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90年代搜寶養龍[重生]、第一婚寵:老公狠壞狠狼性、從末世到1973、她總拒絕我、唐門盛寵,隔壁夫人很傾城、初戀崩成了泥石流、聽說你是我的貓、為了白月光的垂愛、將軍家的貓總想上我家床[星際]、蜜里調油/妾侍手冊
解除婚約的圣旨降下時,她幾乎以為是聽錯了,難以置信的掃過內殿諸人,卻見她們面色訕訕,顯然與自己聽的并無二般。 似是被迎頭敲了一棒,她瞬間癱坐在椅上,幾乎失了再次站起來的力氣。 怎么會這樣? 是靜儀長公主去求的嗎? 她為什么要這么做,不知道這樣會影響到自己女兒的聲名嗎? 賢妃心頭大亂,難以控制自己心中慌意,趙王卻是滿心歡喜,只是見母親面色難看,方才強自忍住,勉力寬慰。 他喜歡溫柔小意的姑娘,如同陳薇那般霸道蠻橫的,自然避而遠之,如今知道這樁婚事取消,雖然對于失去靜儀長公主的支持略有可惜,但總歸是歡喜的。 比起趙王的歡愉來,蕭淑燕心中卻要惶恐的多。 身份所限,她是做不了正妃的,所以從頭到尾,蕭家人和她都不反對陳薇做趙王的正妃。 誠然,那是靜儀長公主的愛女,圣上的嫡親外甥女,可真正跟她過日子的是趙王,可不是長公主和圣上。 趙王不喜歡她,那這個正妃就是空架子,第一個被寵的,不就是她這個僅在正妃之下的側妃? 但是,倘若趙王的正妃不是陳薇,而是另一個合他心意的姑娘,那她這個側妃,難免會遜色許多。 蕭家對于趙王的影響力,也會隨之削減。 更要命的是,這樁婚約解除的原因,或多或少要追溯到她的身上。 蕭淑燕只消一想此事發酵之后的后果,就抑制不住的膽戰心驚。 “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不要跟婷華郡主爭一時之氣,你怎么就是不往腦袋里記!” 蕭老夫人喘著氣教訓她:“這下倒好,所有人都覺得娘娘偏心你,誰還敢將自己家姑娘嫁給趙王,便是嫁了,也不會全心全意的支持趙王了!” 蕭淑燕跪在地上,不敢吭聲,等著蕭老夫人的怒火消去。 劉氏近來被葛氏磋磨的不成樣子,正好被吩咐往蕭老夫人那兒送東西,這會兒見了女兒如此,少不得心疼,伸手去給蕭老夫人敬茶,討好道:“姑娘年輕,不懂事也是有的,老夫人不要同她計較?!?/br> 蕭老夫人這會兒正在氣頭上,瞧見劉氏那雙枯瘦的、不復豐潤的手,也沒像是之前一般覺得憐惜,只覺得她是在賣慘討憐,臉拉的更長了:“我跟淑燕說話,還輪不到你插嘴,退下!” “jiejie做錯了事,祖母動氣也不奇怪,姨娘怎么這樣沒分寸,竟教老夫人做事?!?/br> 蕭淑芳奉了湯飲過去,先是不輕不重的踩了那母女倆一腳,才溫聲細語道:“昨日聽見祖母咳嗽,我特意做了川貝雪梨湯來,您便是生氣,也得顧忌身子,好歹用一些吧?!?/br> 蕭老夫人面色略微好些,欣慰道:“你倒有心?!?/br> 蕭淑芳低著頭,唇邊笑意恬淡,無害極了。 兩日功夫過去,漁陽局勢越發膠著,城破幾乎便在旦夕,李陸的臉色卻顯而易見的和緩過來。 “與其被動防御,不如主動出擊,”對著懸掛起的地圖看了一看,他斷然道:“懷化大將軍援軍將至,我們也能放開手腳,只要能將面前這三個萬騎拖住,等援軍到了,就能將他們一口吃掉!” “是不是太過冒險了?”一個副將道:“倘若在援軍到達之前城破,他們再接應了其余部落入城,對于漁陽一線的軍民,便是滅頂之災了?!?/br> “守了兩天,就是死,也不能在最后的關頭輸,”李陸搖頭道:“若不早下決斷,倘若被他們走脫,就再也追不上了。城中百姓已經疏散,成敗在此一舉!” 草原上的騎兵,只要一心想要逃竄,能夠追擊到并且致死的幾率,就小的可憐。 引弓之民比漢人更信奉弱rou強食,發現難以匹敵之后遁走,為求生存向敵人求饒,在他們心中都不是什么丟人現眼的事情。 東胡帝國強盛時,屢次羞辱冒頓單于,先索要寶馬,后索要妻室,冒頓單于一一隱忍,最終從東胡手中接過游牧民族的王杖,將東胡王的頭顱斬下做了酒器,一雪前恥。 真的說起來,并不比臥薪嘗膽來的容易。 戰略便如此敲定,李陸吩咐其余人各去準備,承安留在最后,叫住了他。 如果說最開始所有人都對承安有所輕視,這幾日的同甘共苦,卻也足以叫這輕視消弭幾分。 李陸對于這個沒喊過苦的皇子有了幾分好感,也愿意耐著性子聽他說句話,只是才聽了一句,原本隨意的神情便嚴肅起來。 “殿下是說,從匈奴內部去著手?” “紙上談兵罷了,”承安道:“攣鞮氏內部攻訐不休,本代單于殺父自立,前代單于殺叔自立,四角之間也無深交,與其從外部攻擊,不如由內而外,將其瓦解?!?/br> 李陸目光幽深:“殿下的意思是?” “匈奴單于邱林休繼位,本應冊封其子為左賢王,只是為安撫先代單于勢力,不得不立異父弟烏唯為左賢王,”承安平靜道:“我想,他一定覺得烏唯是心腹大患,早欲處置而后快吧?!?/br> 左賢王為匈奴四角之首,位比太子,在有兒子的前提下,誰愿意叫互為仇寇的人繼承單于之位? “殿下的提議很動人,但不要忘了,他們都是匈奴人,”李陸深深看他一眼,道:“在共同的敵人面前,絕對會摒棄前嫌,共同抗敵的?!?/br> “大人或許理解錯了,”承安笑了笑,道:“我們不需要他們撕破臉,只要一點兒小小的、邱林休心中的誤差,就足夠完成一切?!?/br> 李陸坐回椅子上,目光微動:“愿聞其詳?!?/br> “匈奴南起河西,雁門、九原、云中一線,西至西域諸國,”承安往地圖面前去,定神道:“左賢王一系,占據幕南,常年屠戮邊關,屢次犯境,單于庭及右賢王則于幕北,屢屢西征,幾乎要吸干西域諸國的血,我軍前往漁陽雁門,他們本該嚴陣以待共同抗敵,可直到現在,無論是漁陽雁門,還是云中九原,出現的都是左賢王麾下萬騎,而不見單于庭大燾蹤跡……” “在邱林休心中,這或許是一個機會,借助周軍削減左賢王勢力的機會,”承安目光順著地圖上望,終于在單于庭停下:“我猜,在周軍對左賢王一系造成致命傷害之前,單于庭出軍的幾率,小之又小?!?/br> 李陸定神聽他說完,目光幾轉,終于坐不住身,四下里踱步起來。 承安知曉他心中混亂,也不說話,只喝一口涼茶,等他決斷。 長久的沉默過后,李陸才再一次開口:“在單于庭反應過來之前,將左賢王部吞下?” 承安決然道:“聯合懷化大將軍部,歸德將軍部,再加上云中,代上與雁門屯軍,未必吞不下!” “匈奴號稱控弦三十萬,多半也只是號稱罷了,大周休養生息這么多年,邊軍不過百萬,匈奴這種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士卒?還不是將老弱病殘算上,才勉強湊齊的?!?/br> “左賢王部在幕南有五個萬騎,皆是各部青壯,一旦被吞下,就等同于廢掉了匈奴二十年,等下一波人能彎弓上馬,只怕連黃花菜都涼了?!?/br> “念過書的人,腦袋就是不一樣,”李陸盯著他看一會兒,忽的一笑:“比起我們這些人來,靈光多了?!?/br> “說這些都還為之過早,還請大人先行聯系各部,假使能夠功成……” 承安將目光往地圖上蜿蜒山河一掃,道:“匈奴遠遁,幕南無王庭,未必只是空話!” 第88章 喜事 這年三月的長安風聲鶴唳, 出門去走走, 似乎都覺得吹在臉上的風有血腥味。 漁陽戰事膠著,幾十萬大軍懸在外邊,長安如何能安心。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更不必說往來之前的時間差就是一個極大的問題,朝廷便是再擔心, 也不好隔空去指揮, 擾亂前線作戰計劃的。 大公主的婚期一日日近了, 禮部與尚宮局籌備的得當,曲家那邊兒也無差錯, 按照舊制, 改叫圣上擬定封號,加恩之后再行出嫁了。 只是這會兒前方還有戰事懸著, 圣上整日留在含元殿里, 面沉似霜,忙的腳不沾地, 哪里會顧得上給大公主想封號。 錦書怕攪擾到他,都不帶承熙過去了。 皇后深受恩寵尚且如此, 其余人就更不敢過去說什么了。 這也是無妄之災,錦書有點心疼大公主, 時不時的傳召她往甘露殿去說話, 在宗親與外人面前給她做臉,雖說沒有親兄弟,但皇后與太子終究念著她。 如此到了三月中, 承熙剛剛滿六個月的時候。 天氣已經很暖和,只是為了照顧這個小娃娃,內殿里的炭火依舊沒停,錦書叫人弄了一點兒果泥,正拿匙子喂給承熙的時候,便聽內侍在外通傳。 圣上到了。 八成是前線有了好消息,她心中莫名的安定起來,給承熙擦了擦嘴,抱著他迎了出去。 她大概是猜的對了,因為這會兒圣上面色顯然和煦好些,唇邊隱約帶笑,較之前些日子堪稱是天壤之別,一見她們母子倆迎出去,笑意便愈發深了,張臂去抱小兒子。 承熙之前有陣子沒見他,再見的時候尚且發了一通脾氣,這會兒見父皇明知故犯,就更生氣了,別過小腦袋去不看他,將頭埋在母后肩頭了。 “父皇是有事,又不是背著你偷偷出去玩兒了,”圣上有些無奈,伸手去扶住他腋下,作勢接到懷里去:“聽話,叫父皇抱抱?!?/br> 承熙哪里肯理會,一見父皇要硬來,兩條腿就開始蹬,胳膊也胡亂揮動,小小的眉頭蹙著,很不情愿的樣子。 “好了,人家正生氣呢,七郎別硬來,”錦書撥開圣上的手,一道往內殿去:“再等等,緩一會兒就好了?!?/br> 圣上被兒子搞得有些傷感,看著他胖嘟嘟的小臉,道:“才多大呢,就開始記仇了?!?/br> “六個月了,要是什么都不知道,那還得了,”錦書叫兒子坐在自己膝上,親了親他的胖臉蛋安撫,方才打量著圣上臉色,問:“七郎去見過梁昭儀和承婉了嗎?” “見了的,承婉的封號朕擬定出來了,便是懷淑二字吧,”圣上拿一側的果子逗承熙,道:“本應該早些定下的,只是朕前些日子事忙,難免耽擱,倒是朕對不住她們?!?/br> 他抬眼去看錦書,商量道:“承婉是這一代里頭一個成婚的,也是長女,朕想格外賜一份尊榮,以嫡女的儀駕離宮出嫁?!?/br> “都依七郎便是,”這些虛名,錦書沒什么好爭的,再者,她也愿意為大公主添一份光彩:“我并無二話?!?/br> 圣上笑了一笑,似是想起什么一般,目光中喜意欲深。 “憐憐,”他加重語氣,深深道:“今日午后,懷化大將軍入奏,與雁門云中等地聯軍,合殲匈奴三個萬騎,共兩萬七千余人,盡虜其牛羊馬匹十一萬頭,全軍修整之后,更往幕南深處前擊!” 錦書觀他神色,早知前方有捷報傳來,卻也不想會是這等大喜之事,更未曾想戰果會有如此之盛。 她由衷歡喜道:“果真是大勝,七郎該當重賞領軍之人才是?!?/br> “在等幾日吧,”圣上拍拍她的手,隨之笑道:“漁陽作為匈奴奇襲的攻擊地,承擔了最終的壓力,這會兒初告功成,也能叫那幾個人回來喘口氣,休養一陣?!?/br> “那倒是好,”錦書想起自己此前與梁昭儀說的,由衷道:“梁昭儀還想叫承安送承婉出嫁呢,日子剛好趕得上?!?/br> 圣上素來不喜承安的,這會兒卻也笑了,難得的稱贊一句:“李陸上書時,對他大加褒贊,說此事功成,他該是首功,等他回來,該好生賞賜才是?!?/br> 錦書倒不是覺得賞賜值錢,而是見圣上似乎對承安頗有改觀,也為他高興。 ——雖然承安也未必喜歡圣上,但父子君臣的名分在,身為臣子的總歸會吃虧,能叫他們修好,這樣是好事。 前線戰勝這樣的消息生了翅膀一般傳了出去,長安都陷入一片歡騰的海洋。 大周想要回擊匈奴,并非一日兩日才有的念頭,而是幾代君主的魂牽夢縈,現下戰事未歇,卻也初勝,委實是叫所有人都松一口氣,隨即歡喜異常。 小民們尚且如此,官吏們更不必說,圣上當初決意令人出戰,朝中也并非一邊兒倒的支持,但到了此刻,面對整個國度的勝利,所有人皆是與有榮焉。 承安正月出發,三月方歸,在這里呆的時間也不算短,收拾行囊離去時,竟有些舍不得了。 方緒身上也帶著傷,只是邊將經多了這種事,也不放在心上,上過藥之后就去瞧他:“怎么,殿下要走了?” “倒也不急,”承安反問道:“方將軍有事?” 方緒原本也是看不上這位楚王的,但相處的久了,見他并不叫苦喊累,凡事也親力親為,倒是有些欣賞,說起話來也不像之前那么沖。 “喝喜酒,”他問:“殿下去不去?” 承安想了想,微微一笑:“去?!?/br> 比起長安禮節的繁瑣,漁陽的婚儀便要簡便的多,新娘子人就在新房不遠處,時辰一到,新郎去接了人,到堂前行了拜禮,就算是完事兒了。 承安還坐在椅上,伸著脖子等接下來證婚人的一通酸詞,就見所有人一窩蜂的跑出去,只留了他和程瑋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