手道:“大人,小的一直在這里守著。傅云出來以后直接去了灶房,沒有躲在暗處探聽?!?/br> 崔南軒點點頭。 ………… 等崔南軒在隨從們的簇擁下離開,傅云英從灶房走了出來,端著茶盤走到病榻前。 姚文達躺在枕上喘氣,剛才說了太多話,額前鬢邊沁出細密的汗珠。 他接過茶杯,吃了幾口茶,慢慢緩過勁兒,瞥一眼傅云英,“你曉不曉得我為什么請崔大人過來?” 傅云英垂目答:“大人……是為了我二哥?” 她剛才在灶房幫老仆煮茶,老仆告訴她姚文達時常打發人去請崔南軒過來說話。崔南軒賦閑在家,除了每隔十日去江城書院講學,剩下的時間閉門讀書,不見外人。姚家仆人一再懇求,他才偶爾過來露露面。 姚文達橫看崔南軒不順眼,豎看還是不順眼,病中一而再再而三請仇人上門,肯定不只是懷念往事那么簡單。 她每次上門拜訪,姚文達都會拉著她問傅云章的事。 傅云章寄回來的書信上,也一再囑咐她務必替他照應好姚文達。 想來想去,傅云英覺得姚文達留下她的目的肯定是因為傅云章,那么他找崔南軒訴說往事,應該也是為了同一個目的。 除此之外,她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姚文達詫異了一瞬,打量她幾眼,面露贊許,忽然皺眉,說起另一個話題,“我覺得你有些面善?!?/br> 傅云英面不改色,“大人見過我的meimei,我和我meimei雖不是一母生的,但旁人都說我們眉眼很像?!?/br> 姚文達回憶了一下,低聲喃喃,“難怪,我確實見過你meimei,仲文帶她來過這里……” 傅云英笑了笑。 “你可會射覆?”姚文達問她。 她點點頭。 “那你們兄弟倆私下里有沒有什么約定的暗號標記?” 傅云英遲疑了一下,道:“沒有什么特殊的暗號,不過我可以在信中暗示二哥,除了他沒有人看得懂我到底寫了什么?!?/br> 她和傅云章玩過射覆,當時在場的只有丫頭,她們不識字,不知道他們倆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她可以拿那天的射覆游戲暗示傅云章信上的內容有特殊意義。 “很好?!币ξ倪_臉上露出笑容,“你給你二哥寫封信,告訴他南邊的雀鳥要往北邊飛了?!?/br> 南邊的雀鳥,說的是崔南軒。 崔南軒罷官歸鄉不過數月,這么快就要返回京師? 傅云英怔了一怔,隨即一陣心驚rou跳。 二哥還未參加會試……就已經卷進朝堂爭斗中了……難道他獲得姚文達賞識的時候就開始幫姚文達了? 他這次提前北上赴考……真的是被陳老太太逼迫的嗎? “云哥,我和你二哥也有書信往來,他多次在信上提起你,你年紀雖小,卻很懂事,這事不要對外人說起?!?/br> 見傅云英沉默,姚文達以為她沒聽明白,苦笑著說,“我寫信告知你二哥此事,不如你給你二哥寫信穩妥,明白嗎?” 傅云英點了點頭。 如果傅云章這次北上身負重要任務,那來往書信很可能都不安全。在外人眼里她只是個半大少年,沒有人會把她的信當回事。 姚文達又叮囑了一句:“現在就寫,等我看過后,盡快送出去?!?/br> 傅云英走到博古架后,找到筆墨文具,定定神,提筆寫下一封信。 信寫好,她吹干紙上墨跡,送到床前給姚文達看。 “我不是讓你寫南邊的雀鳥嗎?你怎么沒寫?” 看完信,姚文達皺眉問。 傅云英道:“大人讓我給二哥留下暗號,既然是暗號,自然只有我和二哥看得懂?!?/br> 姚文達挑挑眉,捂著胸口咳嗽幾聲,臉上泛起幾絲不自然的紅,“好,這樣也好?;厝ズ蟀研偶某鋈??!?/br> 傅云英答應下來。 ………… 出了姚家院子,傅云英吩咐等在外邊的王叔和王大郎,“讓鋪子里的掌柜給黃州縣那邊捎句話,我要見孔秀才?!?/br> 王叔應喏。 傅云英臉色陰沉,按了按藏在懷中的書信。 她必須先弄清楚傅云章北上的目的是什么,才敢將信送出去,萬一姚文達是騙她的,她的一封信很可能將毫不知情的傅云章置于風口浪尖處。 雖然她心里隱隱有種感覺,姚文達沒有騙她,這人向來沒什么心機,不然不至于仕途屢屢受挫。而且姚文達說了很多只有她和傅云章知道的事情。 二哥不是不想當官么? 她茫然了片刻,忽然聽到旁邊飄來一道熟悉的聲音,“傅少爺是不是要回書院?我們大人剛好順路,天色已晚,不如一道同行?!?/br> 崔南軒的隨從中,石頭跟了他最久。上輩子她每次回娘家省親小住,都是石頭接送。 “不敢打擾崔大人?!?/br> 傅云英回過神,眼眸低垂,淡淡道。 石頭咧嘴一笑,“傅少爺少年英姿,武昌府誰不曉得?大人早就想找個機會和少爺一敘?!?/br> 語氣是客客氣氣的,但傅云英明白,自己沒有拒絕的資格。 她抬起頭。 巷口拐彎的地方停著一輛馬車,車簾半卷,崔南軒端坐其中,手里拿了本書在看,姿勢隨意,透著股漫不經心的感覺。 周圍隨從屏息凝神,大氣不敢出。 不知他等了多久。 傅云英回頭,示意王叔和王大郎跟上。 石頭引著她往前走,“我們大人最欣賞傅少爺這樣的后生了,傅少爺不必緊張?!?/br> 傅云英怎么可能不緊張,畢竟是在一起生活幾年的人,同床共枕,耳鬢廝磨,如果說這世上還有誰能從她的言行習慣中認出她來,應該只剩下崔南軒了。 不過她記得崔南軒對鬼神之說嗤之以鼻,以他的性子,就算察覺出什么不對勁,應該不會懷疑她的身份。 她面上平靜淡然,心里卻轉過無數個念頭,短短一段距離,仿佛比書院大門前那道高聳的長長的階梯還要難走。 石頭掀開車簾,“大人,傅少爺來了?!?/br> 崔南軒沒抬頭,盯著手中的書,輕輕嗯一聲。 石頭給傅云英使了個眼色,“請?!?/br> 鑲邊錦靴踩在凳子上,雙腿有些發軟,傅云英眼皮低垂,濃睫掩住雙眸,彎腰坐進車廂。 車把式揚鞭,馬車顫動了幾下,車輪轱轆軋過坑洼不平的青石板長街。 傅云英盤腿坐著,盡量不去看和自己只有一臂之距的崔南軒。 他靠著車壁看書,神情專注,眼角風掃都不掃她一眼。 馬車晃動顛簸,兩人一個安安靜靜看書,一個坐著想心事。 半晌后,崔南軒突然皺了皺眉。 這情形仿佛有些似曾相識。 陪她回魏家,他低頭看書,她坐在一邊,掰著手指頭默念要送給哥哥嫂子們的禮物,怕打擾到他,她幾乎不出聲,一個人也能高高興興,嘴角一直翹著。 他出了會神,合上書本。 就在傅云英以為崔南軒會一直沉默到馬車抵達書院時,車廂里響起他溫和的聲線,“可看過公安三袁的文章?” 公安三袁說的是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兄弟,三人是湖廣公安縣人,主張文章應該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兄弟三人是公安學派的領袖人物,反對把持文壇的復古學派,和主張復古,認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大歷以后書勿讀”的文人尖銳對立。 傅云英看過袁宏道的文章,不過她沒說,低著頭答:“還未曾讀?!?/br> “我看過你的文章,善于模擬,字字鏗鏘,氣勢雖足,但少了些率真自然?!?/br> 一本書遞到傅云英面前。 “這是玉蟠先生的《白蘇齋集》,拿去仔細研讀?!?/br> 傅云英想了想,拒絕的話太刻意了,只得接過書,“謝先生指點?!?/br> 崔南軒在江城書院講學期間,書院的學生以“先生”稱呼他。他平易近人,風度翩翩,很受學生們歡迎,連教授們也為他的風采和才學所折服,以學生之禮奉承。陳葵、蘇桐、袁三他們都曾被他當堂點名提問。她一直找機會避開講學,沒和他碰過面。 早晚會遇上,習慣了也就沒什么了,反正兩人之間再無瓜葛。書可以交給山長,由山長代還。 這時候她不得不為自己當初改寫臺閣體而感到慶幸。她不只善于模仿文風,也會模仿哥哥們的筆跡,連崔南軒的筆跡她也會。這一世第一次提筆寫字的時候,其實在甘州,買不起筆,她隨手折一根草根在沙地書寫,那時候她哪里想過有一天會再見到崔南軒,但為了以防萬一,她還是開始改寫最常見的臺閣體。 崔南軒認得她的筆跡,如果她還是用上輩子最常用的字體寫文章,很可能就露餡了。 她一陣后怕,慢慢冷靜下來,手腳不像一開始那么僵硬。 那邊崔南軒又拿了本書翻開看,也沒再說什么了。 馬車繼續在大街小巷之間穿行。 單調的車輪轉動摩擦聲中,突然響起一聲突兀的鞭響,車把式連聲吁嘆,馬車陡然停了下來。 傅云英坐著想心事,猝不及防之下,差點往前栽倒,想到旁邊是崔南軒,她連忙伸出手臂穩住身形,硬生生和同樣沒坐穩的崔南軒拉開距離。 “大人?!?/br> 石頭奔到馬車前,掀開車簾,拱手小聲道:“是錦衣衛?!?/br> 崔南軒拋下書,眉頭緊皺。 第70章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