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桑榆聽她這么誤導周圍的食客,也不能任由她說,便起身道:“桂花嫂你賣你的,我賣我的,本來各不相干就好。但你在這里夾槍夾棒地指桑罵槐,我卻不能干聽著了。正如你方才所說,這雞湯誰都會熬,可放料不同、手法不同,滋味就不同。我也不自夸手法有多高明,就只說湯底。我家湯底有補身益氣的藥草,還有用來提香提鮮的筍菇。至于具體是什么藥草,哪種筍菇就恕我保密了,因為桂花嫂實在是個太善于學習的人,我不得不加小心。我家開店,要做的是長久買賣,講究個誠信經營、童叟無欺,在此也不多說了,路遙日久,自見人心。告辭了!” 桑榆帶著小草兒離開了攤位,桂花氣得揮舞著勺子大罵:“我呸!你說藥草就藥草,你說筍菇就筍菇,我還說我這里有人參、燕窩、魚翅呢!真是豈有此理,扯她娘的蛋,吹牛皮誰不會???” 等她們回到店里,梨花嫂與何秀枝都在柜臺那兒等著呢,這時候不是飯口兒,店里人還沒不多,只零零星星坐了五六桌。梨花嫂一見桑榆回來就趕緊使了個眼色問道:“怎么樣,我沒看錯吧?是桂花那死娘兒們不?” 桑榆臉上帶著笑意,慢悠悠走到柜臺里,只給了梨花嫂一個“放心”的眼神,也沒急著回話,而是回身從墻柜上拿過來一個大肚細脖兒窄口的青白瓷瓶,小心地斟出三杯酒來,推給梨花嫂與何秀枝一人一杯道:“喝點兒,這瓶藥酒專針對咱們女人泡的,對身體可好呢。我都跟你們說了,每日插空喝一杯,你們都不記著?!?/br> 梨花嫂與何秀枝接過藥酒來,剛抿了一口,梨花嫂就用眼神催促著桑榆快說。桑榆笑道:“嫂子你就是性子急。放心吧,桂花那小吃攤兒過不多久沒什么生意了,客人們還會回來的?!?/br> 何秀枝這次憋不住了,忙問道:“為什么?是她做的味道很差嗎?” 桑榆心里痛快,一口飲下了半杯,咂咂嘴唇道:“她那雞湯味道是差一些,但老百姓也沒那么講究的人,這倒不算什么。她今天擠兌我,說咱們東遮西掩地在后廚*湯,是因為沒放好料,我就乘機說了咱們湯底有藥材的事兒,總會傳開的。這是其一。關鍵還是天越來越冷了,她那個攤位實在簡陋,連個遮風避雪的棚子都沒有,這一碗雞湯喝不完,下半碗就涼透了,烤饃涼得更快,到時候梆梆硬,怎么吃?還有一點,是我的猜測。我看她大鍋里豆腐皮的顏色有點不對,我估計是她把昨兒個剩的也加里賣了。她這么摳門,我猜她那雞湯也不是一日一熬的,多來幾天味兒不對了,就沒人去了。一點長遠眼光都沒有,看著有便宜占就什么都不想不顧了,她這是自己堵自己的路啊。咱們都不用生什么氣,費什么心,且看著吧,她賣不多久?!?/br> 梨花嫂與何秀枝這下子心里安穩了許多,何秀枝道:“我上次瞄見好像還有別人幫她,是誰沒看清?!?/br> 桑榆回她道:“也是咱村的,春山媳婦,她倆這真是湊一路了。我看春山媳婦長得一副老實樣子,不知道為什么,就愛跟桂花往一處湊,啥時候都跟她屁股后頭,也真是怪了?!?/br> 桑榆說完這話,忽然發現兩個嫂子看著她的眼神怪怪的,也不說話了。桑榆納悶道:“你倆這啥眼神???想說啥就說啊?!?/br> 梨花嫂噗嗤一聲笑出聲來,何秀枝不好意思道:“也有別人這么說我們呢。說我和嫂子不知道為什么,就愛跟你往一處湊,啥時候都跟你屁股后頭,真是奇怪了?!?/br> 桑榆也忍俊不禁道:“這哪兒跟哪兒???咱們可是干正事兒!”停了停桑榆又道,“說到正事,嫂子,我晚上有事兒跟大伙兒商量,咱今兒個早點兒打烊吧?!?/br> 到了夜里打烊后,大家伙兒都聚在了廳里。何秀枝給洗了點山里紅和胡蘿卜,大家圍坐在廳里的木椅上,等著桑榆說話。 桑榆看大家拿了點吃的吃著,才開口道:“咱開業這就滿一個月了,得把賬盤一盤,再定定以后的章程。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咱們租了這片地皮,那是按年租的,不是只租一個冬天。那么咱們夏天里該賣點什么呢?咱現在的小吃都是熱湯熱水的,冬天里吃著過癮,夏天里吃著就是受罪了。我的意思是賣涼茶、冷飲、涼粉、涼拌面之類的。像甜碗子、雪花酪、冰粥、酸梅湯什么的。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需要尋找天然冰窖,或者自己開冰窖,窖藏冰塊。我有這么個想法,是因為今年總跟著南山往山里鉆,找到過幾個巖洞,覺得能儲冰,只是山里運出來,這路途遙遠難走了些。而且我也不知道官府允不允許民間開冰窖,所以提出來跟大家議議?!?/br> 季南山先接話道:“我知道民間是允許開冰窖的,陳二公子家就有一個小的。只是好冰窖建起來估計得不少銀子。如果只是好歹挖一口土窖,一是怕不安全,二是藏冰量怕不夠。咱這不是光自己家吃點用典,是連續幾個月要售賣,就算不敞開量的賣,也得保證至少有半日的供貨吧。所以我的想法是,辛苦點沒什么,還是用天然的巖洞做冰窖,到時候我做輛大車,買頭毛驢,專門送冰?!?/br> 梨花嫂是桑榆的堅定擁護者,桑榆想做什么她都沒意見,只幫著想辦法實現,如今便道:“我看如今已進入十二月了,要真想做,就得抓緊時間找找好冰面,開始取冰什么的了。南山,這事兒就你和連水你們爺們負責吧,把那要藏冰的山洞也打掃打掃清理清理,咱們這兒小湖小河的不少,最好取冰的地方離那里近點,要不然山中無路,運冰進去也得費老勁了?!?/br> 何秀枝也跟著說道:“咱們取冰藏冰這事兒怕是瞞不了人,會不會桂花再跟著學???” 桑榆接話道:“這個倒不怕,就算她想跟著學,那適合藏冰的巖洞可不是那么好找那么常見的。南山你們就大大方方去做,也不用瞞著人,我估計你倆要想自己干這活兒很夠嗆,實在不行就雇幾個壯勞力幫忙取冰什么的?!?/br> 季連水爽快道:“那行,我倆就先去忙這事兒,那店里就辛苦你們仨了。不過夜里要是我們過不來,就你們女人帶著孩子,能行嗎?” 梨花嫂道:“能行,怎么不行?大不了咱早點打烊,然后小心門戶?!?/br> 季南山卻不放心,對季連水道:“咱倆還是輪班回來住鎮上?!?/br> 桑榆打斷他們道:“這個容后你們再商量。我這兒還有一件事,就是我想推出一個新菜品,叫鴨血粉絲湯?!?/br> 梨花嫂奇道:“鴨血粉絲湯?粉絲也就罷了,鴨血?那玩意能吃嗎?味道能好嗎?直接澆進粉絲湯里嗎?” 桑榆笑道:“當然不是了。這鴨血是讓它結成塊后,再切片,往里放的。而且還要配上鴨胗、鴨腸、鴨肝,還有油豆腐、蔥姜絲、芫荽等。算了,說也說不清,明兒個我試著做做。這個新菜品做起來還挺麻煩的,用料也稍貴,咱們得賣十五文一大碗,但推出小碗裝的,十文錢一碗?!?/br> 何秀枝忐忑提道:“鴨血是讓它凍成塊兒嗎?可一下熱湯鍋不又化了嗎?咱這兒可從沒聽過吃什么雞血、鴨血、豬血的,這玩意能好吃嗎?” 桑榆得意道:“讓鴨血結塊需要個小竅門,其實可簡單。但只要保密做的好,別人就沒法學。你瞧好吧,二嫂?!?/br> 作者有話要說:鴨血粉絲湯=15文=4.5元。 第七十九章 :招牌美食 三嫂小吃店開業滿一個月的那天,正是十二月初六。小吃店在這天正式推出了第一道招牌小吃,名叫鴨血粉絲湯。 這天一大早,早市街上的人們就發現天降瑞雪。白茫茫的雪葉子隨微風飄搖而下,三嫂小吃店的小木屋佇立在紛飛的大雪中,顯得那樣地詩意而悠然;屋檐下掛了一整排的紅燈籠,在雪色掩映中顯得格外溫暖而搶眼;木展板上的大紅紙與地面上的鞭炮紅屑也透著一股子喜慶味道。早市開街的時候,季南山特意放了一掛鞭炮,將三嫂小吃店推出第一道招牌菜之事廣而告之。 三嫂小吃店門外的木制展板上貼了兩張大紅紙,寫著鴨血粉絲湯的由來及售價。上面寫道: 從前,有一個很窮的老百姓,殺鴨子時鴨血舍不得扔,就用一個小碗裝起來,想著再做點什么吃,沒想到無意中將粉絲也掉了進去。這人沒有辦法,只好試著將鴨血與粉絲一起煮,沒想到最后竟燒出了一碗芳香四溢的鴨血粉絲湯。本店在此故事基礎上,經過數百次試驗,選用上等鴨血與紅薯粉絲為主料,以鹵制好的鴨胗、鴨肝、鴨腸為輔料,佐入油果子、蔥姜絲、芫荽等,制作出這道“鴨血粉絲湯”,作為本店第一道招牌美食。標價:十五文一大碗,十文一小碗。試推前三日特價酬賓,只賣十文錢一大碗!歡迎新老食客前來品鑒。 第二張紅紙并沒有寫滿,隔了兩行空隙,又寫道:另,本店新推出招牌菜“鴨血粉絲湯”配套主食:鴨絲卷餅。鹵鴨撕為小條,與蔥絲、豆芽、芫荽一起放入雞蛋薄餅中,抹上本店特制甜面醬,卷而食之,歡迎品鑒。鴨絲卷餅標價:五文錢一張。試推前三日特價酬賓,十文錢三張! 如今的早市街上已很少見零散的露天小吃攤,因為天氣實在已太冷了,就算攤主頂得住寒意,食客也不愿吃冰冷的東西。桂花的小攤更是在下雪前就收攤了,因為食客發現味道越來越差,天又越來越冷,最后整個早市街上都傳說“桂花小吃攤一只母雞燉七天”、“湯清得能當鏡子照”、“豆腐串味道古怪”,而再無客人前來,桂花后來每日將鍋底燉雞賣掉,再換新雞熬湯,卻也沒能挽回口碑,最后趁著天冷灰溜溜地收了攤子。 天冷之后,相對的,那些溫暖干凈、可遮風避雪的店面開始賓客盈門。老劉餛飩鋪、王婆婆炸果子老豆腐、李氏老面館等都生意不錯,尤其是李氏老面館,新推出了一道牛rou胡辣湯面,面條筋道、口味爽辣、湯汁香濃,吃得人鼻尖冒汗,大呼痛快,很是受歡迎。 而整個早市街最火的還是三嫂小吃店,因為它每隔三五天就推出一道特價菜,要么就是今日熏rou大餅十文錢三張,要么就是今日雞湯豆腐串買一大碗贈一小碗;要么就是今日點餐十五文以上贈烤紅薯。要說仔細算算,食客們也沒占上幾文錢的便宜,但人們就是吃這套,后來慢慢地,三嫂小吃店每貼紅紙告示都會圍了一堆人,笑呵呵地擠進門去“享受優惠”。而小吃店的人們忙碌一天后夜里盤賬,卻往往發現特惠日進賬不少反增。第一次盤賬時,更是讓梨花嫂與何秀枝目瞪口呆、震撼不已。 桑榆想到了鴨血粉絲湯會受歡迎,卻沒想到如此受歡迎。每日里全力備料還是賣不到晚上就會售罄,而且這道小吃越來越受到三葉鎮人們的喜愛,連不怎么逛早市的有錢人家,都開始派仆從婢女前來,用做了保溫措施的食盒帶回家去享用。 更是有大戶人家直接來詢問,是否可以花銀子從桑榆這里將菜單與做法買走,言明只是自家食用絕不外傳。來人言語客氣、態度誠懇、出價不低,梨花嫂聽了都心動了,可最終還是被桑榆婉拒了。 不過桑榆也怕得罪來人,最后想了個折中的法子,那戶人家需要時,便傳人說一聲,桑榆多做出許多凝好的鴨血塊兒來,賣給他們。 這道菜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如何凝結鴨血成塊,其實只要往鴨血里加入少量水、倒一點白酒、撒一些鹽,就能加速鴨血凝結。這點雖然簡單,但在這里卻是個盲點,只要抓在手里,別人就不容易仿制。 陳二公子也非常喜歡吃這道鴨血粉絲湯,更愛吃那鴨絲卷餅,并且愛往里面放桑榆腌制的山蕨菜或者地瓜梗,一起卷了吃。 他近來也不在前面店里待了,嫌客人太多吵鬧。每日來了后,便去柜臺里拿他專用的白瓷茶杯,在墻柜上拿下那大肚青白瓷瓶,滿滿倒上一杯補腎健體的藥酒,端去后宅廳里等著。 他一來無論被誰看見,都會傳話到后廚,給他專做一份、共六張、加咸菜絲的鴨絲卷餅,再加一牒鹵鴨胗、鴨心、鴨肝、鴨腸的雜拌菜,用麻辣香油與芫荽末兒、堅果碎兒、白芝麻一起拌了,就著小酒吃喝。最后酒喝完了后,再來一大碗鴨雜粉絲少、鴨血多、湯汁酸濃的鴨血湯,一邊溜溜縫兒一邊當解酒湯喝。走時還要原樣打包起一份兒,好不愜意。桑榆有時見他吃得過勤,便不肯給他打包,只說讓他回去多吃些別的菜蔬,他也不惱。 倒也虧得他,竟意外帶動的桑榆店里的藥酒賣得快了好些。而喝了一陣子覺得挺有效果的老客,還會直接從店里幾瓷罐的預定,倒叫桑榆發了一把意外之財。 讓桑榆意外的是,這里也過臘八。只不過習俗不一樣,這里是吃雜糧蒸糕,腌臘八蒜。 傳說,從先秦時期起,臘月最重大的節日就是十二月初八,這天被稱作“臘日”、“臘八節”。人們在這一天,會用各種米、栗、棗、果仁等蒸雜糧糕,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 據說佛教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是十二月初八,因此這也是一個很著名的“佛成道節”,很多寺院都會在臘月初八到來之前,特意遣派僧眾手持缽盂、下山化緣,將收集來的雜糧蒸成佛糕。在臘八日這天作浴佛會,有高僧誦經賜福,贈送佛糕給善男信女,傳說吃了之后就會得到佛祖的保佑。而朝廷也會在這個節日里向寺院發放米果,供僧侶使用與食用。 在民間,臘八糕不僅用來祭祀,還用來送禮,親朋好友之間都會互贈臘八糕作為節禮,中午之前就要送出,剩下的自家祭祀與食用,還可送給窮苦百姓,這是積福。臘八糕在這些用途之外,如還有剩余,則寓意更為吉祥,是物阜年豐、年年有余之兆。因此,有條件的人家都會多做一些。 初八這天,桑榆伴隨雜糧蒸糕,推出臘八粥,與鹵蛋、鴨雜一起搭著賣,贈烤紅薯、贈咸菜,賣得十分火爆。但三嫂小吃店只開門半日便打烊了,桑榆與梨花嫂一起,帶著剩下的臘八糕與臘八粥,去了官府設置的冬置所施粥積福。 這冬置所是各個朝廷為了偏遠寒苦地區的貧苦百姓所設,顧名思義,就是冬日里的安置所。當天氣嚴寒之時,那些無家可歸之人可以在這里住宿過冬,朝廷施粥發炭,以免有凍死餓死人命之事發生;而一些家徒四壁、無米下炊的人家,也可到官府備案,按月到這里領取一定的救濟糧炭。 桑榆的小吃鋪開到現在一直紅紅火火的,雖然小有麻煩卻都順遂度過,因此一直心存感恩,如今趕上節日,便想著做些好事,回報一下。有句老話說“為富切忌不仁”,桑榆雖然還沒富起來,但今年可謂“財運當頭”,收入著實不算少,適當散下財,也是免除禍災的平衡之道。 布施了臘八粥與臘月糕,桑榆等人又在冬置所做了半后晌的義工,幫著清掃積雪、打掃衛生、縫補漿洗。等告辭回來的時候,已是華燈初上時分了。 一行人說說笑笑回到早市街上來,還沒到店門口,就看到店門前停了一輛十分華麗精致的馬車。這輛馬車十分的扎眼,因為它除了裝飾華美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大,桑榆從沒見過如此巨大的馬車,雖然比不上現代的房車那樣能滿足居家各種用途,但是兩三個人用來睡覺是絕無問題的。 小草兒扯扯梨花嫂的袖子道:“娘,這馬車好大??!真好看!是來咱店里吃小吃的嗎?咱今天還開門嗎?” 梨花嫂與桑榆對視一眼,然后舉步向前,想去詢問一番。結果還沒抬腳,那馬車門簾掀動,陳二公子捧著手爐出現了,他見了桑榆一行人就笑起來,招呼道:“桑榆南山,兩位嫂嫂,有貴客到了?!?/br> 陳二公子話聲剛落,車內響起一個溫婉柔潤的女子聲音,帶著笑意問道:“雪芽,是他們回來了嗎?可叫我好等,終于來人了?!?/br> 接著馬車里又響起一個青年男子大笑之聲:“哈哈,我說回府去等,著下人在此盯著就好,你非要在這等,這會兒等得久了,又要埋怨?!?/br> 那女子聲音一振,嗔道:“休要啰嗦,快些下車去了,我又沒非讓你陪著?!?/br> 桑榆上前,正要問問陳二公子車里是誰,卻見車廂門簾一動,掀了開來。 作者有話要說:來人是誰?大家可以猜猜哈。 第八十章 :貴人來了 從馬車上先下來的正是小沈掌柜沈碧泉。他裹著一件玄色灰毛邊的連帽狐皮大氅,腳踏鹿皮毛靴,手上擎著一把大油傘遮擋落雪,沖桑榆一行展顏一笑,回手去扶沈碧盈下車。 桑榆見是許久未見的“貴人”來到,心里很是高興。她看了一眼季南山,兩人一起舉步迎上前去。季南山先拱手打招呼道:“小沈掌柜,等好久了吧,真是對不住。你怎么趕這么個天氣過這邊來了?”桑榆也緊跟著道:“商夫人也來了?這都快過年了,你們怎么跑這小地方來了?怎么也沒帶個伺候人在身邊?” 沈碧盈著一身水貂錦裘,身形窈窕,亭亭而立,穿得雖多卻絲毫不見圓潤臃腫。她先是對著季南山與眾人點頭致意,后又笑瞇瞇地回桑榆道:“正是年底了才過來盤盤賬,臘八正是盤賬的時候。他的羽衣坊開在這兒,我的駐顏坊也在這兒,年底總要過來看看,這是我娘家的規矩。下人們倒是帶了幾個,他們侯在外面,這天兒太冷,我叫他們去對面那個老面館吃面去了。我和碧泉,可是想著嘗嘗你的手藝,特意沒一起去呢?!?/br> 桑榆忙道:“些許小吃,不值一提,吃個新鮮風味罷了。外面冷,快進店里來?!?/br> 幾人說話間,在李氏老面館吃面的下人們看到主子動了,趕緊過來伺候著。梨花嫂等人也上前來,招呼著他們也一起去了店里。 眾人行至店門前,小沈掌柜抬頭看向店招,季南山忙笑道:“正要當面謝過小沈掌柜送來的牌匾?!毙∩蛘乒裥πΦ溃骸拔乙坏竭@鎮里,就聽說三嫂小吃的名頭了。還要當面賀過開業大吉、日進斗金??!” 桑榆聞言噗嗤樂道:“小沈掌柜說笑了。日進斗金,這么個小地方,明搶恐怕都湊不齊?!毙∩蛘乒癫缓靡馑嫉孛亲?,眾人都跟著笑了起來。 等眾人進了店,桑榆將門板落下來,不再做生意,那草綠色的厚棉門簾也掛了上去,將四角的火爐新加了炭,店面里很快就烘得有了些暖意。 梨花嫂與何秀枝等與小沈掌柜姐弟倆見了禮,寒暄了兩句后,便帶著孩子們去了后宅與后廚,留桑榆和季南山在這里招呼貴客。 小店柜臺邊上擺著桑榆從家里拿來的兩甕梅花,一甕紅梅,一甕臘梅,當然都不是真花。紅梅是用絹布制成,臘梅卻是用蠟泥捏的。這兩甕梅花先吸引住了沈碧盈,她湊近觀看了半晌,連連夸獎桑榆心靈手巧。小沈掌柜的目光卻被那六棵柱子仿真樹吸引住了,仰頭邊看邊贊嘆不已。 小沈掌柜看完屋頂,又看四周,將不大的店面足足轉了好幾圈才停下來,笑著對季南山道:“南山,這店面雖不大,卻頗有山野古拙之趣。在外一看,木屋當雪,紅燈繞檐,紅白相映,寒冬中又有一絲暖意。不料走進店來,還有綠樹參天、紅梅盛放。再看這桌椅板凳皆是原木制成,不油不漆,款式簡單,少斧鑿之氣,更見天然。區區雖年少,也算走過了不少地方,從未見過如此有特色的店面,真是叫人耳目一新,長見識了,長見識了啊?!?/br> 季南山被夸得黑臉直發燙,連聲說道:“不敢當,不敢當,這都是桑榆的主意?!?/br> 陳二公子這位老熟客已不用人招呼,甚至還幫著招呼上了客人。他隨梨花嫂等人去了后廚,拿了一個長托盤過來,托盤上放著幾碟涼菜鹵菜,還有幾個新瓷杯。他將托盤放到柜臺上,又到柜臺里拿了自己慣用的杯子。桑榆抱了那兩瓷罐藥酒過來,各自斟上,分別端給小沈掌柜姐弟與季南山,另兩杯與陳二公子各自拿了,將鹵菜放到桌上,幾人先碰了一杯。 沈碧盈淺啜一口道:“這是藥酒?泡得不錯?!闭f完又夾了一筷子鹵鴨雜,嘗了嘗道,“呀,還有松子呢?!毙∩蛘乒駣A了一顆鹵鵪鶉蛋道:“我愛吃這個?!标惗訁s沖著一碟rou丸子連下了筷子,邊吃邊樂,也不說話。 小沈掌柜在他又伸筷子夾丸子的時候,也拿筷頭擋著了他,出言道:“且慢,你笑得古怪。這丸子有什么名堂?” 沈碧盈趁二人掐著,伸筷子夾了一顆rou丸送進嘴里,慢慢嚼著,接著臉上神色一動,眉目泛光,點頭贊道:“不錯,這丸子不錯?!毙∩蛘乒耦櫜簧蠑r著陳二公子,自己也夾了一顆,嘗了后也是連連點頭。 陳二公子陳徹這才介紹道:“這個叫山珍丸,是山野菜和rou做的,有數的,桑榆今年曬的山野菜已經剩下不多了。這里面有菜類丸子,菇類丸子,rou類丸子三種。rou類丸子還可能有,因為南山打獵很厲害。菜類和菇類都不多了。原來有各種山野菜,我吃過的有馬齒莧的、刺嫩芽的、柳嵩芽的、山蕨菜的、山芹菜的、猴腿菜的、貓爪子的、豆半菜的……半年多都吃差不離了,現在就還有馬齒莧和山蕨菜了?!闭f完還虛點了點哪種是馬齒莧的,哪種是山蕨菜的,順便又給自己各夾回一顆來。 桑榆笑道:“陳徹是我這里的美食獵人,我琢磨出點兒好吃的,大半都進了他的肚子?!鄙S茉捯粢宦?,陳徹眼睛亮了,首次放下筷子道,“不錯,不錯,就是美食獵人,這名字好啊,這名字好??!我爹常問我將來想做什么,我都說不上來,這下我知道了,我想做美食獵人?!?/br> 桑榆見說到了菜品,就將剩下的幾味也介紹了一番。這幾樣涼菜鹵菜分別是:鹵鴨雜、鹵鵪鶉蛋、炒長果豆(花生米)、炸山珍丸、香椿芽拌雞絲、蝦仁兒拌藕丁。剛介紹完涼菜,梨花嫂又送了主食、熱菜與熱湯過來,桑榆連忙接著介紹道:“這是店里的雞湯豆腐串與鴨血粉絲湯?!庇种钢韮傻鸁岵撕椭魇车?,“這是香辣雞丁和松蘑炒臘rou,這是鴨絲卷餅?!闭f完又招呼道,“這還熱乎乎的呢,正好,咱先趁熱吃飯,飯后再好好說話?!?/br> 這一餐飯吃得賓主盡歡,沈碧盈也喝了個微醺,桑榆扶她去后宅廳里歪著,給她端了份醒酒湯喝,就留在廳里陪著她。 沈碧盈歪倒在長椅上,將頭倚在長椅把手處,底下墊了兩個最厚實的大靠枕,身上蓋著她傳來的那件貂裘蓮蓬衣,臉頰還是粉撲撲的,酒醉時另有一番別樣的美麗。 桑榆坐在她側面的椅子上,長幾上放著茶壺與茶杯。桑榆捧了一杯茶在手里,問她道:“我知道小沈掌柜這幾年正在接受沈氏家族的考驗,咱這片兒小地方就是他的考場,他緊張這里多來幾次也是應當的??赡愣技薜缴碳伊?,娘家的規矩就沒那么重了吧?你看你喝藥酒都喝醉了,這分明是有心事兒,你和商三少吵架啦?” 沈碧盈撩了撩眼皮沒說話。桑榆又道:“你來找我,不是來跟我說說話的么?來了又不說,你不說我往后還就不問了,憋壞了你自己可別怨我?!?/br> 沈碧盈又撩起了眼皮,忽然低笑了一聲,說道:“我是有些煩心事兒,不過也不算什么。你還不知道吧,陶玉珠回來了,跟我們一起回來的?!?/br> 桑榆還真不知道這事兒,好奇道:“誒?是嗎?那她怎么沒跟陳徹一塊兒過來???” 沈碧盈道:“她……從陽關城被趕回來了,現在在陳家被禁足了?!鄙虮逃ζ饋?,神情中透著輕蔑鄙夷,“因為……她威脅我相公不成,改為**,就是想讓我相公為她說話?!比缓笏粗S軋A瞪著的兩眼,忍不住笑了起來,又帶著醉意小聲道,“當然也沒有做得那么明顯。唉,反正就是女人家的那點小招數,欲迎還拒,半遮半掩的,話不說全,透個意思,你知我知就好。但你要跟她較真,她能一本正經地全部否認了,還能把她說的那些話……全都給你引到光明正大的理由上去。我呸……明眼人誰不知道怎么回事?” “對了,”沈碧盈支起身子道,“據她說,陳徹沒碰過她,她還是完璧之身?!闭f完打了個酒嗝兒,自己不好意思地捂住嘴笑了下,又自言自語地感慨道,“也不知她說的是真是假?!?/br> 桑榆被沈碧盈輕描淡寫拋出來的兩則消息震得頭暈目眩,簡直無法相信! 陶二丫在桑榆的印象里,就是過夠了窮日子,想靠著嫁人這對于女人來說“第二次投胎”的機會,找一個生活富足的好婆家罷了。你可以說她嫌貧愛富,但這也是人之常情,并不是什么很嚴重的人格、品德問題。上次威脅商三少,桑榆覺得她肯定是覺得陳二公子不太著調,讓她沒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才想著謀點家業攥自己手里。但是要是說為了這個,她會**商三少,真是讓桑榆覺得無法置信! 桑榆足足愣了好久才緩過勁兒來,她按捺著震驚之色,喃喃道:“這怎么……這怎么可能?”她也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二丫勾引商三少不可能,還是說她還是完璧之身不可能。 沈碧盈說完這兩句,具體細節卻不接著往下說了,她垂下頭將臉埋在了柔軟的靠枕里,不吭聲了。桑榆又琢磨了琢磨,氣道:“你這轉移話題的本事太高了,我本來是要聽你的心事的,結果你直接扔個別人的事兒就把我砸懵了?!?/br>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讀文發現什么問題,哪里覺得寫的不好,處理的不好,有疑問的,歡迎留言。我自己有時候可能看不出來一些問題,畢竟“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毕M蠹夷軒椭?,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