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江遠辰淡淡的目光掃過來,也不驚訝,“早料到是你這丫頭串掇的。你哥如今正值關鍵時刻,往后不許再這么胡鬧了?!?/br> 劉青心想既然猜到她哥是受她牽連,那您老人家剛剛還說的那么嚴肅,差點把她都嚇一跳。 不過聽她師傅的語氣,也不生氣了,劉青便大著膽子問:“那這一次呢,我可以自個兒去瞧嗎?” “我陪青青一起去吧?!币恢睕]說話的江景行,這時挺身而出了,“這生意好歹和我也有些關系,我也想看看他們是如何做的?!?/br> 本來就警覺的劉延寧,再看江景行的熱心,就像是看給雞拜年的黃鼠狼,怎么都不對勁,連忙開口道:“不勞煩景……” 話還沒說完,江遠辰倒是若有所思的打量了侄子一眼,又看了看劉青,“這么想去看熱鬧?” 劉青這回和她哥沒有半分默契,徑直點頭:“師傅讓我去吧,我肯定不給江大哥添麻煩?!?/br> “那就去吧,最多半個時辰后回來?!苯h辰拍板決定了,還淡淡的瞥了眼神色復雜的劉延寧一眼,提醒道,“要靜心,這點小事就擾了你的心神,往后上了考場如何是好?” “徒兒受教了?!眲⒀訉庍@一聲應的有點憋屈,又不能和師傅解釋自己心情復雜是因為他侄子對meimei虎視眈眈。 畢竟好友那般的人才,眼光也是高的,他們這兒最優秀的閨秀都瞧不上,自家meimei自家覺得好,那也掩飾不了她就是個沒長開的小丫頭的事實,說景行對他meimei有心思,他都覺得像天方夜譚。 況且他自己也不相信景行對meimei有了心思,頂多就是感興趣,逗一逗,可他要是因為meimei跟好友親近,不跟自己親近,就大動作隔開他們,那也太小家子氣了。 于是想了很多的劉延寧只能自己憋著氣,看著他meimei親親熱熱的跟在她江大哥身后出門去了。 劉青跟著江景行出門,也不是他們單獨兩個人,江景行有書童和小廝跟著,她師傅也讓了小丫鬟銀柳陪著劉青。 他們也沒有坐車,劉青到了這個交通基本靠腿的年代,一個小時以內的行程對她來說都不叫距離了,況且這年代又沒有擴建一說,縣城能有多大? 十來分鐘就走到了。 店鋪是在上午開張,等劉青他們吃完午飯過來,熱鬧勁已經過去了,店里的掌柜認得劉青,前些日子就是他送消息去的,劉大爺他們送貨進城,進倉庫也要經掌柜的手,因此遠遠的瞧見劉青他們,掌柜便迎了過去:“江公子,劉姑娘?!?/br> 開張第一天,還瞧不出生意如何,不過據掌柜的說,上午很是熱鬧過一回,有些知道這是張家開的鋪子,都來湊熱鬧了,掌柜的細細說著,又給劉青和江景行看了賬本,他知道這兩位都是小東家,也就不必避嫌。 劉青就是過來看熱鬧的,店鋪順利開張,她就放心多了,最艱難的第一步已經跨了出去,以后就簡單了。 江景行倒好像對鋪子更感興趣,拉著掌柜的討論了好一會兒生意經,劉青雖然奇怪他一個貴公子怎么對這個感興趣,而且師傅對她哥嚴厲成那樣,對侄子考科舉的事卻半點不上心,不過劉青還是什么都沒問,耐心在一旁等他們聊完。 一直到半個月后,隔壁金氏來劉青家串門,跟李氏分享了個八卦,劉青他們才知道,自家做的胰子居然那么受歡迎。 金氏許久不來串門,倒不是生疏了,以前劉延寧身上沒有功名,他們都能那般幫助劉家,如今劉延寧成了秀才,兩家關系只會更親近。 這一陣,金氏都在忙著給高梅相看人家,等一切都忙妥了,才喜氣洋洋的來隔壁找李氏。 “我們家梅子定親了,是隔壁縣剛出孝的秀才,年紀有點大了,他爹娘催得緊,說最好是年底就完婚。你說這一點準備都沒有,怎么送嫁??!” 金氏雖然嘴上抱怨,滿臉的笑容卻遮不住她對這樁婚事的滿意,他們自家條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孩子他爹就是個賬房,兒子雖有學問卻沒考上功名,女兒能嫁給秀才,真真是祖上積德。 要不是秀才公守孝耽擱了,這門親事還真輪不到他們家! 李氏也知道金氏的心思,順著她的話捧道:“梅子是個好姑娘,以后就是秀才娘子了,真真是大喜事?!?/br> 金氏終于繃不住笑了,“是啊,訂了親就是喜事,縱然日子趕了些,可姑娘家就這么一遭,少不得好好替她張羅?!?/br> 李氏附和道:“也就忙這一陣,等梅子出嫁了,嬸子就享孫子福吧?!?/br> “侄媳婦還年輕,不著急享孫子福?!苯鹗吓牧伺睦钍系氖直?,才壓低聲音問,“我這次過來,也是有求于侄媳婦。給梅子置辦嫁妝委實趕了些,好東西現在輪不上,只能尋幾件體面的鎮一鎮。聽說最近很受歡迎的那個花胰子鋪的掌柜,跟侄媳婦家有些關系,不知道能不能便宜些?” 李氏聞言詫異道:“那種胰子差一些的都要一兩銀子一塊,也就使個一兩年,嬸子買這個當梅子的嫁妝,會不會有些不實用?” “這你就不懂了?!苯鹗辖忉尩?,“前兒城東一戶人家娶親,咱們隔壁有人去吃酒,新娘曬嫁妝的時候,花胰子就擺在最上邊,那可是真金白銀啊,小小一盒就要一兩銀子,不說胰子多好看,盒子精巧的都可以當首飾盒使了,看的一群年輕媳婦們羨慕不已?,F在的年輕人就喜歡這個?!?/br> 李氏見她主意已定,也就沒有再勸,怎么說也是照顧自家的生意,問道:“改明兒公婆也過來了,我請他們幫嬸子打聽打聽,嬸子要幾盒?” “那要看價格?!苯鹗溪q豫道,“最多兩盒,如果不能便宜,就買一盒便是了?!?/br> 李氏心里有數,點頭道:“嬸子幫了我們這么多,這一回侄媳婦保證幫你辦下來?!?/br> ☆、第一百二十二章 劉大爺他們再進城,已經是一個月后的事了,手工皂差不多都做完了,山上新栽的茶籽樹,能存活的差不多也都存活了,繃了幾個月,劉家人剛歇口氣,又有信送到家里,是鋪子的掌柜請他們去看這幾個月的賬本,順便商量些事。 聽到跟生意有關的事,劉大爺可坐不住,收到信立刻決定,老兩口第二天就帶二兒子和兩個大孫子進城,其他人留在家里照看著。 其實談正事,有劉大爺和劉二叔就夠了,蔣氏和劉延林劉延根進城是順路,蔣氏準備帶了兩個年紀大了的孫子去扯布做衣裳,快到農閑時節了,到時候要相看孫媳婦,大小伙子得穿體面些。 買地雖然掏光了整個家底,還欠了不少外債,但是張家那邊善解人意,鋪子剛滿一個月,稍有盈利,就把賬結了送了銀錢給他們,劉家得了錢,第一件事自是把外債先還了。 當然沒有一口氣還清,但也還的七七八八,就剩親朋好友加起來不到二十兩,壓力瞬間減輕,等著后邊再分一兩次錢,就能把賬還清,還有盈余過個好年。 蔣氏也就不再扣扣索索,孫子相親是大事,穿的體面些,也說個好姑娘。 劉家人急急忙忙進了城,掌柜的找他們倒不是壞事,而是告訴了他們一個好消息,東家打算下個月在隔壁縣再開一家鋪子,這兩個月賬結清了,接下來就先不結了,等年底一塊兒結。 順便讓劉家人準備著新鋪子要用的貨。 劉大爺和劉二叔揣著熱乎乎的銀子,一臉驚喜的回了劉青他們院子。 都不用劉青和劉延寧勸他們多準備些手工皂,劉二叔就跟他爹建議了:“爹,咱們這次分的錢,就先不還債了罷?新開一家鋪子,要用不少胰子,萬一咱們準備的胰子不夠使怎么辦?咱們拿這些銀子,去沒去過的村子找他們買山茶油,就算生人價格貴一些,總比到時候出問題好?!?/br> “老二說的是?!眲⒋鬆斶€沒說話,蔣氏居然也表示贊同了,“再有幾個月就過年了,過年樣樣都要花錢,大林和大根兒要相看姑娘,還要給雅琴置辦嫁妝,手頭不留點銀子可不成?!?/br> 顯然是賺錢了,劉家人心里頭的底氣也足了,暫時不還錢,不是還不上,只是這會兒手頭轉不開,反正跑不掉,晚幾個月還也無妨。 劉大爺當然也不會反對,一家子打定主意,用過午飯就回去了,可想而知接下來又是忙碌的日子,不過全家人忙的都高興。 劉青和劉延寧送完劉大爺他們離開,也回他們師傅院子了。 這一忙就快過年了。 曹聲揚回京數月,說是年后再來江州。然后剛進入臘月,江遠辰叔侄也收拾行李準備回京過年了。 回京路途遠,江家自個兒有車馬,不必像尋常人家進京還得跟車隊,倒要更快一些,但江先生這個年假也要休兩個月,他們臘月初回京,要出了正月才回返回江州。 江遠辰離開之前,也給兩個弟子放了假,允他們回老家。 劉延寧現在是秀才了,并不要求一定要在書院,書院大部分的老夫子也是秀才水平,唯一有舉人功名的山長年歲已大,再授課也精力不濟,一個月大概也就講不到十日,因此大部分秀才更愿意在家中自學。 不過身上有了功名,在書院住吃住都不用花錢了,還有三五好友一起討論,有些家境不好的秀才,仍更愿意住在書院。 如今江先生走了,劉延寧也就準備打包東西回老家了。 劉雅琴年前出嫁,仔細算日子,也就剩不到二十日了。 他們這個時候回去,也好給家里幫忙。 一家三口這次回家,少不得要住一兩個月,行李有點多。主要是劉延寧兄妹,劉延寧的書就裝了滿滿兩個箱子,他師傅走之前留給他的,劉青也有半箱子書,然后衣裳鞋襪兩個箱子,實在有點不好搬,李氏便早早的提醒劉延寧給家里送信。 快過年了,家里要備年貨,大侄女出嫁要備嫁妝,如果能進城買,到底比鎮上便宜。 劉家送到信,劉大爺叫三個兒子準備,再去借了一輛牛車,趕了兩輛車進城搬家,順帶置辦年貨。 劉大爺和蔣氏這回便沒跟著來,劉大爺倒是想來,但是今年冬天太冷了,前幾日剛下過雪,現在雪化了,溫度卻沒升回去,屋檐下都結了長長的冰凌,這樣的天氣,劉二叔幾個都不敢叫劉大爺再出來受凍。 蔣氏沒跟著過來,安氏卻來了。 原本給劉雅琴置辦嫁妝,即便蔣氏不來,那也該由王氏張羅,但因為王氏辦下的虧心事,蔣氏便讓小兒媳安氏代勞,省得王氏去礙眼了。 這也是劉青為什么愿意跟她哥這么早回家過年,一大家子住一起,肯定沒有他們一家三口住縣里舒服,但現在他們地位不一樣了,回家就是有什么不舒服的,除了劉大爺和蔣氏是長輩,其他人都得遷就著他們。 也就是說,現在沒有人給他們委屈受了。 既然親哥想回家,她娘看著其實也惦記家里,雖然劉青不知道她娘有什么好惦記著,他們兄妹都在她身邊了。 但是少數服從多數吧,劉青仍然歡歡喜喜的和他們一起回家了。 劉延寧要回家的事,早在他們送信的時候,村里人就知道了,記著日子,臘月里也沒活干,熱情的村民們便來劉家院子閑聊了,天快黑了,牛車終于晃進了村子。 也有人在村頭瞧見牛車,遠遠的就招呼劉家的人,劉青他們還沒走到院子,就被熱情的村民和劉家人包圍了,看著滿滿兩大車的東西,村民們紛紛打趣了他們把城里都搬回家了。 還有熱情的嫂子跟劉青打招呼。 “好久沒瞧見青青,都長成大姑娘了,這衣裳新做的吧?穿在青青身上,就跟城里的姑娘一樣秀氣!” “青青現在可是秀才的meimei,又長得這么標致,以后說了親那也是富家太太,別說城里姑娘,丫鬟婆子都使得動?!?/br> “哎,她們家大姑娘要嫁的不就是秀才老爺嗎?也給青青說一個,以后當官太太?!?/br> 這年頭,長輩喜愛哪個姑娘,就夸她以后嫁個良人。劉青被夸得多了,實在沒辦法裝出臉紅的樣子,只能垂著頭假裝不好意思。 好在也沒人在意劉青說什么,蔣氏和李氏幫著她應付著。 在大家的熱情擁簇下,牛車進了院子,行李太多,眾人爭先幫著搬進屋子,熱情到劉青都被擠到人后去了。 不過李氏惦記著江先生走之前送過來的那架琴,一下車就把琴抱在了懷里,正準備先搬回自己屋子,這么奇特的東西卻被村民們看在了眼里,大家紛紛問李氏。 “延寧他娘,你手上的大家伙是什么,我怎的沒見過?” “是不是延寧讀書用的?” 因為開口的人都是婦女,李氏也就沒有回避,臉上露出了笑容:“延寧他們師傅回京之前送來的琴,叫青青每天都要練一練?!?/br> 眾人恍然大悟:“這就是琴???” “青青也會彈琴?那不是好厲害?!?/br> 大家的追捧直白的讓劉青都覺得不好意思了,趕緊從她娘手中結果琴,自個兒搬進了屋子。 李氏和蔣氏還在院子里耐心為大家解惑。兒女太優秀,李氏這樣低調的人,都忍不住炫耀了一把。 因為天實在有些晚,村民們幫著搬完東西,也就各自回家了,劉家人關起院門準備吃飯。 劉青以為這就過了,誰知道第二天上午,剛吃完早飯,陸陸續續就有人來他們家串門子,多是媳婦兒,還有些跟劉青年歲差不多的姑娘,聊了沒幾句,大家伙就叫劉青彈琴來聽聽。 今天來的這些姑娘和大嫂子們,昨兒好像沒有在他們家吧?一晚上就這么多人知道,八卦傳得還真快啊。劉青無語。 更讓劉青沒想到的是,劉大爺他們居然也附和著:“你娘不是說江先生要你明日都練琴嗎?今兒還沒練呢,就給大家伙聽聽罷?!笔聦嵣纤麄冏约胰艘蚕肼犇?,會彈琴的姑娘,那可都是大家閨秀,他孫女真是太稀罕了。 劉青很想說她剛剛入門啊,彈得并不怎么樣。不過她眼睛一轉,看到她哥站在屋檐下,看戲似的瞧著這邊,劉青眼睛一動,很不客氣的把她哥拉下了水:“我才學幾個月,哥哥彈得才好聽?!?/br> 跟著師傅相處越久,劉青也越清楚,他們師傅就是絕對的完美主義,雖然不知道為何對她縱容,但他的性格在她哥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哥一屆考生,時間緊迫,師傅居然還要求他君子六藝都精通,這可不叫應試教育,是把她哥往才子的方向調/教??! 原本劉延寧在書院也學了些樂理,吹笛就吹的不錯,但因琴接觸的不多,跟劉青一樣只是入門,這幾個月經過江先生的魔鬼訓練,已經飛速提升了,劉青把他拉下水,倒也不是讓他出糗。 不過話題扯到劉延寧身上,大家伙就沒有起哄了,劉延寧推說自己要看書,劉青正好跟著他進書房。 她本來想上午沒事,去隔壁她師傅家坐坐,她現在認了江先生,但是這個師傅教她刺繡,劉家才對她重視起來,后來她才能慢慢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師恩最大,她也不能忘恩。 現在只能先完成江先生布置的任務,下午得了空再去隔壁了。 說起來江先生還挺洋氣,人都回家過年,給劉青留了不少寒假作業,比如每天一百個大字這些,有劉延寧這個好弟子在,江遠辰是不怕劉青敷衍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