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節
我說,一順全順! 秦承運笑道,可不是怎么著,有了這些東西出去拍賣之后換成人民幣,想買啥有啥,可不是一順全順怎么著! 我說,我說的是咱們要順就把這些全順了,一點不剩下! 他說,好咧。 說完這話,他就開始挽胳膊擼袖子準備找繩索將這些文稿打捆。 我嘿嘿笑道,你倒當真了,連我的反話都聽不出來,這些文稿不能動。 秦承運扭頭問我,這是為什么呢? 我說,還問為什么?這東西雖然是咱們發現的,但卻不屬于我們,咱們這次來的目的是尋找精神之珠,而不是節外生枝。 曹有為在一旁插話道,就節點外生點枝還咋了?我這一路跟著你們,啥好處也沒撈到,倒是有幾次小命快搭上了,弄點東西賣錢娶媳婦有何不可? 我微微一笑,道,你剛才在外面將遮擋兵將門的關煞帖子給撕了,我沒來得及阻止,已經埋下禍根了,元守一他們去殿里檢查的時候一定會發現這里,如果咱們將這些重要的東西給順走,他們一定不會跟我們算完,所以這些東西不能碰。 這時,一旁的郭茉莉將手中正在觀看的紙張放下道,來寶哥說的是,咱們來偷珠子已經不太光明了,再順人家的財產,這著實說不過去。 秦承運無奈點頭道,你們說的有道理,聽你們的就是了。 我說,從目前情形來看,這丹鼎室內似乎沒有什么精神之珠,看來找到的希望比較渺茫。 郭茉莉道,咱們可以仔細翻看翻看葛洪這些手稿,說不定里面有關于精神之珠的記載。 “我正有此意?!蔽艺f,“這些文稿既然是葛洪所著,不一定僅僅是他的學術著作,或許有些其他的雜記,咱們翻翻看?!?/br> 曹有為拍了拍腦袋道,看錢我倒是樂意,看稿子就算了吧,那上面的字認識我我可不認識它們,你們就慢慢看吧,我還是去研究研究葛洪的丹爐! 他說完這話,手持火把走向了正中間的丹爐,這里敲敲那里碰碰,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 我看著他的樣子,搖頭笑了笑,沒有說話。 接下來我、秦承運和郭茉莉,就開始借助書架上面一盞不太亮的壁燈和手機手電筒光芒翻看架子上的書稿。 這些文稿是葛洪的著作,除了《抱樸子》內外篇之外,還有醫學著作《肘后備急方》,以及描寫神仙隱士的著作《神仙傳》和《隱逸傳》,除了這四大部書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丹藥配方的散亂手記和一些零零散散的日常記錄,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記載。 這些稿子并不是葛洪的全部著作,只是一小部分,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其數量也太過于龐大,整整一面架子上全部是手稿,我們不可能一張張的翻閱,采用的是“一沓”“一沓”的快速瀏覽閱讀方式,說明白點就是將一沓書稿的最上面一頁和最后一頁上面的文字進行快速瀏覽,來去估計這沓稿子屬于葛洪著作的哪個部分以及對我們有沒有用,然后再決定要不要仔細閱讀。 以這種方式快速瀏覽的閱讀方式建立在對于葛洪著作了解的基礎之上,巧的是我們三人都讀過葛洪的著作,接下來我們分好了任務之后,就開始了快速查看文稿的過程。 我負責的是架子左邊的部分,秦承運負責瀏覽中間的部分,而郭茉莉則負責瀏覽右側的部分,三人各司其職,很快就從架子最上面那一格,瀏覽到了最后一格。 而這時三人也全部蹲下了身子,這個時候,我面前的葛洪文稿沒有名字,是一些零散的隨手記錄,記載的是嶺南地區一些奇聞異物。 諸如:居羅浮,見物自空而下,始如彈丸,漸如車輪,后遁去。 這段描述很顯然是飛碟自空而下然后又飛走的記載,這說明外星人不僅僅在遙遠的數萬年前來過地球,而且還在不同歷史時期內,經常光顧地球,這個論點在前面早已數次證實,沒想到在這里又見到了一段記載。 除了這種異聞記載,還有一些異物記載,諸如:千歲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須綠色,交加如織。皮殼青黃色,殼中有rou如栗,味亦如之。 又如:苦鳥,聲如人音,多懷凄愴。 說的是有一種鳥名為苦鳥,叫的像人,聲音很凄涼和悲愴。 像這樣的記載,倒還挺有趣,但我不可能一一的細讀,大體瀏覽了幾條,于是就采用了只看題目的快速翻閱方式,很快就翻完了我負責部分的葛洪手稿。 可是,看到最后也沒有找到關于精神之珠的記載。 我將手中文稿放下扭頭打算問問秦承運有什么發現,卻見他正捧著一疊文稿坐在地上低頭仔細的觀看,竟然是一行行的仔仔細細的閱讀方式。 我心道,什么東西他看得這么仔細? 好奇之下,我湊到他身邊,低頭向他手中的稿子看去,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了,于是笑道,沒想到葛洪文稿里有這樣的“高級知識”,可被秦大哥逮到了! 秦承運看的認真,沒有搭理我,只是點了點頭。 另外一邊的郭茉莉聽到我這么說,好奇地問道,什么高級知識? 我壞笑道,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郭茉莉聽我這么說,答應一聲,就向秦承運湊去。 秦承運見郭茉莉向他靠來,立馬將手稿揣在了懷里,嘴里道,少兒不宜! 他越是這樣越是讓郭茉莉好奇,不依不饒的去他懷中搶。 如果是一般情況,她是搶不到的,而秦承運怕手中稿子被她撕壞了,也就順勢放手了。 郭茉莉高興的低頭去看手中搶過來的文稿,可是看了一眼就將文稿丟在地上踩了一腳道,你們兩個壞蛋,我不理你們了。 她邊說這話,臉邊紅了起來,跟熟透了蘋果似的。 要說郭茉莉為什么害羞起來,這是有原因的,原來秦承運當作寶貝觀看的文稿竟然是葛洪所著的房、中術,而且是圖文并茂的。 由此可見,古代人比現代人會玩多了,再會玩也逃脫不了成為灰塵的宿命,而我們整個人類的悲劇和恐懼就是基于此而誕生的,而所謂長生之術,養生之道也是基于此而產生的,葛洪作為“仙學”“養生學”的重要的開拓者之一,寫了點房、中術也在情理之中。 秦承運作為一個大男人,猛然見到古代的這種東西,自然是非常好奇,好奇之下,自然是看得甚為仔細,而郭茉莉要看,他自然不好意思給她看,但郭茉莉來搶,他也只好放手給她,而郭茉莉搶的這部分的第一張恰好有著手繪圖畫,甚為露骨,她是一名作家,腦子活泛,看了一眼就知道這東西是什么,竟然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 我看著她的樣子,笑道,難得難得,在這樣一個恨不得十歲就當爹的年代里,還有你這樣的活寶,簡直是稀罕物??! 她橫了我一眼道,無恥! 我也不逗她了,走到她面前問道,有什么發現嗎? 她說,暫時沒有,不過還有一沓稿子沒看! 她說著就重新蹲下身子去拿最后一沓稿子。 就在這時,身后傳來晃動之聲,回頭看時,卻發現葛洪煉丹爐正在左右搖晃,不過搖擺幅度很小,而曹有為則站在丹爐附近拿著一根燒火棍拉開了戰斗的架勢。 我說,死胖子,你搞毛? 曹有為道,煉丹爐里好像有東西! 我說,什么東西? 他說,我也不知道。 我見丹爐搖晃的詭異,似乎有異物要從丹爐里鉆出來,急忙上前一步將曹有為向后拉了一步,問他道,你做了些什么,丹爐怎么自個動起來了? 曹有為道,我見丹爐里面有一些原料,于是就加熱一下,打算看看能煉出什么玩意來,這一加熱不要緊,丹爐竟然搖晃了起來。 我皺眉道,你怎么到哪里都是如此的無組織無紀律,這下好了,不知道有什么幺蛾子要被你煉制出來了。 蹲在地上的郭茉莉聽了我的話,伸手抱起最后一沓文稿,轉身叫道,莫不是丹爐要爆炸吧,炸藥可就是過去道士煉丹時候無意搞出來的! 我一聽這話,一股涼意瞬間從腳底板子直沖發梢! 第十八章 丹鼎室(3) 我的天,這種事也就他能干出來! 這不,曹有為一加熱丹爐不要緊,丹爐就發生了詭異的變化,它抖來抖去的樣子,似乎里面有什么東西,看起來有點小駭人。 不過我們幾人算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并沒有放在心上,可是郭茉莉的一句話卻嚇了我個半死。 她說丹爐莫不是要爆炸吧。 我想起火藥是古代那些道士煉丹時候偶爾發現的,所以認為這個可能是極大的,頓時渾身冰涼,剛要喊著眾人躲避,視線中煉丹設備最頂上的圓釜蓋子刷一下被一個東西頂了起來,然后我們全體異口同聲的驚呼一聲我靠! 我靠這個詞語,是網絡用語之一,一般用來表示驚奇和不滿。 我們幾人異口同聲喊出這個詞語,充分表明我們都是被網絡文化影響的新一代青年。 我們喊出的“我靠”,帶有極為驚奇的意思,也由不得我們不驚奇,因為眼前出現的東西太令人費解了,竟然是一只肥大的蟲子。 這只蟲子比圓釜口小一半,大約有一個水桶粗細的三分之一,露在圓釜外面的部分有三節,最頂上是頭部,長了倆觸角,兩只眼睛在前面,表面是一層薄薄的膜,黑白分明的小眼睛就在里面滴溜溜的轉悠。 我也算是有點小見識的人,對于古代或者現代稀奇古怪的東西也了解不少,但眼前這個東西完全超出了我的認識。 三人驚叫之后,打算奪路而逃,誰知眼前的蟲子眼珠一轉,似乎很害怕我們,刷一下將頭縮回了圓釜,圓釜蓋子也隨著它縮回重新蓋在了釜口上,發出的咣當一聲響,讓我們渾身一震,曹有為一直保持著進攻的姿勢,這時見那個大號的蟲子縮回了圓釜,驚奇地說,這只“紅蟲子”是從哪里來的? 我說,你長眼喘氣的啊,不就從圓釜鉆出來的嗎? 他說,我不是問這個,我的意思是這圓釜中怎么無緣無故跑出了一條這么大的蟲子? 我說,此前你研究煉丹爐的時候,就沒發現里面住著這么個東西? 他說,沒有啊,里面是空的??! 我說,這就奇怪了。 說到這里,郭茉莉道,我害怕,咱們快離開這里吧! 我說,走什么走,一只蟲子有什么好怕的,看它的樣子,它怕我們的程度比我們更怕它,沒什么好擔心的。 曹有為拍著胸脯叫道,茉莉meimei別怕,有我胖爺在,這一條爛蟲子掀不起什么風浪,只要它膽敢對我們不利,我分分鐘將它煮了下酒。 他說完這話,作牛x狀走到煉丹爐旁,用手中燒火棍敲了敲頂上的圓釜,并叫道,你這小蟲子在里面給我老實點,膽敢在露頭出來嚇唬我茉莉meimei,老子拿你下酒,聽到了沒有! 圓釜里面沒有動靜。 他自己點了點頭道,你不回答就證明默認了,那這樣就好辦了,老子們有正事要做,你不要打擾我們,我們也不打擾你,咱們就井水不犯河水,你自個在里面玩吧! 說完這話,他扭頭要對我們說些他已經說服了那條紅蟲子的話,卻發現我們臉上一臉的黑線,摸了摸光頭瓢子,嘎嘎的如憋氣的烏鴉干笑一聲道,你們繼續看書吧,我守在丹爐旁! 郭茉莉拉著我的手臂道,我還是害怕! 我拍了拍她的手臂道,莫怕,曹大俠有降龍伏虎的本領,對付一條小蟲子手到擒來。 她抬頭看了我一眼,見我不像開玩笑,這才點了點頭,松開我的手臂,將揣在懷中的最后一沓文稿拿了出來,隨后我們蹲在地上,就一頁一頁的仔細閱讀這最后的“葛洪稿件”。 這最后一部分稿件,應該是葛洪的一個類似于“自傳體小說”的東西,主要講述了他的生平事跡,有他年輕求學的經歷,有他率隊打仗被封為“伏波將軍”的經歷,當然還有其他的諸如他來到羅浮山隱居寫作,以及怎么認識鮑仙姑談起戀愛,并且一起修道,研究房中術的一系列的隱秘私事。 在文稿的最開始,葛洪自豪的說自己是上古帝王“葛天氏”的后裔,并說葛天氏是繼伏羲氏之后有名的上古帝王之一,這是典型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敘事語系,然而在現今流傳的葛洪傳說之中,這一點被無數人提及。 當一件事被無數人提及的時候,這件事就有兩個最大的可能,一個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一個是人云亦云的徹底謊言。 當然,這話說了跟沒說一樣。 緊跟著,他講述了自己家族從興盛到沒落的過程,字里行間透露著對過去興盛的緬懷和對自己未能活在家族興盛時的遺憾。 不過,家族的沒落,并沒有讓這個貧困的青年自暴自棄,緊跟著,他又用另一種筆鋒表述了自己求學的經歷,什么砍柴賣掉買紙筆,什么有時候沒有紙筆就用炭火寫作等等一系列求學的故事。 這一切都透露出了一個年輕人對求知的無限熱情和渴望。 在他求學的整個生涯中,他幾乎學習了當時流傳在社會中的所有思想學說,最終選擇了拜鄭隱為師專心學習神仙方術。 這樣一個熱愛文化的青年應該投身大好的社會生活之中,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封建帝國”建設事業當中,然而他卻最終選擇隱居在了羅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