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深夜,一隊禁軍奉賈南風之命沖進金墉城,將謝玖和蔣俊活活打死。二十幾年前,懷有身孕的謝玖費盡周折逃出東宮,求得司馬炎的保護,最終,她還是沒能逃脫賈南風的毒手。 公元300年2月7日,農歷大年初一,賈南風宣布改元。自此,延續了十年的元康年就此終結。往后,西晉將會步入更加混亂的年代。 救命信 司馬遹被廢引發的緊張氣氛籠罩著整個皇宮。賈南風意識到,只要司馬遹一天不死,這事就沒個了結。于是,她讓董猛找了一個倒霉的太監。經過一番威逼利誘,太監自首說和司馬遹同謀政變。然后,賈南風將供詞昭示群臣。 不是有人想要人證嗎?現在人證都有了,看還有什么可說的。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要想保住司馬遹已是難比登天。 閻纘上奏道:“昔日,漢武帝的太子劉據擁兵發動政變,司法判定應施以鞭笞之刑。相比起來,就算司馬遹有罪,也比劉據輕得多。希望朝廷能重新給太子找個老師,嚴加教誨。若不悔改,再行嚴懲?!?/br> 司馬衷剛要答應,卻被賈南風當庭否決。 眼看司馬遹謀反的罪名坐實,王衍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上疏奏請:“司馬遹居然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臣深以為恥,希望朝廷恩準讓小女王惠風與司馬遹離婚?!?/br> 賈南風也不想牽扯聲名顯赫的瑯邪王氏,更何況王衍的長女王景風還嫁給了自己的外甥賈謐,便滿口答應下來。由此,王惠風得到赦免。 隨后,賈南風命令司馬澹押解司馬遹從洛陽金墉城轉移到許昌,打算讓司馬遹淡出人們的視線。 司馬澹帶著詔書和一千禁軍來到金墉城。 “朝廷下詔,命王惠風與司馬遹離婚,王惠風赦免回家。司馬遹移居許昌?!?/br> 王惠風并不覺得慶幸,她性情忠貞,不忍與司馬遹分離。 司馬遹愣了一下,忽然想到:或許有救了!繼而,他向司馬澹請示:“能否容緩片刻,讓我夫妻二人做個訣別?” “好吧,快點!” 司馬遹拉著王惠風來到屋里。他沒時間再多做解釋,馬上開始奮筆疾書,將他遭受這不白之冤的原委一一道明。寫畢,司馬遹將書信折起來,塞到王惠風的懷里:“這關乎我的性命,請一定帶給令尊王大人,讓他救我!切記!切記!” 王惠風哭泣著點頭應允。她一回到家里,便把書信交給了王衍,求父親解救司馬遹。 王衍看完信,滿臉嫌惡:“好不容易才避免一場大難,別再提這事了!你跟司馬遹已經沒關系了!” 司馬遹眼巴巴地盼著王衍能替他伸張正義,但他不知道,這封記下事實真相的救命信卻被王衍壓了下來。 司馬遹在司馬澹的押送下前往許昌。賈南風嚴令禁止群臣為司馬遹送行,不過幾個太子昔日的僚屬——江統、王敦(瑯邪王氏族人,王祥侄孫)等人還是把司馬遹送到了伊水河畔。司隸校尉滿奮(魏國重臣滿寵的孫子)得知,把江統、王敦等人悉數收押??蓻]兩天,這幫人又被河南尹樂廣(前文提到的清談領袖)釋放。 賈謐打算嚴懲所有抗旨的人。 有人勸道:“廢黜司馬遹的本意是彰顯其惡。如今群臣冒死送別,如果再懲治群臣,反而會宣揚了司馬遹的人望,適得其反?!?/br> 賈謐聽后覺得有道理,不再追究。 死人的價值 年初,皇宮里依照以往慣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歲首年會,可除了賈南風一黨,所有人都顯得意興闌珊。就在這表面上熱鬧非凡的盛會之外——太子曾居住的東宮顯得格外蕭條。這里再沒有荒唐的集市和往日的喧囂,被暫時封閉起來。 東宮一間空置的宮室房門緊閉,從外面看不出任何異常,但是,這間宮室的門卻從里面反鎖上了。此刻,有兩個人正在屋里竊竊私語。 這兩個人是右衛督司馬雅和常從督許超,他們都屬于東宮低級禁軍將領。 “不能就這么算了,得想個法子營救太子?!?/br> “要救太子必須廢掉皇后?!?/br> “說得輕巧,皇后執掌重權,單憑我們手里那點兵哪里能成事?” “沒錯!我們得找外援?!?/br> “朝中重臣首推張華,倘若他能出面,必能得到大部分公卿的支持?!?/br> “還提張華?你忘了剛剛自殺的劉卞嗎?據說他想廢皇后,找張華商議,結果被張華告了密!” “那裴呢?” “他終歸是皇后表親,不可信。說來說去,這兩位雖然尚存良知,但也只想保全自己的官位。不值得托付?!?/br> “還能找誰?” “依我看,趙王司馬倫可以考慮?!?/br> “司馬倫?你瘋了!他一直對皇后奴顏婢膝,太子剛一被廢,他就被賈南風提拔為右軍將軍(皇宮禁軍中層將領)了?!?/br> “你想想,司馬倫是個什么貨色?既貪婪又冒進!只要他能得到好處,有什么事不敢干?他手里控制的禁軍比我們要多得多??!” “這么說,也有道理……” “我們不能直接找司馬倫,司馬倫凡事都聽孫秀的,我們先去跟孫秀說,讓他出面勸司馬倫?!?/br> “好!” 二人主意已定,偷偷找到孫秀言道:“皇后兇妒無道,與賈謐合謀陷害太子??墒?,因為趙王跟皇后、賈謐關系親密,外面都盛傳趙王也有參與這事。時下很多公卿都想廢了皇后,政變一觸即發。一旦皇后被廢,趙王必受牽連。不如咱們先行廢了皇后,一來免去嫌疑,二來趙王也能得個首功……” “二位好意我記下了。我一定會跟趙王講個明白,讓他主持此事!” 孫秀嘴上應承下來,但心里卻想:司馬雅和許超無非是要救司馬遹,想讓司馬倫出頭。乍一聽覺得不無道理,但要真按照他們的計劃來,豈不是給司馬遹當炮灰?怎么才能讓這事變得對自己更有利呢? 孫秀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 “趙王殿下,今天司馬雅和許超跟臣講了一番話……” “哦?你說?!?/br> 孫秀將二人的原話轉述給司馬倫。 “有道理??!就這么辦,你覺得可行否?” “殿下,您再仔細想想,朝野誰不知道您是皇后私黨。您要援救司馬遹,別人會怎么想?他們都會認為您是被形勢所逼。而且司馬遹個性剛烈,跟您又有宿怨,就算事成也不一定領您的情,最多算您將功贖罪,更難保日后不會生出新的禍患……” “你說得對,那我該怎么辦?” “臣建議,您不妨等些日子,皇后必殺司馬遹,等司馬遹死了您再政變廢皇后,這么一來,您就不是給太子充當馬前卒,而是為太子報仇了?!?/br> 司馬倫聽得連連點頭:“對??!可你怎么知道皇后必殺司馬遹?” “殿下盡管放心,就算皇后沒這想法,臣也會提醒她的……” “???……哦!”司馬倫明白了。 孫秀這個狗頭軍師,就如同前面講到的公孫宏、岐盛一樣,把自己無能的主子耍得團團轉。話說回來,正因為當時混亂的政治環境給公孫宏、岐盛、孫秀這樣的人創造出生存的土壤,他們才接二連三地做出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壞事。 接下來的幾天里,孫秀開始散布公卿密謀擁護太子復位的傳聞。同時,他又讓司馬倫親自提醒賈謐,說司馬遹有復位的危險。 賈謐得知,果然建議賈南風盡快殺了司馬遹以絕后患。 再說司馬遹搬進許昌這兩個多月里,整天都過得提心吊膽,他怕被人下毒,從不敢吃外面送來的食物,每餐都是親自下鍋煮飯。他完全想不到,自己在岳父王衍心里是那么一錢不值,而自己的死,又對司馬倫和孫秀有著很大的價值。 這年4月,賈南風授意她的男寵親信——太醫令程據準備毒藥,然后發布矯詔,命黃門侍郎孫慮帶著毒藥前往許昌毒殺司馬遹。孫慮來到許昌后,將毒藥給了守衛將領劉振。 劉振將毒藥送到司馬遹面前:“陛下下詔,命你服毒自盡!” “我不吃!我沒罪!為什么要自殺!”司馬遹做著最后的抵抗。 “不吃也得吃!”劉振惡狠狠地說。 司馬遹咬緊牙關,拒服毒藥。劉振見狀,猛地拿起藥杵直擊司馬遹的頭。許昌宮外有人聽到里面傳出陣陣慘叫,沒多會兒,叫聲漸漸微弱,司馬遹竟被活活打死了。 消息傳到了洛陽朝廷。賈南風總算松了一口氣,她假惺惺地發出一封詔書:“司馬遹大逆不道,做出悖逆無道的事,我原本還希望他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誰承想他不幸夭亡,實在令我心如刀絞。司馬遹雖犯彌天重罪,但仍是皇帝的子嗣,所以,我特意請求陛下,賜他以王禮安葬?!?/br> “朕的兒子……怎么死啦……”司馬衷悲痛欲絕,以他混沌的思緒根本不能清晰梳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杉幢闳绱?,他還是隱約有種感覺,是賈南風釀造成了這起慘劇。他沒有辦法,他是個智商不健全的病人,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閻纘……你當初說得對??!應該給太子一個機會,讓他悔過改好,他不該死??!” 后來,司馬衷讓人建了一座樓臺,取名“思子臺”。這就是他能為兒子做的一切了。 賈南風長期以來的怨念總算了結。但客觀地分析,賈南風和司馬遹之間到底有什么利益沖突呢?假如賈南風自己有兒子,那可以說是司馬遹擋了她兒子的路,可問題是賈南風沒兒子,她和司馬遹之間根本就不存在直接的利益沖突。因此可以這樣講,在對待司馬遹的問題上,賈南風完全是非理性的嫉妒心作祟,以及賈謐、賈午等人從旁煽風點火所致。而無數事例證明,非理性沒有好結果。這件事很快讓賈南風引火上身。 有詔廢后 孫秀三步并作兩步,狂奔到司馬倫的府邸,竭力壓低著嗓門,興奮地言道:“趙王殿下!大喜事??!賈南風動手了!司馬遹死了!” “好!咱們也終于可以動手了!”他們聽到這個消息,甚至比賈南風還要興奮。 政變的主謀是司馬倫和孫秀,除了他們二人,還包括司馬倫的哥哥——梁王司馬肜,堂侄——東武公司馬澹(司馬伷次子),堂侄孫——齊王司馬冏(司馬攸的兒子),中書省屬官張林、張衡,右衛督閭和,皇宮近臣駱休等人。 此時,這起政變的始作俑者——司馬雅和許超陷入尷尬境地。他們本來是出于援救司馬遹的目的才想發動政變,可誰承想司馬倫磨磨蹭蹭,愣是耗到司馬遹死了才動手。對他們來說,政變完全失去了意義,可事已至此,再也沒法抽身而退了。 司馬倫對司馬雅和許超言道:“本王希望你們再幫個忙,去勸說張華一同舉事?!?/br> 二人答應下來,向張華透露司馬倫準備發動政變的消息。 又有人打算廢賈南風了…… 張華已經記不清這種事發生過多少次,也記不清自己拒絕了多少次。 即使到了這步田地,張華依舊不敢也不愿反抗這位挽救他政治生涯的女人。而這次,他有了一個更冠冕堂皇的理由——司馬倫、孫秀都是卑鄙小人,誓不與其為伍!早在司馬倫還擔任雍涼都督的時候,張華就想殺孫秀未果,他還多次彈劾司馬倫,阻止司馬倫插手尚書臺政務。 “司馬倫和孫秀絕非善類,將來一定會危害社稷,恕我不能同意!” 司馬雅沒想到都這個時候了,張華還是不想出頭,他憤憤道:“刀都快架到你脖子上了,居然還能說出這樣的話!”言訖,他也顧不得禮數,拉著許超憤然離去。 司馬倫得知張華的反應后,朝地上啐了口唾沫,恨恨暗想:既然不想參與政變,就是賈南風私黨,事成后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不用管他。我們按原定計劃舉事起兵!” 5月7日深夜,司馬倫一切準備就緒。他將中書省的內應——張林、張衡寫的矯詔火速傳給手握東宮禁軍的三部司馬。 “皇后與賈謐合謀殺害太子,陛下詔命趙王司馬倫廢掉皇后。舉事者封侯,抗命者誅滅三族!” 三部司馬深夜難辨真偽,皆信以為真,進入戒備狀態。 接著,司馬倫又發矯詔,命禁軍打開皇宮宮門。眾人順利進了皇宮,在通往中宮的路南嚴陣以待。 咚……咚……咚……三更時分,皇宮內忽然響起了幾下擊鼓聲。這是右衛督閭和的信號。 時機到了! 皇宮近臣駱休聽到鼓聲,依照事先的計劃,急忙跑到司馬衷的寢宮:“陛下!內宮生變!請速隨我移駕東堂,一會兒這里恐有禍事!” 司馬衷慌了神,順從地跟著駱休就走。駱休帶著司馬衷來到東堂后即奏道:“陛下!請速召賈謐覲見!” “召、召賈謐來干什么?” “事不宜遲!請陛下宣召賈謐來東堂問個明白!” 司馬衷嚇得臉色慘白:“好……召賈謐來東堂!” 賈謐在睡夢中被喚醒,聽到司馬衷宣召,匆匆趕到東堂。 “陛下,深夜召臣不知所為何事???” 司馬衷同樣莫名其妙,只顧傻呆呆看著駱休。沒想到駱休突然扯開嗓子喊道:“有詔!誅殺賈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