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尤其是,呂興業在見識過李家人的武力值后,態度就更誠懇了。畢竟真惹惱了這些可怕的家伙, 他的腦袋估計也沒法安安穩穩地呆在脖子上了。 謝沛聽完后, 就建議道:“既如此,不如先給呂興業送些官兵的衣物。讓他們進入湖白府后, 就裝作是官兵好了。這樣的話, 他們路上會順利很多?!?/br> 李彥錦插了句嘴,道:“也別給太多了,夠他們把臉面上裝起來就成。免得這伙人真的沿路接管了縣鎮,到時候說不定就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李長屏聽了, 歪頭琢磨了會,道:“這事我知道了,但那兩個大倉庫還離衛川有些距離,這一趟估計趕不上了?!?/br> 三人又說了一陣,把細節商量好后,李長屏也不休息,趁夜就出了城。 李長屏走后,謝沛夫妻倆一直關注著外面的消息。 如今由韓勇負責的預警隊已經擴編到了四十人。這些人不但繼續擔負著使用信號樹給衛川縣提前示警的工作,更是兼顧起在附近縣鎮收集信息的任務。 每天看守信號樹的人換班之后,都會把當天的信息匯總到謝沛手里。 于是,四天后,謝沛就聽到了一個消息。據說是有人看見,在衛川以北二十幾里的地方,匪兵的隊伍似乎內訌了。兩隊人馬打了半天時間,最后又變成一隊,繼續向北去了。 聽到這消息后,謝沛和李彥錦心里都是一動。他們猜測,這打起來的兩方,恐怕就是呂興業和盧家兄弟。 這消息對衛川而言,實在是個大好事。至少短時間內,衛川是不用再cao心有人來攻打了。 就在呂興業的六千人吞下了盧家兄弟的匪兵第二日,盧志、盧強兩位匪首竟然在同一天,齊齊喪命。 原本囂張至極的雙峰山匪兵頓時惶恐起來,而懦弱怕死的蔣峰更是調回了自己的手下,再不敢輕易出山。 就在湖白境內局勢生變時,朝堂上,終于有人發現了湖白府的緊急奏折。只是此時,代替湖白知府上折子的蔡參軍也已經在匪兵的攻擊下,生死不知了。 整整一個府都陷于匪兵手中,這種大事既然被發現了,就沒人敢擔下責任繼續隱瞞。因此優柔寡斷的皇上也勃然大怒了一次。 這位九五之尊大怒后,第一件事還不是派兵剿匪,竟是要把湖白府的所有官員都好好審一遍,若是有失職的,定要嚴懲不貸。 吏部尚書聽了,心中暗叫一聲倒霉。之前在幾個皇子爭斗時,大皇子掌管的吏部,曾莫名其妙失過一次火。 那次大火燒毀了一大批官員存檔,而湖白府的官員存檔更是燒得一個不剩。吏部的官員們忙到如今,才堪堪把一些重要官員的存檔給修補齊全。 像地方上的知府、守備這類官員,吏部的人還能憑記憶把存檔補起來??傻搅四切┖眯┠瓴坏蒙w的末流小官,尤其是偏僻得沒人愿往的小縣城的官吏就實在有些記不住了。 原本,吏部的人也不算太過憂心,畢竟年底時,各地主官都會上個總結折子,把自己轄下官員點評一二。到時候吏部也就能順理成章地把那些遺失的存檔給補齊了。若是還有什么不清楚的,還能以年底choucha為借口,再去問個清楚。 可誰想到,湖白府竟會鬧出這等大事,而皇帝一開口就是審查湖白境內所有官員吶……這可真是一不小心就要把之前的遮掩給徹底捅破了! 吏部尚書面上不動聲色地應了下來,轉頭就提醒皇上,是不是該派兵剿匪了? 這剿匪之事又扯了好些天后,才終于在幾方勢力拉扯下,定下了主將、副將。 吏部尚書當夜就派人去剿匪的主將——忠武將軍魏謹德府上密談了許久。 吏部尚書用某些不為人知的好處,換來了魏謹德的承諾——必然會不露聲色地將湖白府境內官員的檔籍盡早補齊,提前派人送到吏部。 當魏大將軍帶著八千禁軍一路大搖大擺地趕到湖白府時,已經是兩個月以后了。 此時,別說是湖白府內那些匪兵已經跑得差不多了。就連趁亂過來拉人馬的呂興業也高高興興地扛著糧食武器,返回了荊湖府岳陽縣。 而在衛川縣城郊,六月播種的那大片公田中,此刻也顯出了幾分豐收的兆頭。 此時,冒牌縣令李彥錦正與他的冒牌縣尉低聲交談著。 “聽說朝廷剿匪的人過不了幾日就要到了,咱們是不是也該退了?”李彥錦有些擔憂地問道。若是湖白府一直亂著,他到能安安心心地把這個縣令演下去。畢竟張洪文這個麻煩在他離開房縣時就解決掉了。 那時候,李彥錦親手把高金貴的一件特殊掛飾塞進了張洪文的包袱里。做為高運錢莊當家人的嫡子,高金貴的大部分飾物上都打有錢莊的暗記。 張洪文后來錢票被盜光后,無奈只能典當些衣物。他發現了包袱里多了個飾物時,還以為是自己在慌亂中,無意收拾進來的。 于是他拿著這個飾物去典當之后,很快就引起了高運錢莊的注意。 唯一的嫡子失蹤多年,高云通早就把綁架者恨了個死透。如今突然見到兒子失蹤時佩戴的飾物,他如何還能忍得??? 在李彥錦離開房縣前,張洪文就被高運錢莊的人給暗中擄走了。 李彥錦跟蹤而去,親眼見到他熬不住刑胡亂招認,又爆出自己是衛川的縣令后,被心狠手辣的高云通給滅了口。 沒了后患的李彥錦這才敢放心大膽地在衛川縣走馬上任。 只是,此時朝廷既派了人來,他和謝沛就必須要考慮退路了。 不過,正當夫妻倆準備跑路時,李長奎帶著智通回來了。 這位七爺回來后,第一句話就是:“你倆這官,我看還能當當?!?/br> 夫妻倆不由愣住,齊齊望向李長奎。 七爺爺哈哈一笑,道:“再想不到還能遇到這事啊……真是……得道者天助!” 原來李長奎聽說朝廷派了人來剿匪,這位老爺子不放心朝廷那些昏官,就夜探了一次魏將軍的營房。 結果沒想到,竟讓他聽到了魏謹德吩咐手下,趕赴湖白各地,索要官員檔籍的事情。 李長奎覺得這事不對勁,就連著跟了幾天,終于把吏部尚書與魏謹德之間的那筆交易給弄明白了。 這正是他連忙趕回衛川的原因。照他對兩個徒孫的了解,這二人搞不好正準備來個金蟬脫殼,換回身份呢。 當聽完吏部失火,燒毀官員檔籍的事情后,李彥錦撓了撓臉道:“七爺爺,真不是你這段時間跑去放的火吧?” “去!”李長奎拍了下他的腦袋,道:“我犯得著為了你這么個七品芝麻官去皇城根燒房子嗎?” 謝沛也笑道:“這下也好,之前阿錦哥還一個勁心疼城外那片即將收獲的公田呢!他就怕換了新官后,把這些都給貪了。那可真是白費了他一番心血!” 雖然感覺很大幾率上,夫妻倆還能繼續把這官當下去,可為了保險起見,二人還是做了些預防。 縣令以守城有功為由,提前給手下這幫人連發了三個月的薪俸。 又出錢把城里的道路、碼頭和下水渠給修整了一遍。此外,還修建了一個慈姑所,這才將前一陣頗有盈余的公帳給徹底花光了。 要不是公田中的水稻還差一個月才能成熟,李彥錦說不定都能把這些糧食給處理完了…… 主簿看著清潔溜溜的公帳賬面,心里雖有些無語,但想著自己荷包里還拿了三個月的薪俸,也就老實閉嘴了。 不幾日,果然有一個禁軍帶著公文,來到了衛川縣。 葉盛進城時就吃了一驚,相比一路上那些墻倒房塌的破爛城鎮,這小小的衛川竟是一片整潔安寧…… 再想到城外那一片微黃的稻田,葉盛心中對這個還未謀面的衛川縣令,生出了幾分敬意。 于是,待李彥錦見到傳令的葉盛時,就覺得這個禁軍還挺恭敬的。 “大人,魏將軍如今剛到武陽城,得知了林知府已經遇害,為了讓湖白府盡早恢復正常,就需要各地官員的積極配合……”葉盛待李彥錦看完公文后,比較委婉地解釋了幾句。 李彥錦早就對魏謹德背后的打算心知肚明,于是特別熱情地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葉盛被請下去暫時休息半日,次日一早就拿著李彥錦的一份文書和某些衛川“土產”返回了府城。 李彥錦的這份文書中,倒也沒有編得太過。他寫了張洪文早早就棄官逃跑了,被林知府大怒之下,只能暫派了親信李某人前來暫代縣令。待朝廷任命了新的官員來后,李親信就準備再回林知府身邊,繼續效力的。 不想林知府竟在匪兵攻城之日,英勇犧牲了,實在是讓人痛心??! 為了把謊言編圓滿,李長奎早就從家族渠道中,打聽了下湖白府官員的派系。 如今湖白府這邊,出了這么大亂子,必然是要有人出來背鍋的。 而這個人卻絕不會是已經歸西了的林知府。這林致軒乃大皇子一系的,他的叔叔還任著龍圖閣學士,岳父更是御史大夫,可謂背景深厚。 原本林致軒是打算在湖白府當上一任知府后,就回中樞任職的。誰能料到竟會突然死在了匪兵的亂刀之下…… 背景深厚的林致軒如今不但不會背鍋,在他家族勢力cao縱下,還可能用他的死亡換來更多的好處。而朝堂上的高官們也早就商議好了,湖白府的背鍋人選,乃是一個失職又沒有靠山的死人——守備潘馳。 第95章 忙中偷閑 忠武將軍魏謹德率兵進駐武陽城后,倒是松了口氣。 原本還以為要打幾場硬仗, 不想, 待他進入湖白府后, 竟沒有遇到一場像樣的廝殺。 這段時間,魏將軍干的最多的就是接管爛攤子。他一路走來,大點的城里幾乎都沒剩下什么成建制的官員體系, 死了一半, 逃了一半。 于是, 他不得不沿路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到這些亂成糊湯的地方。 讓他倍感郁悶的是,這些接管了的城鎮, 幾乎全被洗劫一空, 一點油水都沒剩下…… 不過魏謹德雖沒撈到油水, 卻不會放過到手的功勞。他當即就派人給朝廷報信, 只說自己大敗匪兵,受了輕傷依然英勇奮戰。如今一路打來,終于攻下了湖白府城——武陽城。 且不說龍椅上的那位如何給魏大將軍表功封賞, 吏部尚書暗地里也收到了魏謹德給他送來的湖白府官員名單和大致情況。 于是, 第二日朝堂上,皇上拿著魏謹德給他上的折子問起湖白府官員時, 吏部尚書就顯得格外胸有成竹。 朝堂上一番你爭我斗, 終于給湖白府匪兵作亂下了定論。而李彥錦等一波末流小官在這場利益爭奪中,沾了點林知府的光,也從暫代都變成了正式官職。 要是普通地方的縣令,自然不會如此便宜地就送了出去??扇缃窈赘畡傇饬朔吮? 據說大部分地方都被洗劫一空。沒人,沒錢,山匪還不一定躲哪兒,誰家活膩了會去搶這個七品小官??? 之前在給魏謹德補報官員籍冊時,李彥錦給自己和謝沛都是報的真名,只在來歷上做了些手腳,在報謝沛時,更是故意忽略了性別。 他報上去后也不怕人下來核查,因為他早就利用縣令的身份,給自己和謝沛在衛川縣里編了一套戶籍出來。 于是,在上面的人看來,李彥錦就是個出生在衛川縣本地的讀書人。雖然屢試不第,但因辦事忠心得了林知府的青眼,并在危難關頭臨時暫代了縣令一職。事實證明,此人還有些才干,竟是保住了衛川縣沒有遭到匪兵侵擾。 故此,到了十月底時,朝廷的正式任命就下來了。李彥錦、謝沛等人就成了過了明路的正式官員。 就連謝棟謝廚子也得了個衙門編制,如今他暫時也不開小飯館了,只一心管著白玉樓的大食堂。 有八千禁軍在湖白府坐鎮,到底讓亂局漸漸平穩了下來。 此時衛川縣的公田也已經收獲完畢,手里有糧的李縣令就更加安心了。 下衙后,李彥錦和謝沛先到謝家,與謝老爹親親熱熱地吃了晚飯。又和李長奎與智通商議了會今后的事情,這才回到衙門后面的官宅。 兩口子為了行事方便,已經把看門的老門子調走了。如今關上門后,就不必再裝模作樣了。 李彥錦脫了官服,先燒了些熱水。謝沛把兩人的臟衣服泡進木盆中,準備清洗一下。李彥錦見了,就端了個小板凳過來,與謝沛一起搓洗起來。 兩人在月光下,一邊洗一邊閑聊。 “二娘,如今咱手里也有糧了,鄉勇要不要再招一些?”李彥錦嘴里說著話,手里也不停。抓了把皂角,搓出泡泡后,涂在衣服上。 謝沛放輕力度,搓揉著幾件里衣,道:“不用那么急,如今咱們的問題是如何把這些人轉變成能用的力量。之前有個空架勢嚇嚇人也罷了,后面遇到硬茬了,不是也沒法子嗎?” 李彥錦點點頭,道:“那行,練兵這事就交給你了,我幫娘子管好后勤。咱們要趕在大亂之前,盡量把衛川經營起來?!?/br> 兩口子洗完衣服,又把各自清洗一番,這才相擁著進入睡夢。 次日清早,夫妻二人練完功后,略修飾了下容貌,又各自忙碌起來。 轉眼,到了年底。忠武將軍魏謹德已經進京領賞去了,新來的知府也已經抵達了武陽城。 這位新知府來得有些不情不愿,他之前原本是正在謀求京官——通政司參議一職的,別看是個五品的官職,可在京城中卻是個極要緊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