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不過今年劉家賺了錢,蔣氏也大手筆的囤了很多年貨,不圖村民送雞鴨魚rou,倒是家里還缺雞蛋,因此蔣氏一早便同村民打了招呼,今年寫春聯,除了雞蛋,什么也不用準備。 這會兒,陸陸續續拿紅紙來的婦人,你一籃我一籃的提著雞蛋,堆在堂屋里,數量也十分可觀了。 當然也可以想象,光要貼對聯的紅紙在桌上都堆小山了。 作為劉家除了劉延寧以外,唯一一個寫字勉強能看的劉青,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親哥抓了壯丁,沒有一點點防備。 不過劉延寧也沒有為難劉青跟著他一起寫對聯,因為劉青就是一個戰斗力勉強不為負數的渣渣,拋開感情加成這一點,劉延寧也不能昧著良心稱一句他meimei的字寫得漂亮——連字體端正都很勉強。 當然劉青也只是剛入門,要求不能太高就是了。 劉青分到的任務是寫“?!弊?,裁剪成方方正正的紅紙,倒著寫順著寫,寫上各種各樣的福字,一旦上手了到也不難。 兄妹倆一人坐一頭,占據了整張飯桌,埋頭奮筆疾書,劉大爺等人忙著忙著,時不時站過來瞧一眼,雖然瞧不出什么,但是孫子孫女都這么能干,讓他挺直的腰板更直了幾分。 孫子的能干就不用他多說了,他的孫女如今也能給人家寫對聯了,寫得字還這么漂亮,整個村子,誰比得上? 劉青這場義務勞動,到傍晚的時候才收工,當然不是因為要吃晚飯了,而是到了送灶王爺的時辰,落水村家家戶戶在院子里燃起爆竹,噼里啪啦的聲音好不熱鬧,劉家灶上也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貢品,爐灶被蔣氏等人洗刷得一塵不染,墻邊還貼了剛寫好的對聯,看起來特別誠心。 在熱鬧的鞭炮聲中,劉大爺帶著兒孫們去給灶王爺磕頭了,劉青等人就只能站在門口圍觀,好像這里有“女不祭灶”的說法,因此女眷們只能回避。 村里的鞭炮聲漸漸停下來,又恢復了以往的寧靜,劉家人也送完灶王爺,一起坐到堂屋開始吃小年飯了。 劉延寧和劉青加班加點,也堪堪到除夕的前一日,才把所有春聯給寫完,劉青覺得通過這段日子的強化練習,她已經擁有了特殊的寫福字技巧。 年三十,也是除夕這一日,劉青是沒事可干的,寫完了春聯,家里其他事也輪不到她來做,親哥也沒有喪心病狂的除夕也要拉著他們念書,劉青便想著今年的最后一日,她要好好睡一個懶覺。 結果劉家大人乒乒乓乓干活的聲音,說話聲,還有熊孩子們玩鬧的聲音,把劉青吵得無法好好睡覺,她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滾了會兒,還是認命的穿衣裳起來了。 一出門,正看到劉二叔幾兄弟在各屋門前貼春聯,熊孩子們站底下瞎指揮,蔣氏則帶著兒媳們仔仔細細,里里外外的清掃著,做著最后的大掃除工作。 見劉青起來了,蔣氏笑道:“青青就起了?灶底給你煨著烤紅薯,快洗漱了去吃早飯,鍋里在給你們燒熱水洗澡,待會兒都去洗了換新衣裳?!?/br> 有條件的人家,過年孩子都是要穿新衣裳的,就算實在穿不起新衣裳,除夕這日也要洗干凈了,換上最齊整的衣裳。 不過劉家今年賺的錢多,給每個孩子都做了件新的棉衣,好幾個小的,比如說三丫四丫五丫她們,還是頭一次穿新衣裳,心里頭別提多激動了。 劉青如果不是秋日里,蔣氏做主叫她娘給她做了兩身新衣裳,她現在也是頭一次了。而且劉青這回照樣是破例的,其他人都是一身,獨獨她做了兩身棉衣,蔣氏說要換洗著穿。 劉家的孩子也算多的,從上午開始,陸陸續續的洗澡,也一直到用午飯的時候,小輩們才堪堪洗完澡,一個個都換上了干凈整齊的新衣裳,感覺劉家的面貌都煥然一新了。 到下午,大人們也陸續燒熱水洗澡,蔣氏領著兒媳們,提著各房換下來的衣裳去河邊洗的時候,也已經有許多婦人在河邊洗衣裳了,見蔣氏一行人過來,都十分羨慕的笑道:“大娘,今年可是發財了,中午看到你們家那幾個小的,都穿上新衣裳了呢?!?/br> “什么發不發財的,不過就賺個閑錢,再說你們哪就差了?”蔣氏依然謙虛。 李氏拎著桶子,挑了個位置默不作聲的蹲下,也有不少人主動同她打招呼。 一群婦人們一邊洗衣裳,一邊有說有笑。 在家里的劉青卻覺得無聊,劉大爺在和人下象棋,她看不懂也搬個小凳子湊過去看熱鬧了,一邊各種懵逼,一邊想著她也要搞個五子棋出來打發時間。 不過現在還沒那個條件就是了。 李氏她們洗完衣裳回來,晾完衣裳,時辰又不早了,得開始準備年夜飯。中午吃得相對簡單,年夜飯卻半點不能馬虎,做完大菜后,劉大爺還得領著兒孫,端著大魚大rou去祠堂祭祖。 說是祭祖,村里人的年夜飯都聚到了一起,自然也有攀比的意思,蔣氏一邊領著兒媳們做飯的時候,一邊還在念叨:“今兒也叫大家伙瞧瞧,什么才叫豐盛?!?/br> 劉青閑得無聊,索性也晃到灶房去了,蔣氏今兒不讓她沾手:“青青你站遠一點,穿著新衣裳呢,可別給弄臟了?!?/br> 劉青被趕到了旁邊,插不上手,也不出去,鍋里出一盤菜,她就湊上前去偷吃一塊,等年夜飯還沒全部做完,劉青已經吃得滿嘴流油了。 不過大過年的,也沒人說劉青,就連蔣氏,都是沒什么威懾力的瞪了劉青一眼,就隨她去了。 傍晚時分,堂屋的棋局收起來,劉大爺領著眾人去了祠堂,作為女孩,劉青照例是沒那個資格參加的,她娘甚至都不讓她學著其他人去祠堂外邊湊熱鬧。 對于這種深入骨髓的重男輕女,劉青甚至都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讓去就不去,她索性從竹籃里拿了塊切成方塊的麻糍,用棍子插著,去堂屋燒了烤火的火爐里烤麻糍吃。 劉大爺一行人,直到天黑了,才端著菜回來,熱騰騰的大魚大rou,這個時候已經涼透了,也沒人說要把菜再熱一熱,蔣氏興致好的點了一支紅蠟燭,李氏等人又陸陸續續端了剛出鍋的青菜小菜過來,滿滿當當擺了整整一桌子,一家人就圍著桌子坐了一圈。 蠟燭的燈不大亮,但加上火爐里的火苗也在跳躍,屋里還算亮堂,最起碼劉青能看得清劉大爺紅光滿面的臉色,看來今兒劉家的這頓豐盛的年夜飯,讓他們在村里人們面前賺足了臉面。 開飯之前,作為大家長的劉大爺說了一通話,大致是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發了一通宏愿,才動了筷子,劉家其他人也才跟著開動。 年夜飯這么豐盛,熊孩子們也不搶食了,一邊聽著大人們高談闊論,一邊慢悠悠的吃飯。 熊孩子們吃完飯,放下碗就跑出去同小伙伴們集合了,大人這邊有酒有rou,還有談資,卻一直到戌時以后才堪堪吃完。 李氏和王氏等人撤了飯桌,去灶房刷完洗筷子,其他人便開始轉到火爐旁,一邊烤火一邊繼續聊天。 熊孩子們也陸續玩得滿頭大汗的跑回來了,因為往年的經驗告訴他們,這個時候該發壓歲錢了。 果然熊孩子們一個個剛跑進院子,蔣氏就一邊摸口袋,一邊在叫他們的名字,熊孩子們就跑進來磕頭拜年了,然后一人得了一串用紅繩串著的壓歲錢。 往年是男孩才有壓歲錢,不過今年家里狀況好了,輪到劉青她們磕頭的時候,一人也得了一串壓歲錢,只是沒有男孩們得的多,劉青得了壓歲錢便塞回了袖兜里,不想叫嬸子和堂姐妹瞧見她得了八個銅板,跟男孩們的數量一樣。 熊孩子們得了壓歲錢,又跑出去玩了,大概是要去同小伙伴們分享一下自己的壓歲錢,王氏等人不放心的追在后邊,耳提面命的道,“壓歲錢不許玩掉了,回來一個子兒也不能少!” 劉青看著她們這么不放心的樣子,心想估計熊孩子們也就今晚能摸一摸壓歲錢了,到了明日,肯定都被她們以各種名義騙了過去,就像她小時候那樣。 這兒有守歲的傳統,而且不是守到子時,守歲是一直到天方亮,放了開年鞭炮才算完。 劉青這大半年來,已經徹底休養生息,從以往的夜貓子,到晚上八點準時睡覺的老干部,習慣了這個作息,剛吃完飯年夜飯就有些犯困了,撐到這會兒已經是睡意惺忪,開始一個哈欠接一個哈欠的打,都熬出淚花來了。 正在劉青埋頭同瞌睡蟲做斗爭的時候,頭頂忽然被人拍了拍,是親哥溫和的聲音:“青青困了?” 劉青已經迷迷糊糊的靠在李氏身上了,還沒回過神來,李氏已經笑道:“可不是,每日那么多覺白睡了,這會兒都熬不了?!闭f是這么說,李氏卻小心的一動不動,盡量讓劉青靠得舒服些,可見還是心疼女兒的。 劉延寧笑道:“要不我帶青青出去走走,吹吹風,也能清醒些?!?/br> “去罷?!闭f話的是蔣氏,她見劉青困成這樣,也是哭笑不得,無奈道,“青青,這會兒可不能睡,再怎么說也得熬到子時以后?!?/br> 在蔣氏等人的催促下,劉延寧拉了劉青出門了,劉青先還稀里糊涂的,機械的跟著親哥的腳步,出了院子被冷風一吹,打了個寒顫,這才清醒了些,劉延寧回頭瞥了她一眼,眼底里泛起絲絲笑意,道:“去看看小五他們在玩什么?” 熊孩子們鬧騰的聲音,恐怕整個村都能聽見,劉青自然也聽見了,雖然她這會兒縮著脖子,很想說不如回家烤火,但是想到她坐下后指不定又要困得半死不活,只能大義凌然的點頭:“好?!?/br> 既然還有幾個時辰要熬,還不如現在多吹吹冷風,清醒得應該能久一點。 然而外邊委實太冷,劉延寧對自家meimei的印象一直是嬌弱的,需要人保護的,怕她小身板被風吹著涼了,在外頭站了會兒,劉延寧又領著劉青回家了。 不過劉青覺得這只是理由之一,打著看顧弟弟的旗號,越來越多往他們這邊靠近的姑娘們,才是親哥匆匆返家的主要原因。 劉青走的時候,還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依依不舍看著他們背影的姑娘們,都想吹口哨了,其實還蠻帶感的,這兒人們表達感情的方式含蓄歸含蓄,但是躁動的青春,依然有他們的表達形式。 有了這一個小插曲,劉青回家的時候顯得精神抖擻,又熬到了子時以后,蔣氏才發話了:“實在困的,先回屋休息去罷?!?/br> 當然能回屋的都是幾個小的孩子,大人,尤其是男丁,還是要繼續留在堂屋守歲的。 劉青毫不猶豫的起身回屋,脫了外衣倒到床上便睡,夜里還夢到親哥在敲鑼打鼓的娶媳婦,她站在今晚站的那兒,看著親哥把媳婦接回來,一直進了院門,外頭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起,她就被吵醒了,都沒能見到親嫂子掀開蓋頭,劉青一陣失望。 感覺到旁邊有人躺過來,劉青翻了個身,又沉沉睡過去了,這回沒有再做夢,被她娘叫醒的時候,外邊還沒出太陽,劉青抱著被子坐起身,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才問她娘:“娘,你不是剛睡下沒多久嗎,怎么就要起來?” “當然得起來,該準備拜祖宗了,吃過早飯還得跟你奶去廟里燒香,你動作快些,今兒的事還不少?!崩钍弦贿呎f著,一邊拿起劉青昨晚迷迷糊糊,脫得亂七八糟的衣裳理了理,一件件整整齊齊的擺到床上,就等著劉青起來穿就是了。 李氏想了想,問道:“昨兒你奶給你壓歲錢?” 劉青點頭,伸出指頭比了比,笑道:“奶給了這么多,我看到大姐和三丫她們,都才兩個銅板?!?/br> “那你自己好好收著,別告訴誰,免得叫你嬸子們聽了心里不舒服?!笔Y氏是長輩,這個時代孝道大于天,她愛給誰壓歲錢,給多少,她說了算,底下沒人能質疑。 但是劉青就不一樣了,王氏她們介意起來,不能說公婆的不是,編排劉青的錯,卻不是什么大事。 “我知道?!眲⑶嗾f著,從枕頭底下摸出蔣氏給她的壓歲錢,還有一個沉甸甸的荷包,笑瞇瞇的道,“昨晚哥哥帶我出去的時候,也給我一荷包壓歲錢,我還沒數數有多少呢?!?/br> “你個丫頭,掉進錢眼里了?!崩钍相亮藙⑶嘁谎?,剛說完,見劉青把荷包往被子上一倒,一堆的銅板倒出來,李氏臉上露出一絲驚訝,“這么多?” 劉青飛快的輕點著銅板,一邊數一邊往荷包里裝,很快點完了,比了比手指:“有八十八個呢!” 自個兒子身上留了些錢,李氏并不驚訝的,就說他自個兒如今能掙錢,單是去年陸陸續續給公婆的,加起來也有好幾兩了,自己手上再留些備用,誰也不能說他藏私,畢竟讀書人之間,平時買點紙筆書本,同窗之間出去聚一聚,都要花錢,就是他自己手頭不留錢使,公婆還不放心要塞給他呢。 李氏驚訝的是,她兒子居然一下子給女兒這么多錢——又不是八文十文的,八十八文錢,放在他們家都夠一個月的花銷了,也不怕她小孩子拿著亂使。 不過李氏看著劉青利索的把所有銅錢都裝起來的動作,又覺得自己擔心過了,她女兒聰明懂事,又不是尋常的小孩子,這錢她自個兒收著也不怕她亂來。 倒是劉青,看她娘盯著自己看好久,也不說話,便忍不住抬頭問:“娘,你要幫我收著嗎?” 李氏搖頭:“你自個兒收著,別亂花就是了?!?/br> 叮囑完,李氏就推門出去了,也不看劉青把錢藏哪里去,看來是真的非常放心她了。 ***************************************************** 大年初一里拜祖宗,也是很重要的活動,請了祖宗的牌位出來,擺了香爐香架,劉青跟著她娘排在后邊跪下,最前頭是劉大爺領著劉延寧,祖孫倆一人舉著三根點燃的香,劉大爺對著祖宗牌位念念有詞,說了一大堆,大概意思是劉家子孫今年要下場考科舉了,若能考到功名那可是光耀門楣的事,他們劉家從此就要改頭換面了,所以今年是非常關鍵的時候,希望祖宗顯靈,能夠保佑子孫金榜題名。 念了這么一通,劉大爺虔誠的拜了牌位,才一絲不茍的把香插回到香爐里,劉延寧跟著照做了,底下的劉青只需要跟大家一起磕頭便是,倒省了許多事。 拜了祖宗,一家人才開始吃飯,吃的是昨晚上的剩飯,據說大年初一不能開火煮飯,做年夜飯的時候都會多做一點,留著初一吃,寓意年年有余。 吃完早飯,蔣氏也沒停,又領著媳婦孫女們去寺廟燒香了。 每年的大年初一,蔣氏都會領著媳婦們去燒香,但是沒有帶過孫女,今年帶劉青去是有正事要做,不過蔣氏同劉大爺商量了,光帶劉青一個怕人家說閑話,便又把劉雅琴也帶上,劉雅琴和劉青都到說親的年紀,姐妹倆跟著她們去寺廟燒香,也說得過去。 去年劉家買了牛,這回去石門寺就不用走路了,由劉二叔趕了牛車,專程送她們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 記了一章流水賬,不得不說這種形式的,寶寶其實寫得很爽,大概是小時候日記寫多了= = ☆、第58章 劉青她們剛從石門寺回來,才走到村口,就被好幾個熱情的婦人給圍住了,“大娘,去燒香了???” “是啊,這不大年初一嘛,去燒枝頭香求個平安?!笔Y氏笑容滿面的從車上下來,對趕車的劉二叔道,“你們先回去罷,我同大伙兒說說話?!?/br> 有那有眼色的婦人,瞧著蔣氏這笑得合不攏嘴的模樣,當下也湊趣道:“喲,看來大娘今兒在廟里求了個上上簽呢!” “還真是上上簽,不過不是我求到的,是我們家青青手氣好,那解簽的老師父說了,今年我們家要交好運?!毕氲嚼蠋煾刚f的原話,蔣氏咧著的嘴角,忍不住又加大了幅度。那老師父說得是他們家今年能心想事成。 這個時候了,他們家最想的能是什么?還不是希望延寧一下場就能考個功名回來!再說抽簽的還是青青,她可是延寧的親meimei,如今有了這支上上簽,想必只要延寧好好發揮,至少考個秀才回來,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了。 “真的呀?”婦人剛剛不過是湊趣,圖個口彩罷了,這年頭,大家嘴上都說要求上上簽,可事實上能有這個命求到上上簽的,還真是鳳毛麟角,一般能求個中上簽,就算很不錯了。沒成想老劉家還真有人求了個上簽,還是最好的那支上上簽? 圍過來這些婦人,臉上都浮現出了同樣的震驚,驚訝過后,最先打招呼的婦人回過神來,笑道:“看來大娘家的青青也是有福的?!?/br> 眾人紛紛點頭,能抽到上上簽的,不是福運好是什么? 倘若抽這支好簽的是別人,眾人或許還會質疑一下,聽到是劉青,她們震驚完回過神來,倒還覺得理所當然。 首先,同劉青一母同胞的哥哥劉延寧,今年就要下場考試了,他作為落水村乃至整個松林鎮的種子選手,大家還是很看好他考個功名回來的,到時候劉延寧成了秀才,整個劉家跟著水漲船高,但私底下,也是有個親疏遠近之分的,劉青作為秀才的親meimei,那就是他們落水村出身最好的姑娘了。 再說雖然有個出色的哥哥,劉青本人也不差,村里人都知道她廚藝好,經常能做些人家聽都沒聽過的吃食。去年又和好多姑娘一起跟大花學繡花,沒學幾日就被大花她娘瞧中了資質,收為徒弟,要知道大花她娘可是從來不收徒的,劉青跟著她師傅學繡花,聽說如今已經像模像樣,能繡許多帕子荷包了。這還不算完,劉青還跟著她娘學了認字寫字,都能寫對聯了。 這樣的姑娘,擱大戶人家想必也不差了罷? 再說劉青長得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