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節
可無論他們再怎么不愿,家還是分了。 二房只分到一座小宅子,分到的銀子幾乎忽略不計,就被趕出了國公府。 一夕之間從天到地,其實自打徐國公死后,二房的日子就難過,但也沒難過成這樣,以前沒顯現出來的矛盾都顯了出來。 早先二房在國公府里得臉,徐哲作為長子,娶了忠勇伯家的嫡女為正妻。如今落得這般田地,徐哲前途未卜,萎靡不振,其妻也是屢屢與他爭吵,說是找了個沒用的男人。 不過到底徐哲還有個在王府做側妃的meimei,忠勇伯府也一直沒發作。就這么磕磕絆絆到了今年,忽的一下晉王登天了。 晉王做了皇帝,生為側妃的徐月茹至少也是個妃位,二房轉眼間又有了希望。不得寵又怎樣,等進了宮,那蘇瑤娘再想椒房專寵,簡直是癡人說夢。 徐側妃熬啊熬,日盼夜盼,好不容易熬到遷府入宮了,卻萬萬沒想到竟被人給忘了! 她倒是想鬧,可鬧了關鍵有人知道才行。她可不想就這么被默默無聞打發了,她熬了這么久,不就是等著這一天! 遂心生一計,借著年節讓身邊下人回娘家,把這事告訴了玉蘭姨娘和徐哲。 母子二人商議一番,讓徐側妃別急,扭頭徐哲去哄了自己妻子。剛好忠毅伯府大小也是個勛貴家,平日來往的勛貴也多,徐燕茹的嫂子回去和娘家人說,秉著多條線多條路的原則,再有人來忠毅伯府做客,免不得就被灌了這么一耳朵的事。 不過是幾日的功夫,外面就開始流傳起新帝的王妃是個妒婦,闔府上下遷宮竟然故意使著下人把兩個側妃撂下了,你說這事可做的真不地道。 其實這種時候,是沒人敢在明面上議論的,都是私下里說。這不瑤娘不是和鎮國公世子夫人喬氏交好么,喬氏在外面聽到這流言,背地里讓人一打聽,也沒敢耽誤就進宮來找瑤娘了。 “我能說這事真不是我指使的?!甭犕旰?,瑤娘表情有些窘的解釋道。 喬氏掩著嘴笑了聲:“你是什么人,我還不清楚。不過這事你還是抓緊著辦了,如今正是你的好時候,千萬莫讓人抓住什么把柄,從中橫生枝節?!?/br> 瑤娘還有些沒聽懂喬氏的意思,不解地眨了眨眼。 喬氏心里暗嘆了一聲,才道:“按理說,這話我不該跟你說??赡愕拇蠖鞔蟮?,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所以這事我說了,你心里也別急,有個主張就成?!?/br> 喬氏這副樣子,更是讓瑤娘好奇上了,到底是什么事能讓喬氏說出這種話。 其實這事還是和瑤娘有關,新帝登基,年號換了,如今瑤娘也入了宮,按理說應該要將封后提上日程。晉安帝也沒忘記這事,早就提了讓禮部去辦,卻從中橫生了枝節。 無他,皆因瑤娘乃是側室扶正,其本身出身微寒。這封后一提上日程,免不了就有些大臣私下非議。 民間重嫡庶之分,反倒是皇家尤其是宮里,并不是太注重這個。后位當是有德者居之,歷朝歷代皇子得登大寶后,若是原配出身微寒,或是德行不夠,又或是新帝急于拉攏朝臣,不封原配為后,而是另選身份高貴賢良的貴女為后,這種事其實并不罕見。 這幾日朝中就在議這個,尤其這次外面流傳瑤娘是個妒婦,更是讓許多大臣對其心生抵觸。 早先關于瑤娘的一些流言再度流傳起來,什么狐媚惑主,椒房專寵。這些都是禍國殃民的根。別看當王妃可以,關起門那就是晉王家的事,可如今晉王成了皇帝,家事就不再是家事,而是國事。 當然也少不了有些勛貴大臣私下自有盤算,這里且先不提。 聽完喬氏所言,瑤娘驚訝得半天合不攏嘴。 喬氏不禁道:“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我看得出陛下是愛重你的,他一定不會任這種事發生?!?/br> 瑤娘笑得有些心事重重,也有些勉強,忍不住道:“我沒事,我就是有些詫異。你說這些大臣們干什么不行,非要盯著人家家里這點兒事干甚?!?/br> 喬氏嘆了一口氣:“說真的,我挺羨慕你的,什么事都有陛下護得妥妥當當,萬事不用煩擾。上無公婆,左右無兄弟小姑,獨住一府自己當家??纱艘粫r非彼一時,你也得上上心了,以后這種事只會多不會少,你若是不上心就只能被動挨打了?!?/br> 瑤娘沉默下來。她當然明白喬氏說的是什么,恰恰這是她一直都挺回避的問題。 第203章 送走了喬氏, 瑤娘陷入沉默之中。 玉蟬走上來, 給她換了一盞茶:“娘娘,您也不要多想,陛下肯定有章程的?!?/br> 瑤娘端起茶盞,輕啜了一口, 抬目望向窗外。 殿中燒著地龍,她卻嫌有些悶得慌,就讓人把槅窗開了一些, 剛好可以看到窗外庭院里那棵紅梅。 正是正月, 但天氣還是有些冷的, 尤其京城的冬天雨雪不斷,這會兒又飄起細碎的雪花來。有絲絲涼爽的氣息從窗外鉆進來,瑤娘不但不覺得冷,反而覺得神清氣爽,頭腦也是前所未有的清醒。 養心殿分前殿后殿,這會兒晉安帝正在前面處理政務。 搬進這宮里來后, 瑤娘才知道他忙成什么樣,早上寅時起, 卯時上朝, 這早朝結束的有早有晚, 經常忙到午膳都沒時間用。有時一日兩朝,有時則是三朝,除了早朝,若是再有小朝會, 都是在養心殿前殿進行的。以前太上皇當政時,則是在乾清宮。 這還是年節是正月,平時還不知該忙成什么樣。 所以瑤娘雖是搬進了宮,可白日里極少能見到晉安帝,也就用晚膳的時候,他會回來。用罷晚膳,也不像以前那樣兩人坐在一起說說話,或者看些書什么的,經常是又去看奏折,瑤娘也不忍打擾,自己困了就去歇下,直到三更天才會感覺旁邊躺下了個人。 所以瑤娘明知玉蟬說的對,卻還是犯愁起來,因為喬氏說得很對,她不能事事都指著他。 可說是這么說,想了半天瑤娘還是沒什么辦法。這件事明顯超出她能解決的范圍,若是她娘家顯赫,還可以動用些手段,恰恰蘇家上下連個九品芝麻官都沒有。 她該怎么辦? 正想著這事,突然聽到庭院中有孩子的說話聲。 正是小寶和二寶從乾清宮回來了。 自打一家人都搬進宮里,兩個小的便每日都會去給太上皇請安,一般都是小寶帶著二寶去。今兒兩個小的又去了,卻被太上皇留在乾清宮用午膳,午膳瑤娘是一個人用的。 小寶、二寶被一群宮女太監簇擁著走進來,二寶連帽子和披風都顧不得脫,就像顆小炮彈似的向瑤娘砸了過來。 玉蟬從半路將他攔截下,道:“二皇子小心摔著?!泵辛藢m女給他脫了暖帽、披風、靴子,二寶才爬上了炕。 “午膳時有沒有調皮,有沒有惹皇爺爺生氣?” 與懂事的小寶相比,二寶就是個混世小魔王。第一次去乾清宮就在里面到處撒歡,還打了太上皇最喜歡的筆洗,把太上皇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但第二天還讓他去。 用太上皇的話來說,這孩子精神、鮮活、有勁兒。這話是小寶轉述給瑤娘聽的,瑤娘雖知道太上皇不是真的生氣,還是免不得會再三囑咐,可惜二寶從來聽不進去,沒少在乾清宮闖禍。 “我才沒有闖禍呢,皇爺爺今天沒有瞪眼睛?!倍毜?。 小寶在一旁也為弟弟補充:“二寶今天可聽話了,還得了皇爺爺的夸贊?!?/br> “真的?”瑤娘有些不信。 見娘不信,二寶有些急了,忙說:“娘,今兒皇爺爺真夸二寶了,二寶午膳時進了三碗飯,皇爺爺夸我真能吃?!?/br> 一聽這話,連瑤娘帶幾個宮女,都忍不住掩嘴一笑。 這可真是夸,夸得好。 二寶從小就是個小飯桶,若論二寶哪點兒比小寶強,那就是比小寶能吃。小寶也喜歡吃,但他吃得精,嘴刁??啥殔s是葷素不忌,給什么吃什么,還是小奶娃剛添飯時就是這樣。 用民間的話來說,這孩子好養活。 小寶也是滿臉帶笑:“皇爺爺說娘讓人送的湯好喝,皇爺爺喝了兩碗,兒子喝了一碗,剩下的都給二寶喝了?!?/br> 二寶連連點頭:“湯好喝,娘還給做?!?/br> “真的?” 這句真的卻和方才的意味大不相同,帶著幾分驚喜和受寵若驚。 其實這送湯,純屬是意外。 現在天氣冷,瑤娘每日都會燉些湯給晉安帝和兩個孩子補身子,今兒也燉了,正打算午膳來用,哪知小寶和二寶卻是留在乾清宮用午膳。 這湯也講究火候,燉久了或是燉的時候不夠,都不好?,幠锿懊娼o晉安帝送了,剩下的她一個人也喝不了,就讓人送了一些去乾清宮。也是想著兩個孩子喜歡喝,順便就算替晉安帝盡盡孝吧。 其實這想盡孝的心一直都有,只是瑤娘以前不敢。 認真說來,瑤娘對太上皇以懼怕為多。 她一個平頭老百姓,而太上皇卻是九五之尊,永遠也不沾邊的兩個人,卻因為蘇家祖墳上冒了青煙,瑤娘才會因為晉王妾、妻的身份,而能夠有資格遠遠的看太上皇一眼。 及至從小寶和晉王口中聽到各種太上皇的事跡,她這種懼怕心才漸漸淡了。后來太上皇重病,晉王和小寶為太上皇侍疾,到京中發生叛亂,再到太上皇禪位給晉王?,幠锏男膽B再度產生改變,此時的太上皇在她心目中成了一個有些可憐的老人。 父不父子不子,妻子還是別有居心,恨不得將他毒死,現在又重病在身。 如今晉王登基成了晉安帝,她也帶著倆孩子遷入宮中,沒有正經婆婆讓她盡孝,也就只剩這個公公了,瑤娘難免動了想替晉安帝盡孝的心思??上в羞@種想法,卻一直不知該怎么做,除了讓兩個孩子去了乾清宮不要惹太上皇生氣,她也不會其他。 如今聽說太上皇喜歡自己燉的湯,瑤娘真有些喜出望外。同時不免動了些其他別的心思,也算是病急亂投醫吧。 “既然太上皇喜歡,娘這便去再燉一些,待晚膳時送去乾清宮?!?/br> 小寶還來不及說阻止的話,瑤娘便興沖沖的下炕出去了。他不禁有些詫異,難道發生了什么事? 不過小寶并沒有表現出來,之后他借著由頭套了紅翡的話,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瑤娘很快就從小廚房回來了,她眉眼帶笑,十分高興。 “娘燉了羊rou湯,這天氣喝羊rou湯最是補人。燉了一大鍋,剛好咱們晚膳時可以用,再往太上皇那里送一些。你皇爺爺身子不好,身邊也沒個知冷熱的人陪著,咱們就多上上心,老人家長壽,就是小輩兒們的福氣?!?/br> 小寶看著笨娘,她怎么就會認為皇爺爺身邊沒知冷知熱的人,李德全不是人嗎?還有那么多宮女太監。 不過之后他耐著性子陪著二寶玩,瑤娘在一旁和宮女們說話,一面看著他們含笑的樣子,讓小寶突然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突然懂了什么叫做知冷知熱。 可不是如此,每次他去乾清宮總是冷冷清清的,大抵就是二寶去了,還會熱鬧些。他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多帶二寶去。 孤單,上一輩子深入骨髓,重生回來后小寶一直刻意去回避。事實上他并不孤單,小時候有娘有春兒秋兒,大了些有二寶這個磨人精,還有琰哥兒瑄哥兒他們,他已經很長時間不知道什么叫做孤單了。 他突然有些明白為何最近這幾日,每次皇爺爺總是催著他們走了。他并沒有多想,只當皇爺爺精力不濟,又或是二寶實在太吵鬧,此時卻一瞬間明白了。 晚膳的時候,晉安帝從外面回來了。 瑤娘服侍他凈面凈手,一面吩咐人擺膳,又對他說了今天熬了湯。 在炕上賴了半下午的小寶,突然從炕上跳下來,道:“我去給皇爺爺送湯?!?/br> “讓太監們去送就是?!?/br> “還是兒子親自去?!?/br> 晉安帝好奇問道:“送什么湯?” 瑤娘遮掩道:“就是我今兒熬了羊rou湯,不小心熬多了,小寶說父皇他老人家喜歡,就想著往乾清宮那邊送一些?!?/br> 晉安帝沒有說話,卻是看了她一眼?,幠飬s已經扭身讓紅綢給小寶穿衣裳,又吩咐小寶讓他快去快回。 事實上直到這邊膳都擺上了,小寶還是沒回,卻是讓打發太監來回了話,說是留在乾清宮陪太上皇用晚膳呢。 乾清宮 “怎么這時候來了?不是每次都是說要回去陪你娘用膳?” 其實沒有每次,就那么一回,然后就讓太上皇給記住了。 “我娘熬了湯,讓我來給皇爺爺送一些?!毙氄f道,他身邊的小太監將手里的額食盒,畢恭畢敬交給李德全。 太上皇瞟了那食盒一眼:“今兒已經送了一遍,怎么又送?!?/br> “我娘說冬日天寒,羊rou湯最是補人,多給皇爺爺補補身子?!?/br> “羊rou湯?膻腥味兒太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