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第36章 不是所有的錢都是好拿的, 現在看著一疊紅利,王修晉只覺得是燙手的山芋, 不知當扔還是當接。壓下信,沒有和大哥講信里的內容, 倒不是防著大哥, 只覺得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一想到那些分紅, 王修晉便不由得深吸幾口氣, 眼下沒看到錢,也不知什么時候能看到錢,但這種被幾大酒樓未見就惦記上的感覺,著實糟糕, 他是很想提筆寫封信把紅利讓給那少東家,可又覺得若是拒了對方的好意, 怕是更得罪人,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王修晉此時有種悟了什么叫跨時代的差距。 房間里就這么大,能藏信的地方很少, 且少東家給他的信著實太厚, 想要把信藏起來就更難,王修晉看著手上的紙, 又開始頭疼了,總不能當成草紙,方便的時候用了吧!王修晉在房間里轉著圈, 王修柏則在院子里思考如何勸阻弟弟去京城賣螃蟹的事。路途遙遠不提,如何保存也是個大問題,哪怕現在制冰的成本降了很多,但也不得不考慮天氣失因素。 難道說弟弟不甘心在家里種地,想要重返京城?以他們現在的身家,進京的話,折騰不了幾下,連浪花都未必掀得起來,到時再回村?說不定連祖業都沒了,還不如現在積累夠本錢,再想進京的事。王修柏認真的思考過來,也想到了如何勸阻的良策,弟弟之前不是一直勸他科舉,他便參加明年的鄉試,以此為借口,他要一心向學,而弟弟需守家,也就不會動身進京。 王修柏想好,便在晚飯的時候提起科舉之前,哪想除了父親十分興奮之外,其他人都只是點點頭表示支持,并無特別的情緒。飯后回房,王修柏有些小心的問弟弟,“修晉是不是不想為兄明年科舉” “大哥明年科舉不是早就說好的事嗎?”王修晉一臉的疑惑,早就知道的事,哪里還需要有什么特別的反應。 “……”王修柏覺得不了解弟弟的心思。 “明年大哥要科舉的話,秋收之后,糧鋪必須要支撐起來門面,來年家里的地也要佃給別人,或是雇傭他人來種,我要忙著鋪子,大哥最好也要在本地尋個書院之類的地方,專心讀書才行?!蓖跣迺x回想幾次進城,似乎并沒有發現有什么書院可供學子讀書,若不是紙張太貴,書價太高,王修晉最開始便想開個此類的鋪子,為自己賺些好名聲。 “城里只有一家書齋,內里很小,供不得人讀書?!睕Q定參加科舉,王修晉也有想過尋個安心讀書之所,他現在和弟弟共處一室,雖說弟弟不會打擾他讀書,但他熬夜深讀時,必會影響到弟弟入睡。大家都說他是家里的支柱,其實在他看來弟弟才是真正的支柱,為了一家cao碎了心,上至父母,下至兄姐,沒有劉姐在時,弟弟又是養家又是管家,現在不用管家,卻仍在努力的養家,如今家里能緩過日子,都是弟弟的功勞。 王修晉笑著把之前想法跟大哥說了一下,他也沒想那么多,他清楚開個書院不是上下嘴皮動動就能成,哪怕做好了,可結交一大批的學子,可為哥哥提供不少的便利,但開書院需要做的事太多,權衡再三,在弊大于利之下,這樣的念頭就只能放下。 “此法甚好,弟弟為何不試上一試,若覺得無人看管,無老先生去交流,大可以請父親。為兄以為父親會同意的?!蓖跣薨刂苯影阎饕獯虻搅烁赣H的頭上。 王修晉看向一本正經算計父親的大哥,再一次反思,他是不是把大哥教壞了,若是以前,大哥絕對不會算計父親,哪怕對父親有諸多不滿,也會忍下。 “弟弟莫擔憂,若是下了決心,為兄與父親說?!蓖跣薨匾姷艿芪磻?,便又開口想要說服弟弟。 王修晉在心中長嘆,然后搖頭,“大哥想法雖好,可開了學院,有長居者,便要供住處,供餐飲,若是有人出事,便會擔責,學子與其他人又不同,寧得罪小人女人,也不可得罪舞文弄墨的學子,一篇文章便能毀人一生?!?/br> 聽完弟弟的話,王修柏愣了一下,隨后便知自己又犯了只看一處未觀全局的錯誤,略有些羞愧的低下頭。 “不過,書院也不是辦不得,只是不能我們出面辦?!蓖跣迺x瞇起眼睛,他們知得好名聲,難道縣令不知?若是此事能由縣里的官差牽頭,再由城內其他富商隨從,便是美事一樁。 “可這樣……”王修柏微皺起眉。 “大哥別忘記,父親的身份仍舊是尷尬的?!蓖跣迺x閉上眼睛緩緩開口。王修柏呆愣,隨后苦笑。 此事當不能兩人說完就能成,兩人是背后有大樹,只是這樹是老是干是枯是榮仍是個問號,他們不能貿然的跑去尋縣令,他們唯一能尋的人便是吳掌柜。 帶著伙計來給王家做白工的吳掌柜,被兄弟倆盯得混身不得勁,總覺得別別扭扭的,似乎被兩人謀算了??商ь^看也在忙的兄弟倆,吳掌柜又覺得想太多,一定是因為昨天被算計做白工的事,讓他多心了。 王村里的人帶著羨慕的看向兄弟倆,雖說兩人和雜貨鋪是有買賣在,但能讓對方氣得不行,又得過來幫忙收糧,著實不一般,他們可不覺得兩人是借著老六的光,老六從回來可連村都沒出過,也不見任何一位訪友,再說這地,從種到收,老六也就是在兄弟倆進城做生意的時候幫忙看著,等人回來了,立刻回家,壓根就沒出過力。大家嘴上都說老六做起了老太爺,可心里對老六的行為,各個帶著些鄙視,替孩子們不值,可在村里老六輩份又擺在那,村長和族老都不多言,他們看不過眼,也只能背地里說說,當著面個個都得瞇著。 吳掌柜帶來的伙計都是干活麻利的,昨兒捉蟹捆蟹不如王修晉,但比收稻,王家兄弟兩人加起來也頂不上一人,只有了一天的時間,幾個伙計便收了一多半,明兒再收上大半天,地基本都能收完,這還是因為稻田地里有螃蟹的原因,若不然,收得會更快。 連著幫了幾天,幾畝地終于收完,王修晉覺得有些過意不起,起先他只想著收完稻田就行,哪想吳掌柜以為他們家所有的地都收了,王修晉便也沒戳破,等忙完了,王修晉才反思且有了羞愧的情緒,當然,也只是一瞬間。給幾個伙計,每人分了兩只蟹做工錢,那幾名伙計當場便將蟹賣給了吳掌柜,吳掌柜心里憋著股氣,看王修晉怎么都不順眼。 私下里,王修晉請吳掌柜吃了頓便飯,他和大哥提著蟹進城做了頓清蒸。吳掌柜見兄弟倆提著蟹來,心里閃過驚訝,但想想也沒啥好被兩人算計,還以為兩人想提提價,倒也熱情的招呼兩人進來,可開吃后,聽了王修晉的來意,吳掌柜便覺得入口的螃蟹沒那么美味了。 要說辦個書院,也不是什么難事,又能得好名聲,又能提高身價,可這么好的事,吳掌柜可不覺得王家兄弟倆會平白的讓他做好人。之后仔細聽了兄弟倆的想法后,便閃過兩個大字“果然”。吳掌柜打量著兄弟倆,這兩人是怎么長的腦子?里面怎么全都是算計的技倆?還是說,是背后有“高人”指點?“此事是宰相的意思?還是?” “家父還不知,在下想若是事情辦妥再與家父商量,請他為學生稍作指點?!蓖跣薨毓捌鹗?,“開始是家弟想為在下,尋個安心讀書之所,后來商談之后,便生了書院的念頭,只是如今我倆的身份尷尬,便也只能求得吳掌柜出面?!?/br> 吳掌柜看向王修晉,剛剛王修柏的意思是這主意是小哥出的?難怪個子不見長,盡長心眼兒了。小小年紀心思太多,又想王家,吳掌柜又有些釋然,有道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前宰相的脾性,王家小哥早當家也沒啥覺得奇怪的。 “此事我先且應下,能不能成,也不敢做保,不過你們家的螃蟹能不能送上幾只?”不能只讓他一人賣力吧!至于城中其他商戶,吳掌柜還真沒搭上眼,讓不讓他們跟著沾光,得看他們有沒有“誠意”了。 “螃蟹不都在此!”王修晉指了指桌上的螃蟹,吳掌柜先是一愣,隨即便用手指點了點王修晉,嘴里念著“滑頭”。 由吳掌柜出面,又聽有前宰相的兩位公子跟著做添,縣令想都沒想便應了牽頭之事,對他來講,此乃好事。待縣令點頭,之后的事情便好辦多了,地是縣衙出的,房子是王家兄弟出錢修整的,里面的東西是吳掌柜配備的,管事是梧縣唯一一家客棧的掌柜,至于餐點,則由酒樓提供,書院里的書,有數本為前王宰相的手抄本,總之,不出半月,書院對學子們開放了。 京城,皇子看著從梧縣傳來的消息,猶豫著要不要告訴父皇,站在一邊的李菻善越發的對未過門的媳婦好奇,想要見上一見。 第37章 梧縣的書院并沒有多高大上, 直接以梧縣命名,書院大門旁立有一牌, 上面刻有為書院做出貢獻人的名字,基中就有王老六的大名。對眾多趕考的書生, 王渙之是平步青云的代表, 是他們進取的動力, 套用一句現代范的詞語就是“偶像”, 都想成為下一個王渙之。 如今在故里生存的王渙之,哪知倆兒子借著他的光環弄了個書院,等他知道的時候,是在再一次拒絕一批“故友”來訪之后。王渙之在房間里走來走去, 時不時指著兩兒子,手指點個不動, 也不知是氣的, 還是另做他想。 父親想什么,王修晉不清楚,但是他心里卻有一丟丟的后怕,畢竟父親的身份仍是尷尬, 哪怕父親只是送了幾位手抄書, 但若是當權者對父親就是看不順眼,小小的手抄書便很有可能引起來討伐, 甚至扣上一個“反”字。王修晉不停的反思自己冒進了,大概是這段時間過得太舒服了,忘記了走一望百。 夜里回房, 王修晉把自己擔憂的事跟大哥講明,王修柏皺起眉,沉默許久之后,才長嘆息,“是為兄讓弟弟煩憂,惹不是為了我,弟弟也不會出此下策。修晉……”王修柏剛剛在想一件事,一件說出來很有可能會引起家里紛鬧的事。 “大哥可是有事想說?”王修晉見大哥一臉的欲言又止的樣子,本能的反應是,大哥要說的事應該很為難,不見得是好事。 “剛剛大哥一直在想,若是沒有咱家一大家子拖后腿,弟弟定不會只是眼下的成就?!?/br> “大哥,別逗了,若沒有一大家子在,我能有什么成就,估計早在街上討飯了?!北淮蟾缈垡源竺钡耐跣迺x搖頭,“我能猜到大哥要講什么了,莫說,傷感情?!比羰锹犕赀@個再猜不到大哥想說什么,王修晉便枉比人多活一輩子。大哥現在所想的,無非是覺得愧疚,而后能想到的就是分戶不分家之類的方法,可大哥也不想想,頂著父親的“光環”即便是分家又如何?若是那位想要他們死,就算是天各一方,也能要了他們的小命。 “可……”王修柏仍是覺得不能再讓弟弟受累。 “大哥,莫說我不同意,就是父親也不會同意的,就算是父親同意了,族里也不會同意,大哥見過七歲撐家柱的嗎?”王修晉嘆了口氣,“與其想這些有的沒的,不如好好看書,如何光耀門楣,以后弟弟好能借大哥的樹蔭?!蓖跣迺x說完之后,抖抖被子,翻身入睡,明天還要進城整糧鋪的事,米商也不好做,如何和城里的老鋪競爭,便是讓人頭疼之事。 梧縣有一家糧鋪,一直處于一家獨大,這會兒聽說有人也要開糧鋪,心里很是瞧不上,但想著對方定是有本錢,若不然也不會往糧上砸錢。糧鋪的東家不是傻子,不會貿然去打壓對方,誰知對方是什么來頭,派人出去打聽,兩天后,糧鋪的東家便知對方是什么身份了。 王村王老六王渙之的幼子,七歲幼童。若是沒有前面的那段,單聽幼童,糧鋪東家定會大笑幾聲,一個奶娃娃懂個啥,可有前面的冠稱,那東家便不敢小瞧了。最近城內談論最多的是什么?便是新開的書院。書院門前的牌子上,可是有王渙之的大名,他倆兒子的名字也赫然在列,甚至還在他的名字之上。反之身為城內幾家大戶之一的糧鋪東家,在牌子上卻尋不到名字。 糧鋪東家不是沒想投些錢,可書院卻不是你想把錢送去,人家就能收的,糧鋪東家手指敲了敲桌面,心中兩個念頭在打架,一面是避讓,一面是打壓。避讓的原因有很多,而打壓的原因卻只有一個……不甘。哪怕是王渙之的長子開鋪,他心里雖不平,也能忍讓三分,可開鋪的偏偏是個豆丁,讓他如何能夠壓下心中的不甘。 “姐夫,聽說王家兄弟與雜貨鋪的吳掌柜走得近?!眮砑Z鋪東家議事的有兩人,一為掌柜,二為東家的小舅子,要說想要折騰的富商,總會有一個愛惹事的小舅子,糧鋪東家也不例外,明明掌柜的是個人才,卻只是當掌柜的用,哪怕是叫來議事,也只是擺個面子,掌柜提出的想法,東家從來不會聽,反之,小舅子說什么東家都會點頭,覺得有理,哪怕是個餿主意,“要不隨便派個人去問問吳掌柜?!?/br> 糧鋪掌柜在心里搖頭,卻沒有開口說話,這么多年,若是再不知東家的心思,他算是白做工了。吳掌柜的來頭不小,若不然也不會在幾年前安穩的扎在梧縣,也不想想梧縣的地頭蛇也是不少的,如今可全都在大牢里住著,出來的日子遙遙無期。想要尋吳掌柜問事,只是派個人去,就不怕吳掌柜回頭尋他們家的麻煩,這么多年井水不犯河水的,若是有個萬一,東家的鋪子怕是要折進去了。 東家就算知了掌柜的想法,也不會覺得有理,對小舅子的提議點了點頭,只是派隨去,東家有些猶豫,看看掌柜,再看看小舅子,想了想鋪子,又盤算一番雜貨鋪,最后還是決定讓小舅子親自一趟。 掌柜在心里嘆氣,不會再像以前對東家的做法說不,只是拱手問還有無其他事。東家看向掌柜,便問起收糧的事。 “王村,及王村相鄰兩村未收上門,其他地方與往年相比低上四成?!闭乒竦氖止Ь吹幕卦?,“今兒已派人再去收糧,還有幾村的糧未收?!?/br> “瞧瞧,瞧瞧,這鋪子還沒開起來,便有人不賣糧了,真當那娃娃能把鋪子撐起來,呸!”小舅子擺出高人一等,且又瞧不起人的樣子。 “少說廢話,現在就去雜貨鋪,和吳掌柜好好聊聊?!睎|家瞪了一眼小舅子,然后揮了揮手讓掌柜的退下。 掌柜的出了東家的院,便搖了搖頭,這份工,他當真是受夠了,若不是做此行做得久,又尋不得他處,且怕得罪東家,便早已另換他處謀生。 “于掌柜,我們東家想請您一敘,不知可有閑暇?”一位打眼一看便是個機靈的小子,一臉恭敬的拱手行禮,攔住了掌柜。 “你們東家是?”掌柜謹慎的打量對方。 “東家姓王,想開一鋪,未到吉日?!毙∽佑卸Y的回話,態度仍是恭敬,他出來尋人時,東家便一再提醒一定要恭敬,即便對方不來,也不能出言不遜。 掌柜聽完后的第一反應便是那未開張的糧鋪,心中一番掙扎,最后狠下心,“給你們東家回個話,今日不便,明日于某身子不便,當在家中?!?/br> 小子立刻問了掌柜的住處,于掌柜當然不會把自家住的地方說出來,不是不相信對方,而是怕被現在的東家知了去,便把媳婦在娘家的村子里另置的一處住處道出。 回到鋪子里,于掌柜又覺不安,那小子當真是未開張糧鋪的東家派過來的?會不會是現在東家的試探?越想越不安,直到了晚上,見東家過來,并沒有什么異常,于掌柜也只是放下一半的心,在未見到人之前,他仍心難安。 機靈的小子是王修晉侄子,也就是村長的重孫子……王舉業。村長在得知王修晉要在城里開鋪子后,咬咬牙,又叫來長孫長媳說道一番后,便把王舉業送到了老六家,讓王舉業跟著王修晉,隨便給個身份就行。王修晉可為難了,他現在還是個孩子身,再帶上個小學生,能教出什么,可他怎么推,也擰不過村長的扔下孩子直接走人,他也只能嘆氣??聪蛲跖e業,“你可是真心跟著我?若是他們強迫你過來,你心不愿,我有辦法說服他們?!?/br> 最開始認識小叔時,王舉業是真覺得別扭,后來聽曾祖父說了很多關于小叔的事,心里對小叔萌生了許多的想法,可惜,他再想見小叔,想問小叔許多的問題,想和小叔一起玩耍就不那么容易了。王舉業聽說以后要跟著小叔時,立刻點頭同意了。這會兒被問起,哪能說不愿,可再見到小叔,王舉業仍是別扭,只是點了點頭,全無以往的活潑,就跟個小姑娘似的。 王修晉更覺頭疼。相處時間長了,便覺得王舉業是個活潑的孩子,且十分聰明,王修晉倒也上了心,認真的教了起來,他識字的時候,王舉業也跟著學,他給大哥分析一些事情的時候,王舉業也跟著聽,出入也都帶著王舉業。派王舉業去堵人,王修晉說的是給他第一個考教,王舉業哪敢輕視,回到鋪子里,立刻一五一十的把話重復了一遍,然后等著聽小叔夸獎。 王修晉沒夸對方,只是讓侄子去喝水歇腳,專心的和吳掌柜扯著閑話。人是吳掌柜推薦的,他相信于掌柜的能力,只是如何說服對方,王修晉沒多大把握,哪怕吳掌柜說于掌柜因不受東家重視,而心生退意。 第38章 依照約好的地址, 王修晉帶著侄子算著時間到達,不早不晚, 又不逢飯點,喝著粗茶, 王修晉和于掌柜坐在桌前, 沒有打太極, 王修晉覺得畫圈圈太過麻煩, 直接了當的問于掌柜可滿意現在的東家,問完便慢悠悠的喝著茶,既然吳掌柜再三保證于掌柜有心另尋東家,那么他也不用開出太過誘人的條件。 古人與他上輩所接觸的現代人最大的差別是, 想要跳槽的高管少有是因為薪水或是壓力或為健康等原因,想要跳槽的最大原因多為不被信任。若是覺得東家信任之人, 想要挖墻角, 相當的難,他們會為東家干一輩子,甚至連培育出來的子女也要繼續給東家干。這種事,放在現代, 也許有, 但很少很少。于掌柜因為東家不信任,雖說仍是竭盡全力的做工, 但心底已經埋下了離開的種子。王修晉要做的便是確認于掌柜是不是當真有了想要離開的心,若是能挖到人,他便會給予尊重與信任。 于掌柜看向坐下后仍矮于他許多的小孩, 他不會質疑小孩的能力,對方敢只帶著一個稍微比他大一些的孩子過來,便說明他是做主之人,對還未開張的糧鋪,于掌柜昨兒下了工后,托媳婦打聽了些消息,王家的鋪子推出蟹米稻,據說這米煮熟后的味到要比他們以往吃的要好。米還沒有開賣,已經被雜貨鋪的吳掌柜訂去了一大半,余下的除了留種和王家吃用外,也沒多少。吳掌柜訂下的,也不在梧縣賣,而是運進京城。 王村和相鄰的幾個村子的米,已經被王家收了,價錢并沒有比他現在的東家高,大家把米賣給王家,打的是明年蟹田稻的主意,據說若種那米需要簽契,收成了只能賣給王家,若不然需要賠百倍給王家,而王家收購的蟹田米家著實不低。這還是媳婦有親近的人在王家相鄰的一個村子里住,才問出來的,若不然……哪里能打聽到。 “在下只想問,做事時,旁邊可否有人指劃?”于掌柜在意的便是這個,不能放開拳腳去做事,心里哪能舒服,若是有人指劃,莫不如留在此處。 “于掌柜所謂的指劃是什么?若是旁人給的意見十分不錯,于掌柜也要拒絕嗎?”王修晉瞇起眼睛,“若是有人提出好的意見,哪怕只是跑腳之人,我也會給賞錢,若是剛愎自用之輩,會立刻被踢出去?!?/br> 于掌柜愣了一下,隨后大笑,笑得很是開懷?!皷|家,待我辭工后,便前去尋你?!?/br> “好!我相信于掌柜應下會定不會反悔,為了避免麻煩,待于掌柜辭工之后,去一趟京城,新收的米要運用京城,此次是通過吳掌柜,以后便要由我們鋪子自行運送,于掌柜去認個路,順便散散心?!蔽嗫h就那么大的地方,若是于掌柜之前的鋪子出來,便進了他家,那米鋪的東家怕是立刻跳出來。鋪子還未開張,王修晉可不想先惹上麻煩。 “東家考慮得周全,不知什么時候出發,也好讓在下準備一番?!甭牭剿兔走M京,心里對做下的決策更為堅定。媳婦的親近說得夸張,他只信幾分,如今王家沒有避著他,甚至讓他跟著跑一趟,雖說有別的用意在,可也是實打實的對他信任。 “三天后?!闭f完此事,王修晉便開始和于掌柜談薪資的問題,昨兒他也詳細的問過吳掌柜,聽完吳掌柜的月錢數后,王修晉只覺得古代的高管太可悲,一年才十五兩,平均每月才一兩多點,雖說一兩換千錢,但是那叫掌柜??!相當于一個分部的經理級別,一年到頭,也就是過年時,休個三五天,更沒有什么福利待遇,做得好倒是有些賞錢,卻也不會太多。王修晉當時還很驚訝的問了一句,月錢是不是太少了? 吳掌柜眼睛瞪得大,問他是不是傻,一兩若是省著些花,夠一家人生活一年。王修晉完全不能理解,古人的思維,就這還多?還一臉很滿足的樣子。對比吳掌柜,王修晉也不好多給于掌柜,便也是一年十五兩,不過多了一些福利,倒也不會給太多,會顯得很打眼。 之后王修晉拿出之前便寫好的契書,他一直堅定的認為口說無憑,還是留下字據的好,一式三份,一份給于掌柜,一份自己留下,還有一份按理應該放在衙門,但現下衙門可不管這事,王修晉也只能將第三份單放,待日后尋個可放的監管之處。在簽字之前,王修晉讓于掌柜一字一句認真的看條款,用人的契約和種植的不同,條條框框的更多,為了適應古人的思維觀念,王修晉和大哥討論了很久才有了如今這份看上去還算完美的用人合同。 于掌柜還是頭一次見用人的契約,看著新奇,少年讀過書,倒也不用尋他人來人契約上的內容。一字一句的看完之后,于掌柜萬分驚訝,他不知契約是誰想出來的,若是眼前的孩童,那么東家著實不凡,若是東家背后有高人指點,日后可見東家日后必成大器,不論是哪個,都可以預示跟著東家,定不會錯。于掌柜咬破手指直接蓋上手印,此舉嚇了王修晉一跳,這人,也太直接了吧!搞得他都不好意思不用血指。 請了一位不錯的掌柜,王修晉心里松了口氣,仔細想,他是有些貿然的,完全沒有過多的面試過程,不論是出于對吳掌柜的信任,還是直覺上認同眼前的人可以用,都是致命的錯誤。 帶著王舉業離開,王修晉在不停的反思,他現在完全沒有了上輩子的冷靜,這打一爬,那掃一帚,對于經營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目標,實乃大忌??! 王舉業跟在后面,見小叔叔臉色不好,以為沒有說服于掌柜,正努力的搜刮著肚子里能安慰人的話。走了一路,哪怕是想出了安慰的話,王舉業也沒敢開口,小叔叔的臉色實在嚇人,他有點害怕。要說王舉業也是個皮實的,沒少挨揍,被父親壓著打,也未見害怕,小叔叔只是面無表情,他便覺得想要躲開,這是為什么呢?挺機靈的小子,此時也只能撓頭。 王修晉反思了許久,得出的結論就是若為商,便要做到最好,名聲最響,要么將鋪子如同雜貨鋪一般開遍每一個角落,要么便做供,特供,只供給高官,甚至是皇宮。前者或許會賺很多,但若沒有一個強硬的靠山,便如同做夢,后者,或許賺的會少,可有了“特供”二字,就如同上了枷鎖,打上了保護,等紙等一些的,也不敢橫加阻攔,小鬼難纏的事,就不會那么多。 兩相一比,便也知當如何做才能利益最大化,而且“特”不用多,一兩樣便好,其他之物,便會自動提高了身價,哪怕是與別人家的東西一樣,人們也會覺得他鋪子里的東西更好一些,若黑心些,便是將價提一提,人們也不會說他的東西貴。 瞇起眼睛,現在他手里的蟹田稻,便可以成為“特”,做“特”也不是那么容易,今年也就這樣,明年大規模種植,秋收時便要仔細挑米,分成三六九等,頭等和上等正然是送進京,他就不行入了京,會有人不識好貨。中等和下等掛牌賣,也應能賣上高價。除了蟹田稻之外,還應再想出一種,不然被人仿了去,他便再無優勢。 “弟弟好是悠閑,可是談妥了?”王修柏知今日弟弟去請掌柜,便特意從書院回來,想問問談得如何。在院子里見到王舉業時,便問了一句,王舉業臉上藏不住事。王修柏見了以為沒有成功,便快步回房間,準備安撫弟弟。打從京城回到梧縣,弟弟做事雖也有些小波折,可大體上還沒有失利的時候,這會兒被人拒了,心里怕是不疼快,可進來一瞧,弟弟哪有不愉之色,雖說有些嚴肅,但也沒有被拒的樣子。 “談妥了,三日后,于掌柜會跟著一同進京?!蓖跣迺x見大哥進來,忙起身,待大哥坐下之后,又縮進椅子里,擺出剛剛的姿勢?!按蟾缈上牒昧艘獛У臇|西?” “列了一些書名,讓于掌柜帶著手抄本回來就行,我聽劉姐說,琇蕓讓帶封信進京?”王修柏有些不贊同,他們如今還是少與京城通信的好。 “長姐的信我看過,是給京城繡坊的,想要買幾個花樣,怕是覺得進京的人不懂,才寫了信?!蓖跣迺x為長姐做辯解,“長姐雖做家事不行,卻也不笨,知進退。如今長姐天天跟著母親學掌家,哪里能出差錯?!比蘸笏麄兌歼M城,家中大小事便都要由長姐打理,王修晉略憂心。 “等下出去,會去賠個不是?!蓖跣薨芈犕甑艿艿慕忉屩?,覺自己有些小提大作了。 第39章 皇宮御書房, 天子穩坐在御案之后,一邊看奏折, 一邊把玩著一對玉球。跟在天子身邊的幾位太監個個縮小著存在感,自打上次皇上去見了前廢太子后, 跟著的便一直小心翼翼, 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天子而身首異處。天子和那位談了什么, 他們不清楚, 后宮不是沒人打探過,可他們確實不知道,當時他們全都被關在院外,連里面駐守的侍衛也都被皇上趕了出來, 他們當時還提著心,就怕里面那位有個什么反常行為, 他們救駕不及。 翻看完奏折, 天子看了一眼窗外,“去把皇兒叫來?!?/br> 站在一旁侍候的,立刻有人退了出去,能讓天子這么招呼的, 就只有今年入了天子眼的那位。 某皇子這會兒正看著從梧縣來的信, 信上寫著蟹田米不日將送進京,已品嘗過, 味道著實與尋常米不同。信中還詳細的提到王修晉與來年要種蟹田米的農家簽寫契約一事,皇子合上封后,點了點頭, 當是如此,雖說有信義擺著,但若是對方為了錢財而忘信,那么沒有契約約束,吃虧的便是王修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