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這么說起來,老李氏自認為自己真不是一個多么偏心的人,但這世道女人都要依賴男人活,這點輕重要分得清,以后大丫她們有什么事,還不得靠著大山家的兩個兒子? 見何氏還想說什么,老李氏朝她皺了皺眉,才讓何氏把話咽回去。 方長庚在一邊把小李氏的話聽了進去,覺得這個想法挺好。他二叔是個地道的莊稼人,性格內向又老實,平時進進出出的也常常笑呵呵地和他打招呼,還幫他打了張木桌讓他讀書,從不挑事。就沖著這個,他以后也不會虧待二叔家的人 但一碼歸一碼,以后家里各項支出進賬都復雜多了,再混在一起總會出事的,還不如分清楚了好辦事。 他現在還不足以在這種事上有話語權,不過分家,早晚都會來。 * 吃完早飯,小李氏把方長庚叫到屋里,轉身從床頭柜里取出一個布包。 “你讓娘給你縫的這個什么書包,娘給你做出來了,用粗棉布做的,可結實了,你看看喜不喜歡?!?/br> 方長庚接過那個書包,心里不禁贊嘆小李氏的巧手。 本朝的讀書人外出都用褡褳或者竹編的書箱,褡褳可以搭在肩上,兩頭是兩個袋子,他現在肩窄,常常會滑下來,而且一直用一邊容易高低肩,放的東西多的時候還特別累。至于書箱,如果要放筆墨紙硯很好,但有時候用不了那么大的空間,特別是以后上學堂了,還是有個書包好一點。 他把書包的細節用毛筆畫出來,讓小李氏做,沒想到完成得這么成功,走線比現代商場買的還要精致,或許這就是手工的力量? 在這里能摸到書包的感覺讓他十分感慨,愛不釋手地看了又看,注意到書包右下角還繡了淺米色的云紋,看起來很高大上,看來小李氏的審美也很在線??! 方長庚驚喜地問小李氏:“娘,你還會刺繡???” 小李氏也很高興,笑容里卻夾雜著一絲哀愁:“娘的娘家以前在北方是靠刺繡過日子的,后來老家發了場洪水,又鬧饑荒,一家人最后只剩娘和你舅舅。娘那時候還小,跟著你舅舅來到這里,好不容易活下來,看東西就有了重影,也沒工夫做那精細活兒,都十幾年沒繡過東西了。這絲線還是上回向布莊老板討的,是不是還行?” 方長庚沒想到小李氏竟然還有這樣的經歷,這里女子嫁出去基本就算脫離了娘家,幾乎不來往了,方長庚也從沒想過問小李氏這些。 怪不得他總覺得小李氏和一般的農婦不一樣。 他忍不住問:“那舅舅呢?” 小李氏笑得有些勉強:“你舅舅人活絡,我嫁給你爹以后就說要出去做生意,這么多年了都沒回來。那時候什么世道,滿大街都是強盜土匪,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可娘勸不住你舅舅,聽后來村里人說,現在還沒回來,多半是……” 那時候村里人娶親哪里會要個沒娘家的女人,她哥哥沒日沒夜去鎮上打短工干活,籌備了一筆在村里算得上豐厚的嫁妝,大山又非要娶她,才讓當時的老李氏接納了她。 小李氏調整了情緒,欣慰地看著方長庚:“人家說外甥像舅,你和你舅一樣聰明,肯吃苦,娘信你以后一定能考上秀才,讓娘和你爹也在村里人面前風光一把?!?/br> 方長庚的心情一時還有些復雜,朝小李氏用力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兒就出去了。 第10章 前兆 到了月底那天,方長庚往書箱里擺好了筆墨紙硯,水壺,用油紙包好的十個rou包,和方大山一起出發去鎮上。 方大山用扁擔挑了當季家里吃不完的新鮮蔬果,還有兩只已經不下蛋的老母雞,打算送到鎮上的酒樓去。 自從方長庚教家里用大蒜水驅蟲,用雞蛋殼泡的臭水肥地以后,家里的蔬菜不僅長得個大飽滿,而且賣相很好,在方長庚的建議下送到酒樓后就約定以后這些蔬果專供酒樓,收入比放到集市上賣多了不少。 路經過家里三十畝田,一眼望去大約一個足球場大小,現在是立夏,再過兩個月春小麥就可以收割了,方長庚心里終于有了自己也是半個小地主的滿足感。 只可惜他前世學的不是農學和生物技術專業,不然沒準能另辟蹊徑,開辟獨特的致富路呢。 方長庚先陪方大山去了酒樓。 酒樓的方掌柜與他們還是本家,看見他們來了十分高興地迎了上來。 “喲,到旁邊歇息歇息,喝口水?!闭f完朝旁邊的小二喊道:“小李,把這擔子東西送到后廚去,趕緊的!” 小二一甩汗巾,利索地把其中一個竹筐搬起來扛到肩上,輕巧地往后廚走。 方大山指了指那兩只母雞,笑著問方掌柜:“這兩只母雞你要不要,不要我就拿去集市上賣了?!?/br> 方掌柜不贊同地“唉”一聲:“這老母雞rou柴,只能用來煲湯。尋常老百姓哪里舍得這么吃,你就是坐上一天都不定有人買。你留下吧,酒樓里還正好用得著?!?/br> 方大山憨厚地笑笑:“本來想著賣不出去給我家長庚補身子呢,既然掌柜的要就算了?!?/br> 方掌柜看著方長庚,一臉長輩關懷晚輩的表情:“小子身體結實著,哪用得著這些東西,以后上學了可真得補補,我媳婦兒娘家外甥讀書都讀病了,天天賴在家里不肯去學堂呢!” 方大山一直憨笑:“我家長庚每天都跑步鍛煉,一年到頭都沒個頭疼腦熱的,男小子身體虛怎么能行?!?/br> 方掌柜連連稱是,轉頭又問方長庚:“長庚最近有沒有想出什么新菜譜???” 方長庚這幾年撓破頭想著能讓家里富裕一點的法子,本朝想大富無非是開當鋪布莊酒樓之類,或者投機倒賣做中間商,還有非法販私鹽等,哪個都行不通,唯獨能從吃上面開一下金手指。 像是什么咸蛋黃炒南瓜、他在現代最愛吃的粉絲蒜泥烤茄子之類的本地人沒見過的吃食,做出來以后很受歡迎。有時他還負責給店里的新菜取名字,比如普通的咸蛋黃炒南瓜,如果取名為金沙焗南瓜,前來的食客就會好奇金沙是什么東西,因為味道又好,總之反響很不錯。每次有什么新奇的創意,方掌柜都會給他五百文到二兩的銀子,時間久了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至于為什么他一個十歲孩童會知道這些,全都推脫到看的雜書上就是了。 這回方長庚有點江郎才盡,只想了想說:“新菜譜倒是沒想出來,不過我倒是有一些小建議??斓较奶炝?,天熱容易胃口不佳,無病還有三分虛,掌柜的可以制一些藥膳,平時提供的茶水可以泡些五味子?!?/br> 方掌柜猶疑了一下:“本來廚子也有這個想法,只是藥膳味道有些沖,成本也太高,食客不一定肯買賬?!?/br> 方長庚笑了:“我哥跟著袁大夫在藥房,平時經常會剩一些不能賣給病人的藥渣和時間久了藥效減退的草藥,一來價格便宜,二來味道沒那么重,掌柜的要是有意愿,晚上我找我哥問問?!?/br> 方掌柜說了幾聲“好”,又閑聊了幾句,方長庚就和方大山出去了。 方大山打算去藥房看看方啟明,方長庚把七個rou包給方大山以后則去了他二爺爺家。 從后院的側門進去,他很快就熟門熟路地繞到方萬明的書房。 正好是晌午,方長庚坐在書房門口的臺階上,摸了摸捂得還有些溫熱的大rou包,幾口就吃掉一個。他現在要努力長身體,畢竟身高對一個男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他現在的飯量挺大,三個手掌大的包子下肚也不覺得撐。 用水就著咽下最后一口包子,就看到方萬明遠遠地走過來,應該是剛剛從王家趕回來。 方長庚站起來:“二爺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