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我看寥寥! 不僅寥寥,我還聽說有部分人在過去先是炮轟了80后青春文學,現在又炮轟網絡文學,整天不干個正事,整天就知道打嘴仗。 當然大部分傳統作家是有骨氣的,只有那小部分閑得d疼! 青春文學和網絡文學都承載了年輕一代“文學追夢人”的夢想,那些噴子們指不出不足,道不明文學的未來,起不到“傳幫帶”(傳授、幫助、帶領)的作用,就知道瞎幾把攪和。 一個真真正正熱愛文學的人,絕對不會拘泥于用什么形式來去寫,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熱愛文學的靈魂。 如果真是熱愛文學的,就算五六十歲了,他見到新的文學形式產生,也一定會嘗試網絡文學創作,這才是真正的熱愛。 還嫌網絡文學的水準不行,最關鍵的原因是啥,還不是中國經濟和文化發展不平衡造成的?要怪就怪全體中國人吧! 我哈哈笑道,程老隊長,你還嫌棄人家炮轟,你這張嘴也是個大炮,叫你程大炮可好? 程老隊長嘎嘎一笑道,去你的,少來調、戲我! 說完這話,他又繼續說道,每一代作家由于生活的時代不同,必然會產生不一樣的文學,而新文學的產生是需要一個很長時間的黑暗摸索期的,現在的網絡文學就處在這樣一個時期,他是網絡文學就是“網絡大時代”的產物,它應該是“中國通俗文藝”的風向標,它身上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你們年輕一代是當下世界的主體,也是矛盾最為集中的地方,而你們年輕一代又互相了解,心靈相通,必然能寫出群體共鳴的東西。 且,你們生產文學的方式已經搬到了網上,而全世界的目光都盯著網絡。 所以說,只要誰掌握了網絡視線,誰就掌握了未來。 只要你們心中有著對文學真正熱愛的靈魂,就必然會在長期的創作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創作之道。 我說,可以啊,程老隊長,沒想到咱倆還是道友啊,我也經??淳W絡小說,您也看??! 他說,我不僅看,還看得挺爽,我不僅看得挺爽,我還準備寫呢! 我道,您八十多了,還寫網絡文學?哈哈哈哈…… 他嘿嘿一笑道,逗你玩呢,老咯,寫不動咯,要年輕的時候,非得敲打敲打鍵盤,敲打出我的一片天不行!現在別說讓我一天更一萬字了,就是三百字我也是很吃力咯!網絡文藝陣地,是你們年輕人的地盤咯! 我說,是啊,不服來戰! 他說,你也寫? 我說,我現在還沒寫呢,我是在給那些戰斗在網絡文學戰線上的未來戰友們打打氣! 說完這話,我頓了一下道,現在不寫不代表未來不寫,只要救活莊羽,我就去寫,這一路發生的故事也夠我寫個大長篇了! 他哈哈笑道,小子,中! 說完這話,他繼續說道,興文學咱們嘮叨完了,再嘮叨嘮叨興教育的事情! 聽的昏昏欲睡,頭耷拉著的曹有為,聽了這話,猛然抬起頭抬起頭大叫道,xing教育?這個我喜歡,我還是chu男呢! 程老隊長瞪了他一眼道,chu男?給你個處長干不干?你個大頭蒜,我說的是興盛的興,而不是xing。 曹有為聽了這話,眼睛又開始迷瞪了。 程老隊長自顧自地說道: 興教育,必先興師資,興師資者必先增其福利待遇。 教師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傳承者,文明普及者,你們一定要堅決為教師群體吶喊,讓社會繼續提高他們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讓他們安心做教育。 如此,國家才能大興,國家才能文化騰飛,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巔。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忘了誰也不能忘了教師。 不尊重誰也不能不尊重教師。 讓任何一個人受委屈,也不能讓教師受了委屈。 他們身上肩負著青年一代受教育的神圣使命。 青年一代身上肩負著我們個體的未來希望,肩負著國家未來的使命,肩負著光復中華傳統文化,重塑中華道德價值觀的神圣使命。 師無德,學(學生)無良。 學無良,國無棟梁。 國無棟梁,國之大廈難成。 只有尊師,師才更專心,更細心的守護師道。 師道,受業解惑。 解你惑,你明理。 你明理,你身正。 你身正,必然守正。 守正,必然能出奇。 出奇,必然能制勝。 他說到這里,停了一下道,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提防校園暴力事件,這個東西要從源頭去解決,首先是家庭教育機制的有效運轉。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要以身作則,站得直行的正,要經常與孩子平等對話,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與需求,不能用成年人的視野去看待孩子,要將孩子當成朋友對待。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是和你平起平坐的自然人。 不是你想罵就能罵,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孩子行不正,首要的問題就出在父母身上,你還有臉打罵孩子? 你哪里來的臉? 你臉大? 你更應該做的是狠狠打自己的臉! 也不要用你那所謂的社會經驗來教育孩子,那點經驗適合過去,適合未來嗎? 我看未必! 有時候孩子散發出來的奇異光輝和想象力超越了大人,維護他們的天性,才是你要做的。 孩子們是借助父母的身體來到人間的天使。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未來,有自己的路要走,就要讓他們慢慢摸索自己的路! 不經過摸爬滾打,怎么能打出他們自己的未來? 天降大任于一個大活人,必然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就算了吧,這樣的年代吃不上飯還了得? 一個人沒有痛苦的心靈掙扎,精神磨礪,怎么能成為歷史的浪花兒? 人類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個人要么在大海中做干干凈凈的一滴純凈水,做一滴有營養的于人有益的礦泉水,要么就蓄積能量,厚積薄發,掀起一朵浪花兒。 如果沒有后浪承前浪,怎么能證明我們一直在傳承? 如果沒有后浪接前浪,怎么能證明社會在進步? 如果沒有后浪拍前浪,怎么能證明一浪更比一浪強? 如果沒有后浪打前浪,怎么能證明一代更比一代浪? 額,浪漫,活潑。 溫室的花朵,永遠沒啥出息! 這是自古至今驗證了的基本道理! 我們只要做好潛移默化的熏陶他們就可以了,讓他堂堂正正做人,高高興興追夢。 他們摔倒了,累了,想回家了,有家的溫暖懷抱可供他們休息,直到他們鼓起勇氣重新出發,這才是家庭存在的意義。 如果我們將家庭比作弓箭,那么孩子就是飛箭。 只要家庭這張弓提供給他足夠的力量,他就能飛的更遠。 如果社會運轉機制公平,阻力小,減少這飛箭的摩擦,那么這箭會飛往遙遠的未來,飛到天上,刺破蒼穹,斗破蒼天,成為讓全世界仰望的閃亮星星。 如果社會阻力太大,未來的那些中華民族的星星們必然還在沒升空的時候,就燃燒掉了自己,化成了灰燼! 第四章 連山八卦(4) 過去一百年,沒啥“世界級大師”出現,就是因為我們的物質低,文化水平整體都低,大環境吧也一般化,人民忙著去填飽肚子了,還搞精神領域? 搞雞毛! 但是! 現在和未來不一樣了,經過前輩們的艱苦奮斗,我們的物質提高了,文明整體進步了。 既是如此,十幾億人口的人民群眾中間,必然會涌現一位又一位的大師。 雖然他們現在或許是“蝌蚪”,或許正在喝奶,或許正在幼兒園玩螞蟻,但他們必然會成長為只能讓我們仰望的存在。 我們要努力做的就是要保護從每一個家庭飛出來的每一根飛箭。 因為每一根飛箭都是我們國家的未來。 一旦戰爭起,飛箭就整齊劃一的飛向了敵人。 不保護飛箭誰來保護國家和人民? 一旦我們被別人鄙視科技不行了,飛箭就掉頭飛往了科技戰場。 不保護飛箭,誰來與科技較勁? 一旦我們被別人鄙視經濟不行了,飛箭就轉向飛往了經濟戰場! 不保護飛箭,誰來振興國家經濟? 一旦我們別人鄙視文化不行了,飛箭就立馬飛往了文化戰場。 不保護飛箭,誰來振興中國傳統文化? 我們能做的,就是共同守護他們。 我們能做的,就是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我們能做的,就是要未雨綢繆,為他們爭出一片純潔的藍天,讓他們努力飛翔,飛翔到我們仰望都仰望不到的地方,那里是“地球文明萬年史”的殿堂! 如是這樣,中華民族未來一定會群星閃耀,大師云集,重振中華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