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在線閱讀 - 第8節

第8節

    縱觀以上五次出兵,他都能在軍情發生突然變化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梢婈悏壅f他完全沒有“應變將略”,并不符合事實。

    理由之二,是不符合他老對手司馬懿的評價。諸葛亮病危撤軍之后,司馬懿親臨現場視察了蜀軍留下的營壘,由衷發出“天下奇才也”的贊嘆,這明確記載于《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一個軍事上的“天下奇才”,偏偏又缺乏“應變將略”,豈非自相矛盾?事實上,就連陳壽自己說這兩句評價的時候,用的也是不完全肯定的揣測語氣:“大概應對變化的將領謀略,不是他的長處吧?”他自己也預留了令人想象的空間。

    既然這種負面評價,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老對手司馬懿發自內心的真實看法,連陳壽自己的語氣也有所猶豫,那么陳壽又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評價呢?

    以往有一種說法,見于唐代人撰寫的《晉書》卷八十一《陳壽傳》。說陳壽此舉,是為了發泄私憤,因為陳壽的父親曾經是馬謖的下屬,馬謖在街亭失利被諸葛亮處死,陳壽的父親也受到連累被處以髡刑,即剃光頭發做苦工,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又輕視陳壽,云云。這種說法,既與事實不合,也沒有觸及深層的玄機。而玄機,就在諸葛亮的冤家對頭司馬懿身上。

    諸葛亮在前線北伐的七年中,最后四年一直采取積極進攻,希望與對方的主帥司馬懿一決雌雄。而從司馬懿這邊來看,二十多年軍事生涯,恰好就是這四年,最為黯淡無光。在這之前,他曾經全殲孟達的叛軍于上庸;在這之后,他遠征遼東公孫淵,攻滅淮南王凌,那都是料敵如神,戰功輝煌。唯獨中間這四年,第一戰就因自己指揮失誤,造成名將張郃戰死沙場;此后又一直采取縮頭烏龜戰略,據《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記載,即使對方送來婦女的衣飾加以嘲笑,他也不出兵決戰,連下屬將領都敢當面說他“畏蜀如虎”。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之下,對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贊揚,都等于是對司馬懿用兵才能的貶低。而陳壽的《三國志》,撰寫在西晉武帝時期,西晉武帝司馬炎是誰?就是司馬懿的孫兒呀。于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用兵才能,就成為陳壽最難下筆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攤上大事兒。從人性的角度去觀察,他做出這樣的負面評價,雖然并不準確,但卻可以理解。

    更為麻煩的是,最先評價諸葛亮用兵缺乏應變才能的始作俑者,不是陳壽,而是司馬懿本人?!稌x書》卷一《宣帝紀》記載,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一再向司馬懿挑戰。曹魏朝廷關注戰況的發展,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就寫信詢問軍情。司馬懿在回信中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破之必矣?!敝T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預見機會,多謀略而少決斷,好用兵而沒有權變,攻破他是必然的了。司馬懿的評價,明顯帶有安撫朝廷君臣的政治考慮,所以與諸葛亮死后,他發出的“天下奇才也”這一句自然流露迥然不同。但是,其中“好兵而無權”這一句,特別值得注意:喜好用兵而沒有權變,這不正好同陳壽的“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含義完全相同嗎?他的三弟司馬孚,此時擔任的是什么職務呢?據《晉書》卷三十七《司馬孚傳》記載,他當時是曹魏的度支尚書,負責全國軍政經費的安排,特別是前方軍費的籌措,是朝廷軍機重臣之一??梢娝蛩抉R懿詢問戰局,既有自己職權范圍內的必要性,更有代表朝廷了解軍情的急迫意向。司馬懿當然清楚老弟的用意,所以要對戰局做出極為樂觀的回復。由于有這樣的政治背景,司馬懿的復信,就不再是兄弟之間的私密交流,而是肯定會在朝廷上公開宣布的前方戰報。這段文字之所以能夠寫入《晉書》,就是明顯的證據。

    這樣一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陳壽對諸葛亮的負面評語,特別是缺乏應變才能的負面評語,就更是非做不可了。首先,司馬懿是與諸葛亮親自鏖戰了四年之久的當事人,又有二十多年的豐富用兵經驗,他的評價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你陳壽能不采納吸取嗎?更要命的是,此時的司馬懿,早已被西晉武帝司馬炎追尊為高祖宣皇帝,在皇家宗廟居中的神位上莊嚴供奉了。所以司馬懿的評語,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開金口發玉言欽定的政治高度,不僅具有權威性,更具有神圣性。在西晉王朝擔任國史編撰官的陳壽,對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獻資料,有膽量不尊重嗎?除了將其老老實實寫進諸葛亮的傳記,他還有第二條路可走嗎?

    負面的評價正式寫進去,人身安全有了保證之后,陳壽也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做出一些彌補。一是把司馬懿由衷的正面贊嘆“天下奇才也”,放在前面的傳記正文中;二是在評價諸葛亮的行政才能時,盡量完美一點;三是把負面評價,弄成語氣不完全肯定的揣測性語氣。了解了以上復雜的政治背景,再來觀察陳壽這些彌補性措施,他當時的心理活動,真可謂躍然紙上也。

    以上,就是整個事情玄機的所在,也是第五個謎團的顛覆性答案。

    當今的三國迷很多,迷上三國,所以愛看有關的三國的書。但是,讀書人應當對書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是書上說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實可信的。孟子早就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彼舷壬脑?,表達方式稍微過激了一點,眼光卻很敏銳。比如上面說到的八陣圖,《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中,將其寫成諸葛亮在夔門用亂石布下的陣勢:“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眳菍㈥戇d誤入此陣后,“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蓋地,無路可出”。這本來是小說家的虛構夸張描寫,但是筆者在當地的多次考察中,看到有很多朋友信以為真,并且還在長江邊的沙灘上,長期擺弄石頭,企圖復原神奇魔幻的八陣圖,結果是徒然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僅對于小說,就是對于史書,其中的內容也應當張開慧眼去鑒別,以免被假象蒙蔽了,上面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就是如此。這正是:

    負面論評誰作俑,玄機何在請君聽。

    關于諸葛亮就講到這里。下面要講蜀漢戰將型名將的第一名關羽。

    戰將型名將第一名——關羽

    他在三國名將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變塑造也最大,從將領變身為帝王,從凡人抬升到神佛,因此成為三國名將中,在人世間擁有神廟最多的一位。歷史上真實記載的關羽是什么樣子?作為真實的名將,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敗呢?

    一 歷史關公

    本節登場亮相的這一位,他與劉備情同手足,能在萬軍之中輕取敵將的性命。他在三國名將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變塑造也最大,從將領變身為帝王,從凡人被抬升到神佛,成為三國名將中,在人世間擁有神廟最多的一位。他,就是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關羽。關羽在歷史上真實記載中的形象,屬于他的真身,可以稱為“歷史關公”;在文化上演變塑造的形象,屬于他的化身,可以稱為“文化關公”。要了解關羽,必須先從他的真身說起。那么歷史上真實記載的關羽是什么樣子?作為真實的名將,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敗呢?

    關羽的家庭出身,民間傳說很多。但是真正確鑿可信的記載,還是《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边@段記載很短,但是信息很豐富:首先,古人的名和字,在含義上總有某種聯系。古代傳說,長生不老的神仙,長了羽毛能夠自由飛翔。所以羽毛的“羽”,和“長生”有關聯。后來大概覺得“長生”二字太直白,沒有文采,又改成“云長”,即遼闊的云海。長了羽毛的神仙飛翔云海,充滿詩意??!其次,史書沒有記載他的先世。當時非常重視先輩的出身,當過一官半職,總要記上一筆。根本不提,證明他是出生于草根平民家庭。第三,他不僅出身平民,而且還攤上了大事兒,年紀輕輕,被迫從河東郡的老家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解音同謝),向東翻越太行山,遠遠逃亡到涿郡。

    在涿郡,關羽碰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就是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的劉備。劉備是西漢景帝的后裔,但是到他這一輩,家道早已破落。眼看政局衰敗社會動蕩,他決心拉起隊伍來闖天下。于是,年齡小一點的關羽,還有涿郡本地人張飛,就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度龂尽肪砣蛾P羽傳》說他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后來《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故事,史書上沒有根據,屬于文學的虛構。其實在當時,不同姓的平輩男性,只要友誼深厚,都能以兄弟相稱,并不需要焚香結拜的儀式。比如前面講到的孫策、周瑜,呂蒙、魯肅,都是這樣。又比如,關羽曾經叫曹魏的大將徐晃為“大兄”,也就是大哥,這見于《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裴松之注引《蜀記》。呂布也曾經叫劉備為老弟,“名備為弟”,這見于《三國志》卷七《呂布傳》裴松之注引《英雄記》。魯肅與呂蒙,則互相稱“大弟”“大兄”,這見于《三國志》卷五十四《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到了現今,范圍就更加寬泛,連不認識的人都能叫哥叫姐,大衣哥呀,草帽姐呀,真的就像孔子曾經說的那樣,“四海之內皆兄弟”了。

    關羽在劉備手下領兵作戰,從東漢中平元年(184)參加平定黃巾開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殺為止,三十五年間,明確記錄在史書上的輝煌戰功,主要有兩件:一是斬殺顏良;二是圍攻樊城。顏良是誰?關羽斬殺他的經過如何?其中又有哪些看點呢?

    劉備一生的創業,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為界,分為前后兩段:前半段山窮水復,艱難困苦,后半段柳暗花明,漸入佳境。斬殺顏良,就在艱難困苦的前半段。而圍攻樊城,則在漸入佳境的后半段。

    建安四年(199),劉備奪取曹cao的徐州。他派關羽鎮守徐州的中心城市下邳(今江蘇省邳州市),自己駐守下邳西邊的沛縣(今江蘇省沛縣),形成掎角之勢。這沛縣屬于沛郡管轄,兩者都帶一個“沛”字。相對于沛郡而言,沛縣的面積小,級別低,所以當時習稱小沛。建安五年(200)正月,曹cao進攻劉備,小沛被攻破,劉備倉皇向北逃走,前去投奔袁紹。留守在下邳的關羽,被曹cao的大軍包圍,被迫投降曹cao。斬殺顏良的表演,就在這樣的背景中上演了。

    二月間,袁紹出動精兵十萬、鐵騎一萬,南下進攻曹cao,劉備隨同前往。大軍進駐到黃河北岸邊的黎陽(今河南省??h東),袁紹命令先頭部隊,強渡黃河,圍攻曹軍的前線據點白馬縣城(今河南省滑縣東)。而先頭部隊的指揮官,便是袁紹手下第一名將,顏良。

    這時黃河南岸的曹軍主力部隊,集中在白馬西南大約二百里的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白馬吃緊,曹cao非常焦急,因為白馬有失,官渡就等于被砍斷了一只手臂。于是,他親自前去救援白馬,手下的精兵強將中,就有剛剛投降的關羽。

    曹軍到達白馬西邊十多里時,起勁攻城的顏良才發覺,趕緊轉身迎戰。曹cao下令關羽、張遼二將充當前鋒,直取顏良。顏良雖然號稱袁紹手下的第一名將,無奈他面對的是兩位非凡的角色:關羽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而張遼則是曹魏異姓五虎上將之首。顏良正在指揮部下行動,而他所在的位置,設置有主將儀仗隊的特別標志,當時稱為“麾蓋”,即華美的旗幟和傘蓋。關羽早就鎖定麾蓋的位置,策馬如飛,徑直向顏良沖去。顏良急忙招架,然而已經晚了,只見關羽手中的長兵器,寒光一閃,顏良就被刺倒在沙場之上。關羽跳下戰馬,拔刀砍下顏良的頭顱。主將一死,顏良手下的人馬,紛紛四散奔逃,白馬的包圍就被完全打破了?!度龂尽肪砣蛾P羽傳》對此的記載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br>
    斬殺顏良,是關羽參軍打仗十六年來,建立的第一次輝煌戰功,不僅為白馬解了圍,而且為此后曹cao戰勝袁紹,打好了開局之戰的基礎,可謂功不可沒。曹cao和袁紹,是當時割據勢力中最強大的雙雄,關羽在雙方精兵強將眾目睽睽的注視之下,獨自展示武功絕技,壓力真是很大。但是他的表演卻是精彩絕倫,震驚全場。據《三國志》卷十四《程昱傳》中的記載反映,從此“萬人敵也”的美名,就在曹營中傳開。清代學者趙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記》中,列舉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量例證,從而得出結論說:“漢以后稱勇者,必推關、張?!睋Q言之,關羽、張飛,成為后來評價戰將是否神勇無敵的標桿。

    但是,史書這段戰況記錄,還有兩個看點:一是史文說關羽是“策馬刺良”,可見他的奪命兵器,并非橫向砍殺的大刀。后世說的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當時還真沒有。那時馬上使用的長兵器,最常見的是長矛和大戟,特別是縱向刺殺的長矛。1969年甘肅武威市雷臺漢墓,也就是出土著名旅游標志“銅奔馬”的地方,正是東漢后期的墓葬,在時代上與三國緊緊相連。這里還出土了當時的青銅騎兵隊列俑,所持武器全都是長矛和大戟,并沒有青龍偃月大刀。而當時人劉熙所著的《釋名》卷七就說:“矛長丈八尺曰槊,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殺也?!币徽砂顺唛L的矛,特稱為槊,是騎兵馬上所使用的兵器;之所以叫做槊,槊的意思是很方便殺敵??梢娫诋敃r,長矛被認為是騎兵最具殺傷力的長兵器。當時的一丈八尺,即今四點三米。張飛、呂布、典韋、公孫瓚、程普等名將,還有馬超的鐵騎兵團,他們所使用的兵器,史書都明確說是長矛。關羽刺翻顏良,最有可能的兵器也是長矛。

    二是關羽的坐騎,史書沒有說是赤兔馬。呂布有赤兔寶馬,《三國志》卷七《呂布傳》確有記載:“布有良馬曰赤兔?!钡菂尾急徊躢ao圍攻殺死之后,寶馬歸了誰,史書上并沒有交代。就算當時寶馬還在,也輪不到關羽占有。何以見得?事實為證。呂布有個下屬叫秦宜祿,妻子杜氏美貌絕頂。關羽事先請求曹cao,打垮呂布后把杜氏賞給自己,曹cao也欣然同意。但是曹cao見到杜氏本人之后,承諾就不算數了,自己就欣然笑納了。頂級的美女舍不得,頂級的寶馬就更加舍不得了,因為寶馬不僅能夠賞心悅目,而且關鍵時刻還能救命。此前曹cao多次在戰場上遇險,打董卓,打張繡,都是全靠胯下的馬兒跑得快,才沒有丟掉性命?,F今遇到天下無雙的赤兔寶馬,曹cao還會讓給你嗎?

    三國的名將,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戰將型,憑借高強的武藝,沖鋒陷陣所向無敵;另一類是主帥型,憑借非凡的智慧,運籌帷幄用兵如神。關羽斬殺顏良,充分顯示出他戰將型的能耐。而此后的圍攻樊城,則是對他主帥型品質的嚴峻考驗。圍攻樊城是怎樣發生的?關羽又顯示出什么樣的本領呢?

    話說建安二十四年(219),也就是斬殺顏良十九年后,關羽從自己的大本營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出動上萬大軍,向北面曹魏的軍事重鎮樊城(今湖北省襄陽市),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要了解這場戰役,先要明白戰役發生的背景。當初建安五年(200)七月,就在袁紹與曹cao在官渡決戰勝負之前,劉備找了一個借口脫離袁紹,往南到荊州襄陽投奔劉表。而關羽也借機逃離曹cao,與劉備相會。他們在荊州寄人籬下,蹉跎了七年之后,三顧草廬尋訪到諸葛亮??酌鞒錾街蟮牡诙?,赤壁之戰爆發,曹cao敗退回北方,劉備和孫權瓜分了荊州的大部分地盤,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利益沖突。后來雙方暫時性和解,以湘水為界重新分配地盤:湘水以東的三個郡,歸孫權;湘水以西的三個郡,歸劉備。以上雙方在荊州的這些恩怨糾結,前面講周瑜、呂蒙時已有詳細介紹。

    暫時安定了東面的荊州后,劉備就在西面的益州,與曹cao全力爭奪北面的漢中(治所在今陜西省漢中市),而關羽則留在荊州的江陵鎮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天,劉備攻占漢中,當年七月自稱“漢中王”,正式在益州建立蜀漢政權的國家機器。在一片大好形勢下,關羽也在東邊進攻曹魏,要用輝煌戰功作為對大哥光榮稱王的獻禮。于是,圍攻樊城的戰役正式開打。

    就在劉備稱王的七月間,關羽大舉進攻正北方四百里開外的樊城。這樊城位于漢江的北岸,與南岸的襄陽隔江相對。自從赤壁之戰結束以來,鎮守樊城和襄陽的曹軍主將,一直是曹cao的族弟曹仁。曹仁考慮到襄陽位于漢水之南,容易直接遭受關羽從南面發起的進攻,就把防御的重心移往北岸的樊城,以便依靠漢江的屏障進行防守。他本人固守樊城,另外部署兩員猛將于禁、龐德,率領重兵屯據在樊城的北郊,互成掎角之勢。

    八月間,關羽的大軍剛剛把樊城包圍住,就接連下了十多天的傾盆暴雨,漢水猛然漲上江岸,地形低下的樊城一帶,平地水深五六丈,當時的一丈是二點四米,五六丈就是十多米,放眼望去一片汪洋。關羽不怕,他本來就有上千艘戰船,用來運送兵員和物資,因為從江陵到襄陽,有一大段漢江的水道可以利用。如今平地起水,關羽的兵馬立刻上船,由步兵變為水軍,安然無恙。但是毫無預備的曹軍可就苦了。

    首先遭殃的是樊城北郊的駐軍。于禁麾下的七支分隊,地勢最低,營帳物資全部被洪水沖走不說,人馬也紛紛落水淹死。僥幸生存的將士,各自游往高處逃命。關羽望見于禁本人爬上一座小山頭,立即乘坐大船包圍猛攻。于禁雖然曾經當過虎威將軍,名列曹軍異姓五虎上將第三名,這時也骨頭發軟,舉手投降。關羽俘虜了于禁,回轉船頭來再攻擊龐德。此刻,龐德率領手下人馬站在漢水堤岸的高處,頑強抵抗。從清晨惡戰到午后,龐德等人的箭完全射光,關羽指揮軍隊再度發起沖鋒。龐德支持不住,跳上小船準備逃進樊城。不料水急浪大,小船翻了,龐德落水,被對方擒獲。那龐德不愧是一條好漢,他的老上司馬超,堂兄龐柔,當時都在劉備手下效力,他卻堅決不肯投降。不僅不投降,而且在關羽面前站立不跪,大聲痛罵。關羽大怒,下令將其斬首。曹軍在樊城北郊的兵馬,至此全軍覆沒。據《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記載,關羽俘虜了“于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戰果那是相當的輝煌。

    緊接著,關羽指揮大軍圍攻樊城的城池。據《三國志》卷九《曹仁傳》、卷三十六《關羽傳》記載,洪峰的最高點,幾乎要淹沒城墻的頂端,城墻在洪水的沖擊下又不斷崩塌,城內的數千守軍危在旦夕。同時,關羽又派兵圍攻南岸的襄陽,曹cao委派在這里的地方官員,先后投降,連曹魏內地中心城市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附近也有幾個縣舉兵響應。一時間,關羽“威震華夏”。逼得曹cao一度想把東漢的臨時首都,從許縣(今河南省許昌市東)遷到黃河以北,以便躲避關羽的鋒芒。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眼看關羽就要攻下樊城和襄陽,從而取得完全的勝利,曹cao卻使出一手絕招,來為自己救急解困,于是關羽后方的荊州大本營,倒先被別人占領了。這是什么樣的絕招呢?

    曹cao的絕招是三個字:請外援。外援是誰?就是江東的孫權。原來,這時孫吳的主帥,已經由呂蒙擔任。前面講呂蒙時已經說過,呂蒙早就在為孫權謀劃,如何襲擊關羽奪取荊州。就在準備行動之時,曹cao派密使來了,而且還是來鼓動孫權去進攻關羽,并且許諾:事成之后,將把長江以南的地盤,全部作為對孫權的獎賞。這下子孫權沒有了后顧之憂,立即命令呂蒙:進攻兵力空虛的荊州,并且很快就攻占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消息傳來,關羽的軍心徹底動搖。他只好從樊城的前線,撤退到江陵西北一百里處的麥城(在今湖北省當陽市東南)。此時,部下的將士紛紛逃亡,關羽見大勢已去,準備從這里翻越西面的荊山,逃回益州。十二月,他和兒子在臨沮縣的章鄉(在今湖北省當陽市東北)被俘虜,當場被殺。頭顱被孫權送往洛陽,由曹cao安葬在洛陽的南郊。關羽一死,劉備在荊州三個郡的地盤,全部落入孫權之手。諸葛亮在隆中所設計的兩路夾擊中原的戰略,就再也無法實現了。

    關羽雖然戰死疆場,沒有取得圍攻樊城的最終勝利,但是他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依然應當得到客觀而公正的評價。

    首先,在孫吳軍事力量介入之前,關羽對戰役全局的指揮和部署,能夠充分利用天時和地利的客觀條件,能夠充分發揮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的主觀優勢,從而取得擒殺對方兩員著名戰將,俘虜對方的三萬兵馬,動搖對方中心地區政治局勢的輝煌戰果,表明他也完全具備主帥型名將的才能。如果沒有孫吳軍事力量的介入,他最終取得攻占樊城和襄陽的勝利,可能性很大。

    其次,丟失荊州的責任,主要也不在關羽。以往不少學者認為,關羽驕傲自大,沒有搞好與孫吳的聯盟關系,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其實不然。原因在哪里?“三國探客”告訴你。

    前面講呂蒙的時候說到,當時孫權與劉備在荊州問題上的矛盾,其性質是雙方核心利益的嚴重沖突。后來雖然暫時以湘水為界,重新調整地盤,但是核心利益的嚴重沖突,并未得到根本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關羽個人努力與孫吳搞好關系,作用也不大,該偷襲時孫吳照樣要偷襲。倒是劉備應當深刻檢討。首先,他本人進攻曹cao的漢中,專門安排首席大臣諸葛亮坐鎮后方大本營成都,可見他對鎮守后方的重要性,是有充分認識的。那么關羽出兵時,他為何不調派重量級人物,去為關羽鎮守后方大本營呢?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趙云,不僅忠誠英勇,穩重周密,而且當時并沒有特別任務在身,正好有檔期,可是劉備卻沒有這樣做。更為嚴重的是,他把麋芳這樣無德無能的角色,委任為南郡太守,去擔當為關羽鎮守大本營江陵的重任。結果呂蒙的軍隊剛剛殺到,麋芳就乖乖舉手投降,造成整個戰局全面逆轉。麋芳是誰?劉備小妾麋夫人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其次,劉備不僅用人有點唯親,而且對戰局還盲目樂觀。當對方的兩位首腦,孫權和曹cao,全都親自趕往前線督戰,親自指揮和調動本國的所有資源,戰爭機器全速開動的時候,劉備自己卻安坐在成都的王府不說,連趙云也不派去幫忙,讓關羽在荊州一個人唱獨角戲。因此,結論很清楚:是劉備的用人不當和盲目樂觀,造成了丟失荊州;而首席輔佐諸葛亮,沒有能及時提出建議和提醒,也有一定的責任。

    綜合關羽戰將型的能耐和主帥型的品質,以及圍攻樊城對曹魏產生的巨大影響,他完全應當評為蜀漢戰將型名將的第一名,或者僅次于諸葛亮的主帥型名將第二名。這就是歷史上關羽的真實形象。

    關羽和張飛死時的年齡,史書都沒有明確記載。兩人最初追隨劉備,是在中平元年(184)鎮壓黃巾軍之時,年齡都應該在二十歲上下。這時劉備的年齡很明確,虛歲二十四。史書記載,關羽比劉備小,卻比張飛大幾歲??梢娺@時關羽的年齡應當在二十三歲左右,張飛應當在十九歲左右。根據這樣的推斷,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死時,應當在虛歲五十八左右。

    劉備開創的蜀漢基業,最為興盛的頂點,就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秋天。這時在西邊的益州,劉備打下漢中,攻占了益州的全境;在東邊的荊州,關羽圍攻襄樊,聲威震動了曹魏的中原地區:總之,兩邊都是形勢喜人。但是,越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人就越難保持頭腦的清醒。因為喜訊會令人興奮,興奮就會失去心境的寧靜;而心境失去寧靜,思考就不能深遠。用諸葛亮自己《誡子書》中的話來說,就是“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如果從自身去總結丟失荊州三郡的教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被重大勝利擾亂了心境的寧靜,所以沒有能夠考慮到荊州的隱患。怎樣才能保持心境的寧靜?古代的哲人提供了“養心”的秘訣,孟子就說“養心莫善于寡欲”。要想心境寧靜,必須先減少欲念。但是,勝利本來就是一種強烈的欲念,又如何能夠減少呢?看來只有對勝利持有通達的態度,既能受得起,又能放得下,才能恢復心境寧靜,從而思考深遠,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這正是:

    面臨勝利須通達,欲上層樓且養心。

    要想知道關羽在文化上演變塑造的形象,請看下節。

    二 文化關公

    三國的眾多名將中,只有關羽的情況最特殊,因為他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即歷史關公和文化關公。大體說來,從歷史關公到文化關公的大變臉,經過了三個方面的演變和塑造,可以歸結為三個“化”字:一是在外表和內涵上的完美化;二是在身份和頭銜上的帝王化;三是在定位和本領上的神靈化。那么這三方面的過程是怎樣進行的?是什么原因推動了這三方面進程的發生?最后又產生了什么樣的結果?這一結果又有哪些特點呢?

    先說外表和內涵上的完美化過程。在這方面,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然時間不是最早的,然而美化卻是最全面的,所以作用也是最大的。書中樹立起來的正面人物,君主群體的第一位是劉備,文臣群體的第一位是孔明。而武將群體的第一位,則非關羽莫屬。證據在哪里呢?

    首先是文字的分量?!度龂萘x》描寫關羽的文字分量,遠遠領先于其他三國武將。在現今通行本的全書一百二十回中,關羽的名字和頭銜,出現在回目的標題上,從而可以一眼判斷該回目就是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比如第二十一回“曹cao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云長掛印封金”之類;以及關羽的名字雖然沒有出現在回目的標題中,然而正文內容實際上是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如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之類,總共就有十四回之多。而其他三國武將,甚至是名將,最多只有幾回。

    其次是文字的內容?!度龂萘x》文字的內容,對關羽進行了全面的美化,這比文字的分量更加值得注意。

    先看外表。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對劉關張三人的外表都有描繪,其中關羽是:“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币皇巧砀?,書中武將中最高的九尺;二是胡須,最有男子氣概的飄飄美髯;三是眼睛,最好看的丹鳳眼;四是眉毛,最英俊的臥蠶眉。最特殊的第五點是臉色,最具震懾力的紫紅色;所謂重棗,即重陽節時呈現紫紅色的棗??傊?,外表的各部分都是最頂尖的。然而五點當中,除了美髯這一條,在正史中有確切依據之外,其他部分,都是羅貫中自己的筆下生花。至于為什么會給他設計一張非常特殊的紅臉,下一節將會深入破解其中的玄機。

    再看內涵當中的品德。一是忠誠,無限忠于漢朝,無限忠于劉備,這在書中有多處描寫,特別是第二十六回的“關云長掛印封金”,寫他身在曹營心在漢,面對曹cao的百般拉攏,毫不動心,依然要回到劉備身邊。二是仁義,懂得感恩,第五十回“關云長義釋曹cao”,寫他即使對待jian賊曹cao時,依然選擇報恩,在華容道放他一馬。三是公正,不占便宜,與黃忠鏖戰,黃忠戰馬失蹄摔倒在地,他刀下留人不殺黃忠。四是正派,不貪女色,曹cao故意安排他與兩位嫂嫂甘夫人和麋夫人住在一起,他卻肅立室外,秉燭達旦。五是廉潔,不貪錢財,曹cao賞賜他大量金銀,他離開時全部封庫奉還,分文不取。一句話歸總,男性的所有主要美德,他全都不缺。然而,又是然而,和外貌的描寫一樣,五點當中除了回歸劉備和奉還賞賜這兩點,在史書上有據可查之外,其余的部分,也是作者自己的筆下生花。

    再看內涵當中的才能。作為武將,關羽的才能主要體現在戰功上。上一節已經詳細講過,關羽在歷史上真實的輝煌戰功,主要是兩件,即斬殺顏良和圍攻樊城。但是,羅貫中又筆下生花,添加了更多的功勛。其中最為典型的美化是兩處:第五回中的“溫酒斬華雄”,第二十七回中的“過五關斬六將”。第五回中,先將華雄寫成董卓麾下驍勇無比的戰將,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先后斬殺了四員戰將,所向無敵。鋪墊文章做夠了,才讓關羽出場,一出場,片刻功夫,便提了華雄的頭顱回營,此前杯中的熱酒,依然還有余溫,完全是天下無雙的神勇。但是,在真實的史書當中,斬殺華雄的卻是孫堅:“孫堅復相收兵,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边@明明白白記載在《三國志》卷四十六《孫堅傳》中。這種手法,是典型的移花接木。至于過五關中所斬殺的六將,即孔秀、孟坦、韓福、卞嘉、王植、秦琪,在真實的史書中完全沒有他們生平事跡的記載,連名字也全都出自虛構。這種手法,則是典型的無中生有。

    顯然,《三國演義》完全是把關羽作為古今第一名將來美化的。這樣做的原因何在呢?前面講周瑜時已經講到,陳壽的《三國志》,是以曹魏為正統。一是因為曹魏最先稱帝,而且皇冠直接從東漢獻帝手中得來,屬于古玩收藏家所說的“傳承有自”。二是因為陳壽的書寫在西晉,而西晉的皇冠又從曹魏得來;不以曹魏為正統,就是不以西晉為正統。果真如此,陳壽就會遭到現實政治的打壓。但是此舉,后來卻引起“尊劉抑曹”人士的抵制。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南宋朱熹《通鑒綱目》,就都改以蜀漢為正統,來寫三國的歷史。東晉和南宋,都是中原漢族王朝滅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處境與蜀漢類似,所以會有如此的反應。習鑿齒影響小,儒學泰斗朱熹的影響卻很大?!度龂萘x》恰好產生在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因而也有濃厚的“尊劉抑曹”傾向。后來清代初年,毛宗崗全面整理《三國演義》,又在朱熹《通鑒綱目》的影響之下,再度加重了這方面的傾向。于是全面美化關羽,就和美化孔明一樣,在書中出現了。

    雖然《三國演義》對關羽進行了全面的美化,但是在關羽本人的身份和頭銜上,依然保持了歷史的基本真實,即依然還是君主劉備的臣僚,蜀漢朝廷的大將。但是,第二個方面的演變和塑造就不一樣了,開始破格的大變臉。什么是破格大變臉?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破格大變臉的呢?

    所謂的破格大變臉,就是把關羽的身份和頭銜,進行破格的提升,不再是臣僚和侯爵,而是要稱王稱帝。概括起來是三個字:帝王化。

    要知道提升如何破格,先要弄清楚關羽本來的位置。他生前的官職,是劉備給的前將軍。生前的爵位,是當初斬殺顏良之后東漢朝廷封賞的漢壽亭侯。就官職而論,蜀漢沿襲東漢,常規的軍職最高是大將軍,以下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后、左、右四將軍。前將軍排列在第五的位次,雖然是高級軍職,但不算最高。為何蜀漢的第一武將沒有得到最高的軍職?史書沒有交代。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當時劉備剛剛當上漢中王,還沒有當皇帝,所以暫時先給一個前將軍,留出空間,等稍后稱帝的時候再往上提升。只可惜關羽沒有等到大哥當皇帝的那一天,到死都只是前將軍。至于爵位,當時有王、公、侯三個大等級;侯爵之中又有縣侯、鄉侯、亭侯之分。關羽的漢壽亭侯,是侯爵中的亭侯一等。亭,是鄉下面的基層行政單位??傊?,關羽本來的位置,官職上是高級武將,但不是最高一級;爵位上是侯爵,也只是侯爵的第三等,兩方面都沒有登峰造極。但是,在他死亡八百多年后,情況完全大變。

    據梅錚錚《忠義春秋》,蔡東洲、文廷?!蛾P羽崇拜研究》等書的研究,北宋徽宗封關羽為“忠惠公”,跳過鄉侯、縣侯,直接升公爵。后來又升格,封為“義勇武安王”。從侯爵到公爵,再到王爵,堪稱爵位級別的三級跳。到了南宋又有新花樣,就是在王爵的前后增加形容詞。高宗在北宋封號的前邊加兩個字“壯繆”;高宗的兒子孝宗,又在后邊加兩個字“英濟”,全名變成“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朝的神宗,也就是常說的萬歷皇帝,更是一步到位,直接把關羽的頭銜提升為“協天護國忠義帝”,成為皇帝了。一個皇帝提升另一個人當皇帝,實在是相當搞笑的荒唐事。

    更熱鬧的還要數清朝。順治皇帝送上新封號“忠義神武關圣大帝”。這個頭銜值得注意的是兩點:一是把“忠義”二字安排在最前面,突出清王朝關注的重點。必須指出的是,這里的“義”,不是指一般的仁義,而是指與忠誠密切相關的君臣大義。二是把“神圣”這兩個頂尖級別的字,分別鑲嵌了進去,關羽不僅是皇帝,而且還變成神人和圣人。以后的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每人都挖空心思,在后面加形容詞,最后關羽的頭銜就變成長達二十六個字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帝君”。

    如果說羅貫中對關羽的完美化,動機出自正統觀念的話,那么歷代君主對關羽的帝王化,動機又在哪里呢?答案是五個字:現實的利益。歐陽修《醉翁亭記》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同樣,歷代君主之意也不在遙遠的古人關羽,而在眼前的統治秩序也。

    徽宗所在的北宋末年,高宗所在的南宋初期,神宗所在的明朝后期,乾隆以后的清朝,都是危機四伏的時代。統治者企圖通過對關羽的帝王化,豎立起一個最具光輝的忠義楷模,從而吸引大批忠義之士,努力幫助朝廷穩定統治,化解危機。于是,就出現了越是朝政敗壞,帝王化關羽就越是起勁的怪現象。至于順治和乾隆,他們雖然沒有夕陽西下的恐懼,然而也想通過帝王化關羽,來爭取民族的認同,緩和民族的矛盾,從而鞏固清王朝的統治?,F在常說軟實力,其實對關羽的帝王化,就是一種軟實力的培養和利用。

    后世君主的帝王化,使關羽出現了破格的大變臉。不過,無論臉如何變,他總還是rou身凡胎的人。但是,第三方面的演變和塑造就大不一樣了,這是一場造神運動,要使關羽從rou身凡胎的人,變成法力無邊的神。那么是哪些力量在搞這場造神運動?他們又是怎樣把關羽從人變成神的呢?

    造神的力量主要有三支:最積極的就是明清兩朝的皇家。據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五記載,又是明朝萬歷皇帝,他一連奉送關羽三個神靈名號:一是“三界伏魔大帝”。所謂三界,是佛教詞匯,指眾生世界的三個層次。這個頭銜說白了就是,收拾全世界所有妖魔的全能上帝。二是“神威遠鎮天尊”。所謂天尊,是道教中最尊貴的天神,也是佛教中的佛。這樣一來,關羽的神靈,就橫跨了兩大宗教。三是“關圣帝君”。既是人間世界的關圣人,又是神仙世界的大帝君,天上人間兩邊都占領了制高點。最后這個帶有總結性的最高頭銜“關圣帝君”,非常簡練明白,也得到清朝皇帝的認同,后來最為流行。

    清朝皇家的主攻方向,則主要是在具體的事跡上,努力宣傳關羽的神通廣大。比如清代官修的《清實錄》,以及其他得到官方肯定和準許刊行的書籍中,就有多處記載,說是關公如何在各種場合,顯示神靈的形象,施展無邊的法力,來護佑王朝的江山,比如幫助官軍取得作戰的輝煌勝利,等等。

    另一支造神力量是宗教。佛教的參與,起碼在唐代就已經開始了?,F今湖北當陽市西邊的玉泉寺,是佛教天臺宗的千年名剎。唐代人董侹寫的《貞元重修廟記》,說是寺院修建的時候,曾得到關羽神靈的大力幫助,山崩地裂填平深潭,大量木材自然涌現,于是寺院很快就修成了。當陽是關羽戰死的地方,佛教在這里神化關羽,可謂順理成章。此后,在各地佛教寺院中,往往就將關公作為護法的伽藍神,進行供奉。還有道教,宋元時代的道教經典中,說關羽是接受玉皇大帝的特派,總管所有牛鬼蛇神的大神,還具有“清元真君”的名號。而“真君”,則是道教對神仙的專門稱呼。

    受到以上兩種力量的帶動,民間又出現了第三支造神力量。它雖然來自草根底層,其潛在能量卻不可小覷,而且很有特色。具體情況下面就要講到。

    以上三支力量,皇家、宗教和民間,雖然都在造神,動機卻不盡相同。朝廷的皇室,是在尋求神靈的庇護,延長自己的統治;還想借此化解民眾的憤怒,以便把自己對民眾反抗的血腥鎮壓,說成是神靈的意志和懲罰。至于宗教,則是為了自身的順利傳播。尤其是佛教這種外來文化,它在魏晉南北朝之后加快了本土化進程,而本土化的關鍵,則是與中國傳統的儒家觀念相適應。把體現儒家忠義觀念的典型關羽,吸收到佛教當中,正是佛教本土化的特殊方面。至于民間大眾,因為災難深重,飽受痛苦,實在太需要一個神靈,而且是自己非常熟悉的神靈,來幫助自己解除現實的苦難了,所以就積極跟進,參與進來。

    關羽的歷史真身,經過完美化、帝王化和神靈化這三個方面的演變和塑造,最后產生了什么樣的結果呢?這一結果又有哪些特點呢?

    如果從態勢比較明顯的北宋徽宗算起,到清王朝滅亡為止,這三個方面的演變和塑造,從時間上說,長達八百年之久;從范圍上說,上至皇家君主,下至草根底層,包括社會的多個階層;不僅出現在中國本土,而且遠播海外,包括東亞、南亞和歐美非各洲。最后的結果,使得歷史的關羽,變成了文化的關羽,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化當中非常奇特的一幕,即所謂的“關公文化”。

    關公文化的載體,大體有七大類:文字作品、戲曲作品、圖像作品、口頭傳說、神廟建筑、祭祀活動、組織幫會等。通過這些載體,關公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影響力幾乎可以與孔子文化相比。比如祭祀關羽的神廟,就遍布全國各地和海外,現今數量依然不少。比如筆者所到過的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關帝廟、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廟(俗稱關氏家廟)、湖北省當陽市關陵和玉泉寺小關廟、河南省洛陽市關林、許昌市關帝廟、安徽省亳州市關帝廟、福建省泉州市關帝廟、四川省自貢市關帝廟,都是其中的著名者,至今依然香火繚繞,人氣旺盛。至于海外的關公廟,包括遙遠的歐洲、美洲和非洲,往往與當地的華人同鄉會館相結合,從而在大家都一致認同的關公神靈之下,把原籍來源不同的移民組織起來,相互扶持,共同前進。

    關公文化不僅影響巨大,而且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主要有兩點。一是內容的混雜性。沒有什么統一標準和嚴格界線,歷史與神話,凡人與神靈,人間與地獄,神仙與妖魔,都可以隨意穿越,自由混搭。二是塑造的實用性?;始业木?,將其塑造成忠于朝廷的護國神。寺院的宗教,將其塑造成自家宗教的護法神。民間的信眾,當然也會如法炮制,按照各自的需求來塑造:發家致富誰不想???關公就變成財運之神。金榜題名誰不想???他又變成為文運之神。人在江湖漂,擔心會挨刀,誰不想依靠幫會組織保護???他又變成結義之神。農民靠天吃飯,誰不怕旱災???他又變成求雨之神。海外的移民,誰不想有一個精神認同和根源依靠???他又變成各種同鄉會館的統一主神。前年筆者在福建省泉州關帝廟,看到不斷有情侶攜手前來,雙雙跪拜,祈求婚姻美滿,關公又變成姻緣之神了。我當時就很感嘆:關公呀關公,真是夠您老人家忙活的??!

    總而言之,在關羽身上,我們充分領略到文化在兩方面的巨大力量:一方面,是把歷史上的關羽形象,徹底加以改變和塑造,從而形成了面目全新的“關公文化”。另一方面,已經形成的“關公文化”,反過來又對后世產生了深廣的影響;在這方面,不要說三國的名將,就是縱觀整個古代中國的名將,也無人可與關羽相比,完全可以評他為總冠軍。文化的這種力量,同古代中國五行學說中的水,可謂極其相似:既是軟性的、無形的,然而其滲透和影響的力量,卻強大到不可抵擋。用現今時尚的話來形容,就是軟實力。怎樣培養具有正能量的軟實力,又怎樣發揮軟實力的正能量,是當今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仡欔P公文化現象,會對我們有啟迪。這正是:

    關公演變成文化,影響人間八百年。

    要想知道關羽身后留下的種種謎團,請看下節。

    三 謎團關公

    三國的名將群體當中,關羽不僅名氣極大,而且留下謎團也很多。這些謎團,往往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信息,其中的玄機值得破解,其中的風韻也值得領略。比如,與文化相關者,他為何會被賦予一張最具標志性的紅臉?與科技相關者,神醫華佗是否主動前去為他做過刮骨療傷的外科手術?與軍事和政治相關者,他是否在長沙惡戰并且收降過黃忠?下面,就讓我們一一道來。

    第一個謎團,是關于關公的臉。說到他的臉,立即會想到《三國演義》第一回中“面如重棗”的描繪,也會跳出來那一句“紅臉的關公戰長沙”的歌詞。關公為什么是紅臉?背后有什么玄機嗎?回答是確實有玄機,而且這一玄機還很有趣。玄機在哪里?“三國探客”告訴你。

    原來,這與漢代以來,一種非常盛行的政治文化指導理論密切相關。這種理論叫做“五德終始”。

    所謂“五德”,德者,性質也,即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的特性。古人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物質世界的五種基本元素。五行的特性各不相同,具有相生或者相克兩種關系。以相生關系而言,木材燃燒生成火焰,火焰生成灰燼即泥土,土層中礦石生成金屬,金屬融化生成水樣的液態(另一種說法是水汽在冰冷的金屬上凝成水珠),而水則滋潤樹木生長,這樣就形成相生的循環。這種五行之說,后來又與政治發生結合,逐漸形成“五德終始”的理論,并且在漢代,開始對現實的政治和文化,產生了深廣的影響。

    按照東漢班固《漢書》中所引錄的《世經》,這種理論是把中國古代的王朝,根據時間先后排序之后,再用循環相生的關系,將“五德”(也就是五行)與之對應匹配。第一位是伏羲氏,與之相對應的是木德。每經過五個君主和王朝,形成一個循環,然后周而復始。第三個循環,是從周王朝開始,對應木德。但是請注意,接下來并不是秦始皇的秦王朝,而是劉邦的漢王朝,對應的是火德。理由是此前的秦國,曾經是周王朝下屬的諸侯國,即使后來完成統一,也不能算是承受天命而創建的嶄新王朝,所以不能列入正規的序列當中。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屬于漢王朝的中興重建,并非革新天命之舉,所以依然屬于火德不變。

    不難看出,這是一種為新興王朝,尤其是東漢王朝,制造“奉天承運”的根據,從而將其政權神圣化的理論,在今天看來未免有點荒誕。然而在東漢和三國,以及三國之后的長時間內,這玩意兒卻是正兒八經的指導性政治文化。劉備所建立的政權,自稱繼承東漢王朝,正式的國號依然是“漢”,而不是后世所說的“蜀”或“蜀漢”。這從《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所載蜀漢與孫吳訂立的正式盟約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來。既然依舊是漢朝,所以也繼續對應火德而不變。

    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別又有五種顏色,即青、赤、黃、白、黑,所以同王朝對應的,還有五色當中的某一色。而對應的顏色,就是該王朝象征正統和吉祥的標志性顏色。漢朝既然對應火德,所以標志性顏色,就是赤色。由于赤色是漢家正統的標志,當時的人們又常用“赤心”一詞,來形容對漢朝的忠誠之心。比如,董昭替曹cao給楊奉寫信說:“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边@見于《三國志》卷十四《董昭傳》。孫權給曹丕寫信說:“權之赤心,不敢有他?!边@見于《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裴注引《魏略》。所謂“赤心”,就是現今所說的一顆紅心。

    說到這里,背后隱藏的玄機就很清楚了:原來關公這張紅臉,是一個具有雙重文化內涵的圖像標志,套用現今的時尚名詞,就是英語詞匯“標志”的logo:首先,它是在彰顯漢朝的正統,表明關公只是漢朝,而非其他任何王朝的頂尖勇將;同時,它又在突出關公的品質,表明關羽是無限忠于漢朝的最大忠臣。換言之,它的雙重文化內涵,就是兩個具體的定位:一是朝代的定位,二是品質的定位。后世有一副贊美關公的對聯,寫得非常之準確:

    青燈觀青史,手中青龍偃月;

    赤心輔赤帝,胯下赤兔追風。

    其中“赤心輔赤帝”一句,就是上面雙重文化內涵的簡練表達。赤帝者,即漢室皇帝劉備也。

    其實,就連當時另外一些重要的文化現象,也與此密切相關。三國各自的第一個年號,曹丕稱帝時是黃初,孫權稱王時是黃武,稱帝時是黃龍,都帶“黃”字;唯獨劉備稱帝,取了一個章武。說穿了原因也很簡單:曹丕和孫權,都認為自己是改朝換代的新興正統王朝。舊的漢朝屬火,對應的是紅色;火生土,新王朝屬土,對應的是黃色,所以第一個年號都帶“黃”字,不然,就不能顯示自己是正統所歸而承受天命。劉備則不同,他是興復漢室,并非改朝換代,所以不用“黃”字,要掃黃,取了一個“章武”。章武者,彰顯武功從而興復漢室的祖業也。還有,蜀漢滅亡那一年,曹魏軍隊大舉進攻,面對生死關頭,后主劉禪公布了最后一個年號,叫做“炎興”。這是為什么?你看炎字怎么寫?兩個火字上下重疊,火上又加火,既是漢朝的象征,又表示國運會再度旺盛。再加上一個興字,老天爺應當就會保佑自己的王朝渡過難關重新振興了。還有,據《三國志》卷五十四《呂蒙傳》記載,東漢時期的軍裝,是紅色的“絳衣”。為什么是紅色?因為這是漢朝的標志色呀!

    第二個謎團,是《三國演義》中第七十五回,寫了一個后來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是關公中了曹軍的毒箭,神醫華佗得知,專程前往進行刮骨療毒的外科手術,而且義務獻愛心,不取分文報酬。那么這個故事究竟是真還是假呢?

    關羽刮骨療毒,《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確實有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鸨懔钺t劈之。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弊蟊郾会t生切口子動手術,右手卻在切烤rou端酒杯,關大將軍確實是一條好漢。然而非常遺憾,這位在關公左臂上動刀的,究竟是何方神醫,史書卻完全沒有交代?!度龂萘x》第七十五回,說主刀者乃是神醫華佗,時間在關羽進攻樊城水淹七軍的時候,這就經不起認真的推敲了。為什么經不起推敲,必須先從華佗說起。

    華佗其人,《三國志》卷二十九有專篇的傳記。他本來姓華,名敷,字元化,沛郡譙縣人氏(今安徽省亳州市),是曹cao的小同鄉。前面講過,古人的名和字,總有意義上的某種聯系?!胺蟆弊值囊馑际欠植?、布施,他的表字“元化”,意思是基本的教化,合起來就表達了布施教化的意思,兩者完全吻合。為什么后來名字又變成華佗了呢?據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精細考證,原因在于東漢佛教文化的影響:因為傳播佛教的梵語當中,有一個表示藥物的詞匯“agada”,中文音譯是“阿伽陀”。其后面兩個音節“gada”,與當時中文“華佗”的讀音相同,所以“華佗”,其實就是“藥神”的意思。這是對醫術高超的華敷,表示崇高敬意的特別稱呼。

    華佗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全能型醫療和保健學家。據《三國志》卷二十九《華佗傳》記載,不僅內、外、婦、產、兒,科科醫術精湛,而且還擅長健身和養生。在臨床醫療上,他是口服麻醉劑“麻沸散”的發明者,病人口服之后失去知覺,他就開腹動手術,切除壞死的腸道,縫合后涂上自制的藥膏,“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在健身上,他是中國第一套多動作組合式健身體cao,即“五禽戲”的發明者,通過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拔迩輵颉钡那葑?,在這里泛指禽獸,而不單指飛禽。他的徒弟吳普堅持做,活到九十多歲。在養生上,他還創制了養生養顏的獨家秘方,即“漆葉青黏散”。漆樹的樹葉,再加青黏,即中藥的黃精,按比例配制。他的徒弟樊阿堅持服用,活到一百多歲。

    華佗的貢獻很巨大,命運卻很悲慘。他不幸生在醫生地位相當卑下的時代。當時皇帝、官僚統治下的人群,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士,即未來要當官的知識分子,后備官僚,第一等。農、工、商三類納稅人,又有本末之分。解決基本生存問題的農業,被視為本業,基本產業,所以農民是較高的第二等;余下的工、商,被視為末業,次要產業,所以工匠、商人,是低級的第三、第四等。至于醫療行業,被歸入工的大類,比農民還低一等。華佗本來是熟讀儒經的士人,后來行了醫,卻以從事低賤的醫療行業為恥,所以經常后悔,即《華佗傳》所說的“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正是有了這樣的心結,他才對曹cao居高臨下的隨意驅使產生強烈的反感,便借故妻子有病,不去為曹cao服務。也正是由于這樣的等級觀念,曹cao才對華佗很輕視,說是“天下當無此鼠輩耶”,這明確記載在《華佗傳》中,意思是天下難道就再找不出這樣的鼠輩賤人了嗎!于是,華佗就慘死在曹cao的屠刀之下。

    在殺死華佗這件事上,曹cao后來非常后悔。原來,他最喜愛的寶貝兒子曹沖,就是想出主意用船來稱大象體重的那個神童,十三歲時生了重病,醫生束手無策,不幸夭亡。曹cao這才想到華佗的難得,悲嘆說:“吾悔殺華佗!”

    據《三國志》卷二十《曹沖傳》明確記載,曹沖死在赤壁之戰發生的建安十三年(208)。既然曹沖生病時華佗已經死去,所以華佗的死亡,應當比曹沖的死年,即建安十三年更早。但是,關羽圍攻樊城水淹七軍,卻發生在曹沖死了十一年后的建安二十四年(219)。顯然,華佗的醫術再神奇,也絕不可能在自己死亡多年以后,重新死而復生,趕到水淹七軍的樊城前線,去給關大將軍主刀??梢娏_貫中筆下的故事,只能是美麗的傳說善意的穿越了。

    然而無論怎么說,那位敢于給關大將軍開刀做手術的無名醫生,也是一位醫術非同凡響之輩,應當對他表示敬意。事實上,在三國,還有不少醫術精湛卻未在青史上留名的外科醫生。例如《三國志》卷十五《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記載,曹魏的大臣賈逵,頸部長了囊狀大腫瘤,當時叫做“癭”,并且流傳有“十人割癭九人死”的說法,即進行切除手術的話,十個人中會有九個人死亡。筆者的老伴就當過外科醫師,據她判斷,這很可能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頸部甲狀腺瘤,外科手術切除后的傷口觀察期間,如果照顧不細致,造成傷口有血塊淤積,未能及時清除,就會出現死亡的風險。而賈逵堅持要找高明的醫生開刀切除,手術后卻安然無恙?!度龂尽肪砦迨濉读杞y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又記載,孫吳的勇將凌統,在沙場上身負重傷,命懸一線,幸好軍隊中配備了治療外傷的特效藥,得以起死回生。這種神奇的藥物,是一位姓卓的醫生的獨家秘方,當時明確標明為“卓氏良藥”,可見已經具有了品牌意識,相當于三國時期的云南白藥??偠灾?,當時的中醫臨床外科手術,已經達到了比較高超的技術水準,所以那位無名醫生,為關羽的左臂開刀動手術,并且將其疾患成功治愈,完全沒有問題,只不過真實的主刀者,并非華佗而已。

    至于華佗死亡的具體時間,據程喜霖先生《華佗之死及其生卒年》一文考證,認為也在建安十三年(208),死時六十七歲。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