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節
雖然天氣熱起來不適合辦喜事,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林重陽帶著韓興、陶元杰還有林家一些子弟去掖縣送親,一路坐船北上,到了萊州府先去文魁樓休整,林承潤等人已經等在這里。 第二日趙文藻穿著新郎官的大紅吉服,打扮得和狀元郎一個模樣,從趙家村來府城親迎。狀元公的jiejie嫁給趙進士,兩人當初一個是山東布政司的解元,一個是亞元,如今結為親家,也是一段佳話。 一路上可見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而趙家的流水宴從昨天就已經開席,今日迎了新娘子恰好是黃昏時分舉行“昏禮”。 萊州府是無用社的大本營,府學生員們在黃教授的帶領下集體來到趙家村參加婚禮。 趙文藻的婚禮,生員們是主流,簡直就是一場生員們大聚會,連詩作對、猜謎對謎、琴棋書畫,把一場原本喜慶又普通的婚禮辦得文雅不俗、別開生面。 趙文藻是主角,林重陽秉承低調的做派,絕對不搶兄弟兼姐夫的風頭,喝了幾杯之后就故意裝醉避開眾人,免得那些學生們高漲的熱情把婚禮變成文會,到時候他這個狀元郎肯定會搶趙文藻的風頭。 有懂事的生員們帶方向,那些學生們雖然激動頭腦發熱,卻也不至于失禮,畢竟這不是狀元郎的婚禮,他們可以和新郎官三日無大小,卻不敢隨便鬧騰狀元郎。 “……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司儀高聲唱著,結束了拜堂儀式,婚禮又進入新的高潮。 “快,鬧洞房去!” “哎呀,韓興和林承潤在那當門神呢,鬧不成了!” “走走走,快點聽墻角去!” “重陽呢,咱們找他一起去,有他在林承潤不敢潑水的,嘿嘿!” 第163章 一個天才 林重陽自然不會跟他們聽墻角去, 躲了一天有點悶他就在院子里溜達消食兒。 趙家的新宅子四進, 分別帶著東西跨院, 后面和東西也留足空間待以后擴建。鄉下土地便宜,總有辦法既不僭越, 還能蓋起一座大大的宅子來。 趙文藻成親的院子是正院, 東邊的跨院是趙文成的住處。 他從角門過去,恰好看到趙文成坐著輪椅帶著小廝要出來。 見到林重陽, 趙文成笑道:“正要去找重陽賢弟聊天呢?!?/br> 林重陽笑道, “我也正要來找哥哥聊聊?!彼麑w文成非常欽佩, 由衷地欣賞。 趙文成雖然經歷凄慘, 但是身殘志堅,自從被林重陽救了以后, 看著弟弟繼續讀書振興門楣, 他從沒有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而是積極配合治療,空里也日以繼夜地讀書。后來在林家堡那段時間, 他和蔣奎十分投緣,又見識了林重陽編寫的那幾套科學基礎課本便一下子就被迷住,學得廢寢忘食。最后他反而是學得最好的,而且這些根本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欲, 一直希望能有更高階的課本來學習。 他是個聰明睿智的人,讀書很有天賦,如今沒的科舉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林重陽勾畫的那些科技發明中去,什么減震馬車、高效水車、自動磨坊、避雷針…… 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這個輪椅, 輪椅是林重陽的點子,兩人一起設計的。 當初兩人一起商量著畫線稿,一幫人出謀劃策,加上老木匠的建議,幾經修改最終做成的。 “馬車不就是將個小房子安在輪子上,咱們把椅子安在輪子上,不就可以給子堅兄當輪椅了嗎?” 當時他這樣一提,大家就十分好奇,立刻行動起來。事實證明,這些人的行動力,可是非常強悍的! 現在看成品,就是椅子上安倆輪子,有把手可以推,趙文成自己也能通過轉動輪子來控制前行。 后來趙文成還對輪椅進行了升級,加個簡單的剎車系統,至少他在村里逛的時候,不至于一不留神一個下坡就給他摔下去。 兩人就輪椅交換了一下意見,林重陽仔細觀察了一下,果然比之前更好用了不少,笑道:“看來已經很成功,到時候咱們可以做了成品放在鋪子里寄賣?!?/br> 趙文成十分贊成,“有了這個那些痛失腿腳的人也能有個安慰?!?/br> 倆了一會兒,他請林重陽去屋里看他寫的筆記,他寫了很多心得筆記,還設計了一些小機械,可以改進水車、轆轤、馬車等。 進了屋里,林重陽發現他的房間只有西間有炕,堂屋和東間都是打通的,一張長長的大木桌子,上面擺放了不少機械模型,有小水車、馬車、輪椅、避雷針等。 他和蔣奎一樣,直接把房間變成了實驗室。 “子堅兄,你太厲害了?!?/br> 趙文成自己轉著輪椅,去給林重陽倒了杯山楂水,“重陽這是取笑大哥呢,大哥做的都是你說過的?!?/br> “小弟只是大略提了一下,過程卻是大哥做的,的確了不起的?!绷种仃柺怯芍耘宸?,更何況這個人還是趙文成。 趙文成把自己的那些計算稿拿給他,又捧過一個小型避雷針,“重陽,你看這個避雷針,是我按照你說過的樣子做的?!?/br> 林重陽看了看那個避雷針,針是用一根小拇指粗的鐵杵做的,頂端磨得尖尖的如針一樣鋒利,中間安了一個圓球,低端有一個底座,然后有兩根細細的鐵絲垂下來。 當初林重陽是用唐代《炙轂子》里的一則小故事當引子說起來的,不過他覺得那個避雷針應該并不是很成功,否則歷代皇宮不會不沿用,而明代是皇宮雷擊火災高發的時期,三大殿就曾被雷火劈過,損失慘重。 皇宮內的每一座大殿修建起來都不容易,不但民脂民膏堆山填海,工匠役夫也是死者眾,就殿內的那幾根大柱子,每一根要從云貴川蜀深山運到京城都要耗費將近三千兩白銀?。?! 所以林重陽還是希望自己能用超前的知識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讓當下人們的生活更加安全。 當然這些事情靠他一個人不成,所以他才不遺余力地發覺各種人才。 趙文成這方面非常有天賦,且他不能科舉,做這些文人所謂的“奇技yin巧”再合適不過,不但沒人指責,反而會說他身殘志堅。 “子堅兄,這個避雷針實用過嗎?”他跟趙文成說過,凡是造出來的新玩意都要在現實中檢驗過,否則很危險。 尤其是避雷針,如果制作不當,到時候用起來對人們的危險只怕比不安避雷針的危險更大。 畢竟這玩意說是避雷針,其實是個引雷器! 趙文成笑道:“重陽放心,我帶人裝過的。五六月多雷雨的時候,我們去了萊山住了一段時間。我們在山上最高處壘了三個六丈高的哨塔,把避雷針裝上,避雷針下來的銅絲用的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好的,下面綁上鐵板埋在土地里。為了試驗避雷針是否管用,我們又弄了長兩丈的細鐵棍彎出去引雷?!?/br> 他將那個避雷針放在了桌上的一個假山哨塔模型上,又插上一根鐵條,模擬當時的樣子。 “如何?”林重陽雙眼亮晶晶的,如果能成功,這就是一個大創舉,小玩意大用處! “第一次劈了兩下就被雷擊了,我們拿下來修改過然后重新裝上去,第二次劈了三次,第三次劈了六次,第四次劈了十三次,一個夏天總共劈了兩百多次,最后我們終于做出這種劈也劈不壞的避雷針來?!?/br> 其實就是做成了真正的避雷針,可以用來裝在高大建筑物上將活躍的電荷引入底下,從而使得建筑物可以在雷雨天安然無恙。 “真好,子堅兄可是做了了不得的大事,所有人都會感謝你的?!绷种仃柲曋莻€小小的避雷針模型,很是激動,卻也忍不住有些擔心,“試驗的時候有沒有人受傷?” 趙文成道:“有你的叮囑,我們都很注意,引雷的時候沒人在上面,所以并沒有受傷?!逼鋵嶉_始還不那么在意,結果看到哨塔直接被一團青白色的火焰雷擊中,之后一個個就老實了。 五六七月是雷雨多發季節,今年尤甚,有不少地方的遭了雷擊,有的樹被攔腰劈斷,有的建筑被雷擊起火,燒得精光,黃縣因為在海邊雷火尤其厲害,縣城的種類就被雷火擊中燒了大半。 林重陽歡喜道:“這樣來年就可以拯救很多高大的建筑了?!?/br> “府城的鐘樓、村里的祠堂今年我們都安上了?!?/br> “子堅兄,不如你和我們一起去京城吧,咱們去拯救皇城的高屋大廈去?!绷种仃栆患泳脱堏w文成一起北上,反正他爹娘趕路一定會龜速,再加上趙文成也不會更慢的。 趙文成心下一熱,卻搖頭:“我一個廢人,可不能去拖累你們,在家里做些事情也挺好的?!?/br> 林重陽不想他的才華被埋沒掉,就算朝廷不賞識科技人才,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要他們做出百姓需要的機械,有市場需求就會暢銷,到時候就可以名利雙收! 只要帶來利益,就會有人重視。 像減震轉向馬車、高效能水車、簡易自行車、避雷針等等,這些都將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推廣起來會很容易! 而且他和趙文藻在翰林院,近水樓臺,可以查閱很多書籍,多么方便! 他越說越覺得這個計劃可行,不但他去,蔣奎也去,回去就買田莊,到時候他們可以住在莊子里,離著京城不遠,往返也方便。 趙文成卻覺得雖然自己在家里可以做這個那個,但是去京城卻不是那么容易的,畢竟京城臥虎藏龍,自己不嫌棄自己,可難免會惹人非議,到時候給弟弟和林重陽添麻煩。 不過林重陽已經拿定主意也不和他爭執,只把話題拉回到趙文成的一些小發明上。 趙文成很興奮,獻寶一樣給林重陽看,“都是你說的那些原理,真的非常神奇!” 其實古代關于杠桿原理、磨擦、浮力、滑輪等都有研究,只不過很多知識都是工匠們在日常勞作中摸索出來的技巧,并沒有系統地總結起來,更加沒有上升到原理的高度。 再者表述方式枯燥難懂,容易讓人誤會,所以感興趣的人很少。 現在林重陽用簡單通俗的詞匯表達出來,每一個原理后面跟著好幾個有趣的故事,通俗易懂,趙文成這樣有天分的學起來就容易得多。 林重陽能在本科、讀研、讀博之后,還能記得這么多理科知識,絕非偶然。 前世讀本科時期為了賺錢她同時做好幾份家教,初中高中生、文理科都有。 讀研期間有陣子混論壇,時常和人懟,不忿理工男們總是譏諷文科女沒腦子沒邏輯理科瘸腿之類的,特意拜了土木工程系一位師兄,還有中科院一位數學物理天才,惡補一段時間的理科知識,別說簡單的中學數理化,就算大學有些專業的數理化她也能說得頭頭是道,當初純粹是為了掐架懟人故作專業學的……沒想到今生還能為社會做貢獻,也算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一世記憶力格外好也有很大的關系。 他給趙文成的學習手稿指正幾處錯誤,又解答諸多疑問,把趙文成感動得直說“傳道受業解惑,師者?!眱刃睦?,他早就將林重陽當成了自己的老師。 他覺得老師這個稱呼才能表達自己內心對林重陽的尊重和特別,跟先生、宗師這些其他人通用的稱呼是不同的。 而林重陽也覺得趙文成是個思路敏捷、條理清楚的人,和他聊天自己思路也異?;钴S,能涌現很多靈感,既能溫故知新還能互相啟發。 林重陽把玩著那個輪椅的小模型,對自行車雛形也有了靈感。 “既然我們可以用倆輪子做輪椅,是不是也可以做一輛架子車騎著代步?兩個輪子,上面一個小座位,騎著這個比坐馬車簡單省地方?!?/br> 沒有橡膠、車鏈這些都不要緊,畢竟最初的自行車也沒有這些,那時候連轉向裝置都沒呢。 他不需要萬事俱備,只需要挑頭將這個模型做出來,高手在民間,那些有著精湛技藝的大匠們一定可以推陳出新,很快就能改進設計出更好的產品來。 趙文成一聽就有興趣,讓小廝拿軟泥來捏模型,木雕模型麻煩,軟泥捏要快,直接在爐子里一燒就好。 林重陽則拿了炭筆在白麻紙上畫線稿,有過硬的素描功底,畫樣稿還是很有幫助的。 趙文成的線稿圖就是跟他學的,不過林重陽只教過他簡單的,其他的就是趙文成自學成才。 兩個木輪子,用一條木凳連起來,初期可以沒有腳蹬和鏈子,但是轉向一定要有,否則只能直來直去的很危險。 坐凳設計得也要舒服一點,免得關鍵部位受傷。 他跟趙文成描述了一下這自行車要如何騎,很尷尬地是現在只能坐在上面兩只腳在地上交替蹬,類似于滑冰。 兩人商量了一會兒,趙文成笑道:“看起來比做輪椅還簡單一些?!彼f了一下,句句都指在關鍵處。 厲害了趙大哥! 林重陽繼續誘惑他,“雖然不能科舉,可我敢肯定憑著這些個發明大哥也可以名垂千古的?!?/br> 他深諳當代人的心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哪怕腰纏萬貫的巨賈,也會覺得一個生員比自己高貴。 他不希望趙文成等不能參加科舉的人也被這樣的想法拘束,受困于這樣的念頭會阻礙他們放飛想象力,所以他喜歡用名垂史冊來鼓勵他們。 名垂史冊,是比讀書出仕更加讓讀書人熱血沸騰的事情。 畢竟天下讀書人千千萬萬,可真正能夠留在史書上的,卻寥寥無幾,非有大作為而不可能。 這也是那些御史言官們,為什么不怕死地拼命跟皇帝作對,甚至時常出現文死諫的情況,無非就是為了名垂史冊! 如果真的能留名史冊,那對他們來說,絕對是雖死猶榮的事情。 趙文成受到他的鼓舞,自然是靈感爆棚,不斷地涌出好點子,當下就迫不及待地細化線稿、部件,跟林重陽商量明兒就動手,讓工匠們準備各個部件。 反正家里的事情都不需要他插手,他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