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他此話一出,周身三丈范圍內埋伏的刺客們聽了皆是吃驚——各人除了蕭書生皆未露面,他竟能感知得到我等埋伏的人數? 那些人正是舒明雁身邊的親信死士。舒明雁欲拉國師鏟除金飛燕不成,反被國師和金飛燕聯手算計后,他僥幸未死,心中大恨此二人,聚集了剩余的心腹力量,正準備向國師報復。正好遇上離花宮以前的叛徒蕭書生,蕭書生幫助他給了這樣一個機會,舒明雁便把自己的一部分人交給他,帶來暗殺國師。 那些人聽到國師輕描淡寫,舉重若輕的口吻,心里皆暗自狐疑——都曉得這個大宗師出自道派氣宗淵藪,師承名門泰斗,可是他畢竟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人,何故這么大口氣。這些在場的刺客均是離花宮內舒明雁旗下一等一的高手,難道他還真能同時對付得了這么多人不成? 蕭書生的臉上看不出驚訝或慌亂,他長得瘦而干癟,月光灑在他臉上慘白如灰,但他的神情卻沒有絲毫凄慘或是害怕,更確切地來說,他像是一具枯瘦沒有表情的僵尸,用死寂的聲音回答:“多謝大宗師關切。竹吟跟隨您數年,知曉您身懷紫衡真人傳渡的百年道功,一定會小心交手?!?/br> 他這口吻,不疾不徐,不像是來殺國師的,倒像是虔心誠意來討教的。那幾個刺客也是奉舒明雁之命臨時受命于蕭書生,聽到這里也不禁疑惑起來:這蕭書生當真跟國師有仇? 國師淡淡冷笑:“蕭竹吟,難道你以為以你等之力可殺得了本座嗎?” “生死難料,總要試一試才知道,”蕭書生的回答依然平緩,他干燥的嘴唇一張一合,就像一具毫無生命的人偶,“大宗師,他們個個都是不要命的人,您可千萬要小心了?!?/br> 國師眉頭一皺,蕭書生搖手一招,示意進攻! 那十名刺客死士得令,刷地一聲踩住陣型,將國師圍在垓心,攻了過來。 蕭書生退至丈余之外,抱臂觀看,臉上不見任何表情。 這十名刺客之中,有人持分水刺,有人握旋刀盤,也有拿雙戟和鉤鐮槍的;這些人的武器分則各自鋒銳凌厲,合則能夠從上到下密布成陣,殺得水泄不通,使目標難有余地可逃。 國師振衣而起,刺客們的兵器落在他的坐騎上,白馬瞬間哀鳴一聲,鮮血噴濺——馬脖子被雙戟齊頭斬下,馬腹被鉤鐮□□個對穿,雙戟砍前蹄,刀劍削后蹄;所有的這一切,都只是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完成! 蕭書生的計劃里,就是要將國師這樣五馬分尸。他冷冷看著國師泠然騰空,在躍至高點時舒展姿態,調節身體重心,長久的滯空時間使得他衣袂翩飛,如一縷縹緲的嵐煙。 包圍圈三尺開外的位置,國師徐徐落地,雪袖翻涌,風吹得他衣袍白浪叢生。 刺客們迅速轉過身來對著他,再次集結成陣勢。這時,國師已抽取腰間兵器,锃——一聲尖銳清晰的金屬響聲,一把古樸至極的長劍握在他手里。 劍身細長如條,劍格帶工,劍柄處以玄青色皮革裹纏,夜色中看來平平無奇的一把劍。 然而下一刻,國師翻轉手腕,宛如雪山山巔云破日出的一瞬間,眾刺客只覺眼睛一刺,紛紛瞇起眼,警惕撤步——那長劍接住了月光瞬間折射,竟閃出雪亮的寒光來。 那道劍光漫射而過,璀璨無邊;那種氣勢似是令世間所有的兵器,在它面前都黯然臣服下來。 唯有蕭書生處亂不驚,在旁道:“哦,原是那太上忘情,真不愧乃傳世名器?!?/br> 太上忘情劍。 這些刺客混跡綠林數年,自然聽過這名震天下的神兵利器,當年重華派道祖青陽真人開山立派,創北宗氣宗武學之先,為得神器,他花十年之功閉關鑄劍,才有這把太上忘情。歷代以來均為重華派鎮派至寶,為掌門級別的人物方可持有;太上忘情最后一次在江湖上出現,乃是重華掌門紫衡真人應先帝之邀出任國觀長老,佩戴此劍坐鎮三清朝科的典禮之上。 倘若要排一個江湖兵器譜,就是再過一百年,太上忘情也不會跌出前三。 眾刺客不料他有這等神器在手,均是吃驚。 蕭書生又看了一眼:“真是好劍啊?!闭Z氣里沒有羨慕。 國師很淡然:“此劍原不殺無名之輩,上一劍刺的還是你們主人舒明雁,本座尚覺委屈了?!?/br> 此言一出,在場刺客均覺羞辱,然而國師紋絲不動,沒有嘲弄,也沒有輕視的意思,仿佛只是在心平氣和敘述一個讓人覺得很難堪的事實: “今日本座趕時辰,是你等之幸,速戰速決?!?/br> 他話音甫落,長劍出手,只見月亮映射的光芒悠悠一閃。 這一劍來勢不快,劍身平平,輕巧而自然地點向一名刺客,招式沒甚特別之處。 那刺客也是高手,初看便覺心中一凜,知曉這位國觀大宗師的劍法,不是等閑之流。 因他這一劍蕩出之勢,雖然平穩無波瀾,但是其中所暗藏的變招,卻是可以多達十幾種以上。 那刺客面對強敵出手,一時猶豫,沒想反攻只求自保,因而舉著峨眉刺交叉在胸前一格,擋住他的劍招。 這一檔卻沒遇著對手,峨眉刺空然晃了出去,國師的劍卻已經不見了。 刺客心中大驚,國師當下評判:“你死了?!?/br> 說罷將撤開的劍勢原路折回,無波無折地刺進他的心臟,輕輕一攪,對方五內俱碎,當下沒了氣息! 這一切發生得如同電光火石一般,其他數名刺客來不及驚愕,更談不上出手相救,國師已經收了劍橫在眼前,他一抹劍身的粘稠血跡,用手指彈落在地,輕輕一嘆,優雅清冷: “較之舒明雁,差得太遠了?!?/br> 說罷,眉頭一展,雙眸清晰如電,鋒利射向眾人:“你們呢?” 眾刺客雖飽經風雨,此刻面對一青年后生,卻不禁面露出恐懼之色來! 他們終于曉得,傳聞中的北宗劍術流派的厲害之處——國師的出劍,每一劍的最初都能夠使人看清,可是到了跟前,卻居然快似杳然無跡,使人摸不著它的存在。于是先前你所能夠清楚看到他出劍的每一幕,都變成了足以誤導你犯下致命錯誤的虛假動作。 這種先慢后快的突然變速,和它出招時詭異的軌跡變化,真當是他們刺客生涯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猶豫和恐慌之情在刺客中間一時蔓延。這時,蕭書生突然發話,不緊不慢:“腦袋掉了碗大個疤,你等既然豁出去來到這里,還顧慮什么;他刺你等一人一劍,難道你等九人還刺不中他一劍么?!?/br> 這話點醒了眾刺客,這些人均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替舒明雁復仇的親信,倒不會顧慮自身的生死,于是眾刺客重整旗鼓,再次朝國師攻去。 國師長劍飛舞,頭頂如罩森森雨幕,將周身護得密不透風。行云流水的劍勢如一場優雅的舞蹈,隨著他白袍上下翻飛,在漆黑的荒野里拉開序幕。 他每出一劍,都挑翻一名對手: 長劍一斜; 長劍一蕩; 長劍一挑; 長劍一點…… 他邁著鼓點般的節奏和步伐,隨著對手一個一個倒下,一步步接近蕭書生所在的方向,仿佛一場華麗的炫技。