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紅封是賞給兩個小內侍的,錦盒自然是給鄧千的。 兩個小內侍忙磕頭謝賞,又幫鄧千捧了錦盒,便悄無聲息的退到院外等候。 殿里一時只剩下裘妃并幾個心腹。 “皇上今兒個可有累著?膳食用的可好?你在旁邊兒伺候著,切莫讓皇上太過勞累才是?!?/br> 空曠的大殿中,裘妃的聲音顯得尤其溫柔。 “娘娘放心,奴才省的的?!编嚽袂橐琅f恭敬,“皇上風采不減當年,今兒個收獲頗豐。方才已是用了膳,又命老奴取了帝都那邊轉來的奏折,說是這些年來娘娘多有辛苦,委實勞苦功高……” 待得打住話頭,裘妃臉上早已是喜動顏色—— 聽鄧千這般說,以裘妃的聰明,如何不明白,分明就是暗示自己,皇上之所以會賞,是因為看了帝都那邊轉來的五皇子批閱的奏折。 那豈不是意味著,皇上對皇兒滿意的緊?! 再比照被皇上不冷不熱放著的三皇子,和直接囚禁起來的四皇子,裘妃如何不明白,皇上此舉意味著什么! 第137章 137 “這都什么時候了,怎么裘妃娘娘的院子里還這么鬧騰?!倍犞鴻纱溟w傳來的陣陣歡聲笑語,錢嬤嬤不覺蹙了下眉頭,回身拿了個繡著長壽如意紋的茜色軟枕,讓斜歪在榻上的太后靠的更舒服些。 心里卻是止不住嘆息——要說后宮中的女人,有哪個能比自己主子更尊貴?偏是空有個太后的尊號,真正的好處反是令謝妃占了去,甚而前些日子,太后已是向裘妃透露了有意把娘家侄孫女許給五皇子的意思,裘妃卻始終顧左右而言他,這幾日更是傳來消息,據說裘妃竟是相中了那謝暢為兒媳,如此不給太后臉面,當真是可恨。 還要抱怨,卻被太后蹙眉打斷:“阿錢!哀家平日里吩咐你的話都忘了嗎?主子如何,豈是你一個奴才能夠隨便議論的?” 嚇得錢嬤嬤“噗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 心里更是惶惑不已——自己真是大意了,這里距離攏翠閣這般近,虧得太后平日里告誡自己一定要小心做人,怎么這會兒就忘了? “起來吧?!碧笱劾镩W過一絲厲芒,旋即又有些悲哀,看錢嬤嬤臉色發白的模樣,嘆了口氣,“放心,安安生生的跟著哀家,總會讓你終老?!?/br> 語氣里卻有些凄然。 太后做到自己這份上,也算是大正有朝以來獨一無二的吧? 竟是連兒子的一個小老婆都要忌憚。 也對,說什么兒子,不過是個名分罷了。設若禮法無礙,皇上第一個想要廢了的,就是自己這個老婆子吧? 人強命不強這句話,說的就是自己吧? 當初懷著麟兒時,總擔心那些個狐貍精會奪走了帝寵,日夜勞心之下,又被人刻意沖撞,以致雖產下皇子,卻因早產而身體羸弱的緊,憑自己用盡珍奇藥物,也堪堪活到三歲就走了。 甚而因生產時太過兇險,此后自己竟是再不曾有孕。 原想著沒了親子,便扶植一個聽話的皇子,待他登基,一樣少不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幾番觀察之下,終是選定了七皇子,想著他一則年齡小,好好養著,自然會跟自己親;二則幾個皇子中,也就他性情最為綿軟。 為著老七,自己當真是步步為營,幫他一一剪除了那幾個有威脅的競爭者,哪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最后竟是老五這個幾乎等同于冷宮中長大的皇子勝出。 當初老五也曾有離開冷宮的機會,是自己不想讓老七多個競爭者,便刻意跟皇上提了提。 現在想想,還不如早些放老五出來,說不得還可以早早察覺他的狼子野心,也好過最后被殺個措手不及。 且別人不知,自己這個嫡母還不清楚嗎?老五的性子,最是冷心冷肺,心眼真真是跟針尖般差不多,到現在太后還記得,老五登基時,看著自己的冰冷眼神,竟是連一絲兒掩飾都不肯。 他心里,一定是恨不得自己這個嫡母早些死,好給謝妃騰地兒吧? 若非自己識時務,后宮也好,前朝也罷,從不曾過問絲毫,更是除了太后的尊號外,把所有的榮光都讓給了謝妃,生生活成了一個擺設,老五又豈能容忍自己活到這樣一把年紀? 偏是人命賤的緊,這么些年了,這把老骨頭反倒越發結實了,眼下瞧著,一時半會兒還沒有去見先帝的意思…… 罷了,又糊涂了,見什么先帝啊,那樣一個男人,哪有一點兒值得自己留戀的地方,真是去了陰間,還是再不相見的好。 想想年輕的時候,不相信命,總以為只要自己去爭去搶,總能把自己想要的奪過來?,F在這會兒才明白,這世上有些事,卻不是你想做,就能成的。 好在,都這個年紀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不多了。 “走吧,這房間里有些燥得慌,阿錢你陪哀家出去走走?!碧笕嗔巳嗵杧ue——裘妃哪里怕是還得有好一番熱鬧。 也是,要說裘妃也是個聰明人,明白兒子可是要比男人靠得住。因為兒子而得的賞賜自然比之其他更來得珍貴,還有一點就是,裘氏的眼睛這會兒早由小五的備受帝寵而越過皇后的位子,黏在自己屁股下這把椅子上了吧? 只可惜,這么多年了,裘氏還是沒有看透皇上,要是這么好算計,當年的自己,又豈會落到眼下這般下場? “人聰明些好啊……”可也別太聰明了…… 褪去了白日的喧囂,枝葉晃動間,夜色下的西山頗有些陰寒迷離之感。 偏是太后興之所至,信步而行,眼見得人越來越少,景色也越發寒涼,錢嬤嬤不覺打了個寒噤,剛要勸太后回轉,不意暗夜里突然有悲悲切切的低泣聲傳來。 嚇得錢嬤嬤頓時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慌張之下,差點兒撞到突兀停下腳步的太后身上。身后的幾個宮女也忙不迭圍過來,呈扇形把太后環衛起來。 很快一個小太監被侍衛擒了過來,燈火照過來時,清晰的照見小太監因為驚恐而蒼白如紙的面容和臉上沒來得及擦干凈的兩行淚珠。 侍衛一拿開手,那小太監就趴在地上“咚咚咚”的磕起頭來,卻是嚇得連句求饒的話都說不出口。 太后就有些不耐煩,剛要讓人拖下去,不意又一陣腳步聲傳來,循聲望去,正好瞧見一個明黃色的影子,不由大是訝異: “皇上?” 皇上也明顯瞧見了太后一行,忙上前一步,攙住太后的胳膊: “都這般時辰了,太后怎么還未歇息?這山里有些冷,太后可莫要凍著才好?!?/br> 明明是關懷的語句,偏是皇上說來和和這秋夜一般,有股涼颼颼的感覺。 一旁服侍的錢嬤嬤腿頓時有些發軟,越發連動一下都不敢。 太后卻似是完全聽不出來,臉上笑容依舊慈祥: “人老了,覺少,就想著四處走走松散松散。倒是皇帝,每日里國事、家事的cao勞著,可莫要太過打熬了才是,須知你那里安穩了,咱們大正也就穩穩當當了……” 皇上神情微霽: “太后春秋高,但凡有些不舒坦了,切不可硬抗。若然睡不踏實,還是讓御醫瞧瞧的好?!?/br> 說著上前一步,親手攙住太后往來路回轉。 到得太后寢宮時,早有御醫在外候著了,好在診脈之后,除了有些心悸等老人的通病外,太后身體還算康健。 “人老了,自然會有個三病五災的,如我這般,已算是老天保佑了?!碧笞屽X嬤嬤引著御醫下去,才笑呵呵的轉向皇上,“哀家也是個有福的,皇帝這么孝順,幾個皇孫眼瞅著也都立了起來,能為皇家開枝散葉了?!?/br> 皇上點了點頭: “幾個皇兒的婚事,還得請太后幫著掌掌眼才是?!?/br> “成親確實是大事,哀家瞧著,阿琳辦事極為妥帖,咱們姬家的孩兒自不必言,俱是人中龍鳳,哀家就不cao這個心了,等著喝新媳婦敬的茶便好?!碧笮χ鴵u頭,心里盤算著,既是應承了裘琳,賜一道給她娘家侄兒裘澤并楊家女的懿旨,這會兒正好跟皇帝知會一聲。 還未開口,對面皇帝已是笑著道: “全憑太后開心便好,只我這里還有一件好事,須得太后幫著玉成?!?/br> “哪家大臣的婚事?”太后語氣大為驚奇?;实圩缘腔詠?,還是和自己第一次這般和睦,原來竟是有事相求嗎? 既能說動皇上,自然是簡在帝心,倒要瞧瞧是哪位大臣這般榮幸。 “是太子賓客楊澤芳的女兒,和英國公沈青云的大公子沈承?!被噬项D了頓道。以皇上的意思,委實想要自己賜婚,只沈承的龍騎衛指揮使身份雖尊貴,卻不可為外人道。無奈何,只得退而求其次,把這件事交托到太后身上。 楊澤芳的女兒?太后頓時一怔,只覺怪異的緊——今兒個已是親眼見了楊家女的真容,果真是風姿綽約,極為美麗,若然是之前傳聞時那個丑女,配沈承這么個浪蕩子倒也相宜,眼下瞧來,楊家女的容貌便是進宮為妃也是足夠的,真是嫁給沈承,無疑太過可惜。 難不成自己方才以為的簡在帝心是錯覺?實情是皇帝委實對楊澤芳極為厭棄,才會用這樣的法子去惡心楊家?這般所為,是否有些太小家子氣了? 只皇帝既是開了口,說不得裘妃之前托自己的事自是要黃了的。 事情既是說完,皇上便也不再停留,徑自告辭離開。剛走出院門,鄧千已是迎了上來,小聲回稟: “……說是四皇子身邊伺候的……見不著他主子,沒頭蒼蠅似的亂跑,就沖撞了太后……皇上瞧,可要把那奴才交給太后發落?” 皇上臉色頓時有些陰晴不定: “帶回去,朕見見那個奴才?!?/br> 第138章 138 一旁恭送的錢嬤嬤,正好覷見了皇上瞬間凝滯的臉色,忙把頭垂的更低,直到人徹底走的沒了影,才強壓下內心的慌張,又遣退了服侍的宮女、內侍,轉身疾步回轉太后寢宮。 明顯察覺到錢嬤嬤的不對勁,太后放下描金細瓷小碗,瞥了一眼錢嬤嬤,蹙了下眉頭: “有什么事?說吧?!?/br> “主子還記得方才那個小太監嗎?”錢嬤嬤忙小步上前,壓低聲音道,“方才侍衛來回稟,說是四皇子跟前服侍的……” 太后臉上閃過些深思,心里已是了然—— 四皇子姬臨失了帝心,被關在靜室反省。主子遭了難,下邊伺候的自然也落不了好,這小太監年齡又小,棲棲遑遑之下,哭哭啼啼也是有的…… 下一刻卻悚然一驚,一下坐直了身體,急聲道: “那小太監人呢?有沒有說姬臨眼下如何了?” 看到主子的反應,錢嬤嬤越發惶恐,卻心知肚明,主子這般反常,倒不是說擔心四皇子: “下面的人本來說要把人押來交給太后發落呢,卻被皇上駁回了。至于四皇子,據說是從被關入靜室起到眼下,一直水米未進……” 太后一下攥緊手里的帕子,便是喘息也明顯粗重了些。 “主子——”沒想到太后這么大反應,錢嬤嬤嚇了一跳,聲音都帶了哭腔。 太后倒是平靜下來,怔怔的倚回榻上,卻是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沖錢嬤嬤揮揮手: “沒什么大事,你先下去吧,哀家累了?!?/br> 錢嬤嬤不敢說話,忙低頭躡手躡腳的退了下去。 太后心里這會兒卻已是和翻江倒海一般—— 是哪個混賬,竟敢把自己也算計進去。 哪個小太監,怕是特意逮著自己要去的地方哭的吧?還是皇上,怎么那么巧正好經過? 只是事情也蹊蹺的緊,自己想出去走一走,委實是臨時起意,那起子混賬,怎么就能算計的這么準—— 見完這小太監,姬臨的危機必然會緩解,甚而還會換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有一句話叫同病相憐,今時今日的姬臨,旁人不清楚,太后心里卻是明鏡一般,可不就和若干年前那個同樣四無依靠的皇帝一般無二? 若然期間不夾雜自己還好,偏是又把自己算計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