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怎么沒時間挑我的毛???她帶孩子不得每天都在家里?還沒時間挑毛病呢?以前還天天往山上跑,以后不知道怎么樣呢!何況那孩子是二房的,憑什么要我們養?”夏氏道。 “一個奶娃子能吃多少?值得你你這樣計較?何況老二家的地不都是我們種的?”李東林道。 夏氏聽了這話,更生氣了,拔高了聲音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我們是種了他家的地,可是爹娘也是由我們一家供養著的,這可是當初說好了的。怎么現在還是我們占了他們便宜不成?哎,是老.二找你說什么了?” 李東林忙去捂夏氏的嘴,道:“你小聲點,大晚上的,要是被別人聽見了怎么好!” “聽見就聽見,我說什么了?我說的都是實話,那做出這事的人,都跟沒事人一樣,還怕人說啊!”夏氏雖然這樣說,但到底把聲音小了下來,又問道:“是老.二跟你說什么了?” “沒有,是娘說讓他們把孩子留在家里的,他還找我說什么?”李東林道,“就那一個奶娃子,能吃多少糧?你別嚷嚷了,娘平日不還是在下地做事嗎?你就當他吃的是娘那一份好了,要是再鬧下去,家里又得鬧一場。來年我們那店就該開了,到時候你還不得整日在鎮上待著?眼不見心不煩,現在你就忍忍吧?!?/br> 李東林這話才算是把夏氏勸住了,想想確實是這樣,到時候自己帶著孩子去鎮上了,還管那老婆子要干什么?于是就沒再多說這話。 想了想,夏氏又道:“那宅子東邊也就兩間屋子能住人,家里有四個孩子,住不下??!” 李東林已經將那宅子簡單裝修了一下了,但是因為經濟原因,那原本就破敗的東廂只是經過了簡單修繕,能暫時住人而已。 “這有什么?小蘭她們就先留在家里唄,讓小荷跟我們一起去鎮上就行了。我們一間屋,她一間屋,剛好合適?!崩顤|林道,“小荷這丫頭,還挺有想法的,店里的事情她也能有好點子!這機靈勁兒,不知道像誰!” “還能像誰?自然是像我了,也不看看是誰生的!”夏氏得意道。 李東林失笑:“就不能是像我?小荷不是我女兒?” 夏氏道:“就你這木頭腦袋,像你就完了!” 夫妻兩個說了兩句玩笑,夏氏才接著道:“小荷是得跟我們一起去,阿福也得跟著去!他也有八歲了,不小了,不能就在這家里,整天這里跑那里玩,那二牛都要去茶館幫工了,阿??刹荒苋趿?。先跟著在店里跑跑堂,鍛煉鍛煉,等我們銀子還清了,就送他進學堂去!他是這家里的長子,以后這家里他得撐起來,他兩個jiejie也要靠他這個娘家兄弟來爭氣!” 這是夏氏在聽說,孫氏要將二牛送到茶館當跑堂時,心中暗自下的決心。她可不能讓自家兒子,弱了那連爹都沒有的沈仁杰去! 李東林被夏氏這長遠的計劃驚了一下,但是仔細一想,夏氏想的很對,且很可行,于是馬上答應下來。 李東林這邊好不容易將夏氏勸住了,沒有因為老婆子要帶著阿才說什么嫌話。夏氏既然被勸住了,也將腦子轉過彎來,仔細一想,這也并不是什么壞事??磳O氏干的事也知道這人是有本事的,雖然現在分家了,一家在白水鎮,一家在平安鎮,但是現在兩家這樣兩廂幫助的,兩家就生分不起來啊。以后兩家互幫互助,也多個人脈不是! 夏氏又想,二房這樣將孩子留在李家凹這邊,也算是麻煩了大房,欠下一份人情吧?孫氏是個精明人,讓她欠自己一份人情也好,到時候真有什么事情需要二房幫忙,想來她也不好說二話! 只是哪里知道,直到年節完了,李成林一家走人,孫氏也沒找夏氏就這件事,說兩句客氣話什么的! 夏氏好一陣才回過神,感情孫氏原來就是一個只顧自己有好處的人??!平日里動動嘴皮子的好話,那是張張嘴就是花里胡哨一大通,到這種真欠人人情的時候,就當什么也不知道! 哦,反正那孩子是他奶奶在看啊,我哪里有欠你們大房的人情?你們有什么事情也不要來找我! 這是不想跟他們家多有牽扯的意思??! 夏氏想明白了,不由惱羞成怒,心中暗暗發誓,定要將火鍋店開得紅火,到時候看這孫氏又是什么嘴臉! 夏氏心中惱怒,卻是什么也說不出來,只好催著李東林,“那桌子、鍋子、爐子、炭火的,你有沒有弄好???今天都初七了,明天就開市了,我們這店到底什么時候開???” “都弄好了,這不是等著你那醬開壇嘛?怎么好好地又發起脾氣來!”李東林道。 夏氏聞言臉上好看了點,道:“那醬前兩天就舀了來嘗過了,已經成了!我們這店什么時候開,你是不是找個人看看?” 李東林笑道:“早就看好了,正月十六開業,這天是諸事皆宜,是個好日子!” 夏氏點頭,道:“那我們明天就去鎮上吧,家里這段時間也沒有什么事,我們早去也好早點把店收拾一番,有什么問題也能有時間解決!” 李東林也同意,道:“我們是得早點到鎮上去,開店那天要請的那些人,還要商量商量,還要早早就請到才好……那我這就去跟爹娘說一聲!” 看著李東林去找老爺子說話,夏氏也將李小蘭喊到身邊,叮囑道:“爹娘留你在家,是因為你是長姐,又一向是懂事的,你要記得看好幺弟,家里的事能做的就多做些,可不要偷懶。還有你奶奶,脾氣不好你是知道的,她說什么你聽著就是了……等店里賺了錢,我們把那宅子好好修一修,就將你和你幺弟一起接過去!” 想著李小蘭今年已經十三歲,遂將事情都一一跟她說清,“那宅子你是知道的,現在我們家欠著一大筆債,沒有多余的錢,所以也沒能好好整飭那宅子,只能先將小荷跟阿福帶過去。小荷阿福都是你親的弟弟meimei,小荷你知道的,店里有些事情她有點子,阿福呢是男孩子,以后這家里都要靠他,所以帶他去見識見識。小蘭你是好孩子,娘都跟你說清楚了,你可不要以為是爹娘偏心,知道嗎?” 李小蘭點頭,道:“娘我知道了,你們放心去鎮上吧,我會看好幺弟,照看家里的!” 第28章 第二天一早,李東林就趕著借來的牛車,拉著滿滿一壇豆醬往鎮上而去。牛車走的慢吞吞的,唯一一個好處就是穩,等到這一行人到鎮上,已是午時了。 李東林帶著幾人沒有停留,直接往自家宅子而去。那位于鎮子東南邊的宅子已經修繕過了,并沒有像之前說的那樣將臨街的那面墻推了,做成大開門兒的店鋪,只是將臨街的兩間房打通了,做為大堂,挨著兩邊的墻總共放了十張桌子。 原先因為沒有窗,顯得很昏暗的屋子,現在卻是一片明亮。那是因為,屋頂正中的一排瓦都換成了透光的琉璃瓦,遠離街市的那面墻上,也在高處一溜開了五個小窗口。 現在整個大堂一片明亮干凈,李小荷見了也滿意地笑了。 靠近門口的地方放了一個柜臺,這個柜臺的樣式是李小荷特意畫了,給李東林,讓他找木匠做的,李小荷還沒有見過,當時李東林說過那柜臺做得很不錯,現在看來確實如此,那木匠手藝不錯! 柜臺后面還有間屋子,是原來這家人的廚房,當時找人裝修這宅子時,李東林與李小荷一致認為這廚房太小,于是將后院邊上,挨著廚房的那間原本是放雜物的房間與廚房打通,都用來做廚房了。 后院也與原來在那老漢手里大不相同,那原本垮了個角的那間屋整個已經被拆了,就剩下可憐的兩件間子,整個院子收拾得干干凈凈,但是這樣也更顯得院子空空蕩蕩了! 不過李家眾人也不介意,將牛車卸下,眾人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雖說是提前了近十天就到了鎮上,但其實要做的事情真是不少。為了減少一點本錢,就只有付出更多的辛苦。李東林接下來幾天里還得跑幾趟李家凹,像一些菜蔬,冬瓜南瓜這些村子里人家都不少的,就直接在村子里收購了,反正這些東西儲存時間很久的。這樣直接在村里收菜會比在市場上便宜些,而且也算是給村里人一些好處。唯一一點就是,李東林得自己一趟趟從村里運到鎮上。 至于那些rou食葷菜類,南市就是活禽菜市場,李東林帶著李小荷去那里轉了幾圈,跟幾家鋪子談了談生意,說定以后每日幾時送多少貨上門,非常方便。 李小荷還拉著李東林去了那些專門殺雞宰鴨的攤位去,跟他們說自家收鴨腸、鴨胗雞胗、鴨血這些東西。 在李東林個夏氏不解的目光中,她帶回了些這些東西,燙了火鍋給她們嘗,道:“這些下水多是窮人家才會吃,多數人都是直接扔掉,我們買過來很便宜,但是你們嘗過了,這味道可是一點也不比rou差的,甚至口感還比rou脆嫩。我們把這些價格定得與rou差不多,我們不就能賺更多了?” 還讓李東林去豬rou屠宰場,直接在那里定豬rou、豬大腸、豬腦、豬心這些東西,尤其叮囑不要將豬心外面那大血管割掉了! 李東林跟夏氏自然是聽她的,李小荷這才笑起來。 哎,火鍋里面最嘗吃的毛肚弄不到,那黃喉可不能少了,不然都不知道這還叫不叫火鍋了。 毛肚毛肚,那可是牛的胃啊,牛rou都沒得吃,何況是它的胃了。不過幸好,這黃喉還能從豬身上弄到,雖然牛的大動脈血管才是資深吃貨的最愛,但是在這里有豬的就可以滿足了,反正李小荷相信,這里還沒有人吃過黃喉! 所有的菜品李家眾人當然都要好好品嘗,記住其有哪些特點,還要熟悉各種菜品涮燙多久口感最好,不然客人問起來,連店家都不知道,那就好笑了。況且,火鍋算是一種新鮮吃法,剛開始時總要讓店里伙計告訴他們吃法,怎樣cao作的。 說起伙計,幾人商量了一下,就讓阿福和小荷先做著這跑堂伙計的事,反正像這樣自家開的小店,很多家里小孩子也出來做事的,也沒有什么奇怪的。不過小荷是女孩子,這里女孩子做服務員的幾乎沒有,所以夏氏特意給李小荷置辦了男裝,把她打扮成一個小男孩兒,這樣就沒什么問題了。李小荷才十來歲,扮成男孩子沒有一點違和之處。 家里欠著一屁股債,才開了這店,所以一切都要先以節省成本為目的。又鑒于剛開張,盡管店里事情不少,但是并沒有請人的意思。廢話,店里什么情況都不清楚,請個人回來,萬一生意不好,還得發給別人工資,不是虧大了?所以店里的事情都是李東林四人自己干,經常會一人身兼多職。 店里的事情都弄得差不多了,還要商定開業請客的名單,其實這鎮上李家認識的就那么幾個,尤叔,洪哥,小錢哥,還有夏氏賣荷包的掌柜,幾人商量著,李東林問夏氏:“你大哥那里請不請?” 雖然夏氏對這個大哥真的不感冒,但是大家都在平安鎮上做生意,以后肯定會見到,要是這時候不請,那到時候不是弄得大家尷尬嗎?其實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是被外人知道了,終究不好看。故此,夏氏嘆了口氣,道:“請吧,不差他那幾口飯!” 李小荷覺得多請點人才好呢,她們剛來鎮上,沒多少人走動,顯得很是勢單力孤啊,于是道:“平安堂那邊的牛管事,還有周大夫都請吧!這些人都算是幫過我們家的忙,請他們來把這關系拉一拉,以后多走動,也是在鎮上有熟人??!” 李東林也覺得請的人有點少,于是爽快的答應下來,道:“還有鐵匠鋪的林師傅,木匠鋪的譚師傅,都請!” 李家這樣的人家還沒有給請柬這一說,確定好了人選,那就是李東林帶著阿福,一家一家親自去告訴他們。 終于在眾人的期盼中,正月十六這天到了。 雖然正式開店要到中午,但是一家人還是早早就起來了。將原本就是一層不染的桌面凳子,都再擦拭一遍,地也打掃一遍,確認沒有一點可詬病之處,然后就都跑去了廚房。 鍋底無需擔心,李東林昨天已經炒制好三天的量,做為白鍋鍋底的高湯,也已經吊了老大一鍋。最重要的還是菜品的準備,這里沒有冷柜,rou食菜蔬的保存就成了一個問題,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店里的菜色都相對新鮮。但是對李東林他們來說,就需要好好計算每天需要的量,盡量做到每天的菜品都是當天采購的。 李東林早早就已經跟屠戶商量好,要什么樣的貨,量又要多少,什么時候送過來等等。所以現在四個人都呆在廚房里,處理著商販早早送過來的菜品,最小的阿福蹲在灶門前幫夏氏燒火,李小荷在剁rou團rou丸,夏氏在炸酥rou,李東林在片豬里脊。 廚房靠墻兩邊上的兩個分隔層的柜子里,分素菜和葷菜擺滿了裝的整整齊齊的盤子碟子。鋪墊著白菜葉子的白嫩清新的黃喉,漂著薄薄一層水的鴨腸,帶著條條血絲的豬腦花,片得薄薄是羊rou片,紅艷艷的鴨血……還有素菜柜這邊的白生生的冬瓜,黃燦燦的南瓜,綠瑩瑩的茼蒿,水靈靈的白蘿卜…… 雖然今天只是開業的第一天,但是昨天是元宵節,人流量非常之多,李小荷趁著那時候已經滿鎮子發過傳單了,新店開業第一天五折優惠,相信還是會有不少出于折扣或是出于好奇的人,來店里試試的。 不要質疑每個人都識字的問題,就算不識字的人,難道對這種新的宣傳方式沒點好奇心?難道自己不知道問問識字的人?何況發傳單的人都會告訴這些人傳單的主要內容的。 所以第一天幾人商量之后,店里還是準備了比較多的食物量。 眼看時間快到午時,李東林被夏氏催著,趕快去換了衣服又洗漱。李小荷跟阿福兩個跑堂的也要將身上收拾得干干凈凈,廚房就留給夏氏一個人了。 李家請的幾人也已經到了,李東林正跟著一群人寒暄著,他是第一次要顧著如此多的人,但是看起來他狀態還不錯,或者是在自己主場的原因,他很是大方地將每個人都帶到,誰要是互相不認識,還能互相引薦一番,眾人說說笑笑地,沒有讓場面冷下來。 李小荷看著也松了口氣,她之前最擔心的就是李東林了。這個時代在外面做主的多是男人,不管李小荷的點子再好,夏氏把菜品弄得多吸引人,這個店的門面還是要李東林來撐的,談生意拉主顧都要他出面。還好李東林并不是個扶不起來的,這樣這家店的生存率又高了不少。 到了午時,李東林才出得門前,將準備好的鞭炮點燃,噼里啪啦的吸引了一大圈好事的看客,李東林四處作揖,道:“小店今日開業,承蒙各位駐足捧場,鄙人在此多謝多謝!今日小店開業,所有菜品五折優惠,只有今日,歡迎各位賞光……” 客氣話說了一通,才將那面夏氏做的紅色幡面插在門口,只見那幡面上寫著“李氏火鍋”幾個字。 到這里,李小荷籌劃了近一年的火鍋店才算是正式開業了! 第29章 李氏火鍋的廚房里,兩邊兩個大高柜里的盤碟已經所剩無幾,隨著最后一桌客人吃完走人,李氏火鍋店今天就打烊了。 大堂外面傳來伙計小吳跟李東林報告下工回家的聲音。 李小荷守著一只小爐子,正在熬制一鍋酸梅湯。 這是李小荷試了幾次,今天又一次調配材料熬制的試驗。李小荷打算將這酸梅湯,做為李氏火鍋店的夏季特飲。既然是特飲,那一定就得有特別的地方,所以她自己熬制試驗,希望得到好的效果。 李家火鍋店已經開店三個多月了,既出乎李小荷意料,又在其情理之中的是火鍋店的生意很好。所以開店一個月后,店里就招了小吳這個十五歲的小伙子做為跑堂,另外還請了就住在鎮上的秦嬸子,來店里幫著處理食材。 豬大腸、雞鴨胗、鴨腸等物市場反響很好,但是處理起來真的又費時間,又工序繁多,所以李東林夏氏見店里生意可觀,就請了這么個人來幫著做這事。 說起來因為火鍋店這鴨腸什么的賣得好,那宰雞鴨的攤主還想漲一漲價的,卻被李東林道“要漲價你就把這東西處理了再來賣吧”給說回去了。 雖說火鍋店的生意很好,但是其實這些消費人群都是中下層的消費者。這時代的那些有點身份的人對于這些腸子啊、血的東西還是很看不上眼的,而且他們也基本不會因為好奇,而跑到一個像李氏火鍋店這么小的店中嘗鮮。 但是李小荷并不介意,她原本計劃這店的消費人群就是中下層消費者,所以火鍋店開在這靠近南市的地方還真是開對了,這邊出沒的人群,就是她所計劃的中下層消費者。像這三個月來,這邊市場上的攤主基本都來過李氏火鍋店吃過了。這邊做生意的都是有點小錢,層次也不是很高,也不會看不起吃內臟這種食物的。而這三個月,李東林因為這些原因,基本將這南市的攤主都認識了。 火鍋店開在這里還有這些優勢,也是李小荷沒想到的了。 店里生意上了正軌,請了伙計,李小荷這個客串的伙計就不常干這個了。多數時候李小荷是幫著夏氏切菜裝盤什么的,有時候心血來潮會開發些新菜品。 對于這件事,夏氏等人都很支持,保持新鮮度也能使店更有吸引力。所以現在她熬制酸梅湯也沒人來管她。 看著酸梅湯熬得差不多了,李小荷這才將鍋拿下來,放在一邊等著放涼。趁這個時候,李小荷就回了后院里,想拿上衣服洗洗澡。 后院水井邊上,夏氏還在洗著杯盤碗碟,阿福在一邊幫忙。 見李小荷出來阿福道:“二姐,你的酸梅湯熬好了?”說著打了一個大大的呵欠,這時估計都快到亥時(晚上十點)了,阿福畢竟年紀小,忙了一天,早就困了。 李小荷就道:“熬好了,但是要在水井里鎮一晚上才好喝。阿福,你困了就去睡吧,我來幫娘洗碗?!?/br> 夏氏很欣慰,道:“你們兩啊,都去洗洗睡了吧,這也沒幾個碗了,等會兒你爹過來幫我抬到廚房去就行了!” 幾人正說著,收拾好大堂、店門的李東林進來了,見阿福一臉困樣,也催著他去睡了。 李小荷也沒跟自家爹娘瞎客氣,拿了衣物,打好水,就去洗漱去了。等她洗漱收拾完,放著的酸梅湯基本已經涼了,李小荷小心地將它放在井里鎮著,希望明天的效果讓人滿意。 李小荷這樣的人家,根本不能弄到冰,所以這樣需要冰鎮的,只能退而求其次地用水井了。 弄完這些事,李小荷才準備上床休息了,剛好夏氏也收拾完回屋了。從來到鎮上,夏氏一直是跟李小荷一個屋一張床的,李東林跟阿福一個屋。剛開始李小荷還有點不習慣,但是現在早就習慣了,夏氏身上帶著母親的溫暖,李小荷在這樣的氛圍中一夜好眠。 第二天李小荷同樣是早早就起床,嘗試昨天鎮著的酸梅湯,飲之冰涼振齒,酸酸甜甜,唇齒回甘。李小荷很滿意,拉過阿福讓他也嘗嘗。冰冰涼涼的口感讓他打了個顫,這時節還不到五月,早上間□□在外的皮膚都還有涼意,李小荷怕他喝了拉肚子,只讓他喝了一口就打住了。阿福已經豎了大拇指,道:“二姐,可以了,今天中午就給客人試吃吧!” 李小荷點了頭,但還是找李東林和夏氏等人試過,眾人都同意,這才決定今天中午就給客人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