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一國之君怎么能是坡子?! 這豈非要絕了爭位之心! 鄭貴妃不甘心,朱常洵更是絕望。鄭貴妃嚴令太醫不準聲張此事,并且務必全心為福王醫治,用最好的藥,什么有效用什么法兒。太醫見鄭貴妃面目猙獰,又畏懼鄭貴妃恩寵,自是聽從。 因除夕這夜的變故,喜慶的年味兒發生了變化。 天色大亮,鄭貴妃終于從兒子口中得知了其與麗嬪之事,福王對母親倒是沒撒謊,但也避重就輕,只說今晚是喝醉酒,一時糊涂。鄭貴妃先是氣怒的將其大罵一通,當看到窗外亮光,忽然醒悟過來——她竟忽略了皇帝! 鄭貴妃趕緊喚宮女進來服侍更衣梳洗,卻又頓住,取來鏡子一看,此時的她因一夜未眠,擔憂焦慮,膚色微暗,神色憔悴。若在以往,她必定要收拾整齊鮮亮才能去面圣,可現在……這模樣兒倒是正好。 鄭貴妃眼色一冷,快速思慮對策,而后與福王仔細交代,并說:“可記得了?” 朱常洵略有為難:“母妃,我這腿……這不是強人所難么?萬一我真有個好歹……” “有孫嬤嬤在,怕什么!”鄭貴妃并非不心疼兒子,而是眼下局面,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朱常洵見她言語堅決,只能順從。 鄭貴妃不但耽擱,起身拔掉頭上釵環,披散著頭發,身上罩著件連帽兒斗篷,趕往皇帝寢宮。若非昨夜之事不能聲張,怕動作太大引來議論,使得皇帝越發惱恨,她絕對會一路磕頭請罪過去,如此才越發顯得心誠。這一心誠,皇帝憶起舊情就越心疼,進而便可大事化小,過個一兩年事情淡了,過去就過去了。 昨夜皇帝輾轉反側,好不容易天擦亮時才睡著,大太監楊進親眼守在宮門口,不準任何人、任何聲響驚動了皇帝。哪知在楊進眼神迷瞪時,忽見鄭貴妃過來,一個激靈,馬上嚴正以待。 若在以往,楊進自然是巴結著鄭貴妃,可經了昨夜的事兒,哪怕不得罪,卻也不會多親熱,特別是皇帝的氣兒還沒消呢。 “敢問楊公公,皇上可在里面?”鄭貴妃這是明知故問,言外之意卻是打探皇帝的情況呢。鄭貴妃說著話,一旁的大宮女便識眼色的地上一個荷包,里頭可裝了足足二百兩銀票。 若是以往楊進就收下了,順勢賣個好兒,今天可不敢。 “貴妃娘娘,皇上剛歇下?!睏钸M推了荷包,言語再客氣,話里的言外之意卻十分明顯。不愿意讓鄭貴妃驚擾,更別提去稟報了。 鄭貴妃自從進宮承寵,還沒受過這等阻攔,不免惱恨,思及眼下處境,又發作不得。想到此行目的,鄭貴妃不再多言,脫下斗篷往殿門前一跪。 楊進傻眼:鄭貴妃是來請罪的??! 楊進為難了,摸不準皇帝對鄭貴妃究竟何樣態度,到底該不該去通知一聲? 鄭貴妃養尊處優慣了,跪了沒一會兒就覺得膝蓋酸疼,身子搖搖晃晃,兼之如今天寒,地上鋪著石板,她為請罪時瞧著“心誠”,穿的單薄,底下的寒氣一個勁兒往骨頭里鉆。好不容易熬了小半時辰,已是面色慘白,唇色發青,止不住的微微發抖。 “娘娘!貴妃娘娘!不好了!不好了!”終于救贖的聲音傳來,孫嬤嬤氣喘吁吁慌慌張張的跑來,甚至不顧是在皇帝寢宮,見侍衛們來拿,噗通往地上一跪,掙扎著朝鄭貴妃所在的方向大喊:“福王殿下自縊了!娘娘!” “什么?我的兒……”鄭貴妃本是演戲,可猛地一站起來,頭重腳輕,眼中重影,咕咚一下就栽倒了。 這么大的聲音驚醒了殿中的皇帝。 皇帝起先還惱怒,一聽福王自縊,驚的披衣出來:“快!快傳太醫!” 到底是寵愛了十幾年的兒子,皇帝一時忘記了昨夜屈辱羞憤。 眼看著鄭貴妃母子想翻盤,暗中盯著一切的朱常溆豈能放任?此時宮外已傳出除夕夜福王將皇帝氣暈的話,對于為何氣暈等內情,并無具體說法,但百姓會腦補,各樣“內情”層出不窮,甚至有那么一兩個與事實相差不遠。經有心把此事傳入宮中太后耳內,太后便知事情不能再拖。 太后令人將此事詳細告知皇帝。 皇帝看著躺在床上的福王,因施救及時,福王并無大礙。至于傷了腿行走不便的福王是如何爬上凳子自縊……皇帝也懶得追究了?;实壑獣詫m外的流言,深恐昨夜內情被翻出來,否則身為皇帝可就丟盡臉面,更有大臣們得了消息,福王也將難保。于是,皇帝打定了主意。即便再疼愛福王,昨夜之事也傷了皇帝的心,再者,福王有腿疾,已爭不得皇位,不如去藩國。 當初為福王選的封地洛陽是諸皇子中最好的,去了封地也委屈不了。 皇帝對福王舍不得殺,見了又厭惡,干脆來個眼不見為凈。 鄭貴妃陪伴皇帝十幾年,若是看皇帝神色便知要遭,偏生她先前去請罪受了寒,身子嬌弱受不住,這會兒已是病倒了。此后鄭貴妃靜居養病,福王挪回了寢宮,皇帝常有賞賜,雖未再見母子兩個,也只以為一時氣憤難消,怎知皇帝是彌補之舉。曾經底下私話,皇帝許諾鄭貴妃,以后會立其子為太子,但如今要食言了。 鄭貴妃若不知此節,自以為有把握,等過些日子事情淡了,皇帝終究會到她這兒來,那時再施展手段,福王之事也不用再愁。 然而鄭貴妃這病越養越重,總是難好。 福王那邊為了治腿,可是吃足了苦頭,連太子在端木宮里都能聽見福王每日里的哀嚎。朱常洛自然不喜歡福王這個弟弟,對鄭貴妃又恨又懼,如今瞧著這母子倆的境況,心里說不出是解氣還是感慨。 關于那把火的內情,朱常溆并未與任何人說,包括太子。因此,他在鄭貴妃病情上所做的手腳,就更不足為人知。 第49章 《杜十娘》 本朝春節年假時間很長,從臘月二十四一直放到正月二十,這一個月里皇帝都不辦公??赡昙僖唤Y束,皇帝開筆辦公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了一道圣旨,傳諭各藩王,三月離京去就藩! 鄭貴妃聽聞消息,情緒激動,加之病了多時身體正需,一下子就昏了過去。 朝廷內外得知旨意,憂心忡忡者有,歡天喜地者有,滿腹疑慮者亦有,然而不論如何,此回皇帝意思堅決。 朱常洵盡管不舍得離開京城,但與鄭貴妃不同,他對做皇帝已不抱希望。這一月時間太醫們用盡各種方法,然而傷好了,腿到底有了殘疾,平時看不出來,一旦走路就顯出來了,這樣如何能做皇帝? 太子朱常洛大松一口氣,只是福王尚未離京,始終不敢掉以輕心。 朱常溆可不管那些,吩咐人收拾東西,接受賞賜,又有人先前去封地收拾府邸,安排事宜。他自己則來到桃記紙貨鋪,親自與桃朔白說離京的事。 “你這宅子如何處置?”朱常溆問。 “我見程平安有意開店做生意,問她要不要,轉給她?!比舴前姿弯佔尤侨瞬乱?,桃朔白也不在乎那點銀子。 朱常溆見他提程平安,果然不太高興,卻也沒說什么。 想起今天來還有一件事要說,剛張口,侍衛突然進來:“王爺,太子有請?!?/br> “什么事?”朱常溆終于收拾完鄭貴妃福王母子,閑下來就想解決身體的事情,對于太子邀請并未著急。 “回王爺,太子說是趙家兄妹的事?!?/br> 趙琦、趙選侍,這兩個人是他安排給太子的,一直還算安分,難道出了什么變故?想著離京前這一兩個月都有空閑,干脆改天再過來。 桃朔白也沒在意。 桃朔白讓月娘去找平安,問對方有沒有盤店的意愿,若是要,一百兩銀子過戶。桃朔白當初買鋪面加后宅一共花了三百兩,一百兩銀子完全是白送。 平安聽聞消息立刻趕了過來。 平安倒也沒推辭,言辭懇切道:“我確實想開店,只是公子這鋪子一百兩轉給我,實在太虧,我已得公子相助良多,哪能一再占便宜。我如今手頭有銀子,多的沒有,二百兩還拿的出來,剩下一百兩,我給公子寫張欠條,待以后有了錢定然還上?!?/br> “好?!碧宜钒组_始要價低,只因他認得的人少,一個平安好歹相熟,又沒多少積蓄。既然平安自己不愿占便宜,又拿得出錢,他也就無所謂。 朱常溆去了太zigong,敏感的覺察到氣氛不大對,宮人們臉上既有幸災樂禍,亦有憐憫同情。內監領路,一直到了書房,內中只有朱常洛坐在那里,臉上頗有愁緒和煩悶。 “二弟,你來了?!敝斐B逡娏怂?,猶如見了救星。 “大哥急著找我來,什么事?”朱常溆毫無見外,往椅子里一坐,拿了桌上的白玉鎮紙賞玩。 朱常洛嘆道:“那個趙選侍出事了,不知怎么和李選侍鬧了起來,被李選侍打了個半死?!?/br> 朱常溆詫異的看他,反問道:“大哥內宅中的事與我說做什么?雖說’趙琳兒‘是因一番緣故留下的,但如今鄭貴妃病著,福王也要離京,你若不喜歡她,尋個由頭就能打發了。至于那個趙家,更好處置,小辮子一把?!?/br> 至于另一位敢于出手傷人的李選侍,朱常溆早有耳聞。 李選侍是太子內宅尚算得寵的一位,仗著那點兒寵愛,別說不將同等選侍才人放在眼里,便是側妃都敢頂撞,回頭對著太子一哭,太子是個良善心軟的,又素來憐香惜玉,少不得就原諒了她,甚至可能覺得她委屈了。這回能把趙選侍毒打一頓,只怕頗有內情,畢竟那趙選侍是個冒牌頂替來的,一向謹慎,即便外人瞧著她受寵,她卻不敢理直氣壯持寵而嬌。 朱常洛苦笑:“別人不知道就算了,你還能不知道,我不過覺得她們在宮中生活不易,不愿苛責,但有句話說的果真有理,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對她好不是,對她不好也不是……唉,算了,與你說這些你也只會笑話?!?/br> 此時朱常洛倒羨慕起這個二弟內宅清靜。 能不清凈么?沒有大婚,無正妃,無侍妾,連個暖床婢子也不養,仿佛學了道,真成了道士一樣清心寡欲。 朱常洛收回思緒,面容略微正色:“那李選侍說趙選侍偷偷從宮外弄進來不明藥粉,包藏禍心,那并不是毒藥?!?/br> 說到這里頓了一下,顯得有些難為情,卻足以令朱常溆領會。宮中女人都想爭寵,手段百出,最下等的便是用藥??磥碛袀餮哉f太子自遇刺之后整個人清心寡欲,淡了女色,并非空xue來風,這不,有人著急了,就想到用不入流的手段邀寵。 朱常洛又道:“那趙選侍也有話說,說是發現李選侍與鄭貴妃跟前的大宮女往來親密,李選侍怕她說出去,這才故意找茬,想殺人滅口?!?/br> 朱常溆嗤笑:“殺人滅口有這般大動干戈的?不過你內宅這個李選侍與鄭貴妃的人頻繁接觸倒是實情,不過傳點兒消息,換點兒好處?!?/br> “之前你我都懷疑了,本是留她做餌,現在也用不著了。我也不愿內宅整日鬧事,太子妃幾番請示,我都壓了下去,她誤以為我恩寵李氏,現今遇著李氏的事兒都不說了,也縱的李氏越發猖狂?!?/br> “大哥想如何處置?”朱常溆反問。 朱常洛沉默片刻,嘆道:“宮中嚴禁私刑,李氏罔顧宮規,下手狠毒,不懲不足以儆效尤。至于趙氏……她雖安分,但身份虛假,難保將來不出問題。趁此機會,連同趙家一起處置了,以絕后患?!?/br> “殿下處置的很妥當?!?/br> 許是因著鄭貴妃母子明顯失勢,一貫中規中矩的朱常洛難得顯出強勢。不管如何,朱常洛都是皇長子,更是皇太子,心中自有一番抱負。更何況如今他心中有了人,太zigong中上至太子妃,下至才子選侍美人都不再入他眼目。 誰都不知道,因著朱常溆未曾幼時夭折,因著平安,便將明朝歷史上十分有名的寵妃就此蝴蝶。 這位被朱常洛評價為“罔顧宮規、下手狠毒”的李選侍,便是歷史上他的寵妃——李康妃,也稱西李,在歷史上的朱常洛駕崩后,與鄭貴妃相互密謀,制造了明朝三大疑案之一的移宮案。李氏也是十分長壽的一個妃嬪,明朝滅亡后沒殉國,兒女、女婿全都滅門慘死,她卻接受清朝奉養,直活到八十多歲高齡。 朱常溆雖與他走得近些,又出謀劃策過,但自來遇到決策,都問了對方意思。朱常溆是要做藩王的,而太子將會是皇帝,若過分親近,事事出謀劃策,往后便是隱患,倒不如不遠不近,維持一份適當的兄弟之情。 即將告辭時,朱常洛突然問他:“二弟,你今年十七,又即將就藩,準備何時大婚?” 朱常溆覺得奇怪,笑問道:“大哥怎么問起這個?難道誰提過此事?” “太后問過,想知道你喜歡什么樣兒的女子,好賜婚呢?!敝斐B灏胧峭嫘Φ恼f。 朱常溆神色一如既往,滿口不在乎:“哦,若太后再問起,你就說我沒大婚的意思,那些女人我可是膩味的很,一個人清清靜靜的就好?!?/br> 朱常洛總覺得對方似看穿了自己的心思,雖覺得回答敷衍,卻也不好再問。朱常洛之所以關注此事,一個是的確好奇,一個則是因朱常溆常往宮外去,除了道觀就是去桃記紙貨鋪,而據說程平安就住在那兒。顯然朱常洛關心則亂,有些胡思亂想,唯恐對方一樣看上了平安。 朱常溆的確是猜到了他的心事,心里不高興被誤解,卻偏不說明白。同時覺得這個太子兄長眼光奇特,那程平安可是個主意大的,別看這位貴為太子之尊,程平安未必看得上。 想到此,朱常溆很是幸災樂禍。 然而他很快就高興不起來了。 當回到寢宮,總管太監羅喜迎面上來稟報:“王爺,皇上又有賞賜,東西都歸庫了,清單放在書房。另外,皇上賜下兩個美人……” 朱常溆腳步一頓,臉色立時就冷了:“那兩個人呢?” “暫且安置在后院。王爺有何吩咐?”羅喜就知道自家王爺準不會高興,不免越發小心。 “……讓她們呆在后院,不準隨意走動,特別是不準接近我的住處和書房。另外走的時候不必帶上?!敝斐d幼匀徊幌胧者@兩個人,可皇上剛送來,馬上就還回去豈不是惹得皇帝生氣。若非福王鬧了那一出,他還真敢送回去,現在只能暫時忍了。 羅喜連連應是。 原本那兩個女子被賜給邠王時還心中暗喜,雖尚無名分,但邠王無正妃侍妾,她兩人服侍在先,便先占了一份好處,若僥幸能得一子,便是往后立身的根本。明朝妃嬪并不局限官家女兒,許多都是來自民間,因此對皇子皇孫的母妃出生并不太看重,正如如今的萬歷皇帝的生母李太后曾經就是宮女,太子殿下的生母王恭妃也是宮女出生。因此,這二人著實懷抱著一份野望。 豈知剛來,一盆涼水兜頭一潑。 被限制走動還是其次,關鍵是邠王殿下不愿帶她二人去封地。如今舉朝上下都知道三月份前諸王都要前往封地就藩,若邠王請旨,甚至能提前離京,那她二人該何去何從?哪怕邠王沒碰她們,一旦皇帝下旨,進了邠王寢宮,那就是邠王的人,已是沒了退路。 其中一個膽子稍大,冷靜下來后說道:“不知邠王聽了誰的讒言,竟不待見你我姐妹,可你我不能不為將來打算。我們是皇上賞賜來的,有一份體面,倒是可以趁著邠王殿下尚未離京,謀劃一番?!?/br> “一切憑jiejie安排?!边@個卻是沒主意,但也不愿被丟在這里,凄惶惶似冷宮一般。 因著朱常溆去和皇帝謝恩,父子敘話,耽擱了時間,當晚就不曾再外出。 如今天氣還冷,朱常溆卻習慣每晚沐浴,羅喜將熱湯準備好,宮女們在旁備齊毛巾香胰子等物,又有更換的干凈衣物,又有一桶熱水供隨洗隨添。一切安排妥當,羅喜便領著宮女們退出來,朱常溆不喜宮女貼身服侍。早先年紀還小,常順妃怕有心思不純的宮女教壞了他,前幾年常順妃病逝,他依舊不肯宮女近身,卻是不喜沐浴時外人在側驚擾。 如今年已十七,仍舊潔身自好,朱常溆自然別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