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周景本以為會聽到魏嘉竭力反對的聲音,卻不想他一聲不吭。周景放下書卷,抬頭看魏嘉。魏嘉早離開席位,站在梅樹粗壯的根系上,仰望落英。 許久,許久,魏嘉說:“我送你,你幾時要出行?!?/br> 周景年幼時,便以神童名聞錦官城,到十五六歲時,更是以一手好文章,名動京城。他少負壯志,無奈命運多舛,遭遇家破人亡。稍長時,又因顧慮而不肯出仕,荒廢了歲月。 周景的才能,魏嘉最清楚,他留周景是想為蜀國留人才,也是不愿看到日后兩人兵戎相見。 兩人雖然一文一武,若是同一陣地,魏嘉愿為他而死,絕無怨言。若是他日兩人成敵人,那會是極痛苦之事。 只是周景又豈是他能留得住之人。 “一旬后?!?/br> 周景起身,站在魏嘉身邊,他話語如平常。 “早知道,就替蜀王砍了你?!?/br> “現在也不遲呢,魏將軍?!?/br> 兩人相視而笑。 一朵梅花,輕飄飄地落在了魏將軍的頭上,周景抬手,輕輕拂去。 莊揚辭官后,幾乎都待在家中,偶爾去拜訪周景。章掾史和秦書佐也曾來找過他,問莊揚怎么突然辭官。莊揚告訴他們,他要隨子慕先生去漢國,漢國有信朝石室藏的典籍。把這兩位同僚羨慕得不行,齊聲說:“有這等好事,豈能錯過?!?/br> 莊家的生活安寧、祥和,莊平也好,莊蘭也好,都長大了。莊揚第一次離開家人,不過只是暫時,他去漢國一趟,隨即就會回來。 第56章 我想將它圈在掌中 魏將軍在渡口為周景與莊揚踐行, 蜀與漢界在此江畔劃分, 只需渡船過江北便抵達漢國境內。 蘆葦搖曳的黃昏,景致特別美, 木船幽幽蕩開, 漸行漸遠, 魏將軍的心也隨之飄遠, “阿父, 你看, 有只大鳥!” 小女孩興奮扯動魏嘉的袖子,小手指著一艘漁船, 船尾有頭鸕鶿。 “哇, 它會捕魚, 翅膀好大?!?/br> 女孩朝小船奔去,她是城中的孩子,鮮少到野外,見什么都好奇。魏嘉無奈搖頭, 跟上女兒, 擔心她在濕滑的江畔摔跤。 “阿父, 大鳥飛走了?!?/br> 鸕鶿飛翔在水面,越飛越遠。 “還會飛回來?!?/br> 魏嘉蹲下身,摸摸女兒的頭。 “阿父,景叔叔還會回來嗎?” “會回來?!?/br> 魏嘉牽起女兒的小手,離開江畔,他的隨從和馬車在堤岸上已等候多時。 多年前, 子慕過江而去時,魏嘉正在成親,一晃女兒都這么大了。魏嘉不禁生出人生飄忽,唯江水依舊的感慨。 西城縣位于江北,載周景和莊揚的船一靠岸,就有漢國的士兵前來盤訊。莊揚摘下腰間的符節遞給士兵,告知士兵他們是受漢王子劉弘所邀。士兵將他們引見縣尉,縣尉那邊先前就已有文書告知,讓他接待,縣尉不敢怠慢,派出士兵,護送兩人前往長安。 莊揚和周景一路經過因戰火焚毀的屋舍,荒涼寂寥的村落。車行數日,沒有遭遇過盜匪,倒是遇到許多流民返回故土,在開墾荒地。周景詢問護送的士兵,為何流民肯回來種田?士兵說復耕者免田稅二年,還發放米糧農具種子。 “這用的是百余年前,信武帝屯田的法子,多半是出自吳軍師之手?!?/br> 將因戰亂逃離的百姓喊回來種田,并給予幫助,避免盜寇滋生,日后又能增收稅賦,這是一舉兩得的法子。 這一路所見,都是戰后的頹敗,但百姓的生活在慢慢恢復,駐扎的士兵秋毫無犯,漢國一切井然有序。 師徒順順利利抵達長安,入住館舍,當日就有使者過來,說漢王召見周先生。 周景梳洗一番,入殿拜見漢王,被授予博士,并留在漢王宴上飲酒。 莊揚則和周景分開,他被領往一處宮舍,走過氣派的游廊,莊揚發現此地侍從皆是女子,只怕這居所中的主人,也是位女子。莊揚心下疑惑,使者已入殿內稟報,隨即劉母與劉弘一并出來。 劉母和當年在竹里的樣貌有天壤之別,幾乎讓人認不出來,雖然身份已改變,劉母的親和未改,見到莊揚,她驚喜說:“真是二郎!” 莊揚的目光從莊母身上移到劉弘,劉弘正對著他微笑,溫和喚他:“二郎?!?/br> 莊揚慎重地在階下行拜禮: “拜見夫人、公子?!?/br> “快扶二郎起來,不用行禮?!?/br> 劉母催促侍女,劉弘已先行一步,將莊揚攙起。 兩人有數日不見,自錦官城一別,相互思念,對視時,劉弘眼神里都是柔情。 劉弘年幼時,劉母就常念叨他,要他長大后報答二郎。這次莊揚前來,劉母熱情招待他,那態度不比對自己的親兒子差。 這日莊揚被劉母留下用膳,在座的,不過是莊揚、劉母、劉弘三人而已。在竹里時,他們也曾三人一起用餐,只不過那時莊揚是主人,而今日莊揚是客。 宴席上,劉母詢問莊揚莊家搬去錦官城后的情況,甚至還不忘關心莊揚有妻兒了嗎?莊揚回答還未成家。 “二郎年紀也不小了,是得考慮婚姻大事,就沒有心儀的女子嗎?” 在劉母看來,二郎仁愛、溫柔,儒雅又漂亮,實在是人世難得一見的君子。劉母是沒有女兒,否則她很樂意將女兒嫁給莊揚。 “實在愧疚?!?/br> 面對劉母的詢問,莊揚心中確實愧疚。 “二郎,喝酒?!?/br> 劉弘打斷劉母的話題,為莊揚敬酒。 “我跟阿弘說了,朝中職務許多空置,正好讓二郎選一個?!?/br> 難得莊揚過來一趟,劉母很熱情,尋思要報恩。 劉母跟在劉爹身邊,也算見了大場面,許多官員,在她看來品格遠遠不及二郎。 “這實在不敢當?!?/br> 莊揚笑意不改,他知曉劉母想報答他,可他不需要官職,也不需要財寶,他不需要他們母子報答。 “就是跟在阿弘身邊也好啊,幫我看著他。我一個婦人,管不到他去打仗的事?!?/br> 劉母對官職了解不多,但知道劉弘有不少手下。 莊揚顯得為難,執著酒樽,欲言又止。劉母的想法是出于好意,如果他去當劉弘的幕僚,也沒有什么不可以,只是莊揚覺得他和劉弘日夜相處,早晚要出事,被人看破私情。 “阿母,二郎只是護送周先生過來,并非要出仕漢國,過兩日便要回去?!?/br> 劉弘幫莊揚解圍,他不覺得這是個好想法,跟隨軍隊征伐相當危險,他可不愿二郎受到一絲傷害,也不愿他看到殘酷殺戮的場面。 “犬子,我和二郎說話,沒你事?!?/br> 劉母懊惱將兒子攆開,二郎在她看來不只是位恩人,還是劉弘命里的貴人。在竹里那些年,如果不是因為二郎,劉弘遇不到老段和武亭長這些人,能學得一身武藝,更別說二郎還教了劉弘識字、禮儀。沒有這些,劉弘縱使為劉父找回,也只是一個莊稼漢。 現今他們母子榮華富貴了,正是回報的時候,好歹也將二郎多留些時日。 “多謝夫人好意,阿母年老,阿平和阿蘭還都年少,我需留下蜀地照顧他們?!?/br> 莊揚委婉拒絕,他說的只算大半實情,因為家中有莊秉,而且弟妹都很懂事。 “那就多住些時日,別急著回去?!?/br> 劉母見莊揚沒有這個意愿,就也不逼迫他,把攆到堂下的劉弘喊來,叫劉弘:“這些日子,你可要好好照顧二郎。二郎不用客氣,就把這當自家?!?/br> 劉母執住莊揚和劉弘的手,將他們手拉在一起,感慨說:“都長大了,都是好兒郎?!?/br> 劉弘和莊揚相視,劉弘嘴角笑意不改,莊揚的神色則顯得憂傷。 劉弘和莊揚離開劉母居所,已是午后。兩人路過院子,遠遠見四五侍女圍簇一位少女過來,那女子一身朱衣,嬌媚多姿。 “二郎,我們走這邊?!?/br> 劉弘一見這女子,臉上笑意消失,他領著莊揚從另一扇門出去,顯然是避免和這位女子相遇。 “這女子是誰?” 莊揚知曉這女子必然是和劉母很親近,才能領著數位侍女進出劉母居所。 “是京兆尹時謙之女,她們母子常來陪伴我阿母?!?/br> 劉弘提起這女子,言語淡漠。劉弘對女子的態度不差,從他對待莊蘭這樣的野丫頭,都能寬容、善待她可知。只是這女子,卻不知因何被劉弘厭惡。 “時謙?” 莊揚對漢國了解,來自周景,而周景從未提過這么一個人,時謙任職京兆尹,顯得不是尋常人。 “二郎,他本是我父親的老將,深得寵信,其他不值得一談?!?/br> 劉弘不怎么喜歡這位老臣,雖然劉弘和劉父的許多部下都相處得很好。 兩人并肩走出院門,莊揚眺望殿中的情景,指著前方問: “阿弘,我看宮殿不只是遭焚毀,許多樓臺也因失修倒塌?!?/br> 劉弘笑語:“這宮殿破破爛爛,到處長草,好些房子已不能住人?!?/br> 因是信朝的宮殿,正殿入住的需是帝王,劉父還不敢稱帝,不住帝宮,而是住在偏殿里處理朝中事務。 聽著劉弘的笑語,莊揚想他今日倒是嫌棄宮殿來了,不過也確實是破敗,到處支著架子,由土師們在修葺。 時燕君進入庭院時,看到了劉弘和一位陌生男子離去的身影,兩人親密交談。這里是董夫人的居所,由此被允許進來的男子極少,這位陌生男子是誰? 在時燕君看來,弘公子素來威嚴,不茍言笑,為何和此人如此親昵? 時燕君頗有些心機,關于劉弘身邊的人,她都會留意,好在她很討劉母歡心,可以從劉母那邊打探這陌生男子是何來頭。 當初劉弘返回中原,時父跟時燕君說主君從鄉下找了個兒子回來,時燕君還很是不屑,她瞧不起種田漢。后來有次跟隨母親去拜見劉母,偶然看到劉弘,她又迷戀起劉弘來。畢竟劉弘皮相確實不錯,而且他還是位王嗣。 她的心思明顯,不只劉弘看出來了,劉母也早已心知肚明。劉母寬和,覺得誰沒點小心思,屬人之常情。至于犬子是要娶什么樣的女子,劉母不會干涉。 離開劉母住所,劉弘帶莊揚前去石室。 石室存放典籍,因怕火燎,以石頭營建,可也不是真得不怕火,只要點燃石室內的帛書、木簡,火焰立即熊熊燃燒。 劉弘和莊揚步入藏書閣,書閣內博士儒生們身影忙碌,見劉弘進來,他們遠遠行下禮,又各忙各的。 莊揚已然為藏書閣中堆積如山的典籍而震撼。書閣內的圖書,因為燒毀和而后的救火水淹,許多書卷損毀散亂,需要人整理,編輯。 閣中兩側立著嶄新的木架,用于存放典籍,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