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王奎見老祖發威,自知瞞不過老祖,只得解釋道: 一日前抽調去執殿試,殿直讓我收稿紙,但我見這稿紙上的字實在漂亮,心中不忍 你這個小子犯渾,知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殿試稿紙都是連號的,校對無缺后才會焚燒。如若今次因殿試而再出黨爭,你定被牽連。張茂則道。 王奎當場汗如雨下,一時倉皇道:我應當無人發現我拿走了這稿紙,而且只是稿紙而已,反正都要焚毀。 傻子,焚毀就是為了不外泄,舉子將考題傳出都要等上一年半載,你個內侍怎這般糊涂?且,發現沒發現不是重點,重點在于你擔了甚么干系。何況我現在已經知道了。張茂則陰惻惻地說道。 那我這就燒了王奎忙就要抓起稿紙,去燭火上點了。 慢著,誰讓你現在就燒了?張茂則壓住他肩膀道,你留著,更有用處。 張茂則沉吟了片刻,忽而神情又變回了那老態龍鐘的模樣,緩聲道: 你本執內朝,便尋個契機,將這篇稿子敬獻給官家吧,這不僅能幫你避禍,對你未來更大有裨益。 王奎眸光閃動,末了忙跪地叩首,顫聲道:多謝老祖救我! 第三十四章 三月,春光無限,章素兒卻搖擺于焦躁和憊懶之間,心緒不寧。 近來圍繞在她和章府周圍的流言蜚語,使得她的日子愈發難過起來。她已再難出門,只因父親回信,要求內知馬誠安嚴加管束于她,如無必要不得出府。 章惇回信之中還提到,章素兒的婚事暫且擱置,等他回來再商議。至于那欺負章素兒的蔡香亭,章惇自會尋機討回說法。 章素兒素來知曉自己的父親是怎樣的人,他愛憎分明,行事雷厲風行,才高而倨傲,端正嚴明,自己認準的事,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論是王介甫還是蘇東坡,都曾說過他奇偉才高,機略勝人,是不世出的仕宦高才,出將入相有如命定。 如若不是現在朝堂之上舊黨得勢,他不得不避鋒芒,他此時也不會身在余杭。 而他性格之中,也是有仇必報,蔡香亭此舉儼然觸到了他的逆鱗,他自不可能放過此子。 在這一點上,章素兒的性格其實受父親影響很深。她雖表面不顯,乍一瞧似是溫婉可人,實際內里一樣愛憎分明,剛韌強執,情感洶涌。 不用父親替她出頭,章素兒已然在思索該如何處理蔡香亭。只是她一介女子,沒什么太多可以使用的手腕,又被鎖于內院,一旬半月間,也很難施展出有效的舉措。 不過這些日子,她更多的還是在思念韓嘉彥。她知道了韓嘉彥被韓府管束,寸步難行,心里反倒平靜了不少。大約是她與自己的處境相似的緣故,她能好好在家中讀書備考,不在外冒險,自己反倒更能安心。 只是她不能來看自己,多少還是讓她心中愁怨。 章素兒不能出府,但她的仆人能。她讓涂四喬裝打扮,每日得空,便去暗中跟蹤蔡香亭,看看他到底在做些甚么。這個人自從上回在楊樓街被燕六娘當街按倒,丟了極大的顏面,此后就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再不曾來章府攪擾。 @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章素兒的名聲不可避免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傳出她自幼失憶入道,不宜家不宜室的流言蜚語來。不過倒也說得是事實,以至于近來提親的人都消失不見了,曾有結親意向的人也大都反悔了。 這對不愿嫁的章素兒來說,反倒是件好事。 只是蔡香亭這種人睚眥必報,更是將顏面視作生命,怎么會善罷甘休?指不定還在憋著甚么壞水。章素兒知道自己必須有備無患。 根據涂四的回報,一整個二月,蔡香亭幾乎都萎靡于家中,很少出來。即便出來,也只是去赴幾個朋友的邀請,去的都是并不熱門的酒樓,專挑僻靜的閤子閉門密談,也很難窺探到他們在談些甚么。 不過這些人都是紈绔子弟,在京中素有惡名,蔡香亭在他們之中反倒相對比較出眾了。 三月十一這一日,正好是殿試結束后的第二天。午前,涂四又照例去了蔡府,午后便回來了,趕在章素兒午憩之前,他匯報了一個新的情況。 今日那蔡香亭去了龜兒寺,和一個和尚見了面,那和尚帶著他又去龜兒寺的后院,見了一個女冠。我是趴在墻頭偷看的,實在距離遠,沒聽清他們在說什么。但他們鬼鬼祟祟的,形跡可疑,當不是甚么好事。涂四說道。 女冠?章素兒蹙起眉頭。 這蔡香亭素來與佛道無緣,往日里除了好槍棒,就是好酒色,怎么突然之間會與和尚道士來往?而且還是個女冠。 這里面必有蹊蹺。 你繼續盯著蔡香亭。她吩咐了一句,待涂四下去后,她思索了片刻,也不午憩,舉步出了自己的閨房,往前院馬誠安的屋子行去。 每日午食后,馬誠安會看賬,看一會困了便會午睡,這幾乎是雷打不動的習慣。她這會兒去找馬誠安,他當還未睡著。 果不其然,她剛行至馬誠安屋門口,就見他從屋內出來,手里還捏著一封信,見到章素兒,忙上前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