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好,都尉說,請宗先生等兩日,您的派官令很快就會下達。魏小武揖手道。 宗澤微微一笑,揖手拜下。 兩日后,宗澤獲得派官,往大名府館陶縣任縣尉兼攝縣令職事,正式開始了他的仕途。 與此同時,禮部尚書公房之中,蘇軾正埋首文案,奮筆疾書。 他這些時日正為明年的省試忙碌,為了更好地選拔舉子,他幾乎將歷年的科舉題目都研究了個透徹,取長補短,擬出了新的方向。 奈何遭到了翰林院和太學院的一致反對,說他出的考題太過輕佻,讓他感到十分郁悶。 他正打算寫一篇奏疏,詳細闡明自己的想法,呈給官家。 忽而有人敲門,不等他說請進,來人就推門而入。蘇軾蹙起眉頭望去,就見殿中侍御史楊畏大闊步走了進來,面有慍色地瞪著他。 蘇軾與楊畏很不對付。 楊畏乃是新黨的擁躉,身為御史臺最為活躍的諫官,處處與蘇軾作對。自從蘇軾上任,他倆就總是這般橫眉冷對,不能好好說話。 楊畏自袖中取出一封信,丟到蘇軾案頭,道: 蘇尚書瞧瞧罷。 蘇軾感到莫名其妙,拿起信來讀,信上沒有任何署名,乃是一封匿名信。寫信人匿名舉報文煌真在參與六年前的婺州鄉試時,有舞弊行為,并在信中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情況。 子安,這是怎么回事?蘇軾溫和問道。(楊畏字子安) 今日往御史臺當值前,轎子候在我家門口,一個蒙面人突然沖過來,將這封信丟進了我轎子里,隨后跑了。楊畏解釋道。 蘇軾一時沉默了下來。 我聽聞子由兄與這位文公子走得挺近?子瞻兄,您還是要擦亮眼睛啊。這眼瞧著明年就要科考了,您可別又惹了麻煩上身。楊畏陰陽怪氣了一番,旋即揖了揖手,冷笑著離開了尚書公房。 蘇軾并不在意他囂張冒犯的態度,只是捏著手里的匿名信,眸光沉凝。他見過一面文煌真,據弟弟蘇轍告訴他,此子確實不是讀書的料,水平甚至不如舉人。 他一時上了心。 又兩日后,恰逢休沐。楊畏應邀來韓都尉府赴宴。 韓嘉彥事先與他打過招呼,今次這宴會,請得都是新黨人,楊畏感到韓嘉彥做事真是十分細膩。他已然不是第一回 到韓嘉彥府上赴宴了,最初不過是應相熟的好友之邀,應付應付場面,可一入府就被韓嘉彥這院子所吸引了。 吸引他的不是這院子有多華美,而是韓嘉彥這個人。 此人真是個極有魅力的才子,尤其是他在新政之上的見解,可謂處處撓到楊畏的癢處。 眼見著官家親政在即,這位受寵的駙馬郎,哪怕注定無官無職,也勢必會成為天子近臣。與他處好關系,無疑找著了一條揣度上意的最佳路徑。 故而此后但凡有機會,他都會至韓都尉府露面,并與韓嘉彥打好關系基礎。韓都尉學識淵博,天文地理無所不知,與他暢談,亦是一件快事。 楊御史,來來來,快請進。今次韓嘉彥竟然在門口相迎,讓楊畏十分驚喜。 小韓都尉,您太客氣了,怎還親自來迎? 在下著急啊,今日有御史您最愛的美酒,一整壇,前日見到,在下特意留了,就等您來赴宴。韓嘉彥熱情笑道。 楊畏,為王學死忠,堅定的新黨之人。平日無甚喜好,獨愛美酒與美文,尤善駢體,辭藻華美,章句典麗,連舊黨的蘇氏兄弟都不吝稱贊。 他能夠在舊黨把持的朝局之中維持中央御史之位,一是太皇太后需要留個別新黨人士牽制舊黨,二是全靠依附蘇轍。盡管蘇轍乃是舊黨,但楊畏敬佩蘇轍才華,故不以黨派而論。 他本想推蘇轍為相,在此之前曾多次攻訐幾位宰執,諸如劉摯、蘇頌、范純仁,前二公皆因他的攻訐被罷,到了范純仁時,他的攻訐終于不再奏效。 然太皇太后始終不立蘇轍為相,使他感到了危機。于是復又攻擊蘇轍非是相才,如此反復無常,令人側目。 如今蘇軾已歸,占據禮部高位,深受太皇太后和官家青睞,他對蘇轍的攻訐也使他處境愈發難過起來。 此人是個關鍵,故而韓嘉彥早在四月時,就已然開始與他接觸。 經過幾個月的往來,他對韓嘉彥已有十足的好感,信任之心也逐漸拔高。韓嘉彥已不止一次請他至韓都尉府把酒言歡,針砭時弊,討論新政,這里幾乎成了楊畏發泄情緒的最佳場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楊畏醉而怒罵:舊黨當真是一群禍害!你們猜猜我前兩日遇見了甚么事?有人匿名舉報文及甫的小公子文煌真在鄉試舞弊!我這兩日翻了翻禮部的記錄,還真是怪奇,這文煌真大老遠的跑去了婺州參加鄉試。 再仔細一查,當年婺州的知州杜彥常,是文公的老部下,最開始就是跟著文公在河南府為官。元祐舊黨上臺,他因曾經支持新法被排擠出了文氏集團。舉報信中說,文氏集團讓他幫助文煌真鄉試舞弊,而他則能因此返回中央為官。結果,六年了,這杜彥常還在外頭窩囊地打滾。這幫舊黨人,對國朝敲骨食髓,說的話能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