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節
見他已經被自己說動,只不過嘴硬而已,林重陽林重陽知道他已經被自己說動,只不過還有點嘴硬而已。 接下來趙文成沉迷于做自行車,趙文藻夫妻倆準備三日后回娘家參加林承澤的婚禮,還要準備回京的行李物品。 林重陽則去了一趟怡園,沈老爺子自然不在的,只有兩個老仆在管理園子。 林重陽一頭扎進藏書的地窖里,將那一箱子書又拖出來,翻了一下,把一些理工科類的書挑出來,到時候再跟翰林院的書互相印證,加上他的記憶,爭取整理出一套中學課本來。 六月初二,林重陽和趙文藻夫婦會同了萊州府的林承潤一同回到林家堡。 林承潤中了秀才!且名次并不低,這讓他覺得林重陽的秀才寶典非常神奇,決定回去對韓興傾囊相授。 不過林重陽告訴他只能用來考秀才,舉人是不中用的。 而趙文成到底沒忍住,讓人收拾他的手稿和寶貝們也跟著來到林家堡。 林承澤成親,少不得又是一陣熱鬧。 過了六月初十,眾人就開始準備出發回京。 林毓貞、林承澤、王文遠、孫機等人要南下,他們就不能再和林重陽等人一路,他們最合理的路程自然是去密州灣坐船抵達膠澳浮山前所,然后坐船從海陸往浙江方向去。 如今已經是官紳,可以去衛所要求幫助,陶元杰也拿了自己的信物給他們,等去了南方,也可以聯絡陶家船隊。 到了江南出門還是坐船來得便捷,陶家的船隊在各水路來往頻繁,也能幫助他們。 林重陽、林毓雋、趙文藻、陸延、藍琇、莊繼法等人則原路返回京城,與外放的伙伴不同,他們可以帶著家眷。 林重陽沒媳婦帶,但是他帶了爹娘 大太太也傾向讓他帶上鄭巧兒,她比他大三歲,懂事體貼溫柔,如今也讀書認字,帶在身邊也能照顧他飲食起居,等大一點…… 林重陽當然是拒絕的。 他還跟林承潤韓興這倆光屁股長大的兄弟灌輸一堆一生一世一雙人,不娶人家就別睡人家的觀念。 韓興是舉雙手雙腳贊同的,林承潤則有點不解,畢竟家里很多叔伯都有通房甚至妾室的,林毓貞外出做官,就帶著通房出去的。 他不像自家哥哥那樣規矩,反而喜好美色,這點更像林中方。 他甚至還勸林重陽,“巧兒對你一心一意,你又何必非要拒人千里之外呢,再說你都是翰林官了,取號納小不是很正常的嗎?” 按照規矩,這都應該是標配呢。 再說現在也不是納妾,只是通房,等成親以后再抬成妾也沒問題啊。 林重陽非常嚴肅地批評他,“哥,咱們讀書科舉,出仕為官,可不是為了改個號納個小,反正我覺得一個房頭只能容下一個女主人,半個也沒得多,不信你看看三爺爺他們家?!?/br> 林承潤竟然把這個看做是換官身、穿官服一樣的時髦舉動,這是很要不得的,“再說了,你這樣對鄭家jiejie十分不尊重,她是良家女子,你卻要她做個通房,以后說不定還要被遣送出去,這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么?” 林承潤有點不服氣,“重陽,你這是說自家后宅是火坑?哪有人這樣編排自己的?!?/br> 林重陽正色道:“在我看來,任何人的后宅,若是有了妾有了通房,那就是火坑,比火坑還坑人?!?/br> 坑了妻妾坑男人,坑完了繼續坑子女。 林承潤如今已經是生員,等韓興來年若是也成為生員,在縣學報到以后就讓他們去京城歷練,京城花花世界讓人亂,他得提前打好預防針,把林承潤扭曲的三觀給他扳過來。 聽他這樣說,林承潤雖然還有點不以為然,可仔細一想若是自己親姐妹那斷然不行的,這樣看小九是對的。 小九是狀元郎,從小就比自己有主意,那就聽他的吧。 而關于鄭巧兒,林重陽并沒有什么想法,既沒有虧欠也沒有多情。 他向來堅持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事情不喜歡做絕,也不喜歡做太出格,免得會尷尬——有個譚赟已經讓他時刻反省。 無緣無故撩妹什么的,他更不去做,除了老太太他們提一下,他從來沒有招惹過鄭巧兒,這些年也不曾有過任何舉動或者暗示,自然也沒有虧欠。 他相信依老太太和大太太的性子,一定會給鄭巧兒找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將她當林家的姑娘一樣風風光光地嫁出去。 臨出發前一天,他在老太太的院門口遇到鄭巧兒,依然如從前那樣打招呼。 鄭巧兒卻沒有他那般淡然,紅腫的眼眶撲了粉也遮不住,見到林重陽的時候,她強自鎮定著,“少爺去老太太那里?” 林重陽看她要去,就說路過,要去大太太那里,然后就告辭走了。 拐進角門的時候,他能看到鄭巧兒還站在那里,雖然知道她會傷心失望,他也并沒有安慰她,不能給予承諾就不必給予安慰,免得讓對方誤會。 鄭巧兒也是個自尊的女孩子,不管內心懷揣多少綺念,只要林重陽沒有同意,她便一點情緒也不能外露,悄悄給林重陽做的鞋襪衣衫也都統統鎖進衣柜里。 從小她娘鄭管氏就給她灌輸林少爺是救命恩人,林少爺是少年英雄,林少爺前途無量,她要好好地照顧他,能給林少爺做妾就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像她這樣身份地位的女孩子都會搶著去他身邊的,她應該想辦法讓自己最出挑。 可她就是做不出那種要故意耍心機手段讓他多看她一眼的舉動來。 她甚至覺得,他那雙清亮的黑眸里蘊藏著深沉的光芒,能洞悉人心,只要她一動什么念頭,他就會有所覺察。 否則當初為什么不讓她跟著去濟南,反而讓楊冬月跟著呢? 而且他從來沒有將她當成是林家的丫頭、下人,一直當她是客居林家的親戚,對她敬重有余親昵不足。 他對她,的確不如對吉祥親昵的。 他十歲前她還曾在屋里伺候過,十歲以后,自己就已經不能近他的身。 想想這些,是很讓人難過的事情,她甚至覺得自己應該學戲文里那些貞潔烈女,絞了頭發做姑子去? 可要這樣做,那就要有一顆想撕裂一切的心,她沒有面對萬千指責的勇氣,也不想撕裂一切,不想讓老太太難過生氣,不想讓林重陽覺得她想要挾什么。 所以她什么都不做,甚至有些懊惱那日哭紅了眼睛讓他看到實在是不穩重丟人,最后她要微笑著去給他送行,祝愿他一路高飛,前程似錦。 她還要用行動教他放心,自己不是那種癡心妄想的女孩子,不會那么不懂事,她會聽從大太太的安排,好好地嫁人、好好地過日子。 她喜歡他,可她更敬重他,更喜歡林家堡。 又有誰不喜歡他呢? 這一份感情從未說出口,也從未說給他聽,只當她做了一個旖旎的夢,僅此而已。 王柳芽雖然也挺喜歡鄭巧兒,不忍她傷心,可讓她勸兒子也做不出的,兒子認準的事情她勸也沒用。她自己不想讓林大秀納妾有通房,自不會勸別人,畢竟對未來兒媳婦不公平。 于是這件事就這樣無波無瀾的過去。 只是林重陽怎么也沒想到后來居然被人編出一個青梅竹馬、未成正果的初戀來,那感情編得纏綿悱惻、傷感悵然,讓他自己都差點以為是不是記憶出現了誤差。 第164章 林修撰 臨走前夜, 老太太留他說話。自從林重陽中秀才以后, 老太太就再沒叮囑過他做人做事要注意的, 反而還讓孩子們多跟他學學。她留林重陽說話,都是舍不得他, 總覺得走一次就少見一次, 也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見不上的。 不過現在家里出了進士,老太太吃嘛嘛兒香, 身體倍兒棒, 并且一點都不害怕會不會死。 當然, 人的欲望也是無限的, 看著孩子成人又想看著孩子成親。 “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太奶奶也沒什么囑咐你的, 這里有幾樣東西給你帶著?!崩咸珮纷套痰匕岩恢皇釆y匣子拖出來, 拍了拍,“都給你了?!?/br> 林重陽哭笑不得,“太奶奶, 這是女孩子用的,你該給姐妹或者嫂子們,我要了做什么?” “打開看看?!?/br> 林重陽撥開插銷打開蓋子,“哇”頓時被一陣珠光寶氣給迷了眼, 里面居然一匣子鐲子手串,翡翠、碧璽、金鑲玉、珍珠……他還是蠻心水的,前世奶奶給她留了一個上好的翡翠鐲子,可惜后來碎了就再也沒有緣分擁有一個新的。 現在看到這一匣子他只能咽口水, 再心動也沒有勇氣戴出去啊。 老太太拍拍他的手,“這里面的鐲子、串子都是上品的,送多尊貴的身份都不掉價,你拿著,遇到可心的姑娘就送她一串?!?/br> 林重陽:…… “太奶,我要是滿京城送人姑娘鐲子,你說滿朝文武得怎么看我啊?!睜钤伤奶幠榛ㄈ遣?,欠下無數風流債! 估計京城快報都不會包庇他。 老太太爽朗笑起來,“那也拿著,你不送好些個姑娘,你可以送一個啊。你今兒送她一個,哄她高興,過些日子再送她一個她不是更高興?等送完,就可以領來家成親嘍!” 那邊張mama等人笑道:“老太太,咱們小九要娶媳婦,哪里用這么麻煩,只怕滿京城的姑娘都想送小九鐲子呢?!?/br> 咳咳。 幸虧游街那天沒人扔鐲子,否則他都不能囫圇個回來祭祖。 不過為了讓老太太高興,林重陽到底是把那只首飾匣子帶上,直接交給王柳芽保管,由她處置。 他當然不知道王柳芽也覺得有意思,還挑了她最好的幾個放進去,只等著兒子哄女孩子用呢。結果林大秀就想多了,難不成她也想自己多送鐲子哄她開心,以后少不得每逢逛街看有好鐲子就買回來送媳婦,媳婦再挑好的以備支援兒子哄女孩用。 這一次上京,林中和做主讓他們帶了二十五個騎射功夫都不錯的家丁,都是跟著祁大鳳訓練過的,現在由祁大鳳和趙大虎帶領。 趙大虎正式跟著林重陽做護衛,率領二十幾個家丁,祁大鳳則當他們的教頭師父。 蔣奎也把自己的實驗室以及他的那些研究成果都帶上,趙文成沒禁住忽悠,決定一同北上。 林重陽讓趙大虎帶人護送家眷們在后面,他們則先行一步,“反正也不急,你們游山玩水一樣慢慢趕路?!?/br> 他們要回京報到,不能耽擱太久,畢竟剛上班就曠班總歸是不大好的。 在濰縣跟莊繼法等人會合以后,林重陽等男子便快馬輕騎一路往京城去,后面林大秀則護送家眷不緊不慢地趕路。 在濟南投宿的時候,少不得還得去拜訪謝院長,為的是找謝昭。 謝昭創作欲望很強烈,這倆月修改了第一卷 ,寫了第二卷,比第一次寫得好了很多,越來越接近林重陽的要求。林重陽就將蔣奎和趙文成的科技小組說給他聽,到時候讓他跟后面大部隊會合聊一下,取取經,對于寫作也很有幫助。 快到京城的時候他們還是拐去永清參觀了一下,順便將蔣奎和趙文成介紹給米良,到時候讓米良請兩人到永清拐一下。說起來他們有很多共同點,湊一處肯定有話題,說不定靈感的火花互相碰撞,可以碰出什么新的發明來。 七月初三,幾人快馬加鞭抵達京城,在關城門的時候踏著暮鼓的咚咚聲從宣武門進入。 當夜幾人都住在林宅,第二日孟掌柜就和荊老板一起來拜訪。 見面自是一番寒暄,之后孟掌柜就跟林重陽匯報他這段時間的收獲和安排。 林重陽笑道:“生意的事情我并不太懂,孟掌柜和師傅們商量著來吧?!?/br> 孟掌柜也很喜歡他這樣,從來不就經營細節指手畫腳,但是大方向又給把握得很好,正是他心目中老板的樣子。 他這段時間一直在勘察地段,覺得正陽門里棋盤街、城西城隍廟、城東燈市,都是好地方,酒樓可以開在城西,這里富人多,有錢人遍地是,而東市那里貴人多,一不小心容易撞上,比較容易出岔子。 他們文魁樓有很多招牌私房菜,京城其他酒樓并沒有,在這里開一家絕對可以。 另外,百姓餐他覺得還是離衙門近一些好,開在棋盤街附近或者長安街最合適,到時候給衙門送餐也快當方便,不會耽誤事兒。 他們的百姓餐可不是后世沒有營養的快餐,也是文魁樓那種講究的菜式,只不過營銷方式不同而已。 要說以前他們想打入京城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舍得花錢也沒那個機會,現在林重陽中了狀元,還有荊老板幫襯,自然還是有點勢力的,把酒樓開起來綽綽有余的。 在荊老板的幫助下,趙文藻也在大時雍坊租了一棟小院,陸延之前買的院子也在這一帶。林毓雋則將明時坊的宅子租出去,趙氏領著孩子暫時呆在老家,他一個人就去住衙門分派的官舍,這樣還能加強同僚感情,只定期來和林大秀一家團聚即可。 之前孟掌柜和荊老板也陸續幫他留意了小田莊,林重陽來了可以挑選一下,直接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