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谷一用嘴一抽,感覺這話真沒法接,織造局這兩年是沒有從地方賦稅里抽銀子,可要說他手底下干干凈凈一點沒貪那也是不可能。再說,汪明全他們幾個背后搗鼓些什么,他也是略知一二,不過事涉皇家,他只能裝聾作啞明哲保身。這會兒被這趙家小子問到心虛處,他就不自覺的提高語調,仿佛這樣他的底氣就更足了些。 “這個咱家怎么知道,咱家又不管賦稅,這可是地方衙門的事,你找馬關成他們去?!?/br> “公公別急啊,咱這是閑聊,又沒有外人,您就跟對我說句實話,誠王到底借您的手撈了多少銀子,三百萬兩?還是五百萬兩?” 趙秉安在京城的時候就能推測出一個大概,到了蘇州,看過賬簿之后,心里更是清楚,誠王至少在蘇州抽了一百八十萬兩,加上蘇南官場的層層貪墨,蘇州實際的賬面上至少虧損了三百二十萬兩。 此時他爆出這兩個數字純粹就是想試探一下谷一用,看他到底知道多少,如果他面不改色,那就說明后續三年蘇南官場的事少不了織造局的牽扯,那先前趙秉安為谷一用預備的策略就完全不能用了,在趙秉安的計劃里,谷一用最好是個無辜者,被誠王脅迫的悲情角色,可要是他手腳實在不干凈,那為了萬全,就得另外物色一人選。 “三百萬兩!你以為蘇州有金山銀礦呢!小公子你莫不是以為咱家身處內苑對外面民情知之甚少就隨意誆騙咱家,蘇州城攏共這么大點地方,每年上供就那個數目,怎么可能抽出那么多銀子,咱家前頭那幾年,東拼西湊,拆瓦賣墻的,每年撐死也就不過五十萬兩?!?/br> “人可以說謊,賬本可不會,公公要是不相信,明誠立刻著人給您送來,就當著您的面看看小子說話是否偏駁,不說別的,就光那些大人們最近三年就至少撈了一百多萬兩,這可都是記在織造局名下的?!?/br> “憑什么,他們撈銀子干咱織造局什么事,他們每年給的那點銀子還不夠咱家整修的呢?!?/br> 入甕了! “可這稅銀流通確實走得是織造局的名目,等將來都察院查證起來,頭一個遭殃的可輪不到別人!” “那都是誠王逼的!咱家不是情愿用印的,咱家又沒拿他們銀子,憑什么拿咱織造局開刀,咱家這些年殫精竭慮地湊銀子,小心翼翼的做人,招誰惹誰了,怎就不能放過我們一馬,非要趕盡殺絕不成!”谷一用也被逼急了,他們太監也是人,也有血性,你們真有膽量就去杠誠王啊,折騰他們織造局算什么本事。 “哦,誠王啊……”趙秉安沿著杯沿漫不經心的滑著茶蓋,似是對這個名字非常有興趣,一雙眼睛似笑非笑,讓谷一用霎時如墜冰窖,他剛才說了誠王嗎,說了嗎? 似是明白他在想什么,趙秉安微笑著點頭肯定,“公公剛才說了誠王,還陳述了蘇南官場貪腐之案皆由誠王黨人所為,條理清楚明白,堪為最佳證言?!?/br> “你又誆我!”谷一用深恨自己不爭氣,明明前頭吃了一次虧,怎么還不長記性。 “公公稍安勿躁,且再聽明誠一言,您心里也清楚,蘇南的事總有一天遮不住,到時候總的有人被推倒前面來做替罪羊,三年前涉案的稅銀數目小,朝堂上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死了一個田文鏡算是勉強搪塞過去了,可這次不同,蘇南巨腐,觸目驚心,已經不是一兩個五品官可以敷衍得了的,放眼蘇南看看,能擔得起這份量的就那么寥寥幾個,您恰好首當其沖?!?/br> “咱家不信,咱家是宮里的人,老祖宗和乾清宮不會對咱家置之不理的?!惫纫挥眠€是不愿意松口,他知道蘇南這個是非之地早晚要出事,但他仍抱有期望,只要干爹和圣上愿意庇護,那朝上諸位大人就得有所顧忌,他就還有逃生的可能。 “誠王還是圣上的親兒子呢,兒子與下人之間,您說圣上會怎么選?” “咱家,咱家沒有招惹誠王,是汪明全那伙人一再提及三年前的舊賬,是他們在糾纏不休,織造局早就不碰地方賦稅了,你不是有賬本嗎,去查啊,那上面肯定能看出來是誰做的手腳……”谷一用越說越急,已經有些慌了。 “可問題就在于哪本賬簿上織造局都不是清白的,翻過來倒過去您也摘不干凈,也就是一個或多或少的事。而且事情一旦攤開講,那后果就嚴重了,至少當年之事是捂不住的,到時候天下臣民會如何看待宮中,如何看待圣上?” “公公,醒醒吧,就算不提誠王這茬,單看經由您手的巨額虧空,難不成陛下就能饒了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別看您往宮里送了那么多銀子,那原本就該是陛下的,只不過讓您倒把手而已,可您倒好,把銀子倒漏了一大半,您想想,三百萬兩啊,圣上心里得多恨吶!” 谷一用腦海里忍不住浮出乾清宮里圣上那高深莫測的表情,身子縮在座椅上忍不住瑟抖了一下,是啊,外放那么多年他都快忘了,圣上生平最恨貪腐之臣,往日放縱他在蘇州行事,不過是宮里的情勢所迫,這些年內努漸滿,到時候他這個臟了聲名的奴才,怎么可能被召回宮,仁慈一點的,任他在外面自生自滅,要是圣上有意顧全圣譽,說不定就…… 谷一用這一刻只覺得這個冬天可真冷,寒風都快刺進骨頭里了,鉆心的疼。 第88章 上船入伙 瞧著眼前人狼狽的模樣,趙秉安心里為其惋惜了一秒, 他剛才沒開玩笑也不是刻意夸大, 谷一用當初接了這樁差事就注定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常在河邊走, 沒有不濕鞋的,宮中內侍摻和外政,能依仗的只能是圣眷,可人心易變,圣意難測,稍有差池,他們就是最先被舍棄的一批人。 “公公, 大廈將傾了, 織造局肯定保不住了, 您自己也得早做打算吶?!?/br> “呵,什么打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何況咱家這樣的內宦, 離了宮里就是無根的浮萍,能去哪?”谷一用也是個人物,大不了就是一死嘛,只是他臨死之前一定要拉上幾個墊背的,不能便宜了那群算計他的王八蛋。 “趙公子如此殫精竭慮地為咱家考慮,怎么看也不像是無所求的樣子, 趁著咱家現在還能說上話,您就直說吧,要什么?只一條,別提獻賬,咱家自己做的孽自己嘗苦果,牽扯誠王,您甭想?!?/br> 趙秉安忍不住抿嘴淺笑,這位公公還真是性情中人,要擱在平常,趙秉安還真不介意結交一二,不過眼下嘛恐怕就不能如他所愿了,原本留著他就是為了讓圣上從自己人的嘴里聽到誠王在蘇州的所作所為,再配合著血書奏折賬簿,層層遞進,足以一舉把誠王黨打殘,若非如此,趙秉安也不會在織造局費這么半天口舌。 “公公赤膽忠心,明誠欽佩,可誠王未必會領您這份情吧。就在鎖城之前,蘇州同治譚志鵬草擬了一份奏折快馬急遞入知府衙門,幸而被行進的駐軍給碰上了,里面的內容,公公不想知道嗎?” 谷一用心里明白不會是什么好事,但眼下已到這個境地,再壞還能壞到哪去。 “公子不妨直言,都這個時候了,咱家還有什么承受不起的?!?/br> 趙秉安沉默著從懷里掏出一封官布環裹的長方布包,拆開來后,打開最上面一封奏折,隨手翻了幾下便遞到了谷一用面前。 “這封奏折上詳列了織造局近些年在蘇州的不法行徑,強占民田,欺行霸市,倒買倒賣,偷稅漏稅,無一不有,公公瞧瞧,下面厚厚這一沓都是證據,里面的苦主都準備好了,人家這是早就預備好了,一旦出事就先把您推到前頭,讓織造局先把這個雷頂起來,等把您身上潑臟了,蘇州這攤子爛事也就順理成章的推到您身上了,至于宮里的顏面,圣上的顏面,人家可一點沒顧忌?!?/br> “這幫狼心狗肺的畜生!虧咱家往日還和他們稱兄道弟……”谷一用抓過奏折里里外外翻看了好幾遍,那上面清清楚楚的蓋著蘇州同知的官印,做不得假,他攥著奏折的手都在發抖,強撐著再看看那些所謂的證據,呵,還真是齊全呢。 瞧著這位公公怒發沖冠的樣子,趙秉安心里忍不住搖頭,這谷一用太意氣用事了,官場上玩兩肋插刀那一套,不被人坑死才怪。 趙秉安這趟來是原本就是為了借谷一用的手把蘇州的事捅到宮里去,剛才一番敲打,算是破了這位公公的心防,接下來就得好好拉攏了,畢竟谷一用身后還站著一個劉諳呢。 “公公現在還不愿意考慮明誠的提議嗎?難道您還沒有看清楚那幫人的真面目?” 谷一用心里當然恨不得把汪明全那伙人全都拉下水,可他們身后靠的是誠王這顆大樹,自己要是把蘇州這件事捅開,毀了誠王,那不僅自己落不著好下場,恐怕整個司禮監都得在圣上面前吃掛落,說到底誠王是圣上的骨血,哪容得他一個奴才輕賤,自己已經彌足深陷不可自拔,要是再連累義父他們,得不償失啊。 瞧著這位公公猶豫的神色,趙秉安覺得是時候再加一把火了。他湊近谷一用,小聲到只能他們兩人聽見,“只要公公愿意出面指證誠王,蘇州之事東宮一脈絕不會袖手旁觀,太子至孝,怎能容忍有損圣譽之事發生呢,您說是不是?” “你!”谷一用瞪大雙眼,不可思議的盯著眼前的少年,他委實沒有想到這人居然是東宮的人手。 也難怪,雖然老永安侯身上兼著一個太子太保的銜,但京中權貴基本上都知道,趙家一向不怎么與東宮接觸,谷一用在蘇州任職多年,就他所見,這趙秉寧向來也是兩邊逢源,誰都不得罪,他還以為永安侯府是想走純臣的路子呢,誰能想到居然是東宮布置的一枚暗棋,往日里他也沒少和趙秉寧接觸,可是一點也沒看出他的底細來,這還真是真人不漏相啊。 “東宮?”谷一用撇開剛開始的震撼,心里還是不自主的琢磨起來,要是東宮出手,說不定就能破開這個死局呢,到時候就算他要受些罪,但說不定能保住命呢,這個念頭一起,谷一用的態度就不可自制的軟化了,說到底,要是能活,誰還想求死呢。 “蘇州這件事說難辦也不難辦,端看圣意何在?誠王貪墨這件事在京中也算不得奇聞了,公公這些年從蘇州抽的銀子恐怕還不足人家十分之一,何苦要背這個黑鍋呢?” “可圣上要是有意庇護誠王,那咱家豈不是自尋死路嗎?”這提議聽起來雖不錯,但谷一用總覺得太冒險了,完全沒辦法保證事情如他們預想的那樣發展嘛。 “所以啊,咱們得讓圣上徹底厭棄了誠王,只有這樣,公公您才有一線生機?!?/br> 谷一用心里有些惴惴的,他臉色糾結,好似費了極大力氣才問出下面的話,“誠王是圣上長子,就算這兩年不復往昔風光,但也是實打實的受寵多年,要陛下一夕之間就對他死心,恐怕做不到吧……” 終于成事了,趙秉安壓抑著嘴角的笑意,繼續高深莫測的蠱惑著,“所以公公得好好篩一篩報往京中的消息啊,誠王一黨蘇南巨貪,觸目驚心,這數目上就得好好做做文章,比如誠王往京中抽調了多少銀子,這個問題就很值得探究一二嘛?!?/br> 谷一用秒懂,不就是構陷嗎,雖然這方面他們司禮監不如內侍監專業,但也算得上駕輕就熟了,畢竟他頭年到蘇州來,就是憑著這一手,抓了不少蘇州富商才湊齊的銀子。而且誠王手底下那批人辦事確實是糙,馬腳一大堆,抓起來簡直不要太容易。 “蘇州實際賬目咱家手里確實留了一份,原本是要交給宮里備案的,此時拿出來也不是不可以,可賬面上的數目恐怕也不足以……,咱家就算夸大,也得有個依據才能取信于圣上不是,公子可別忘了,還有個內侍監在旁邊盯著呢,咱們一個不慎說不定偷雞不成蝕把米,再惹了圣上猜疑,那就大大的不好了?!?/br> 這話才是一個總管太監該有的水平嘛,趙秉安聞言一邊點頭,一邊笑著安撫,“公公放心吧,貪腐不過是其中一環,好戲還在后面呢?!?/br> “怎么說?” “今日申時末,有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在蘇州知州后衙縱火,致使衙門里近百人傷亡,家兄更是重傷垂危,臨近昏迷之際,決意將蘇南官場內幕攜日前所得賬簿八百里急遞進京。而蘇州巡鹽御史和都察院鎮撫使聽聞此事亦大為震動,實不敢相信朗朗乾坤之下竟有如此惡行,行刺正五品朝廷命官不說還敢縱火燒衙,簡直視朝廷法度于無物,兩位已糾集多位監察官員聯名上奏,請求朝中徹查此事。 蘇州邊屯駐軍陸冉臨危受命,調兵鎖城,意外發現蘇州同治譚志鵬竟與行刺的細客關系密切,證據確鑿,事態緊急,已將其下獄,然后嘛……” 谷一用深吸一口氣,接了下去,“然后譚志鵬經不住都察院拷問,招出了梁新百,再順著梁新百自然而然牽扯出了蘇南大大小小的官員,最后給這些人都安上誠王黨的名義是嗎,這里頭至少有上百號人呢,你可真下得去手!” “這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公公,那些人對付咱們的時候可一點心慈手軟都沒有啊,您剛才不是親身經歷過嗎?” “這……,可他們也不是吃素的,難道就干看著咱們把事兒辦完了,這可關系到身家性命,他們非拼了命阻攔不成,到時候就怕不等咱家的密信送出去,咱們就被人給收拾了?!?/br> “不妨事,陸冉會死守這座城,直到圣意傳過來,而且家兄他們的奏折已經出了蘇州境界,他們想攔也晚了,京中也早就布置了人接應,只要蘇州的奏折一到,朝堂的聲勢立時就會炒起來,他們就是想遮掩也妄然?!?/br> “原來你早就設計好了?!惫纫挥糜挠耐鲁鲆豢跉?,這時候他要是還不清楚自己落進了趙秉安的套,那他就枉在宮中待了那么些年,可就算知道了又怎么樣呢,他現在除了爬上東宮這條賊船,已經沒有別的活路了。 趙秉安被戳破也不心虛,反正眼前這位很快就是自己人了,提前知道一些也能避免以后尷尬,而且這也不是什么值當隱瞞的事。 谷一用其實也就那么一嘮叨,趙秉安布置的妥當他也安心不是,剛打算去暗室把那些陳年舊賬再翻出來參謀參謀,看看能不能抓到什么駭人聽聞的罪證,結果外面的兵將突然安靜了下來,陸冉更是頂著一張嚴肅臉直接走了進來,身上的血都沒擦干凈,看得谷一用又懼又惱。 “梁新百他們到城下了?!?/br> 第89章 準備 趙秉安早就預料到蘇南官場不會無動于衷,但著實沒想到人居然來得如此之快, 而且梁新百這人, 又是蘇州名義上的一把手, 要是拿不出一個強有力的理由將其攔住, 恐怕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大好局勢就得毀于一旦。 谷一用聽見梁新百的名字,眉梢就是一挑,蘇南這群人他都打過交道,自然知道這里面都是些什么貨色,而其中梁新百卻是截然不同的,雖說身旁的小公子智計百出,但為防止年輕氣盛, 谷一用還是決定多嘴一句。 “公子對上這個人還是多謹慎些, 他可不是什么簡單的角色, 自他三年前到任伊始咱家就幾次試探,結果都沒撈著什么好,這人尤其謹慎,除了平常往來炭火孝敬, 蘇州大大小小的暗場他幾乎是片葉不沾身, 汪明全他們幾個當初就是因為幾番獻媚拉攏不成,才對梁新百這個上官冷淡了下來,要不是顧忌他背后的杜中瑜,這人想在蘇州立足是難?!?/br> 聽谷一用這意思,蘇南官場也不是鐵板一塊嘛。也對,梁新百這個人系出名門, 又是杜中瑜的得意門生,在朝中風評也不錯,想來走的是能臣干吏那條路,瞧不上汪馬幾人在地方搗鼓的這些破事,那也是情理之中。趙秉安尋思著或許可以先在這些人內部點把火,讓他們先內訌起來,這樣可以盡可能多拖點時間,畢竟這奏折往返一趟,最起碼也需要八天的時間吶。 “蘇州同知譚志鵬現下何在?” 當時是沈林“借”著都察院的名義抓的人,這會兒趙秉安一問,他不動聲色的望了陸冉一眼之后趕緊回道,“原本是打算抓住之后立即押送回都察院的,可譚志鵬手底下養著不少好手,屬下派過去的人實在無能,驚動了陸將軍的強兵才拿住了人,如今,人應該被帶到了駐軍兵營?!?/br> 陸冉的臉色自從聽到譚志鵬這個名字就不大好,手上死捏刀柄,身旁四周的殺氣飆得谷一用連連后縮,腿都快站不住了。 趙秉安倒是奇了,瞧這架勢,這兩人之間恐怕還有一段恩怨,怪不得陸冉這家伙一入城就奔著譚府去了。 “世兄,大局為重,這譚志鵬現在還用得上?!?/br> 陸冉冷哼一聲,“放心吧,我只是鎖了人的琵琶骨,沒要他的命?!?/br> 琵琶骨?趙秉安只知道這譚志鵬是梁新百一手提拔上來,放在蘇州的干將,原本以為應該也是士子出身,怎么如今聽陸冉這話,是個有功夫在身的呢。 這事谷一用知道,三年前者譚大人初到蘇州的時候差點沒被陸冉給一刀劈了,當時他和汪明全趙秉寧幾個都在席上,看得真真的,那位譚同知的身手雖說比不得陸冉這個瘋子,但也實打實是個練家子。 “公子有所不知,這譚志鵬原先是淮陰有名的神童,不過十三就考上了秀才,還是一等的廩生,咱家曾聽底下蘇北的老人講,當時主考的學政官似是有意下降一位庶女相配,可譚志鵬太過心高氣傲,竟直言嫡庶有別,當眾推脫了這門婚事。 朝堂上的任職道道您應該也懂一點,這能擔任一府學政的都是士林中頗有名望的清流,要不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哪能容一個尋常出身的小小秀才如此打臉。當時那位大人收沒收拾他,咱家不知道,但三年后的鄉試,譚志鵬連考場的門都沒進去,就以禁地喧嘩,藐視王法的罪狀被革了功名。 這還不算完,譚家在淮明本就不是什么豪強,只是因為譚家幾父子都在衙門里擔著七八品的吏缺,手里捏著點實權,這才能在鄉下小地方作威作福,這回假菩薩得罪了真佛,那還能有什么好果子吃。譚志鵬當年回鄉不久,其父兄就以魚rou鄉里、貪贓枉法的罪名下獄,聽聞其長兄后來接出來的時候都已經瘋了,咱家還聽人傳聞,當年譚志鵬可是在學政府邸內連磕了三天響頭,才算是把這事給圓了過去,這件事當年在蘇北那可是傳得沸沸揚揚?!?/br> 谷一用經營織造局多年,但凡是在蘇州界面上混的,不管三教九流,他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何況譚志鵬那檔子事一波三折,傳奇的都能拿到坊間寫話本了,他如何能不知道。 “呵,你講這些屁話有什么用,譚志鵬這個人心思縝密手段狠辣,就算現在容他殘喘一時,以后也絕不能留著,否則必成禍患!”陸冉從小到大,唯一吃過的虧就是當初被譚志鵬算計,折了上百心腹部曲,要不是涂康柏那個老雜毛在江浙一帶根基深厚,又對譚志鵬那個王八羔子青眼相加,他早就把人剁碎了喂狗,還能容那個小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蹦跶這么些年。 “明誠記得這譚志鵬可是咸亨九年江浙鄉試的亞魁,后來會試也是名列二甲前茅,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飽讀之士,怎會和行伍之事有所牽扯,要知道朝中雖未明言,但這幾代傳下來的規矩都是,凡涉武勛者,不入內閣,不得主政一方,他這不是,自毀前途嗎?” 趙秉安從得到那封送去知府衙門的奏折開始,就對譚志鵬這個人抱有一絲好奇,這個人當時反應的太快了,好似早就料到了會有這么一天,早早的就準備好了應對之策,要不是趙秉安謹慎,提前秘密調兵圍城,說不得就被這個人鉆了空子。 “呵,譚志鵬當年被收拾的可慘了,一家老幼時時被地方衙門欺壓,不過十五便被派去大壩上服勞役,幾次都差點被淹死。你在京中嬌養,不知道蘇州前十幾年的世道,旱澇之災尚在其次,最愁人的就是太湖面上那都快扎成窩的水匪,jianyin擄掠,無惡不作,朝廷每逢河道整修之年,總會有大批物資在蘇州壩口堆積,他們怎么可能不惦記。 當初譚志鵬毛遂自薦,獻策于當時的剿匪將軍涂康柏,他以當時蘇州壩口漁村上百戶貧民為餌,誘敵深入,重創了上岸的水匪,由此得到了涂家老頭子的賞識,要不然就憑他早年那檔子事還想繼續考科舉,做他的春秋大夢吧! 不過他后來也沒撈著好,不僅翰林院沒考進去,還在吏部白白耗了一年多,最后走了不少門路也只能被發配到蘇北隴江去做一個八品的教諭,這能有什么出息,人家擺明就是想拖死他。 后來譚志鵬的糟糠突然暴病去世,將將過完一年孝期之后,他就娶了涂家一位頗受寵的表小姐,接下來幾年他在涂家的幫襯下漸漸崛起,等我從京中外放到隴江時,他已是七品縣丞了?!?/br> 調查的真仔細,看來陸冉當時肯定在譚志鵬的手下吃了大虧,不然不會費這么大一番心思把人底細都摸清楚。趙秉安現在倒是覺得有些難辦,原本他只是想借著梁新百和譚志鵬之間特殊的關系來挑撥蘇南官場上的幾份勢力,現下,知道了譚志鵬是如此精明的一個人,又和地方軍門有那樣的牽扯,那這個人肯定不能輕易掌控,那么有些打算就得推翻重來了。 “世兄可否讓譚志鵬在城樓上不顯眼的露上一面,讓某些人知道他還毫發無損地待在蘇州城?!?/br> “嘻嘻,還是你小子毒啊,就馬關成那幾個人的尿性,別說親眼看到譚志鵬好端端站在城樓上,估計就是只聽到些風聲都能寢食難安,老馬家那個沒腦子的東西,一急肯定辦錯事,這下可有好戲看了?!?/br> 陸冉沒說出口的還有,依照蘇南這些人的行事作風,只要譚志鵬有叛變的可能,那他留在淮陰的家眷必逃不過一劫,只要一想起待會譚志鵬知道這個消息時的臉色,陸冉心里就有些迫不及待的興奮。不過他覺得可以先忍一忍,等到譚志鵬從城樓上下來之后,他要親口告訴他這個消息。 此時的蘇州城下,數十抬官轎排排落座,密集的火把將這一片不算廣袤的區域照的通亮,官轎前后隨行的侍衛瞧著城樓上駐兵已經搭上的滿弓,臉色皆十分凝重,雖不認為他們真敢射下來,但手還是不自覺的按在刀柄上警戒著。 “他奶奶的,趙秉寧這個小兔崽子有本事在蘇州城攪合怎么沒膽子出來見我們,他算是什么玩意,也配讓我們在這干等著,你看我進去之后怎么收拾他!” 馬關成雖也是科舉出身,但他當年能考上純屬瞎貓碰上死耗子,其實肚子里沒有多少實貨,到了蘇州以后更是忙著撈銀子走歪道,都多少年沒碰過書本了,這又在氣頭上,說起話來自然不怎么雅致,況且他到底出身武勛,打小也是在軍營里混過的,身上總帶著些兵痞之氣,這也是汪明全他們看不上這個人的一個重要緣故,太過粗鄙。 譬如這會兒,汪明全就讓他這一番廢話給惹惱了,“馬大人,你可消停些吧,沒瞧見現在這局勢嗎,這趙秉寧是打定主意死扛了,您要是真有本事趕緊讓他開門才是正經,別在這里盡叨咕些沒用的?!?/br> “你……” 馬關成這暴脾氣,被這么一激哪忍得住,當下就要和汪明全理論,眼看局勢就要失控,梁新百不得不出來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