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連爵面露擔憂,下意識抬頭,卻見窗前之人只顧著手中的折枝,完全無動于衷的模樣,焦急道:“殿下?” “行動為何失???”蒼離取了花瓶,將寒梅插好,這才轉過身看向來人。 連爵道:“本來負責押送的那些個禁軍不足為懼,只是行動之時,卻緊隨其后冒出一群來歷不明的人,我等與之纏斗之際,讓他們鉆了空子?!?/br> “可是翊王府的人?” 那些突然出現的人是自宮門的方向,出手方式也極為陌生,想了想,連爵搖頭:“我們的人與翊王府交手不在少數,看起來似乎不像是翊王的人?!?/br> 蒼離眸色微沉,頓了半晌:“既是如此,那人殺與不殺,已經無關緊要了?!?/br> “殿下何出此言?” 他問的急切,蒼離并未答話,只淡淡地看他一眼,連爵瞬間一驚。 如今在這皇城之中,二皇子已經勢去,還有明確與他們敵對的人便只剩下翊王府,如若此次不是翊王府的人,動手的便只有皇宮里的人,他們明目張膽地將人從街道上押送,更可能是存了引蛇出洞的心思。 “可皇上若是生了疑心,為何不向殿下問罪……” 不,他的心里其實已經給三皇子府定了罪,否則便不會不問緣由將三皇子禁足,之所以沒有問罪,只怕是還沒有得到確鑿不容辯駁的證據! 連爵越想越覺得心驚,一旦那人入刑部供認不諱,三皇子府的前路怕是盡了。 蒼離手中玩轉著那把剪刀,沉吟片刻道:“年關將至,那邊的人只怕也已經等不及了吧?!?/br> “殿下的意思是……” “內憂外患之際,作為一國之君,會作何抉擇?”蒼離唇角微勾,只要借此多爭取一些時日,他便還有重來的機會! 連爵點頭,正欲轉身出去,又回頭道:“那……翊王府呢?” 蒼離擺弄花瓶的手微頓,想起昨日得到的消息,平靜無波的神情終于有了變化。 他本以為,蒼翊對他的敵對,是源于和他同樣的心思,他救下南宮若塵,是為了借他之力奪位,他打壓戶部,扶李承上位,是為培養自己的勢力,還有前不久大理寺之事,也是為了削弱他三皇子府而刻意設計…… 他設想了很多種可能,卻唯獨沒有料到,蒼翊對一個敵國皇子,存的是那種心思! 思及翊王府露出鋒芒之后的種種,他其實從未刻意隱藏過什么,只是這般明顯的答案,偏偏最是容易讓人忽略。 蒼離臉色驟沉,手下一緊,剛修剪好的寒梅瞬間折成兩段,自窗臺上掉落,墜散在地。 …… 正如慶元帝所料,翊王情鐘于一男子,未經稟明朝廷擅自成婚的消息在頤都城內不脛而走,成了百姓茶前飯后熱談的話題。 城中最大的酒樓煦和樓中,云集了來自各處的文人sao客,匯聚在一樓大堂里,不知是誰先開了口,論起翊王府中之事,興致勃勃。 “道是翊王潔身自好,十多年來從不近女色,原來竟有這樣的隱情?!?/br> 大堂中靠著柜臺邊的一張桌上,聚了四五個人,其中一人若有其事地搖了搖頭,似是對此頗為意外感慨。 另一人道:“京中有此喜好的權貴之人也不在少數,能像翊王殿下這般放膽成婚,倒從未有過?!?/br> “能得翊王這般情意,那人也不知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許是說到了點上,其他人紛紛點頭認可,聲音稍大了些,旁邊桌上的人聽得,卻不屑冷哼一聲:“再大的福分他也撐不了幾時,指不定是靠著什么見不得人的手段入了翊王府,待日后正王妃進門,可有他受的!” “就是,堂堂七尺男兒,竟甘愿雌伏他人身下,不顧孝悌,行這背德之事!” 這人說話絲毫不壓著聲音,仿佛他所言便是真理,活該所有人都得聽到,見大堂中附和他的人不在少數,不由得有些得意。 起先說話之人聞言卻只是搖頭:“那人既能入了翊王殿下的眼,想必也是有他過人之處?!?/br> “若真有什么過人之處,我等又豈會對其聞所未聞,在下倒是聽說,那人是長著一張比女人還漂亮的臉,想必那過人之處,也是……” 說到最后他突然頓住,神情有幾分意味不明,自有好事者跟著起哄:“是什么?” 那人唇角一勾:“自然是……” “唰!” 一道破風聲響起,他略顯猥瑣的笑意僵在臉上,左頰上多出一條深紅色的劃痕,正有血珠緩緩滲出,眾人皆是一驚,下意識低頭,看向一旁深深嵌入廊柱中的兇器,竟只是一把銀制湯勺。 “什么人?” 受傷那人似是終于反應過來,尋著方向望過去,卻空無一人。 “何人出手傷人?” 他再次發問,尋了半天始終無果,有人忍不住提醒道:“似乎是從樓上……” 那人抬頭一看,頓時啞了聲音。 二樓竹簾之后,雖然依舊瞧不見人影,但能進得雅間的人,皆是有權有勢之人,妄議皇室本就是大罪,若真讓有心人聽了去,他怕是小命都難保! “大庭廣眾,兄臺還是慎言的好?!?/br> 之前與他爭執的人開口提醒,將他氣的臉紅脖子粗,卻再不敢分辨一句。 這般一鬧騰,一樓大堂竟出奇地靜了下來,掩在竹簾后的人透過縫隙張望,不由得輕笑出聲:“好大的火氣,瞧你給他們嚇的,只差沒奪門而出了?!?/br> “你怎會在這?” “閑來無事,來這吃個飯,碰巧聽到有人談論你翊王府的事,想著來湊個熱鬧罷了?!被粽拱滋釅亟o自己沏了杯茶,看著樓下那人憋屈著卻不肯舍了面子離開的模樣,便忍不住發笑。 想起那日自己被趕出王府,為的是替翊王籌備婚禮,而成婚時竟然還沒請他到場,他對此事可謂是耿耿于懷,今日在此遇上,他自是要來瞧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